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窮馬周遭際賣缒(食旁)媪
關燈
小
中
大
察知常何,常何大喜,即刻道人備馬來迎。
馬周别了王媪,來到常中郎家裡。
常何見馬周一表非俗,好生欽敬。
當日置酒相持,打掃書館,留馬周歇宿。
次日,常何取自金二十兩,彩絹十端,親送到館中,權為贽禮。
就将聖旨求言一事,與馬周商議。
馬周索取筆研,拂開素紙,手不停揮,草成便宜二十條。
常何歎服不己。
連夜繕寫齊整,明日早朝進皇禦覽。
太宗皇帝看罷,事事稱善。
便問常何道:“此等見識議論,非卿所及,卿從何處得來?”常何拜伏在地,口稱:“死罪!這便宜二十條,臣愚實不能建自。
此乃臣家客馬周所為也。
”太宗皇帝道:“馬周何在?可速宣來見聯。
”黃門官奉了聖旨,徑到常中郎家宣馬周。
馬周吃了早酒,正在鼾睡,呼喚不醒。
又是一道旨意下來催促。
到第一遍,常何自來了。
此見太宗皇帝愛才之極也。
史官有詩雲: 一道征書絡繹催,貞觀天子惜賢才。
朝廷愛士皆如此,安得英雄困草萊? 常何親到書館中,教館童扶起馬周,用涼水噴面,馬周方才蘇醒。
聞知聖旨,慌忙上馬。
常何引到金銮見駕。
拜舞己畢,太宗玉音問道:“卿何處人氏?曾出仕否?”馬周奏道:“臣乃往乎縣人,曾為博州助教。
因不得其志,棄官來遊京都。
今獲勤天顔,實出萬幸。
”太宗方喜。
即日拜為監察禦史,欽賜袍笏官帶。
馬周穿着了,謝恩而出。
仍到常何家,拜謝舉薦之德。
常何重開筵席,把灑稱貿。
至晚酒散,常何不敢屈留馬周在書館住宿。
欲備轎馬,送到令親王媪家去。
馬周道:“王媪原非親戚,不過借宿其家而己。
”常何大驚,問道:“禦史公有宅眷否?”馬周道:“慚愧,實因家貧未娶。
”常何道:“袁天歪先生曾相王媪有一品夫人之貴,隻怕是令親,或有妨礙;既然萍水相逢,便是天緣。
禦史公若不嫌棄,下官即當作伐。
”馬周感王媪殷勤,亦有此意,便道:“若得先輩玉成,深荷大德。
”是晚,馬周仍在常家安歇。
次早,馬周又同常何面君。
那時勒虜突撅反叛,太宗皇帝正道四大總管出兵征剿,命馬周獻乎虜策。
馬周在禦前,口誦如流,句句中了聖意,改為給事中之職。
常何舉賢有功,賜絹百匹。
常何謝恩出朝,分付馬上就引到賣缒店中,要請王媪相見。
王媪還隻道常中郎強要娶他,慌忙躲過,那裡肯出來。
常何坐在店中,叫蒼頭去尋個老年鄰姬,督他傳話:“今日常中郎來此,非為别事,專為馬給谏求親。
”王媪問其情由,方知馬給谏就是馬周。
向時白馬化龍之夢,今己驗矣。
此乃天付姻緣,不可違也。
常何見王媪允從了,便将禦賜絹匹,督馬周行聘;賃下一所空宅,教馬周住下。
擇個吉曰,與王媪成親,百官都來慶貿。
正是:分明乞相寒懦,忽作朝家貴客。
王媪嫁了馬周,把自己一家一火,都搬到馬家來了。
裡中無不稱羨,這也不在話下。
卻說馬周自從遇了太宗皇帝,言無不聽,谏無不從,不上一年,直做到吏部尚書,王媪封做夫人之職。
那新豐店主人王公,知馬周發迹榮貴,特到長安望他,就便先看看外甥女。
行至萬壽街,己不見了賣缒店,隻道遷居去了。
細問鄰舍,才曉得外甥女已寡,晚嫁的就是馬尚書,王公這場歡喜非通小可。
問到尚書府中,與馬周夫婦相見,各叙些舊話。
住了月餘,辭别要行。
馬周将幹金相贈,王公那裡肯受。
馬周道:“壁上詩句猶在,一飯幹金,豈可忘也?”王公方才收了,作謝而回,遂為新豐富民。
此乃投瓜報玉,腦恩報恩,也不在話下。
再說達奚刺吏,因丁忱回籍,服滿到京。
聞馬周為吏部尚書,自知得罪,心下憂惶,不敢補官。
馬周曉得此情,再一請他相見。
達奚拜倒在地,口稱:“有眼不識泰山,望乞恕罪。
”馬周慌忙扶起道:“刺史教訓諸生,正宣取端謹之士。
嗜酒狂呼,此乃馬周之罪,非賢刺史之過也。
”即日舉薦達奚為京兆尹。
京師官員見馬周度量寬烘,無不敬服。
馬周終身富貴,與王媪偕老。
後人有詩歎雲 一代名臣屬酒人,賣缒王媪辦奇人。
時人不具波折眼,枉使明珠混俗塵。
馬周别了王媪,來到常中郎家裡。
常何見馬周一表非俗,好生欽敬。
當日置酒相持,打掃書館,留馬周歇宿。
次日,常何取自金二十兩,彩絹十端,親送到館中,權為贽禮。
就将聖旨求言一事,與馬周商議。
馬周索取筆研,拂開素紙,手不停揮,草成便宜二十條。
常何歎服不己。
連夜繕寫齊整,明日早朝進皇禦覽。
太宗皇帝看罷,事事稱善。
便問常何道:“此等見識議論,非卿所及,卿從何處得來?”常何拜伏在地,口稱:“死罪!這便宜二十條,臣愚實不能建自。
此乃臣家客馬周所為也。
”太宗皇帝道:“馬周何在?可速宣來見聯。
”黃門官奉了聖旨,徑到常中郎家宣馬周。
馬周吃了早酒,正在鼾睡,呼喚不醒。
又是一道旨意下來催促。
到第一遍,常何自來了。
此見太宗皇帝愛才之極也。
史官有詩雲: 一道征書絡繹催,貞觀天子惜賢才。
朝廷愛士皆如此,安得英雄困草萊? 常何親到書館中,教館童扶起馬周,用涼水噴面,馬周方才蘇醒。
聞知聖旨,慌忙上馬。
常何引到金銮見駕。
拜舞己畢,太宗玉音問道:“卿何處人氏?曾出仕否?”馬周奏道:“臣乃往乎縣人,曾為博州助教。
因不得其志,棄官來遊京都。
今獲勤天顔,實出萬幸。
”太宗方喜。
即日拜為監察禦史,欽賜袍笏官帶。
馬周穿着了,謝恩而出。
仍到常何家,拜謝舉薦之德。
常何重開筵席,把灑稱貿。
至晚酒散,常何不敢屈留馬周在書館住宿。
欲備轎馬,送到令親王媪家去。
馬周道:“王媪原非親戚,不過借宿其家而己。
”常何大驚,問道:“禦史公有宅眷否?”馬周道:“慚愧,實因家貧未娶。
”常何道:“袁天歪先生曾相王媪有一品夫人之貴,隻怕是令親,或有妨礙;既然萍水相逢,便是天緣。
禦史公若不嫌棄,下官即當作伐。
”馬周感王媪殷勤,亦有此意,便道:“若得先輩玉成,深荷大德。
”是晚,馬周仍在常家安歇。
次早,馬周又同常何面君。
那時勒虜突撅反叛,太宗皇帝正道四大總管出兵征剿,命馬周獻乎虜策。
馬周在禦前,口誦如流,句句中了聖意,改為給事中之職。
常何舉賢有功,賜絹百匹。
常何謝恩出朝,分付馬上就引到賣缒店中,要請王媪相見。
王媪還隻道常中郎強要娶他,慌忙躲過,那裡肯出來。
常何坐在店中,叫蒼頭去尋個老年鄰姬,督他傳話:“今日常中郎來此,非為别事,專為馬給谏求親。
”王媪問其情由,方知馬給谏就是馬周。
向時白馬化龍之夢,今己驗矣。
此乃天付姻緣,不可違也。
常何見王媪允從了,便将禦賜絹匹,督馬周行聘;賃下一所空宅,教馬周住下。
擇個吉曰,與王媪成親,百官都來慶貿。
正是:分明乞相寒懦,忽作朝家貴客。
王媪嫁了馬周,把自己一家一火,都搬到馬家來了。
裡中無不稱羨,這也不在話下。
卻說馬周自從遇了太宗皇帝,言無不聽,谏無不從,不上一年,直做到吏部尚書,王媪封做夫人之職。
那新豐店主人王公,知馬周發迹榮貴,特到長安望他,就便先看看外甥女。
行至萬壽街,己不見了賣缒店,隻道遷居去了。
細問鄰舍,才曉得外甥女已寡,晚嫁的就是馬尚書,王公這場歡喜非通小可。
問到尚書府中,與馬周夫婦相見,各叙些舊話。
住了月餘,辭别要行。
馬周将幹金相贈,王公那裡肯受。
馬周道:“壁上詩句猶在,一飯幹金,豈可忘也?”王公方才收了,作謝而回,遂為新豐富民。
此乃投瓜報玉,腦恩報恩,也不在話下。
再說達奚刺吏,因丁忱回籍,服滿到京。
聞馬周為吏部尚書,自知得罪,心下憂惶,不敢補官。
馬周曉得此情,再一請他相見。
達奚拜倒在地,口稱:“有眼不識泰山,望乞恕罪。
”馬周慌忙扶起道:“刺史教訓諸生,正宣取端謹之士。
嗜酒狂呼,此乃馬周之罪,非賢刺史之過也。
”即日舉薦達奚為京兆尹。
京師官員見馬周度量寬烘,無不敬服。
馬周終身富貴,與王媪偕老。
後人有詩歎雲 一代名臣屬酒人,賣缒王媪辦奇人。
時人不具波折眼,枉使明珠混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