廟學典禮卷三

關燈
,今據省委浙東道查戶官懷遠軍判高天佑呈:浙東道在先不系葉提舉管領,别無本管置到十八年籍冊。

    外,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九日欽依聖旨設立儒學提舉司衙門署事,當時行下各處學院,照勘儒籍,俱各未曾報到。

    其各處學官人等,雖有赍到年月不等儒戶花名文冊,多系縣學教谕、山長歸附後,各年不等,俱各有頭無尾,中間增減改抹,真僞不辨,實難憑信。

    照得:浙東道抄數南北人戶約計一百一十四萬,儒戶止有八千七百二十四戶,較之分數,百不及一。

    若将見抄儒戶權行攢寫入籍,聽候試驗,似望早得完備。

    及據浙西道查戶官懷遠軍知軍宋從政等呈,備據平江等路儒學學正劉惟肖等狀呈儒戶事理,至元十四年有籍,歸附之初,官司草創,止憑坊裡正人等應報須知,作張秀、李秀?先為設立學校的事,于二月十五日奏奉聖旨:你說的宜的一般。

    這裡田地裡立太學,合讀甚麼書,合設學官,并生員飲食分例,合立規矩,外頭設立儒學提舉司去處寫出來,我行奏者。

    那時分,我回言語。

    這般聖旨有來。

    欽此。

    今與翰林院裡有的【[六] 張秀、李秀,參見[四]。

    】進士、官人,比對今抄手狀,姓名争差,即非儒籍,實難查照。

    至元二十四年設立儒學提舉司,止憑各學官吏将到此在學行供人員,供報提舉司禮上須知。

    如平江一路,狀元阮登炳、登科文肖翁、發解張酉登、範文正公子孫範士貴等,此時或隐避山林,或出仕他處,或遊學遠方,至元二十四年須知冊内,俱無各人姓名。

    其它各路如此者多。

    若使憑準查照,收系為民,實為未便。

    照得:軍站等戶,俱有在先官定版籍。

    所據江南儒戶,歸附以來,未經分揀,别無一定籍冊,難同其它諸色戶計,一體查照。

    呈乞照詳。

    外據平江、常州、江陰、建德、湖州、松江、宜興等處儒學官狀告,亦為此事。

    得此,今蒙省府官同議得:江淮諸路軍、站、人匠、打捕鷹房别項戶計,俱有在先奉到聖旨處分,行省攢定印置籍冊。

    所據儒戶,歸附以來,未經上司通行分揀,雖有學官,各年不等,置到花名文簿,其間少有完全。

    如先聖五十四代孫孔雷龍、饒州傅初庵、衢州劉中齋,及前賢範文正公子孫,亡宋登科發解、真才碩學、名卿士大夫,多不在内。

    以此看詳,各路年月不等、山長、教授自行籍寫不完文冊,似難憑準。

    止合依據今次欽奉聖旨抄數戶計,取到手狀入籍,仍咨都省照驗。

    都事常裕,員外範,郎中高。

     郭簽省咨複楊總攝元占學院産業 、江山形勝之地,遠者百有餘年,一旦皆被僧人強行抵賴,或稱先系寺基,或雲僧人置到,不經官府陳理,一旦使力逐出業主,将應有财賦錢糧等物據為己有。

    既得之後,不為修理愛護,拆毀聖像,喂養頭疋,宰殺?羊,恣行蹂踐,加之男女嘈雜,缁素不分,蔑視行省、行台,欺虐官民良善,緻使業主無所告訴。

    又民間金玉、良家子女,皆以高價贖買,以其赀财有餘,奢淫無所不至,由此南方風俗皆為此曹壞亂。

    近者罪惡貫盈,幸而敗露,緻蒙朝廷差官前來,抄出楊總攝并首領官一切黨與人等公私對象。

    除在搬運他處,外據金玉寶玩、歌童舞女,不所勝數,其貪縱無厭,于斯可見。

    拟合将在前僧人強行占據諸人房屋、田土、山林、池蕩,并宮觀、廟宇、學舍、書院,照依歸附時為主,盡行給還元主,實副江淮民望。

    據此,除外,合行出榜曉谕者。

    ?诏書開列條例,務在更張舊弊,惠濟生民。

    除已欽依奉行外,近體知得楊總攝等倚恃權勢,肆行豪橫,将各處宮觀、廟宇、學舍、書院、民戶房屋、田土、山林、池蕩及系官業産,十餘年間盡為僧人等争奪占據。

    略舉杭州太一宮、四聖觀、林處士祠堂、龍翔宮、伍子胥廟,紹與鴻禧觀,及湖州安定書堂,鎮江淮海書院等處,皆亡宋以前先賢名?江淮等處行尚書省,至元二十八年四月榜文該:準本省簽省嘉議大夫簽江淮等處行尚書省事咨該,欽 都省押發各學錢糧 尚書省,至元二十八年五月咨□,據集賢院呈,至元二十八年二月十九日呼圖克台集賽【[七] 集賽,元代文獻常作「怯薛」,參見卷二注[二]。

    】第一日,本院官哲哩默司徒等奏,在先奏奉聖旨,江南取将來的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學田子粒等錢糧一萬三千定有零,這錢裡頭與陰陽法師、國子學生員吃的茶飯支有來。

    如今除支用外薄斂軍,見在鈔一萬一千七百四十四定六兩六分三厘,銀一百二十三兩七錢八分,兩處解庫一千六百定。

    俺伴當每商量來,集賢院裡不是管錢谷衙門,都教分付與省家,陰陽法師、國子生員每吃茶飯,依舊教省裡、宣徽院裡應與呵,怎生?奏呵,那般?是也。

    麼道聖旨了也。

    欽此。

    行下國子監,照勘到實起已支見在銀鈔,呈解前去,乞照詳事。

    得此,都省:除外,合行移咨,欽依施行。

    今後追到錢糧,差人管押,咨發都省施行。

    【咨江淮等處行尚書省。

    】 行省催核歲貢儒人 江淮等處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八年九月劄付該:欽奉诏書内一款節該:南方儒人,若有德行文章政事可取者,其依内郡體例,各路歲貢一人,朝廷量材錄用。

    欽此。

    省府議得:平治天下,以人材為先,作養人材,以學校為本。

    所以諸路設立教授,專一教養生徒,考較課業,務在成材,以備國家選用。

    江南素稱多士,自歸附以來,國家設官教養,已十六年矣,宜得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