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帶雕像房子的對面-2
關燈
小
中
大
而這正是拉拉。
同它們不能說話,而她是它們的代表,它們的表現形式,它們的耳朵和嘴巴,不會說話的生存原則因她而有了生命。
他在猜疑的一刹那對她的所有責備完全不對,一千倍不對。
她身上的一切都多麼完美無假啊! 欣喜和悔恨的眼淚遮住他的視線。
他打開爐門,用火鈎撥了撥火。
他把燒得通紅的柴火撥到爐子的頂裡面,沒燒着的木頭撥到爐門口,那兒很通風。
他半晌沒關上爐門。
溫暖的火光照射在手和臉上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
微微跳動的火焰的反光終于使他清醒過來。
嗅,他現在多麼需要她,他在這一刹那多麼需要觸及她所接觸過的東西啊! 他從衣袋裡掏出揉皺的便條。
他把便條打開翻過來,不是他剛才讀過的那一面。
現在他才看清這一面也寫滿了字。
他把便條抹平,在跳躍的火光中讀道: “你想必知道你們家人的下落了。
他們到了莫斯科。
東尼娜生了個女兒。
”下面的幾行字劃掉了。
後面接着寫道:“我劃掉了,因為寫在便條裡太蠢了。
我們當面談個夠。
我急着出門,跑去弄馬。
不知道弄不到馬怎麼辦。
帶着卡堅卡太困難了……”句子的末尾磨得模糊了,字迹模糊不清。
“她跑去向安菲姆借馬,大概借到了,因為她走了。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平靜地想。
“如果她的良心在這件事上不絕對清白,她便不會提到這個細節了。
” 爐子生着後,醫生關上煙道,吃了些東西。
吃完東西他已經困得支撐不住了。
他和衣倒在沙發上便睡着了。
他沒聽見門後和牆那邊老鼠放肆的、震耳的吵鬧聲。
他接連做了兩個噩夢。
他在莫斯科,在一間玻璃門上了鎖的房間裡,為了保險起見還抓住門把手使勁拉住它。
門外他的男孩子舒羅奇卡要進來,哭着拉門。
他穿着小外套,水手褲,戴着一頂小帽子,既可愛又可憐。
他背後自來水嘩啦嘩啦從壞管道或下水道裡沖在他身上和門上,那個時代管道破裂是常見的事,說不定正是這道門堵住了從幾世紀寒冷和黑暗積蓄的峽谷中沖擊下來的山洪。
發出轟鳴的飛瀑把小男孩吓得要死。
聽不見他的喊叫聲,喊叫聲淹沒在轟鳴裡。
但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從他嘴唇的蠕動上看出他在喊:“爸爸!爸爸!”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的心都要碎了。
他整個身心想把小孩抱起來,貼在胸前,頭也不回地往前跑,跑到哪兒算哪兒。
但他淚流滿面,拉住上鎖的門的把手,不放小男孩進來,出于對另一個女人的虛假的榮譽和責任感,犧牲了小男孩。
那個女人并非小男孩的母親,她随時都可能從另一個門裡走進屋裡來。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醒了,驚出一身冷汗,眼睛裡含滿淚水。
“我發燒。
我生病了。
”他立刻想。
“這不是傷寒。
這是一種可怕的、危險的、類似疾病的疲勞,一種轉變期的疾病,像所有傳染病那樣,問題就在于什麼占上風,生命還是死亡。
可我多想睡覺呀!”于是他又睡着了。
他夢見昏暗的冬天早晨在莫斯科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街上還點着燈。
從各種迹象來看,清早街上擁擠的交通,第一班電車的叮當聲,街燈在石闆路的黎明前的白雪上投下的一個個黃圈,這是革命前莫斯科的冬天早晨。
不是他自己,而是某種更為普遍的現象在哭号,傾吐出溫存的、明亮的、在黑暗中像磷火一樣閃光的話語。
他自己也随同哭訴的靈魂一起哭訴。
他真可憐自己啊。
“我生病了,病了。
”他在清醒的時刻,在睡眠、發燒、說呓語和昏迷的間隙想道,“這也是一種傷寒,但沒寫在我們在大學醫學系所讀過的教材上。
得準備點東西,吃點東西,不然我會餓死的。
” 他剛想從沙發上撐起來,便明白他已經動彈不了。
他失去知覺,又昏睡過去。
“我穿着衣服在這裡躺了多久啦?”他有一次暫時恢複知覺的時候想道,“幾個小時?幾天?我病倒的時候春天剛開始。
可現在窗戶上結了霜花。
這麼松散、肮髒,房間裡都變得昏暗了。
” 廚房裡的老鼠把碟子撞得唱劇匡嘟響,往隔壁那面牆上爬,肥碩的身子摔在地闆上,讨厭地尖叫起來,像女低音一樣哭号。
他昏睡過去又醒過來,發現結滿霜花的玻璃上映照出玫瑰色的霞光,霞光在霜花中發紅,就像倒在水晶酒杯裡的紅葡萄酒。
他不知道,便問自己,這是朝霞還是晚霞? 有一次他覺得旁邊有人說話,他極為沮喪,以為這是神經錯亂的開始。
他憐憫自己,流出了眼淚,用無聲的耳語抱怨上蒼,為何抛棄他不管。
“你為何遺棄我,永不落的陽光,并把我投入可詛咒的黑暗中!” 突然他明白,他并不是在做夢,這完全是現實。
他脫了衣服,擦洗幹淨,穿着幹淨的襯衫,沒躺在沙發上,而躺在剛剛鋪好的被子裡,拉拉坐在床邊,俯身向着他,頭發碰着他的頭發,眼淚同他的眼淚流在一起。
他又幸福得失去了知覺。
不久前他在病中說胡話時,還責備過天空對他無動于衷,可整個遼闊的天空都降臨到他的床榻上,還有女人的兩條一直裸露到肩膀的雪白豐腴的胳膊向他伸過來。
他快活得眼睛發黑,仿佛失去知覺,墜入極樂的深淵。
他一生都在做事,永遠忙碌,操持家務,看病,思考,研究,寫作。
停止活動、追求和思考,把這類勞動暫時交還給大自然,自己變成它那雙迷人的手裡的一件東西、一種構思或一部作品,那該有多好啊!那雙慈悲的手正到處散播着美呢。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康複得很快。
拉拉忙忙碌碌地用白天鵝般的妩媚護理他,用充滿潮潤氣息的喉音低聲詢問他或回答他的問題。
他們的低聲細語,即便是最空泛的,也像相拉圖的文藝對話一樣,充滿了意義。
把他們結合在一起的因素,是比心靈一緻更為重要的把他們同外界隔開的深淵。
他們倆同樣厭惡當代人身上必然會産生的典型特征,他們那種做作出來的激情,耀武揚威的昂揚,還有那些數不清的科學和藝術工作者拼命宣傳的極度的平庸,其目的仍然是使天才成為世所罕見的現象。
他們的愛情是偉大的。
然而,所有相愛的人都未曾注意到這種感情的奇異。
對于他們呢——這正是他們與衆不同的地方——當一絲柔情從心中升起,宛如永恒的氣息飄進他們注定滅亡的塵世時,這些短暫的時刻便成為揭示和認識有關自己
同它們不能說話,而她是它們的代表,它們的表現形式,它們的耳朵和嘴巴,不會說話的生存原則因她而有了生命。
他在猜疑的一刹那對她的所有責備完全不對,一千倍不對。
她身上的一切都多麼完美無假啊! 欣喜和悔恨的眼淚遮住他的視線。
他打開爐門,用火鈎撥了撥火。
他把燒得通紅的柴火撥到爐子的頂裡面,沒燒着的木頭撥到爐門口,那兒很通風。
他半晌沒關上爐門。
溫暖的火光照射在手和臉上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
微微跳動的火焰的反光終于使他清醒過來。
嗅,他現在多麼需要她,他在這一刹那多麼需要觸及她所接觸過的東西啊! 他從衣袋裡掏出揉皺的便條。
他把便條打開翻過來,不是他剛才讀過的那一面。
現在他才看清這一面也寫滿了字。
他把便條抹平,在跳躍的火光中讀道: “你想必知道你們家人的下落了。
他們到了莫斯科。
東尼娜生了個女兒。
”下面的幾行字劃掉了。
後面接着寫道:“我劃掉了,因為寫在便條裡太蠢了。
我們當面談個夠。
我急着出門,跑去弄馬。
不知道弄不到馬怎麼辦。
帶着卡堅卡太困難了……”句子的末尾磨得模糊了,字迹模糊不清。
“她跑去向安菲姆借馬,大概借到了,因為她走了。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平靜地想。
“如果她的良心在這件事上不絕對清白,她便不會提到這個細節了。
” 爐子生着後,醫生關上煙道,吃了些東西。
吃完東西他已經困得支撐不住了。
他和衣倒在沙發上便睡着了。
他沒聽見門後和牆那邊老鼠放肆的、震耳的吵鬧聲。
他接連做了兩個噩夢。
他在莫斯科,在一間玻璃門上了鎖的房間裡,為了保險起見還抓住門把手使勁拉住它。
門外他的男孩子舒羅奇卡要進來,哭着拉門。
他穿着小外套,水手褲,戴着一頂小帽子,既可愛又可憐。
他背後自來水嘩啦嘩啦從壞管道或下水道裡沖在他身上和門上,那個時代管道破裂是常見的事,說不定正是這道門堵住了從幾世紀寒冷和黑暗積蓄的峽谷中沖擊下來的山洪。
發出轟鳴的飛瀑把小男孩吓得要死。
聽不見他的喊叫聲,喊叫聲淹沒在轟鳴裡。
但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從他嘴唇的蠕動上看出他在喊:“爸爸!爸爸!”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的心都要碎了。
他整個身心想把小孩抱起來,貼在胸前,頭也不回地往前跑,跑到哪兒算哪兒。
但他淚流滿面,拉住上鎖的門的把手,不放小男孩進來,出于對另一個女人的虛假的榮譽和責任感,犧牲了小男孩。
那個女人并非小男孩的母親,她随時都可能從另一個門裡走進屋裡來。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醒了,驚出一身冷汗,眼睛裡含滿淚水。
“我發燒。
我生病了。
”他立刻想。
“這不是傷寒。
這是一種可怕的、危險的、類似疾病的疲勞,一種轉變期的疾病,像所有傳染病那樣,問題就在于什麼占上風,生命還是死亡。
可我多想睡覺呀!”于是他又睡着了。
他夢見昏暗的冬天早晨在莫斯科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街上還點着燈。
從各種迹象來看,清早街上擁擠的交通,第一班電車的叮當聲,街燈在石闆路的黎明前的白雪上投下的一個個黃圈,這是革命前莫斯科的冬天早晨。
不是他自己,而是某種更為普遍的現象在哭号,傾吐出溫存的、明亮的、在黑暗中像磷火一樣閃光的話語。
他自己也随同哭訴的靈魂一起哭訴。
他真可憐自己啊。
“我生病了,病了。
”他在清醒的時刻,在睡眠、發燒、說呓語和昏迷的間隙想道,“這也是一種傷寒,但沒寫在我們在大學醫學系所讀過的教材上。
得準備點東西,吃點東西,不然我會餓死的。
” 他剛想從沙發上撐起來,便明白他已經動彈不了。
他失去知覺,又昏睡過去。
“我穿着衣服在這裡躺了多久啦?”他有一次暫時恢複知覺的時候想道,“幾個小時?幾天?我病倒的時候春天剛開始。
可現在窗戶上結了霜花。
這麼松散、肮髒,房間裡都變得昏暗了。
” 廚房裡的老鼠把碟子撞得唱劇匡嘟響,往隔壁那面牆上爬,肥碩的身子摔在地闆上,讨厭地尖叫起來,像女低音一樣哭号。
他昏睡過去又醒過來,發現結滿霜花的玻璃上映照出玫瑰色的霞光,霞光在霜花中發紅,就像倒在水晶酒杯裡的紅葡萄酒。
他不知道,便問自己,這是朝霞還是晚霞? 有一次他覺得旁邊有人說話,他極為沮喪,以為這是神經錯亂的開始。
他憐憫自己,流出了眼淚,用無聲的耳語抱怨上蒼,為何抛棄他不管。
“你為何遺棄我,永不落的陽光,并把我投入可詛咒的黑暗中!” 突然他明白,他并不是在做夢,這完全是現實。
他脫了衣服,擦洗幹淨,穿着幹淨的襯衫,沒躺在沙發上,而躺在剛剛鋪好的被子裡,拉拉坐在床邊,俯身向着他,頭發碰着他的頭發,眼淚同他的眼淚流在一起。
他又幸福得失去了知覺。
不久前他在病中說胡話時,還責備過天空對他無動于衷,可整個遼闊的天空都降臨到他的床榻上,還有女人的兩條一直裸露到肩膀的雪白豐腴的胳膊向他伸過來。
他快活得眼睛發黑,仿佛失去知覺,墜入極樂的深淵。
他一生都在做事,永遠忙碌,操持家務,看病,思考,研究,寫作。
停止活動、追求和思考,把這類勞動暫時交還給大自然,自己變成它那雙迷人的手裡的一件東西、一種構思或一部作品,那該有多好啊!那雙慈悲的手正到處散播着美呢。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康複得很快。
拉拉忙忙碌碌地用白天鵝般的妩媚護理他,用充滿潮潤氣息的喉音低聲詢問他或回答他的問題。
他們的低聲細語,即便是最空泛的,也像相拉圖的文藝對話一樣,充滿了意義。
把他們結合在一起的因素,是比心靈一緻更為重要的把他們同外界隔開的深淵。
他們倆同樣厭惡當代人身上必然會産生的典型特征,他們那種做作出來的激情,耀武揚威的昂揚,還有那些數不清的科學和藝術工作者拼命宣傳的極度的平庸,其目的仍然是使天才成為世所罕見的現象。
他們的愛情是偉大的。
然而,所有相愛的人都未曾注意到這種感情的奇異。
對于他們呢——這正是他們與衆不同的地方——當一絲柔情從心中升起,宛如永恒的氣息飄進他們注定滅亡的塵世時,這些短暫的時刻便成為揭示和認識有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