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李太白集序

關燈
草堂集序 宣州當塗縣令  李陽冰 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

    蟬聯圭組,世為顯著。

    中葉非罪,谪居條支,易姓為名,然自窮蟬至舜,七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歎焉。

    神龍之始,逃歸于蜀,複指李樹而生伯陽。

    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世稱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讀非聖之書,恥為鄭、衛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辭。

    凡所著稱,言多諷興。

    自三代已來,風騷之後,馳驅屈、宋、鞭撻揚、馬,千載獨步,唯公一人。

    故王公趨風,列嶽結軌;群賢翕習,如鳥歸鳳。

    盧黃門雲:“陳拾遺橫制頹波,天下質文翕然一變,至今朝詩體,尚有梁、陳宮掖之風。

    至公大變,掃地并盡;今古文集,遏而不行。

    唯公文章,橫被六合,可謂力敵造化欤。

    天寶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馬,降辇步迎如見绮、皓。

    以七寶床賜食,禦手調羹以飯之,謂曰:卿是布衣,名為朕知,非素蓄道義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問以國政,潛草诏诰,人無知者。

    醜正同列,害能成謗,格言不入,帝用疏之。

    公乃浪迹縱酒,以自昏穢。

    詠歌之際,屢稱東山。

    又與賀知章、崔宗之等自為八仙之遊,謂公谪仙人,朝列賦谪仙之歌,凡數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

    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賜金歸之。

    遂就從祖拜留采訪大使彥,請北海高天師授道箓于齊州紫極宮。

    将東歸蓬萊,仍羽人駕丹丘耳。

    陽冰試弦歌于當塗,心非所好,公遐不棄我,扁舟而相歡。

    臨當挂冠,公又疾殛。

    草稿萬卷,手集未修。

    枕上授簡,俾餘為序。

    論《鄭睢》之義,始愧蔔商;明《春秋》之辭,終慚杜預。

    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當時著述,十喪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

    時寶應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李翰林集序 前進士  魏颢 自盤古劃天地,天地之氣艮于西南。

    劍門上斷,橫江下絕,岷、峨之曲,别為錦川。

    蜀之人無聞則已,聞則傑出。

    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揚雄,降有陳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

    白本隴西,乃放形,因家于綿。

    身既生蜀,則江山英秀。

    伏羲造書契後,文章濫觞者《六經》。

    《六經》糟粕《離騷》,《離騷》糠秕建安七子。

    七子至白,  中有蘭芳。

    情理宛約,詞句妍麗,白與古人争長。

    三字九言,鬼出神入,瞪若乎後耳。

    白久居蛾眉,與丹丘因持盈法師達。

    白亦因之入翰林,名動京師。

    《大鵬賦》時家藏一本,故賓客賀公奇白風骨,呼為谪仙子。

    由是朝廷作歌數百篇。

    上皇豫遊召白,白時為貴門邀飲,比至半醉,令制《出師诏》,不草而成,許中書舍人。

    以張*讒逐,遊海、岱間,年五十餘尚無祿位。

    祿位拘常人,橫海鲲,負天鵬,豈池籠榮之?颢始名萬,次名炎。

    萬之日不遠命駕江東訪白,遊天台,還廣陵見之。

    眸子炯然,哆如餓虎,或時束帶,風流蘊藉。

    曾受道箓于齊,有青绮冠帔一副。

    少任俠,手刃數人。

    與友自荊徂揚,亡權窆回棹方暑,亡友糜潰,白收其骨,江路而舟。

    又長揖韓荊州,荊州延飲,白誤拜,韓讓之,白曰:酒以成禮。

    荊州大悅。

    白始娶于許,生一女二男,曰明月奴。

    女既嫁而卒。

    又合于劉,劉訣。

    次合于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

    終娶于宋。

    間攜昭陽、金陵之妓,迹類謝康樂,世号為李東山,駿馬美妾,所适二千石郊迎,飲數鬥醉,則奴丹砂撫《青海波》滿堂不樂,白宰酒則樂。

    颢平生自負,人或為狂,白相見泯合,有贈之作,謂餘爾後必著大名于天下,無忘老夫與明月奴。

    因盡出其文,命颢為集。

    颢今登第,豈符言耶!解攜明年,四海大盜,宗室有潭者,白陷焉。

    谪居夜郎,罪不至此,屢經昭洗,朝廷忍白久為長沙汩羅之俦,路遠不存,否極則泰,白宜自寬。

    吾觀白之文義,有濟代命,然千鈞之弩,魏王大瓠,用之有時。

    議者奈何以白有叔夜之短,倘黃祖過祢,晉帝罪阮,古無其賢。

    所謂仲尼不假蓋于子夏。

    經亂離,白章句蕩盡,上元末,颢于绛偶然得之。

    沉吟累年,一字不下。

    今日懷舊,援筆成序,首以贈颢作,颢酬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