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崇祯帝捐軀殉社稷 多爾衮奉命略中原

關燈
告賊人。

    把守彰儀門的太監曹化淳又開了彰儀門。

    李闖的賊兵,一哄進城,逢人便殺,見屋便燒,頓時京城裡火光燭天,人聲鼎沸。

    崇祯帝吩咐把内城緊閉。

    回到乾清宮,拿起朱筆寫了一道上谕,着成國公朱純臣,提督内外諸軍事,輔助東宮。

    寫完了,便請皇後和袁貴妃等出來,說道:“大事去矣。

    ” 才說得一句,大家便嗚嗚咽咽地痛哭起來。

    這時太子永王定王坐在一旁,崇祯帝拉住了兩人的手,吩咐一聲,逃一性一命去罷。

    當下有幾個太監,把兩位太了送出宮去,寄養在外戚周家田家。

    不多時,宮女報說,皇後吊死了。

    崇祯帝急去看時,已是斷了氣,便說一個好字,忽見公主在旁哭着,悄悄的拔下佩刀來,把袍袖遮住臉兒,開刀殺過去,斬斷她的右臂,公主倒在血泊裡,輾轉哀号。

    崇祯帝一面抹淚,一面說道“誰叫你生在我們帝王家裡呢。

    ”說畢,收起佩刀,慌慌張張的夾在幾十個太監裡面,擠到東華門口,被兵士們攔阻住。

    又折到齊化門朱純臣家裡,又被看門的阻擋,不放進去。

    急轉身走到安定門,成門關得鐵桶相似,也不得出去。

    隻得折回宮來。

    到十九清早,内城也被賊兵打破了,崇祯帝一個人走上煤山,在壽皇亭裡坐下,隻聽得一陣陣喊殺聲音,愈來愈近,連連歎了幾口氣,便拿起案頭朱筆,在衣襟上寫了幾個字,解下袍帶,吊死在亭子裡。

    待到李自成打進宮來,有一個太監王承恩,在宮裡四處尋找皇帝,找到壽皇亭裡,見他高高吊死在窗檻上,散着頭發,赤着左腳,右腳穿着朱履,再看那衣襟上寫的字道:朕自登極十有七年,逆賊直一逼一京師,朕雖薄德匪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可去朕之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一屍一,勿傷百姓一人。

    那王承恩讀過了遣诏,不禁嚎啕大哭,也在腰間解下帶子來,吊死在皇帝腳下。

    城破的時候,崇祯帝獨自一人升殿,眼前一個太監也不見,自己踱下殿來打鐘,打了半天,也不見一個大臣到來。

    後來李闖入宮長期,便有一人打起鐘鼓,由成國公朱純臣領了合朝文武大臣上殿,拜倒在地,口稱新皇帝萬歲。

    李闖查問時,隻有範景文倪元璐幾個大臣盡忠的。

    又查問崇祯帝的下落,大臣們都不知道。

    随後在景山上尋得崇祯帝的一屍一身。

    李闖吩咐卸下一扇宮門,把一屍一身擡來,用柳木棺草草收殓,丢在東華門外的蓬廠裡,留下幾個老太臨看守。

    那時明朝的一奸一臣,都因趨奉李闖,得了大官,還有吳三桂的父親,都指揮吳襄,也投降了李闖。

    吳三桂有一個一愛一妾,名陳圓圓的,原是外戚田畹家的歌姬,長得如出一水芙蕖一般。

    吳三桂在田畹家吃酒,一見傾心,向田畹取來,十分一寵一愛一。

    不料朝旨饬令帶兵往山海關駐紮。

    軍中不能随帶姬妾,隻好把她寄在京城父親家裡。

    待到李闖攻打北京,吳三桂封平西伯,帶兵回京,才走到豐潤地方,便得到京城陷落消息。

    又打聽得他父親吳襄,也投降了賊人,連他的一愛一妾陳圓圓,也被賊将宗敏擄去,轉獻李闖。

    這怎麼能叫吳三桂好忍受他便一面帶領兵士,晝夜趕程,殺向京去,一面又打發副将齊書來此,請發救兵。

    葉禹鐘說到這裡,多爾衮已是明白他的來意,深中下懷。

    便立刻催動人馬,軍前豎一起一面大旗。

    上寫着“仁義之師” 四個大字。

    行至中途,便有吳三桂的兵隊,上前迎接。

    吳三桂又親到清營進谒多爾衮,訴說一番。

    多爾衮請吳三桂領路向前面前進,自己在後路進發。

    李闖聽說吳三桂帶了滿洲兵到,便把他的父親吳襄,押上城樓,砍下腦袋,抛落城下吳三桂拾起看時,不禁捶胸大哭。

    便激勵将士,奮力向前殺去。

    李闖看看兵臨城下,挾着明太子和兩位王一爺,又把擄來的金銀财寶,及宮中的帑藏器一具,連夜收拾,載上騾車,開了後門逃出。

    臨走時,放了一把火,将明室宮殿及九門城樓,統行燒毀。

    吳三桂向西追趕恰巧在驿亭裡,有人送來一信,打開看時,就是他心上人兒陳圓圓的手書。

    說是暫時寄頓民家,吳三桂立刻打發人迎接回來。

    久别重逢,真是悲喜交集。

    當下便撇下李闖,不去追趕。

    轉回北京。

    誰知,那多爾衮已是老實不客氣,高坐武英殿上,受百官的朝賀了。

    吳三桂到了此時,隻是發怔,那多爾衮又接着發下兩道告示:一道是說些什麼除暴安民的套話來羁糜百姓,一道是為崇祯帝發喪,以禮改葬。

    那時百姓因備受李闖的兵亂,飲恨的了不得。

    一聞清兵把他逐走,已是轉悲為喜。

    又因清兵不加殺戮,複為故帝發喪,真是感激涕零,達到極點。

    多爾衮見人心已靖,一面收拾宮殿,一面親自寫了一扣奏摺,打發輔國公屯齊喀和托固山額真何洛地,到盛京去迎接兩宮進京。

    又派降臣金之俊,修理從山海關直到北京的沿路大道及蓋造行宮。

    到九月二十,順治皇帝陪奉着太後進北京城。

    多爾衮傳集滿漢文武大臣,出永定門外九裡,恭迎聖駕,隻聽得連珠炮響。

    前面金鼓儀仗,龍旗銮輿,一對對的藍翎侍從,夾護着鳳辇,辇中坐着一個豐頤盛裝的太後,懷中坐一個七歲的天子,由永定門進正一陽一門,到了紫禁城,群臣退出,由多爾衮随駕直進慈甯宮安歇。

    正是:明社凋零成往轍兩宮安穩入新朝欲知順治帝進京後情形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