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馬背翻身睿親王喪命 蛾眉鎖恨董小宛入宮

關燈
去告狀,那時不免會牽連到大人的前程呢。

    ” 洪承疇聽了扣扣的話,有些害怕,想放她回去,又實在舍不下,當下用好言安慰着她說道:“你們不用憂愁。

    隻因有人告你主人窩藏匪類,強掠民女。

    我和你主人原也是朋友所以吩咐手下,暗地裡把主人放走。

    又怕地主上壞人,到你家裡一騷一擾,驚吓你們,特地把你們接進衙門來暫避幾天,等風波過去,再放你們回去。

    ” 一面說着,一面挨近身去,臉上做出一副尴尬神氣來。

    董小宛知道他不懷好意,便嚎啕大哭,把頭向柱子上亂撞。

    頓時皮破血流,雲鬟散亂幸虧扣扣搶救得快,上前抱住,董小宛已是痛得不省人事。

    等到清醒過來,見自己睡在一張繡一床一上,扣扣陪在身旁。

    問時,原來是洪承疇的私第,不禁嗚嗚咽咽地痛哭起來。

    扣扣再三解勸,說道:“如今俺們在這洪賊勢力之下,隻得耐心守候,主人在外面總可以想法救俺出去的。

    ” 董小宛也無可奈何,隻得耐心住下。

    這裡洪承疇想盡千方百計,要說動她的心,偏偏那董小宛念念不忘那冒公子,任你如何甘言巧語,總是說她不動。

    這時冒巢民出了水繪園,寄頓在朋友家,一腔冤憤,沒處申訴。

    幾次要親到金陵和洪承疇拚命,幸得他一位待妾名蔡女羅的,多方攔阻,叫他不要自投羅網。

    蔡女羅知道冒公子平日結交不少江湖義俠,心想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便勸冒公子拿出一千塊錢來,交給一個姓馮名小五的,請他設法把董小宛和扣扣救了回來。

    那馮小五原是江湖上人,總督衙門的差役,他原都認識,當時他到了金陵,把衙門裡的弟兄,一齊請到,說明來意,請衆位幫忙,說明這事辦妥後,冒公子願出千金酬謝諸位弟兄。

    大家聽得有這個重賞,便各各低着頭想法了。

    忽然,有一個公人,從外面進來,說道:“諸位哥哥快回去,大人因有要公進京,傳谕下來,立刻收拾行李,今夜九時,便要動身,哥兒們快回去吧。

    ” 衆人昕了,急忙的散去。

    内中有一個名叫李三的,也是一個熱心朋友,和馮小五交情最深,他臨走的時候,對馮小五說道:“老弟不用憂愁,今夜三更時候請在秣陵關下守候着,我去打聽董氏坐的是第幾輛車子,通一個消息給你,你便可以相機行一事。

    ” 馮小五依了他的話,到秣陵關下去候着。

    直候到天色微明,才聽得車聲隆隆前面大隊人馬過去。

    洪總督的車子在前,後面跟着五六十輛大廠車,兩旁都是親兵保護着。

    最後一隊騎兵,那李三也夾在兵隊裡,一見馮小五,便用江湖的手術報告。

    馮小五知道董氏坐在第十七輛車子。

    幾次要下手,無奈防範甚嚴。

    過了幾天,走過邗溝地方,馮小五忙去招呼幾個同伴,直追到清江浦地面,打聽得洪總督的車,已趕程先發,丢下許多車子,寄住在悅來客店。

    第十七輛車子,也在其内。

    到了夜深時候,馮小五約了幾個同伴,爬上屋頂,跳進内院,認得第十七輛車子,是粉一紅色的車簾,便疾忙跳上車去,掀一開車簾一看:在月光下果然見董小宛的丫頭扣扣睡在車門口馮小五到這時也不及細看,搶着兩個被窩,打開店門,拔腳飛奔。

    被窩裡的女人,從夢中驚醒,哭喊起來。

    馮小五一這跑着,一邊拍着被窩,說道:“莫嚷莫嚷,俺是來救你回家去的。

    ” 這時店小二和一班士兵,追出店去。

    馮小五去遠了。

    看看第十七輛車子裡,有一位女眷和一個丫頭,都被劫去了。

    那兵士們一面報官拿,一面押着車子趕進北京。

    那小五回到他同伴家裡,打開被窩一看,那丫頭扣扣是不錯的,隻有那董小宛,不知如何卻換了一個女眷來。

    馮小五十分詫異忙問扣扣。

    她說主母在路上感受風寒,前幾天已換在後面蒲草輪子的病車去了。

    又問這位女眷是什麼人,那女人自己說姓金,也是好人家的女兒,遭洪總督手下的兵士搶進衙門,一逼一着做個侍妾。

    你如今救了我出來,我也無家可歸,願跟着到你們家裡去。

    馮小五見不是董小宛,便無心和她說話,吩咐幾個同伴,把金氏和扣扣送回冒家,自己轉身又趕北京,打聽得董小宛雖住天洪承疇府裡,依然抵死不從。

    但府裡兵衛森嚴,馮小五也不好下手。

    隔了幾日,接到冒公子來信,說京裡有一位曹禦史,是多年至交,可以去求他幫忙。

    馮小五便去見那曹禦史,把冒公子的委屈,一五一十說明了。

    曹禦史大怒,要上奏章參他一本。

    吩咐馮小五趕快去補一份狀子來,俺可以替你出首。

    後來,不知如何走漏消息,被洪承疇知道,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把董小宛連夜送進宮去。

    她見皇帝,隻是低着頭抹眼淚,皇帝見她天然蛾媚,因一愛一生憐,吩咐宮女帶她到别宮去,好好看養。

    董小宛住在宮裡享用極其優厚。

    皇帝也常常來看望她,用好言安慰她。

    她總是不答知,皇帝也不動怒,坐了一回便去。

    正是:切齒難忘洪老賊含愁猶作息夫人欲知董小宛進宮後情形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