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逼
關燈
小
中
大
頭路上走。
因為他已另得了一個主意,還是去找兩個熟悉的朋友;縱然一個朋友借不到,找兩三個朋友共同設法,大概沒有問題。
這樣走着,心裡倒坦然自得,大着步子走,較之剛才在費公館門口進退兩難的情形,就截然不同了。
區亞英還沒有走到三五十步路,後面卻有人連喊着:&ldquo左手。
&rdquo這是轎夫叫人讓開的請求,也可以說是命令。
在山城走路慣了的人,倒不以為是侮辱。
但這幾聲&ldquo左手&rdquo,喊得異常猛烈,這裡面決無絲毫善意。
回頭看時,正是兩個穿新藍布衣褲的轎夫,藤椅高聳的,扛了一位西裝朋友在肩上。
轎子後,還跟了一名轎夫跑着換班,便知道這是有錢人自備的轎子,就閃開身子,讓到一邊。
那轎子上的人倒吃着一驚似的,&ldquo咦&rdquo了一聲道:&ldquo那不是亞英兄嗎?&rdquo亞英回頭看時,正是自己要去訪問的費子宜。
便點着頭笑道:&ldquo好久不見了,我正是來拜訪你。
&rdquo子宜道:&ldquo那太不巧了,我要過江去接洽一件事情,兩天可以回來,兩天後請你到我家裡來談談。
早上九點鐘以前,晚上九點鐘以後,我大概都在家。
&rdquo亞英見他坐在轎子上不下來說話,又是這樣說了,決沒有談話機會,隻好答應道:&ldquo好,改日我再來奉訪。
&rdquo費子宜在轎子上說了一聲&ldquo改日再會&rdquo,那轎夫颠動轎杠,頃刻走遠了。
亞英站着又呆了一呆,心想人家約了改日相見,這意思也不能說是壞,可是我今天等着借了錢去買米,怎麼能等着幾日?越想越沒有意思,也就走得很慢,在經過一家店鋪前,看到人家牆上挂的鐘,已是九點半,這已到了自己開始服務的時候,不許可去想第二個找錢的法子了。
匆匆忙忙的回到所裡,先就看到候診室裡坐滿了病人,醫務主任和兩個女護士,都正在忙着。
看那牆上的鐘,恰是快了許多,已是十點半鐘了。
走進醫務室,醫務主任手裡拿了一卷橡皮帶子,那白褂子的衣袋外面,也垂了兩條橡皮管子。
自己知道要碰釘子,便先笑道:&ldquo今天有開刀的?&rdquo主任皺了眉道:&ldquo事情越忙,你還越不按時間來,大家要都是這樣辦,我沒有法子作&lsquo内暴地&rsquo①,這碗飯大家吃不成。
你不要以為西醫也是技術人才,可是這在大後方,很不算奇,負有盛名的醫生,都擁在重慶,要拿喬,最好是到前方去?可是大家都怕死,都怕吃苦,那就沒法子了!&rdquo亞英被他這樣一頓連罵帶損的說着,輕又不輕,重又不重,倒不好怎樣回駁他,因道:&ldquo今天請溫先生原諒我,是借錢買米去了。
&rdquo溫主任道:&ldquo誰不是為買米才晝夜這樣忙着?你以為就是你家吃的米特别重要?&rdquo亞英老是被他說着,心裡更加上了一層難受,而想到今日六點鐘回家沒米交待,那是很難為情的一回事,因之低頭工作,什麼話都不說。
熬到下午下班的時候,便放快步子,一連去找了兩個熟朋友。
①内暴地:英文report的譯音,意思是報告。
恰是這兩個朋友,手邊都沒有錢。
八點鐘的時候,一家的飯,還不曾想到法子,而自己的肚子又在要求裝飯下去了。
于是在馬路上盤旋着打算找個最小的面館,去胡亂混上一頓。
忽然有個人拉了自己的手道:&ldquo老區,你在找什麼人家?&rdquo亞英看時,又是一位老同學,現在某機關當小公務員的邊四平。
他穿了一套淺青制服,光頭沒戴帽子,手上拿了一串麻繩栓的酸腌菜。
便笑着歎了口氣道:&ldquo我知道你的境遇很清苦,同病相憐,對你說出來,是不要緊的。
實不相瞞,我打了一天的飯算盤了。
&rdquo因約略把經過的情形告訴了他。
邊四平笑道:&ldquo你到我家去坐一會,保你晚飯有辦法,而米也有個可求得的途徑。
&rdquo區亞英笑道:&ldquo現在請朋友吃頓飯,這不是鬧着玩的事。
&rdquo邊四平将手上提的酸腌菜,舉了一舉,笑道:&ldquo就是這個,你以為我有肥魚大肉請你嗎?&rdquo說時,拉了亞英的手就走。
亞英道:&ldquo雖然你不辦什麼菜,可是款待我兩碗飯,這價目亦複可觀。
&rdquo四平笑道:&ldquo若是這樣說,我們預備吃一年的樹皮草根,省下來的米,也着實可賣一筆錢了。
&rdquo說着,同到了四平家裡。
邊四平住在平民窟裡一幢木闆竹片支架的三層樓上。
這三樓,恰和屋後的懸岩相并,懸岩上擱了兩塊木闆子,正好通到他的卧室門口。
而懸岩突出去的一部,三層樓上的住戶便利用了它,用竹片支架了作廚房。
卻見邊太太系着破爛圍襟,在小竈上煮飯,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帶了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子,在竈後吃胡豆玩着。
另有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兒,站在木籠車裡,放在邊太太身邊。
那屋梁上懸着一盞瓦壺兒植物油燈,風吹着,煙焰吐出來有上尺長,黃光晃晃的,照見邊太太忙得滿頭是汗。
亞英一見這樣子,心裡就着實後悔,便道:&ldquo老邊,你太清苦了!&rdquo邊太太将圍襟擦着手臂,點點頭道:&ldquo區先生,難得來的呀,請屋裡坐吧!&rdquo他随主人走進那屋子,周圍也不過丈餘見方,隻有一張舊方桌,三隻竹凳,一副鋪闆搭的床;此外是舊箱子,破網籃,亂塞在床下和床角,舊報紙書本,亂堆在桌上;泥夾壁上落了石灰,用報紙補着;另有個斷腳茶幾,塞在床角,也堆滿了破爛東西。
到底是知識分子,桌上也有一隻盛泡菜的白黝瓦罐子,插了一束鮮花。
四平見他向屋子四周打量,便笑道:&ldquo想起我們作學生時,家在北平,住着獨門獨院,院子裡花木清陰,屋子裡裱糊雪白,那真是天上!便是我們在南京當公務員的時候,住着城北新蓋的那上海式弄堂房子,當年便嫌是住鴿子籠,究竟四圍磚牆,地闆平滑,玻璃窗通亮,比起這一人登梯,全樓震動的玩意,還是電影上的第七重天。
&rdquo亞英道:&ldquo你難道就找不到一所較好些的房子嗎?&rdquo四平道:&ldquo那固然是經濟上不許可,同時,實在也找不到房子。
房子也不是絕對沒有,在離機關離防空洞不遠、而買東西又方便的三原則之下,現在住的這搖台,就不易得。
我聲明:&lsquo搖&rsquo是&lsquo搖擺&rsquo之&lsquo搖&rsquo,并非&lsquo瓊瑤&rsquo之&lsquo瑤&rsquo。
&rdquo亞英倒是哈哈大笑了。
主人将竹凳子移出桌子外一點,請客人坐了,閑談了一會。
邊太太捧了一隻瓦罐進來,瓦罐上蓋了蓋子,上面放着碗筷和三個小碟子:一碟子鹹蛋,一碟子涪陵辣榨菜,一碟子白糖。
邊太太将瓦罐裡的食品盛出來,不是飯,也不是面,是糯米胡豆雜煮的粥。
邊太太笑道:&ldquo區先生,你們老同學,本色一點的好,我們就不客氣了。
&rdquo亞英道:&ldquo這吃法很新鮮。
&rdquo四平道:&ldquo這也是窮則變的一變。
我的平價米,本夠吃上兩個星期,我嶽母在鄉下病了,我幫不了大忙,分了一鬥米給我嶽父,讓他勻出買米的錢開發醫藥。
&rdquo就是這樣不巧,這兩天家中米成了問題。
昨日在街上跑了半天,看到一個小山貨店裡,有糯米豆子出賣。
一問價錢,糯米竟會比熟米還便宜一個零頭。
于是買了兩升糯米、兩升胡豆回來,就這樣煮粥吃。
下江人吃雜糧,是不會吃蠶豆的。
這是到四川來學的乖。
說着,兩人對面吃起來。
邊太太卻下廚房去料理小孩的晚飯。
四平笑道:
因為他已另得了一個主意,還是去找兩個熟悉的朋友;縱然一個朋友借不到,找兩三個朋友共同設法,大概沒有問題。
這樣走着,心裡倒坦然自得,大着步子走,較之剛才在費公館門口進退兩難的情形,就截然不同了。
區亞英還沒有走到三五十步路,後面卻有人連喊着:&ldquo左手。
&rdquo這是轎夫叫人讓開的請求,也可以說是命令。
在山城走路慣了的人,倒不以為是侮辱。
但這幾聲&ldquo左手&rdquo,喊得異常猛烈,這裡面決無絲毫善意。
回頭看時,正是兩個穿新藍布衣褲的轎夫,藤椅高聳的,扛了一位西裝朋友在肩上。
轎子後,還跟了一名轎夫跑着換班,便知道這是有錢人自備的轎子,就閃開身子,讓到一邊。
那轎子上的人倒吃着一驚似的,&ldquo咦&rdquo了一聲道:&ldquo那不是亞英兄嗎?&rdquo亞英回頭看時,正是自己要去訪問的費子宜。
便點着頭笑道:&ldquo好久不見了,我正是來拜訪你。
&rdquo子宜道:&ldquo那太不巧了,我要過江去接洽一件事情,兩天可以回來,兩天後請你到我家裡來談談。
早上九點鐘以前,晚上九點鐘以後,我大概都在家。
&rdquo亞英見他坐在轎子上不下來說話,又是這樣說了,決沒有談話機會,隻好答應道:&ldquo好,改日我再來奉訪。
&rdquo費子宜在轎子上說了一聲&ldquo改日再會&rdquo,那轎夫颠動轎杠,頃刻走遠了。
亞英站着又呆了一呆,心想人家約了改日相見,這意思也不能說是壞,可是我今天等着借了錢去買米,怎麼能等着幾日?越想越沒有意思,也就走得很慢,在經過一家店鋪前,看到人家牆上挂的鐘,已是九點半,這已到了自己開始服務的時候,不許可去想第二個找錢的法子了。
匆匆忙忙的回到所裡,先就看到候診室裡坐滿了病人,醫務主任和兩個女護士,都正在忙着。
看那牆上的鐘,恰是快了許多,已是十點半鐘了。
走進醫務室,醫務主任手裡拿了一卷橡皮帶子,那白褂子的衣袋外面,也垂了兩條橡皮管子。
自己知道要碰釘子,便先笑道:&ldquo今天有開刀的?&rdquo主任皺了眉道:&ldquo事情越忙,你還越不按時間來,大家要都是這樣辦,我沒有法子作&lsquo内暴地&rsquo①,這碗飯大家吃不成。
你不要以為西醫也是技術人才,可是這在大後方,很不算奇,負有盛名的醫生,都擁在重慶,要拿喬,最好是到前方去?可是大家都怕死,都怕吃苦,那就沒法子了!&rdquo亞英被他這樣一頓連罵帶損的說着,輕又不輕,重又不重,倒不好怎樣回駁他,因道:&ldquo今天請溫先生原諒我,是借錢買米去了。
&rdquo溫主任道:&ldquo誰不是為買米才晝夜這樣忙着?你以為就是你家吃的米特别重要?&rdquo亞英老是被他說着,心裡更加上了一層難受,而想到今日六點鐘回家沒米交待,那是很難為情的一回事,因之低頭工作,什麼話都不說。
熬到下午下班的時候,便放快步子,一連去找了兩個熟朋友。
①内暴地:英文report的譯音,意思是報告。
恰是這兩個朋友,手邊都沒有錢。
八點鐘的時候,一家的飯,還不曾想到法子,而自己的肚子又在要求裝飯下去了。
于是在馬路上盤旋着打算找個最小的面館,去胡亂混上一頓。
忽然有個人拉了自己的手道:&ldquo老區,你在找什麼人家?&rdquo亞英看時,又是一位老同學,現在某機關當小公務員的邊四平。
他穿了一套淺青制服,光頭沒戴帽子,手上拿了一串麻繩栓的酸腌菜。
便笑着歎了口氣道:&ldquo我知道你的境遇很清苦,同病相憐,對你說出來,是不要緊的。
實不相瞞,我打了一天的飯算盤了。
&rdquo因約略把經過的情形告訴了他。
邊四平笑道:&ldquo你到我家去坐一會,保你晚飯有辦法,而米也有個可求得的途徑。
&rdquo區亞英笑道:&ldquo現在請朋友吃頓飯,這不是鬧着玩的事。
&rdquo邊四平将手上提的酸腌菜,舉了一舉,笑道:&ldquo就是這個,你以為我有肥魚大肉請你嗎?&rdquo說時,拉了亞英的手就走。
亞英道:&ldquo雖然你不辦什麼菜,可是款待我兩碗飯,這價目亦複可觀。
&rdquo四平笑道:&ldquo若是這樣說,我們預備吃一年的樹皮草根,省下來的米,也着實可賣一筆錢了。
&rdquo說着,同到了四平家裡。
邊四平住在平民窟裡一幢木闆竹片支架的三層樓上。
這三樓,恰和屋後的懸岩相并,懸岩上擱了兩塊木闆子,正好通到他的卧室門口。
而懸岩突出去的一部,三層樓上的住戶便利用了它,用竹片支架了作廚房。
卻見邊太太系着破爛圍襟,在小竈上煮飯,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帶了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子,在竈後吃胡豆玩着。
另有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兒,站在木籠車裡,放在邊太太身邊。
那屋梁上懸着一盞瓦壺兒植物油燈,風吹着,煙焰吐出來有上尺長,黃光晃晃的,照見邊太太忙得滿頭是汗。
亞英一見這樣子,心裡就着實後悔,便道:&ldquo老邊,你太清苦了!&rdquo邊太太将圍襟擦着手臂,點點頭道:&ldquo區先生,難得來的呀,請屋裡坐吧!&rdquo他随主人走進那屋子,周圍也不過丈餘見方,隻有一張舊方桌,三隻竹凳,一副鋪闆搭的床;此外是舊箱子,破網籃,亂塞在床下和床角,舊報紙書本,亂堆在桌上;泥夾壁上落了石灰,用報紙補着;另有個斷腳茶幾,塞在床角,也堆滿了破爛東西。
到底是知識分子,桌上也有一隻盛泡菜的白黝瓦罐子,插了一束鮮花。
四平見他向屋子四周打量,便笑道:&ldquo想起我們作學生時,家在北平,住着獨門獨院,院子裡花木清陰,屋子裡裱糊雪白,那真是天上!便是我們在南京當公務員的時候,住着城北新蓋的那上海式弄堂房子,當年便嫌是住鴿子籠,究竟四圍磚牆,地闆平滑,玻璃窗通亮,比起這一人登梯,全樓震動的玩意,還是電影上的第七重天。
&rdquo亞英道:&ldquo你難道就找不到一所較好些的房子嗎?&rdquo四平道:&ldquo那固然是經濟上不許可,同時,實在也找不到房子。
房子也不是絕對沒有,在離機關離防空洞不遠、而買東西又方便的三原則之下,現在住的這搖台,就不易得。
我聲明:&lsquo搖&rsquo是&lsquo搖擺&rsquo之&lsquo搖&rsquo,并非&lsquo瓊瑤&rsquo之&lsquo瑤&rsquo。
&rdquo亞英倒是哈哈大笑了。
主人将竹凳子移出桌子外一點,請客人坐了,閑談了一會。
邊太太捧了一隻瓦罐進來,瓦罐上蓋了蓋子,上面放着碗筷和三個小碟子:一碟子鹹蛋,一碟子涪陵辣榨菜,一碟子白糖。
邊太太将瓦罐裡的食品盛出來,不是飯,也不是面,是糯米胡豆雜煮的粥。
邊太太笑道:&ldquo區先生,你們老同學,本色一點的好,我們就不客氣了。
&rdquo亞英道:&ldquo這吃法很新鮮。
&rdquo四平道:&ldquo這也是窮則變的一變。
我的平價米,本夠吃上兩個星期,我嶽母在鄉下病了,我幫不了大忙,分了一鬥米給我嶽父,讓他勻出買米的錢開發醫藥。
&rdquo就是這樣不巧,這兩天家中米成了問題。
昨日在街上跑了半天,看到一個小山貨店裡,有糯米豆子出賣。
一問價錢,糯米竟會比熟米還便宜一個零頭。
于是買了兩升糯米、兩升胡豆回來,就這樣煮粥吃。
下江人吃雜糧,是不會吃蠶豆的。
這是到四川來學的乖。
說着,兩人對面吃起來。
邊太太卻下廚房去料理小孩的晚飯。
四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