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荒冢題詞徒留幽恨 回妃承寵特荷殊恩

關燈


    在西山附近水秀山明的地方,堆起了一個回回式的墳墓。

    墓上建築一個回回式的白塔,四周滿植松柏轉繞着。

    墓前又栽種了不少的奇花異草。

    有一天,皇帝思念香妃,帶了一班文學侍從,直到墳前巡視。

    對此三尺孤墳,香消玉殒,少不免灑了幾點熱淚。

    當下吩咐這班侍從,做了幾篇詩詞歌曲,表明終古遺恨的意思這班侍從,奉了綸音,各各搔耳抓腮,咿唔咕哝,一會兒,你一篇,我一首,勉強湊成雜卷。

    皇帝便把這大堆稿子,帶回宮去,叫内務府選了幾個镌刻好手,把這詩詞歌曲,統統刻好,送上香妃的墓前豎一立起來。

    惟是皇帝自從到過香妃的墳墓,心中倍加煩悶。

    有時看看那香妃留下來的戒指,物在人亡,不由得掉下淚來。

    他住在宮中,任憑那班妃嫔,如何哄着他玩,他總是難開笑口。

    幸得福康安常常進宮來,皇帝見了他,便有萬千擔愁恨,也都丢開了。

    福康安陪着皇帝在宮裡,有時下盤棋,有時吃一杯酒,說說笑笑,倒也消遣了歲月。

    看看殘冬已過,正值新春。

    皇帝慢慢地把憂愁忘了。

    有一天,睡到半夜裡,忽然思起香妃來,因想起香妃,猛記得還有去年那個回酋霍集占夫妻兩人,到如今還關在刑部監獄裡。

    那霍集占的妻子,卻也長得俊俏動人,那時隻因一心在香妃身上,反倒把她忘了。

    如今我何不把女人喚進宮來,玩耍一番,也解了我心中的煩悶。

    想罷,立刻吩咐管事的太監到刑部大牢裡去,把霍集占的妻子,須在五更以前,提進宮來。

    那太監奉了聖旨,也不知皇上是什麼意思,便飛馬趕到刑部大堂裡,一疊連聲催提人這時已夜靜更深,所有值堂的侍郎郎中早已回家去了。

    那值夜的提牢司員,正在好睡,忽然聽得外面一疊嚷着接旨,把那司員吓得跳下一床一來。

    披着衣服,一面發一顫,一面說道:“吾輩官小職微,向來夠不上接旨的身分。

    便如何是好。

    ” 那太監大聲說道:“沒有旁的事,你隻把牢門開了,把那回回女人,交給俺帶去便完了。

    ” 那司員聽了,越發吓得他把雙手亂搖說道:“堂官不在衙門裡,在這半夜三更,開放牢門,倘有疏忽,叫俺如何擔得起。

    ” 那太監急了,連連跺着腳,說道:“好大膽的司員,有聖旨到來,你還敢抗不奉旨。

    俺問你有幾個腦袋。

    ” 那司員越聽越害怕,吓得要哭了。

    後來虧得一個提牢小吏,想出一個主意來,說道:“俺們不開牢門,又擔不起抗旨的罪,在這半夜三更,開了牢門,卻又擔不起這個責任此時沒有别的法,隻得請公公暫等一等,俺們把滿尚書請來接旨,得他一句話,俺們便沒事了。

    ” 那太監到了此時,也沒有法想,隻好叫他們快去。

    這司員答應一聲:“是。

    ” 便飛馬跑去,打開了滿尚書的門,把這情形說了。

    那滿尚書聽了,一時也摸不着頭腦,隻得慌慌張張跟着司員到衙門裡來。

    接了聖旨,驗看了朱印,并無錯誤,立刻打開牢門,把那回回女子,從睡夢中提出來,當堂驗過,交給内監。

    那内監早已備好車輛,悄悄地送進宮去。

    皇帝這時,還擁着被窩等着那回回女子,在大牢裡昏天黑地關了大半年,自問總是一死的了。

    忽然在這半夜三更,把她提進宮去。

    宮女推她跪在皇帝榻前,吓得她低着脖子,跪在地上。

    隻是索索地發一顫,皇帝喚她擡起頭來,雖說她蓬首垢面,卻也俊俏生姿。

    皇帝命宮子傳喚敬事房太監來,那太監專伺候皇帝房一事的,得了聖旨,便把回婦拉進浴一室去,替她上下洗擦。

    宮女替她梳妝一番,赤條條地扶她盤腿一兒,坐在一方黃緞褥上。

    兩個太監把褥子的四角一提,送進皇帝的卧室去。

    皇帝看時,見她容光煥發,妖豔冶蕩,也不在香妃之下,便把她扶上榻去臨幸了。

    第二天,皇帝坐朝。

    那刑部滿尚書出班來,正要奉請把那回酋犯妻發還,皇帝知道他的意思,不待他開口,便先說道:“霍集占大逆不道,屢抗皇師,朕原意将他夫妻正法,隻因他罪大惡極,朕昨夜已拿他的女人遭蹋了。

    ” 言畢,便哈哈大笑。

    一時文武官員聽了,都十分詫異。

    大家面面相觑,殿角鐘鼓聲響,皇帝已退朝了,誰知霍集占的妻子,卻是十分妖冶的,皇帝上了手,便夜夜舍她不得,把她留在景仁宮裡,封她為回妃。

    第二年,生下一個皇子。

    皇帝越加一寵一愛一,回妃生長回部,不慣此間的起居。

    皇帝便下旨給内務府,叫他在皇城海内,造一座寶月樓,樓上造一座莊台,高矗在半天裡。

    樓大九間,四壁都嵌着大鏡,屋子裡一床一帳帷幕都是回部辦來,壁上滿挂着回部的風景。

    這寶月樓靠皇城,城外周圍二裡地方,造着回回營。

    回妃每天倚在樓頭盼望。

    有時觸起了家鄉之念不覺滴下眼淚來。

    乾隆皇帝極力勸慰,拿了許多珍寶來博她的歡心。

    回妃回嗔作喜,便和乾隆皇帝在密室裡任意一婬一樂,那密室建造得是十分一精一巧,從此乾隆皇帝和回妃,天天在密室中調笑取樂,便把家鄉之念,忘到九霄雲外。

    正是:得承恩眷如天福莫倚樓台惹淚痕欲知回妃情形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