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念閣老乾隆下江南 辦皇差鹽商争面子

關燈
卻說乾隆帝自一寵一幸回妃以後,天天在寶月樓歡聚。

    後來玩也玩膩了,忽然想起聖祖在日,曾奉慈聖太後南巡江浙,萬民歡一悅,朕登極十五年了,天下太平,皇太後春秋正盛,正宜及時行樂。

    惟是茲事重大,看看沒有人可以商量的,恰巧裘日修陳大受兩位大臣,正從南方回京,皇上在西書房召見。

    說起南巡的話,裘陳兩人同聲谏阻,說:“皇上為萬民所仰望,隻宜雍容坐守,不宜輕言出京。

    ” 皇帝聽了他們的話,一時打不定主意,心想:不如和太後商量去。

    便也不帶侍衛,悄悄地向慈甯宮走去。

    走過月華門,正要向隆宗門走來,忽聽得門裡有切切私議的聲音。

    皇帝便站住了腳,隔着闆壁偷一聽。

    認得一個是自己保姆逢格氏的聲音。

    一個卻不知什麼人,對說着話,那人問道:“如今公主還在陳家嗎?” 逢格氏說:“那陳閣老被俺們換了他的兒子來他深怕鬧出大事,告老回家。

    如今快四十年了,彼此信息也不通,不知那公主嫁給誰了。

    ” 那人又問道:“照你這樣說,陳家的小一姐,卻是俺皇太後的嫡親公主;當今的皇上,又是陳家的嫡親兒子了。

    ” 那保姆說道:“怎麼不是。

    ” 那人說道:“這種大事,可不是玩的,你确實不曾弄錯嗎?” 那保姆又說道:“此事千真萬确,當年是俺親手換來。

    那主意也還是俺替皇太後想出來的。

    ” 皇帝偷一聽了這一套話,心中十分詫異,急轉身回到禦書房,打發人把那保姆逢格氏喚來,當面盤問。

    那保姆見皇上問起這件事體,吓得爬在地下,連連磕頭。

    說皇上寬懷大量莫計較小人的說話,奴才罪該萬死,隻求皇上饒奴才一條狗命。

    皇帝用好言安慰,命她起來說話。

    那保姆見皇上臉色和霁,便大膽把當時的情形,細細地說了。

    又說道:“奴才雖該死,卻不敢欺瞞皇上。

    ” 皇帝聽了,知道這事是真的,不覺歎了一口氣,怔怔地半天不說話。

    後來把書桌一拍說道:“俺決意看他們去。

    ” 又叮囑保姆,以後莫把這話告訴别人。

    那保姆回到房裡,接着有一個太監,奉着皇帝的命,把她勒死在一床一上。

    皇帝自得了這個消息以後,便處處留心,覺得自己的面貌口音,和先皇是截然不同的,心中越發疑惑。

    第二天,到慈甯宮去請安。

    見了皇太後,便問道:“俺的面貌,何以與先皇的面貌,沒有一點相似的地方。

    ” 皇太後一聽這話,臉上陡然變了顔色,說不出話來。

    皇帝看了,心中已經明白,從此打定主意,要到陳閣老家去,探望他的父母。

    但是皇帝向來深居簡出,一言巡遊,便有人多方谏阻。

    這回要到江南去,須假托一件事,才可免橫生阻力。

    恰巧工部奏報海塘工竣。

    皇帝便借巡閱海塘為名,進宮去見太後,說奉母出巡江南,承歡膝下。

    太後起初猶多方推托,說此去又須勞動百姓,不如免了罷。

    皇帝再三慫恿,太後心想從前茲聖太後,也曾享過這個福。

    皇上有這一片孝心,俺也可以享得。

    便也答應了。

    第二天,皇帝坐朝,把奉母南巡查閱海塘的意思宣布。

    當時雖有幾位大臣,出班谏阻無奈皇帝南遊之心已決,也便不去聽他。

    一面下旨,定于乾隆十六年四月南巡,一面命大學士劉統勳代理朝政,史贻直總攬重務。

    這個聖旨一下,把那班沿途的官員,忙得走頭無路。

    内中第一個告勇的,要算揚州的鹽商。

    那商人平日恃勢壟斷,得銀不下數千兩。

    最是豪富的,便是江汪馬黃四姓。

    真是揮金如土,日食萬錢。

    兩江總督知道他們富埒王侯,便叫他們承辦皇差。

    有一個江鶴甯,群推他是個當地首富。

    他家中有一座水竹園,十分清幽,養着一班小戲子,天天在園中演唱如今聽得皇上南巡,他便把花園修改得十分華麗。

    那班戲子,有一個唱小旦的,名叫慧風長得玉一膚花貌,又能妙舞清歌。

    江鶴甯又親自教授她許多新曲,預備供奉皇上的。

    同時有一個汪如龍,也是一位大鹽商,打聽得江家的事體,便也預備接駕。

    他家卻有一班女戲子個個長得天姿國色。

    内中有一個名叫雪如的,正豆蔻年華,洛神風韻,全個揚州地方,誰不知道汪家有這個尤物。

    便是汪如龍自己也萬分憐惜。

    雖說美玉當前,卻不忍加以狂一暴。

    所以雪如到十八歲年紀,還是一塊無瑕白璧,未經采摘。

    此番聽說皇上南巡,那汪紳士便和總督說知,願以家伎全部供皇上娛樂。

    到了兩宮動身那日,車馬如雲,帆樯相接,一路上花迎劍佩,露拂旌旗,看看到了清江,那兩岸的官紳,手版腳靴,匍匐在船頭上接駕。

    皇帝傳總督進艙問話,此地何處可奉太後駐駕。

    總督奏稱有江紳的水竹園,聊堪駐足。

    乾隆皇帝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