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觊觎大寶貝勒逼宮 邂逅圍場玉兒款客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英明皇帝被城磚打在頭上,頓時昏暈過去。
大貝勒在塵土中爬起來,找到了他父親,忙扶在馬上。
幸而這時東面城根,被地雷震坍了一個缺口,便從這缺口逃出去。
殘敗兵士,也跟着踉跄逃命,路上遇到四貝勒帶兵來接應。
這時皇帝已漸漸清醒,覺得渾身疼痛。
知道内傷甚重,自己又是六十多歲的人,那裡能得起。
便吩咐大貝勒從速退兵,守住便甯要緊。
自己卻坐着船,沿太子河下去。
後來傷勢一天重似一天,便打發人星夜到沈一陽一迎他平日最一愛一的繼大妃烏拉納喇氏,和納喇氏所生的王子多爾衮。
來到營中,把代善貝勒喚來,一手拉着納喇氏,一手拉着代善,囑咐了許多身後的話又說道:“納喇氏是我最心一愛一的妃子,我死以後,你須如母親一般看待她,講到立太子的事體,我心裡很歡喜多爾衮,可惜他年輕太輕,懂不得什麼。
你是他哥哥,又是我的孝順兒子,我死之後,你做個攝政王,守候你弟弟年紀大些,便保護他登了皇位。
這是我肚子裡第一件心事,如今趁沒人在跟前的時候,俺爺兒兩個說定了,免得日後争執。
” 說着拉過多爾衮的手來,放在代善手心,代善一時感動了骨肉情分,也把他弟弟拉過自己身前,又對着納喇氏磕了幾個頭,嘴裡喚着母親。
皇帝在枕上看了,點頭說道:“這才是我的好孩子” 說罷,雙腳一頓,兩眼一翻,一代雄主,從此長逝。
這是天命十一年八月的事。
納喇氏倒在他丈夫一床一上,号啕大哭。
那代善和多爾衮兄弟兩人,也拉着手對哭。
正凄惶的時候,忽見四貝勒慌慌張張走進來,見父皇死了,也不哭泣,劈頭便問:“父皇可曾吩咐立誰為太子。
” 代善見他氣色兇狠,知道一時不能直說,便含糊說道:“父皇才死,我們諸事,兩從長計較。
” 四貝勒聽了,冷冷地說道:“有什麼從長計較,父皇身後,立太子是第一件緊要的事體,大哥哥請在裡面料理父皇的喪事,俺如今手中有的是兵權,可以做得主,各兄弟也都約略商量過了,他們也很肯聽俺的說話,外面的事,大哥哥不用管,由俺安排去。
” 說罷,便洋洋得意地出去。
這裡納喇氏和大貝勒看了這情形,知道他外面已有預備,這件事倘然争鬧起來,定然鬥不過他,便是納喇氏也不願把自己一寵一愛一的兒子,陷入這個漩渦。
當下悄悄地求着大貝勒千萬不要把父皇要立多爾衮做太子的話說出來,情願犧牲這個皇位,保全母子的一性一命。
大貝勒看看她求得可憐,便也忍了這口氣。
到了第二天,諸位貝勒大臣,把英明皇帝的一屍一骨迎進沈一陽一城去,在正殿上供着,自有達海法師,帶領喇嘛僧,在殿前唪經超度。
到了大殓這日,許多文武百貝勒親王,都齊集殿上,忽聽四貝勒和二貝勒三貝勒,各各帶着佩刀,闖進殿來,還帶着三五百名武士,一字兒站在附下。
四貝勒大聲嚷道:“還有大事未定,父皇的遺體,且慢收殓。
” 說着,一手把大貝勒拿過來,吓得滿殿的大臣,都面無人色。
隻聽得四貝勒大聲對大貝勒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民不可一日無主,如今父皇殡天,已有三日還不曾立定嗣君,弄得外面軍心搖動。
我雖掌着兵權,卻不能壓得住他們。
你若不信,你看!” 四貝勒說着,舉手向殿門外一指,隻聽得唿喇喇一聲響亮,那殿門一重一重的一齊打開,站着無數的兵士,個個全身披挂,擎着雪亮的刀槍。
他們見了四貝勒,便齊嚷着四貝勒萬歲。
四貝勒又接着說道:“父皇臨死的時候,隻有俺和哥哥兩人送終,父皇對哥哥說些什麼來。
” 大貝勒聽了四貝勒的話,早已明白,心想自己原不想做什麼太子,攝什麼政,樂得順水推船,解了這個仇恨。
當下便說道:“父皇臨死的時候,曾對俺說過‘四貝勒皇太極年少有識,應立為太子。
’” 這句話才一出口,接着殿下又齊聲喊着萬歲,便有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搶上殿來,扶着四貝勒在寶位上坐定,率着諸貝勒大臣,一齊磕頭朝賀朝賀已畢,喇嘛僧請嗣皇帝送殓。
皇太極動也不動,忽然說道:“大行皇帝還有心願未了且慢收殓。
” 接着吩咐承宣官請繼大妃出殿。
大貝勒知道他不懷好意,忙上去奏道:“不可一來繼大妃如今已是太後的地位,皇上倘有谕旨,隻宜屈尊,到太後宮中去。
二來,如今大行皇帝新喪,繼大妃正萬分傷感的時候,皇上不宜有所宣召。
” 皇太極說道:“這話雖是不錯。
但是如今的事,不是朕敢宣召她,仍是大行皇帝的遺旨。
” 大貝勒無法攔阻。
一會兒,那納喇氏滿面淚痕,走出殿來。
文武百官上前請過安,皇态極也請過安,便喝一聲:“聽遺旨。
” 皇太極自己先跪在地上,說道:“大行皇帝有口诏付朕道‘我死後必以納喇氏殉葬。
’” 說罷,站起身來。
納喇氏聽了這句話,嗡的一聲,一縷柔魂
大貝勒在塵土中爬起來,找到了他父親,忙扶在馬上。
幸而這時東面城根,被地雷震坍了一個缺口,便從這缺口逃出去。
殘敗兵士,也跟着踉跄逃命,路上遇到四貝勒帶兵來接應。
這時皇帝已漸漸清醒,覺得渾身疼痛。
知道内傷甚重,自己又是六十多歲的人,那裡能得起。
便吩咐大貝勒從速退兵,守住便甯要緊。
自己卻坐着船,沿太子河下去。
後來傷勢一天重似一天,便打發人星夜到沈一陽一迎他平日最一愛一的繼大妃烏拉納喇氏,和納喇氏所生的王子多爾衮。
來到營中,把代善貝勒喚來,一手拉着納喇氏,一手拉着代善,囑咐了許多身後的話又說道:“納喇氏是我最心一愛一的妃子,我死以後,你須如母親一般看待她,講到立太子的事體,我心裡很歡喜多爾衮,可惜他年輕太輕,懂不得什麼。
你是他哥哥,又是我的孝順兒子,我死之後,你做個攝政王,守候你弟弟年紀大些,便保護他登了皇位。
這是我肚子裡第一件心事,如今趁沒人在跟前的時候,俺爺兒兩個說定了,免得日後争執。
” 說着拉過多爾衮的手來,放在代善手心,代善一時感動了骨肉情分,也把他弟弟拉過自己身前,又對着納喇氏磕了幾個頭,嘴裡喚着母親。
皇帝在枕上看了,點頭說道:“這才是我的好孩子” 說罷,雙腳一頓,兩眼一翻,一代雄主,從此長逝。
這是天命十一年八月的事。
納喇氏倒在他丈夫一床一上,号啕大哭。
那代善和多爾衮兄弟兩人,也拉着手對哭。
正凄惶的時候,忽見四貝勒慌慌張張走進來,見父皇死了,也不哭泣,劈頭便問:“父皇可曾吩咐立誰為太子。
” 代善見他氣色兇狠,知道一時不能直說,便含糊說道:“父皇才死,我們諸事,兩從長計較。
” 四貝勒聽了,冷冷地說道:“有什麼從長計較,父皇身後,立太子是第一件緊要的事體,大哥哥請在裡面料理父皇的喪事,俺如今手中有的是兵權,可以做得主,各兄弟也都約略商量過了,他們也很肯聽俺的說話,外面的事,大哥哥不用管,由俺安排去。
” 說罷,便洋洋得意地出去。
這裡納喇氏和大貝勒看了這情形,知道他外面已有預備,這件事倘然争鬧起來,定然鬥不過他,便是納喇氏也不願把自己一寵一愛一的兒子,陷入這個漩渦。
當下悄悄地求着大貝勒千萬不要把父皇要立多爾衮做太子的話說出來,情願犧牲這個皇位,保全母子的一性一命。
大貝勒看看她求得可憐,便也忍了這口氣。
到了第二天,諸位貝勒大臣,把英明皇帝的一屍一骨迎進沈一陽一城去,在正殿上供着,自有達海法師,帶領喇嘛僧,在殿前唪經超度。
到了大殓這日,許多文武百貝勒親王,都齊集殿上,忽聽四貝勒和二貝勒三貝勒,各各帶着佩刀,闖進殿來,還帶着三五百名武士,一字兒站在附下。
四貝勒大聲嚷道:“還有大事未定,父皇的遺體,且慢收殓。
” 說着,一手把大貝勒拿過來,吓得滿殿的大臣,都面無人色。
隻聽得四貝勒大聲對大貝勒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民不可一日無主,如今父皇殡天,已有三日還不曾立定嗣君,弄得外面軍心搖動。
我雖掌着兵權,卻不能壓得住他們。
你若不信,你看!” 四貝勒說着,舉手向殿門外一指,隻聽得唿喇喇一聲響亮,那殿門一重一重的一齊打開,站着無數的兵士,個個全身披挂,擎着雪亮的刀槍。
他們見了四貝勒,便齊嚷着四貝勒萬歲。
四貝勒又接着說道:“父皇臨死的時候,隻有俺和哥哥兩人送終,父皇對哥哥說些什麼來。
” 大貝勒聽了四貝勒的話,早已明白,心想自己原不想做什麼太子,攝什麼政,樂得順水推船,解了這個仇恨。
當下便說道:“父皇臨死的時候,曾對俺說過‘四貝勒皇太極年少有識,應立為太子。
’” 這句話才一出口,接着殿下又齊聲喊着萬歲,便有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搶上殿來,扶着四貝勒在寶位上坐定,率着諸貝勒大臣,一齊磕頭朝賀朝賀已畢,喇嘛僧請嗣皇帝送殓。
皇太極動也不動,忽然說道:“大行皇帝還有心願未了且慢收殓。
” 接着吩咐承宣官請繼大妃出殿。
大貝勒知道他不懷好意,忙上去奏道:“不可一來繼大妃如今已是太後的地位,皇上倘有谕旨,隻宜屈尊,到太後宮中去。
二來,如今大行皇帝新喪,繼大妃正萬分傷感的時候,皇上不宜有所宣召。
” 皇太極說道:“這話雖是不錯。
但是如今的事,不是朕敢宣召她,仍是大行皇帝的遺旨。
” 大貝勒無法攔阻。
一會兒,那納喇氏滿面淚痕,走出殿來。
文武百官上前請過安,皇态極也請過安,便喝一聲:“聽遺旨。
” 皇太極自己先跪在地上,說道:“大行皇帝有口诏付朕道‘我死後必以納喇氏殉葬。
’” 說罷,站起身來。
納喇氏聽了這句話,嗡的一聲,一縷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