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3

關燈
從打水的這個星期天之後,醫生同馬林娜之間産生了友誼。

    她常到他那地幫他做家務。

    有一天她留在他那兒,沒再回門房去。

    這樣她成了尤裡·安德烈耶維奇第三位沒在戶籍登記處登記的妻子。

    因為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并沒同頭一個妻子離婚。

    他們有了孩子。

    馬林娜的父母不無驕傲地管女兒叫作醫生太太。

    馬克爾抱怨尤裡·安德烈耶維奇沒同馬林娜舉行婚禮,也沒登記。

    “你發昏了吧?”妻子反駁他道,“這在安東甯娜還活着的時候哪辦得到呢?重婚?”“你自己才是傻瓜呢。

    ”馬克爾回敬道,“提東尼娘幹什麼。

    東尼娜跟死了一樣。

    沒有任何法律保護她、”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開玩笑說,他們的浪漫史是二十桶水,同二十章或二十封信構成的小說裡的浪漫史~樣。

     馬林娜原諒醫生這時變得古怪的脾氣和他的堕落,以及意識到自己堕落後的任性,也原諒他把屋裡弄得又髒又亂。

    她忍受他的呼叨、刻薄話和愛發脾氣的毛病。

     她的自我犧牲還不止于此。

    等到他們由于他的過失而陷入自願的、他們自己所造成的困境時,馬林娜為了不在這種時刻把他~個人丢下,竟扔掉了工作。

    電報局非常器重她,在她被迫離職後還願意讓她回去。

    她屈從于尤裡·安德烈耶維奇的幻想,跟他一塊兒挨家給人打零工。

    他們給住在各層樓的房客計件鋸木頭。

    某些人,特别是新經濟政策初期發了财的商人和靠近政府從事科學和藝術的人,開始自己蓋房,置備家具。

    有一次馬林娜和尤裡·安德烈耶維奇把鋸剩的木頭小心翼翼地抱進房屋主人的書房,生怕氈鞋把木屑從外面帶到地毯上。

    房屋主人對鋸木頭的男人和女人毫不理睬,傲慢地沉浸在閱讀中。

    女主人跟他們講幹活條件,支付他們工錢。

     “這頭肥豬專心讀的是本什麼書?”醫生動了好奇心。

    “他幹嗎這樣拼命地往書上做記号呢?”他抱着劈柴繞過他的寫字台時,從看書人的肩膀上往下瞟了一眼。

    桌上擺着瓦夏先前在國立高等工藝美術學校裡印的尤裡·安德烈耶維奇的小冊子。

     馬林娜和醫生住在斯皮裡東大街,戈爾東在旁邊小布隆納亞街上租了一間房子。

    馬林娜和醫生有兩個女兒,卡帕卡和克拉什卡。

    卡皮托林娜,即卡帕卡,六歲多了,不久前誕生的克拉夫吉娜才六個月。

     一九二九年的初夏天氣很熱。

    熟人穿過兩三條街彼此做客都不戴帽子,不穿上衣。

     戈爾東的房間建築得很古怪。

    它原先是一家時裝店的作坊,有上下兩個單間。

    一整塊玻璃櫥窗從當街的那一面把兩個房間嵌在一起。

    櫥窗玻璃上用斜體金字寫出裁縫的姓名和他的職業。

    櫥窗裡面有一條從樓下通往樓上的螺旋梯。

     現在這個作坊隔成三個房間。

     在兩層樓之間用木闆隔出一道夾層,上面有一個對住房來說顯得稀奇古怪的窗戶。

    窗戶有一米高,一直伸到地闆上。

    “它遮住了剩下的金字母。

    從它們之間的隙縫中能看到屋裡人的腿,一直看到膝蓋。

    房間裡住着戈爾東。

    日瓦戈、杜多羅夫和馬林娜帶着孩子們坐在他的房間裡。

    孩子們跟大人不同,從窗外看得見全身。

    馬林娜不久便帶着小姑娘們走了。

    屋裡隻剩下三個男人。

     他們正在閑談,那種夏天老同學之間懶洋洋的閑談,老朋友們之間的友誼長得已經無法計算了。

    他們平時怎麼閑談呢? 誰要有足夠的詞彙,誰就能說得和想得自然連貫。

    隻有日瓦戈具備這個條件。

     他的朋友們缺乏必要的表達手段。

    他們倆都缺乏口才。

    他們能夠使用的詞彙太貧乏,說話的時候在屋裡走來走去,不停地使勁吸煙,揮動着兩隻手,一連幾次重複同一個意思(“老兄,這不誠實;就是說,不誠實;對了,對了,木誠實”)。

     他們沒意識到,他們交談當中這種過分的緊張情緒毫不表示性格的熱烈和開闊,恰恰相反,暴露出它們的不完美和缺陷。

     戈爾東和杜多羅夫屬于有教養的教授圈子。

    他們的一生都在好書、好思想家、好作曲家和那種昨天好、今天好、永遠好、就是好的音樂當中度過的。

    但他們不明白,中等趣味的貧乏比庸俗趣味的貧乏更壞。

     戈爾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