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序二十首

關燈
畔吟》。

    懼奸臣之猜,常韬之于竹簡;酷吏将至,則藏之于名山。

    前後數四,蠹傷卷軸。

    觀其逸氣頓挫,英風激揚,橫波遺流,騰薄萬古。

    至于微而彰,婉而麗,悲不自我,興成他人,豈不雲怨者之流乎?餘覽之怆然,掩卷揮涕,為之序雲。

     夏日諸從弟登沔州龍興閣序 夫槿榮芳園,蟬嘯珍木,蓋紀乎南火之月也。

    可以處台榭,居高明。

    吾之友于,順此意也,遂蔔精勝,得乎龍興。

    留寶馬于門外,步金梯于閣上,漸出軒戶,遐瞻雲天。

    晴山翠遠而四合,暮江碧流而一色。

    屈指鄉路,還疑夢中,開襟危欄,宛若空外。

    嗚呼!屈、宋長逝,無堪與言。

    起予者誰?得我二季。

    當揮爾鳳藻,搜乎需觞。

    與白雲老兄,俱莫負古人也。

     秋夜于安府送孟贊府兄還都序 夫士有飾危冠,揚眉吐諾,激昂青雲者,鹹誇炫意氣,托交王侯。

    若告之急難,乃十失八九。

    我義兄孟子,則不然耶?道合而襟期暗親,志乖而肝膽楚、趙。

    鴻骞鳳立,不循常流。

    孔明披書,每觀于大略;少君讀《易》,時作于小文。

    四方賢豪,眩然景慕。

    雖長不過七尺,而心雄萬夫。

    至于酒情中酣,天機俊發,則談笑滿席,風雲動天。

    非嵩丘騰精,何以及此。

    白以弱植,早飲香名。

    況親承光輝,恩甚華萼。

    他鄉此别,誰無恨耶?時林風吹霜,散下秋草;海雁嘶月,孤飛朔雲。

    驚魂動骨,戛瑟落涕。

    抗手緬邁,傷如之何!且各賦詩,以寵岐路。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鬥數。

     冬夜于随州紫陽先生餐霞樓送煙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吾與霞子元丹、煙子元演,氣激道谷,結神仙交。

    殊身同心,誓老雲海,不可奪也。

    曆可天下,周求名山,入神農之故鄉,得胡公之精術。

    胡公身揭日月,心飛蓬萊。

    起餐霞之孤樓,煉吸景之精氣。

    延我數子,高談混元。

    金書玉訣,盡在此矣。

    白乃語及形勝,紫陽因大誇仙城。

    元侯聞之,乘興将往。

    别酒寒酌,醉青田而少留;夢魂曉飛,度渌水以先去。

    吾不滞于物,與時推移。

    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

    朱绂狎我,綠蘿未歸。

    恨不得同栖煙林,對坐松月。

    有所款然,銘契潭石。

    乘春當來,且抱琴卧花,高枕相待。

    詩以寵别,賦而贈之。

     送戴十五歸衡嶽序 白上探玄古,中觀人世,下察交道。

    海内豪俊,相識如浮雲。

    自謂德參夷、顔,才亞孔、墨,莫不名由口進,實從事退,而風義可合者,厥惟戴侯。

    寓居長沙,禀湖嶽之氣;少長鹹、洛,窺霸王之圖。

    精微可以入神,懿重可以崇德,谟猷可以尊主,文藻可以成化。

    兼以五材,統以四美,何往而不濟也。

    其二三諸昆,皆以才秀擢用,辭翰炳發,升聞天朝。

    而此君獨潛光後世,以期大用。

    鲲海未躍,鵬霄悠然。

    不遠千裡,訪餘以道。

    國之秀,有廖侯焉。

    人倫精鑒,天下獨立。

    每延以宴谑,許為通人。

    獨孤有鄰及薛諸公,鹹亦以為信然矣。

    屬明主未夢,且歸衡陽。

    憩祝融之雲峰,弄茱萸之湍水。

    軒騎糾合,祖于魏公之林亭。

    笙歌鳴秋,劍舞增氣。

    況江葉墜綠,沙鴻冥飛,登高送遠,使人心醉。

    見周、張二子,為論平生。

    雞黍之期,當速赴也。

     早夏于江将軍叔宅與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 《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窮此道者,其惟傅侯耶?侯篇章驚新,海内稱善,五言之作,妙絕當時。

    陶公愧田園之能,謝客慚山水之美。

    佳句籍籍,人為美談。

    前許州司馬宋公蘊冰清之姿,重傅侯玉潤之德,妻以其子。

    鳳皇于飛,潘、陽之好,斯為睦矣。

    仆不佞也,忝于芳塵,宴同一筵,心契千古。

    清酌連曉,玄談入微。

    歡攜無何,旋告睽坼。

    将軍叔英略蓋古,英明洞神。

    天王貴宗,誕育賢子。

    八龍增秀以列次,五色相輝而有文。

    會言高樂,曉餞金門。

    洗德弦,觞怡顔。

    朱明草木已盛,且江嶂若畫,賞盈前途,自然屏間坐遊,鏡裡行到,霞月千裡,足供文章之用哉!征帆空懸,落日相逼,二季揮翰,詩其贈焉。

     冬日于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觐省序 紫雲仙季,有英風焉。

    吾家見之,若衆星之有月。

    貴則天王之令弟,寶則海嶽之奇精。

    遊者所謂風生玉林,清明蕭灑,真不虛也。

    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錦繡耶!不然,何開口成文,揮翰霧散?”吾因撫掌大笑,揚眉當之。

    使王澄再聞,亦複絕倒。

    觀夫筆走群象,思通神明,龍章炳然,可得而見。

    歲十二月,拜省于淮南。

    思白華之長吟,眺黃雲之晚色。

    目斷心盡,情懸高堂。

    傾蘭醑而送行,赫金鞍而照發,錯毂蹲野,朝英滿筵。

    非才名動時,何以及此?日落酒罷,前山陰煙。

    殷勤惠言,吾道哀坐。

    想洛橋春色,先到淮城。

    見千條之綠楊,折一枝以相贈,則華萼情在,吾無恨焉。

    君公賦詩,以光榮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