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時候,二舅咳嗽了一聲,扭頭看了看他哥,說:“也就不要再為難娃娃了。

    俊武為辦他媽的喪事,已經盡了力這我們能看見……” 二舅是個明白人,主動為外甥開脫。

     大舅沉默了一會,擡起眼皮說:“那就這樣吧,起來……” 金俊武和所有孝子都趕忙向炕上這一群嚴厲的審判官磕頭謝恩。

     迎完村民們送的挽帳和祭飯後,就要起喪了。

     八個壯漢湧前來準備擡棺木,前面兩人手提長條闆凳,以備擡棺人路上歇息時停靈。

     米家鎮已故米陰陽的兒子繼承了父業,現在是周圍最有名氣的陰陽——此時他手拿切菜刀,走到棺木前象征性的在雞頭旁砍了砍,然後把那隻将屬于自己的老公雞扔在地上,背過身嘴裡念了一會咒語,喊道:“起殡!” 三聲铳炮轟鳴,吹鼓手奏起哀樂,棺木被八個人擡起來。

    金強扛着引魂幡打頭,後面是舉課幡和童男童女的孝子。

    接下來是吹手,然後直系孝子手扯棺木上的纖帳,一路哭說着出了院門。

    歲數紙和老太太生前的枕頭在院畔上點燃了。

    與此同時,雙水村所有人家的院畔上都點起一堆避邪的火。

     棺木在坡下作程式性停留,女孝子們在這裡燒過紙磕過頭後,就返回家不再去墳地。

     重新起棺後,隻留了男性孝子。

    吹鼓手也停止了奏樂。

    人們在雪地上艱難地行進着,好不容易才把這分量很重的柏木棺擡到金家祖墳。

     在墓地上,陰陽成了主要角色。

    孝子們都懷着敬畏的感情,由年輕的米陰陽用羅盤指導着将棺木吊入墓穴。

    這裡的一招一式,稍有不慎,按迷信說法,都會給後輩人招緻災禍。

    墳堆起後,米陰陽念招魂曲:“……每日兒燒香在佛前,三載父母早升天。

    千千諸佛生喜歡,萬萬菩薩授香煙……啊哈!朱砂硼砂磨合砂……磨合缽羅啊,缽彌羅……羅羅羅飯缽……缽缽羅飯羅……”米陰陽一念完,在墳旁劃一十字,再劃一圓圈,又向墳堆撒了五谷,葬禮就全部結束了。

     母親的喪事全部辦完後,金俊武夫婦累得睡了兩天兩夜。

    從大哥一家三口被捕到母親去世,使他們處于一連串的事變之中,身體和精神全有點撐不住了。

    他們知道,老母親正是因為俊文家的禍事才一病不起的。

     現在,這一切都完結了。

    在這對夫婦的内心深處,倒象是收割完一季莊稼,可以長長地出一口氣,他們剩下的唯一心病,就是侄兒金強的婚姻問題。

    在這件事上,李玉玲和丈夫的熬煎是一緻的——他們都喜愛和同情可憐的強娃。

     但是,俊武夫婦并不知道,事情在孫家那裡有了突破性的轉機。

     春節前的幾天,孫衛紅又一次向父母提出她要和金強結婚;而且強硬地表示,不管大人同意不同意,他們趕春節就到石圪節鄉政府去領結婚證呀! 不用說,孫玉亭又把女兒和金家加到一塊臭罵了一通,堅決反對這門婚事。

     但玉亭奇怪的是,他老婆卻不再對這件事說話。

     賀鳳英不再說話,不是說她還支持丈夫,而是基本上默許了女兒的抉擇。

     鳳英有鳳英的想法。

    她和玉亭沒有生男孩,能本村找個女婿,老了也有人照顧他們的生活。

    再說,雖然金俊文家的三口人犯了法,但金強是個好後生,既能吃苦又會撫弄莊稼——這正是他們夫婦所欠缺的。

    有了金強,他們就不要再低聲下氣求大哥一家人了。

    更重要的是,她已經知道女兒和金強生米做成了熟飯,無法再阻擋這門親事。

    她甚至對吼天喊地的玉亭抱着一種嘲笑的态度。

     當丈夫準備再一次收拾女兒的時候,賀鳳英不得不告訴玉亭,衛紅已經懷孕了!孫玉亭就象被一悶棍敲在頭上,頓時傻了眼。

    天啊!誰能想到他孫玉亭的女兒做出如此丢臉的事呢?這叫他以後怎樣再教育雙水村的人民? 玉亭同志應該知道,自他和王彩娥的“麻糊”事件之後,他就早沒資格在兩性問題上教育别人了。

     孫玉亭氣倒在了他的爛席片炕上。

    他也知道,局面已經無可挽回。

    女兒懷着金強的娃娃,不讓她和那小子結婚,誰再要她呢? 不管孫玉亭反對不反對,春節前,衛紅和金強相跟着地去石圪節鄉政府領了結婚證。

    鑒于金強家的狀況,懂事的衛紅不要金家舉行任何儀式,準備直截了當從田家圪崂走到金家灣就行了。

     在雙水村一片驚訝的議論聲中,孫衛紅和金強無聲無息地生活在了一起。

     孫玉亭盡管痛苦不堪,但女兒終究是自己的親骨肉。

    在孩子離家之前,他在一堆過去的學習材料中翻出一個紅皮筆記本——這是那年評法批儒時石圪節公社獎給他的。

    他将這筆記本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了女兒,并且在上面很有才華地寫了兩句題詞:一顆紅心兩隻手,世世代代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