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編
關燈
小
中
大
為必要,蓋借此以廣交際也。
西人恒名之為招待會,其招待日期有登廣告于報中,以期周到者。
此外則有跳舞會,多于新年後行之。
自元日以至齋節(與我國齋戒之意相同),相距約五十日。
此五十日内,幾于無處不跳舞,無日不跳舞,因名之為跳舞期,或名為歲爽(譯音)。
然跳舞之種類殊多,有舉行于宮中者,有舉行于外交團者,有舉行于普通廣大之旅館中,購入場券即得加入者。
然要與招待會有别,所謂跳舞會者,以一男與一女為伍,旋轉跳舞,以音樂節其徐疾。
故跳舞者,必須解樂之音節。
西人類多解音樂,家庭恒習跳舞,婦女以不能跳舞為大恥。
習之既久,相沿成風。
故一談跳舞,辄眉飛色舞,為之技癢。
酒後興濃,亦多攜其伴食婦女,旋繞室中,作口嘲以代音樂,此可以見西人之習慣矣。
編者列述種種,所以證明招待會與跳舞會之别,且以見跳舞會之最足以融洽人之感情。
于外交界行之,允稱交際術之一種。
尤能于嚴正交涉以外,發生特别功用,此則所不可不注意者也。
我國外交,素不注意交際術。
故每逢正式談判,辄易決裂。
蓋彼此使命,平日既無聯絡,臨時自易龃龉。
在昔我國駐外公使,每有曆一年不赴駐在國宴會一次者,即此足觇其外交之失敗。
至最近我國外交界,始知其非,而稍稍注意交際術。
是日外交部大會,中西女士于迎實館,此我國外交界,實行交際術之一新紀元也。
其為招待會或跳舞會且勿計,而其外形,則實具有跳舞會之形式。
晚九時,中西女士之接有孫外交長請帖者,鹹陸續來集于外交部迎賓館樓上。
即前歲孫在京,大開茶話會,以招待各團體代表處也。
孫總長偕其夫人,恭候于樓上,二女公子為之通譯轉達,以二女公子善法語也。
來賓凡千八百人,中西參半。
九時三十分,齊入跳舞室,電燈如粟,上下通明。
俄而鼓樂作,而跳舞以始。
每一次跳舞畢,則休息廿分鐘。
如此數次,時至三鐘始散,亦可謂不醉無歸矣。
各國公使,除和蘭公使不在京外,其餘全體赴會。
各國務員,雖以熊總理之病患疾瘧,亦旋繞會場一匝,始乘汽車歸。
孫總長則身穿燕尾服,須長盈尺執紅燈出于人叢中時,呈興高采烈之概。
教育次長董鴻衤韋,亦圓眼長須,與一西女合跳。
蓋董曾充意大利公使館随員,跳舞其所素勻也。
此外前外交部人員,以及曾留學西洋者,頗告奮勇,以緻男多于女,分配不均。
在西洋跳舞場,亦時或有此。
是日跳舞會,亦坐此病故。
一女子常更番易男,而倦憊至不可言狀。
我國婦女之能跳者,隻唐少川女公子、清華學校校長趙國材夫人,衣華裝,與西人合跳會場頓行特色。
而日本婦女之與跳者,隻一人而已。
跳舞之妙處,全在精神之活潑。
是日跳舞正酣時,忽見一花船及一小花車,由室内推出,滿載五彩紙花及彩結彩帶等件。
來賓争掇之,紛然披戴,又呈天女散花之概。
跳舞以音樂節為數出,是日舞跳諸出,最著者約二出。
介紹之以供談資。
一撲兒格,系旋轉式之跳舞音節為四分二,推源于蘇格蘭之愛閣色夫跳舞。
一千八百三十五年,初次跳舞于奧城伯臘克。
近德奧人,最喜跳之。
二法兒赤,亦系旋轉跳舞。
音節亦四分二,為德人發明之最普通跳舞形式。
經德國音樂家許伯兒德及凡伯兒之改良,始臻完善。
後複由奧國音樂家斯德拉斯,二次改良。
又有格德利一種,為跳舞式中之最繁雜者,雖西人亦鮮能之。
是日亦跳舞及此,跳舞時由德使館某君,朗呼口号,始合音節。
是日音樂雖系華人合奏,仍由德人某為之指揮雲。
△紀豔十三(交通部跳舞會) 三月十一日午後九時半,交通部特借外交部新公所開茶會。
來賓較前次尤衆,約計不下三千人左右。
蓋新風氣有開于先,必盛之于後。
而适意陶情之事,尤為人生所樂為而不厭者也。
主人為朱總長,葉次長,及朱總長夫人葉次長夫人。
十時後,周總長偕其夫人莅會,亦居主人席位。
凡來賓至者,由招待員導引至主人前,行握手禮。
所有交通部及各路局職員,均于九時前即先莅會,佩帶招待員标識,分别左右。
凡有來賓至者,由招待員接待,與總次長見禮後,即各自由遊覽。
東西各國女賓到者尤多,由朱周兩總長夫人及葉次長夫人,一一招待。
中國女賓到者亦甚衆。
開會以前,樓下人為之滿。
十時半,由招待員引導來賓登樓,以大客室為跳舞場。
來賓入座後,凡已領取跳舞券者,即分途約伴,攜手登場。
大約前次能舞之人,此次無不至者。
而新到者,更不可勝計。
其中以西洋人占多數,中國男賓次之,女賓更次之。
其中如唐少川女公子及清華學校趙校長夫人、唐質夫夫人等數人,技藝皆甚娴熟,頗為中國女子生色。
有日婦以和裝草履,與西人對舞。
趨跄中節,亦甚雅觀。
舞至鬧熱時,滿場幾無隙地。
而舞者縱橫馳驟,随機變轉,絕無撞觸之處。
非娴于此道者,決不敢插足其間也。
前後共跳舞八次,每次約數十分鐘。
至散會時,已過夜半矣。
樓上南面客廳之東西兩頭為食堂,到會來賓,均在此會食,備有西餐、洋酒、水果之類。
男女來賓,于跳舞後,多臨此休息,或飲酒、或吸煙,亦有部員,妥為招待。
至會場中布置,則中間為跳舞場,四圍皆設有坐位。
女賓坐前,男賓立後,秩序整齊可觀。
跳舞會未終局以前,來賓即有陸續散去者。
臨行時,先由部員持盤贈鮮花一束,旋又贈各種玩物一件,較前次外交部所贈者,略為珍貴,如墨盒、燭奴與花卉、人物、之類。
形式雖小,皆銅錫與橡皮為之,且每物俱覆以花綠之玻璃罩,甚為精美。
故到會來賓,個個簪花,人人得彩,皆興高采烈而去。
然若諸士女于數日之中,兩赴盛會,覺蹲蹲舞我之際,大有樂不可支之概雲。
△紀豔十四(法使館古裝跳舞會) 三月七日,駐京法國公使康悌君,在東交民巷法國公使館内,開古裝跳舞會。
古裝者,法國路易十四時代之衣冠也。
是日到者約五六百人。
法公使之夫人與法國使館館員及夫人,均出而招待。
惟法使夫人所着衣服,則為路易十六時代之形式。
而各國來賓之衣冠,亦多系各本國古時之物,與法國路易十四時代相近者。
俄羅斯有一人所着之衣,以寸許紅綠等色之碎錦嵌成。
日本有一人仿佛似武士道之裝束。
英國有一新聞記者,則用吾中國古時之盔甲并帶假辮子一條,此盔甲分量極重,戴之頗不舒服。
故一經跳舞,汗流浃背,未幾即将盔卸去。
吾國重要人物莅會者,若熊希齡、孫總長、章總長、曹次長及施鶴初,均偕其夫人前往赴會,熊并攜其女公子同去。
此外有扮作《水浒傳》中之武松者,有扮諸葛孔明身穿八卦衣者,又有扮前清達官穿袍挂戴紅頂子者。
但跳舞廳中,陳列之物甚多。
穿中國古衣者,闊袖大襟,稍一轉身,即須損壞物件。
故跳舞時,殊多不便。
是日跳舞,每次多以十二人為一隊。
跳舞時出各種玩物,其初為一鴨子,次有一紙制大蝴蝶,垂兩長須。
俄又有西洋童子二人,扮作黑種人,各捧出一形似小簸箕之物。
内盛紙制之古時帽子,及古時跳舞時所用之眼鏡,以及其他小頑意物件。
又有紙制一樹,上綴花及果品,可以取下。
凡此等之物,均由使館人員,一一分贈來賓。
迨散會時,已二鐘次。
△紀豔十五(兩總統結為兩親家之佳話) 今春各報喧傳,副總統将女公子許字于大總統之某公兩子。
公子相見,嘗叫為親家,已于四月二十傳庚雲雲。
一時佳話,遍傳都門,莫不謂兩家老親翁,一雙好兒女。
姻緣簿上,有此一重公案,消卻人間憾事矣。
惟細經訪詢,悉此事尚在懸擱中,并未定議。
原來副總統到京後,與大總統日夕說心,魚水之歡,俨寓秦晉之好。
當時适有湯繼午先生作伐其間,是議遂起。
而此中有一最難解決之問題,即兩家頗有競雄之意是也。
蓋兩總統均有金相玉質之小公子,堪為相欣,故皆欲以男家自居,而以女家讓人。
一時月老,幾無媒介餘地。
大總統乃聲言無适當年齡之公子,雖欲館甥,其道無由。
副總統無已,始願以女家自居。
大總統遂将同歲之七公子與十一公子(聞均九齡),生辰八字,與校中功課,俱呈于副總統,請其自擇。
黎公大悅,惟黎公女公子,系長夫人出,欲為嬌女擇婿,不得不商于其母。
乃黎夫人聞言,即曰二公子均佳,但不知孰為嫡出,孰為庶出。
黎公言皆庶出也。
黎夫人曰:“我女斷不字庶子。
若嫡子無論若何,皆可。
”既為庶子,事不協矣。
此時黎公對于此事,卻之則有所不可,專之則有所不能,遂大為難。
蓋黎公有一如夫人,雖娟好,實無偏袒之意。
不過老者安之,少者懷之,亦是體大聖無我之心。
不知黎夫人因何執拗,竟欲以此見難。
黎公亦無如之何,或曰黎夫人此舉,并非為鄭忽之辭婚,不過借此以見我道之尊耳。
欲求轉圜之法,惟大總統嫡夫人出而調停,黎夫人自然惟命是聽。
聲氣應求,理有固然,不待局外人之做力也。
果爾阿姑則代冰人之職,大享行夫人之禮。
千古佳話,一時盛事也。
△紀豔十六(文明結婚之曆史譚) 今春二月某日,北京鐵門安慶館中為董君伯康,與侯女士文貞結婚之場。
高朋滿座,好友如雲。
夫婦交拜後,來賓依次演說。
就中于文明婚姻有曆史之研究者,莫如許先生學源。
茲錄其大概如左,以為開通風氣者之一助。
初許君上台時,鼓掌之聲如雷。
許君笑而言曰:今日乃董侯二君,百年佳期。
鄙人适承諸位不棄推為男賓代表,深滋愧灰。
但鄙人對于文明結婚曆史,固不甚悉。
據普通之說法,都謂為歐風東漸所緻,其實不然。
我國婚姻,本自文明,有不待外教而始成者。
不嘗讀之《詩》乎?其第一章即曰:關關注,關關乃雌雄相應和鳴之聲也。
雄以關呼,雌以關應。
則彼此感情,自然結合。
所以興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
淑女一定為君子之配,君子一定為淑女之配,自不待言。
所以文王不得後妃,則有“參差荇菜”之詩,後妃思念文王,亦有“采采卷耳”之詠。
其間相親相愛之意,讀《詩》者,早已認為夫婦人倫之始。
亦二南率化之正也,抱撲子曰:“婚媾之結,義無逼迫。
彼則簡擇而求,此則可意乃許。
必得同意,然後結婚。
”是亦文明結婚之證也。
文中子曰:“古者男女之族,各擇德焉,不以财為禮。
”其曰不以财而擇德者,即今之以品行學問相吸引,以道德文章相切磋也。
可見文明結婚,乃婚姻之正軌也無疑。
及至漢朝孟光,守身不字。
父母叩之,則曰非梁伯鸾其人者不嫁。
于是梁鴻禮聘為夫婦,是漢代文明結婚,已有成例。
賢孟梁之美名,至今不衰。
使梁不得孟,孟不得梁,何有夫婦美名,以垂永久乎?所可恨者,南北朝時崔浩等一班名士,勸其姻戚,指腹聯姻,以開後世童子婚姻之漸。
夫童子婚姻,乃中國最不良之婚制。
不問童子成年後之品學何如,品貌何如,均由父母之命,專制行之。
及成婚之日,非男不愛女,即女不愛男。
彼此反目,家道乃亂,其弊一也。
唐時許敬宗輩,又提倡門閥以遂其攀附之謀。
其女與錢九隴結婚時,必曲叙門閥,互相誇耀。
故後世以門第問題,遺誤者不少。
不是公子無德,便是小姐不願。
害又不止于反目,其弊二也。
既有門閥問題,故以厚重聘禮為美,是以唐書有賣婚一事。
賣婚則有買婚,婚姻遂成為買賣問題。
富商大買,妻妾滿前。
達官顯宦,侍妾數十人。
其結果之不良,今已昭昭在人耳目,不待鄙人贅述。
其弊三也。
有此三弊,故宋儒力矯之。
朱程結婚,千載佳話。
而宋史亦有結婚期内,父命其子曰:“厘爾内治,往求爾匹。
”子應曰:“敬以唯命,既曰往求爾匹,則非其匹,自不求也。
”是則今之文明結婚,男女必先期見面為導線,亦不徒設繹紗窗使女子自行擇婿之法,良意美也。
自宋至今婚制悉依社會自由行動,指腹門閥賣婚等類不一而足,實足以阻止文明之進步。
今日董侯二君,與現今文明男女界,争相提倡文明結婚之制,使我國古制複于見世界。
是則民國之榮,是鄙人之所願也雲雲。
△紀豔十七(北京女子敦誼會開會盛況) 北京女子敦誼會于今春三月間在石大人胡同開會。
中外男女,到者約計千人,女界約占三分之二。
開會後,由主席某君略為報告,即奏樂。
次由馬相伯先生演說本會宗旨後,即照開會日程單奏樂唱歌。
時至四點三十分稍休息用茶點,複由德國醫學博士,以西語演說防病衛生之道。
演說畢,即開跳舞。
又繼續唱歌奏樂,至六點餘鐘散會。
統觀當日會場情形,可分為演說、樂歌、跳舞三種。
彙錄如左,(演說)是日以華語演說者,惟馬相伯一人。
其演說大旨,略謂今日為女子敦誼會成立後第一次大會,鄙人試将女子與國家社會之關系略言之。
女子敦誼會,實為謀家庭教育改良而設,質言之即家庭教育改良會也。
世界男女各半,缺一即不成為社會。
吾國女權,素不發達。
今日一般志士,以提倡女權為維一宗旨。
然所謂女權者,并非謂與男子執同一之事業也。
男子治外,女子在内,中外古今,同此一理。
我國男子稱女子為内人或内子,即表示其職權所試也。
中國之貧弱,雖為男子之程度低下,不能與外人競争,然女子亦與有責。
試将中國家庭生活,與外人比較,相去殆不可以道裡計。
外國男子皆得專心治事,而中國男子,時不免有内顧之憂。
家庭既不若外國,因而社會國家,皆不克與外人相抗衡。
故欲中國富強,當自家庭教育改良始。
欲改良家庭教育,其責任則在女子。
今日到會諸君,皆高等社會中人。
能以改良家庭教育為己任,即為救治中國之根本方法雲。
馬君善于演說,有聲有色,頗能引起一般婦人之興趣,聞者莫不鼓掌。
至德國醫學博士,以西語演說病源及預防之道,詞頗長。
複由唐寶潮女士(為前出使法國裕庚之女),臨時譯以華語,亦明白曉暢,動人聽聞。
(跳舞)此次跳舞,與外交部交通部兩茶會時之跳舞,大不相同。
前時系一男一女,相攜而舞,同時入場者十數人、數十人不等,能趨跄中節,即為合法。
此日跳舞,為俄國式。
惟勃恩太太及上校索洛先生二人,其跳舞之事,大意為某女與某子兩人相見于舞場。
某子欲進與之言情,女拒之,某子羞退。
繼而兩人均有悔心,遂相善如初,乃又同舞。
其描寫情狀,頗類吾國之演劇。
方兩人之出場也,女子以羅巾蒙首,半遮半露,頗帶我國閨閣風味。
男子被拒之後,答然若喪,将所帶之帽連擲于地,大有愧不自勝之概。
及其既協而同舞也,或并肩而趨,或攜手而行,或兩人對面,前後進退。
一種活潑情形,真能摹拟畢肖。
至其姿勢之宛轉,足步之緊健,非素娴此道,斷不敢當場獻技也(樂歌)。
此日唱歌作樂,皆西人為之。
樂則有時男女并作,歌則惟女子為之。
惜門外漢,不能知其佳處。
但其歌喉之宛轉,音韻之悠揚,滿場聽者,無不神清氣靜,肅然無嘩,尤為此日會中之特色也。
錄其歌曲譯文如下:夢金發蓬蓬,情鐘愛侬夢中。
綠樹陰濃,春暖雲封。
秀葩初茁泉,冷冷然穿林而出。
入無塵之境,晴漪含笑前迎。
餘等圍繞于此錦褥,餘等遊泳于此艴福,此夢境也。
而予所遇之真境,有勝于此者。
綠樹隐濃,春暖雲封。
秀葩初茁泉,冷冷然穿林而出。
入無塵之境,晴漪含笑前迎。
予握汝手,予不釋汝手,予誓不與汝分手。
唯唯唯唯,予誓不與汝分手。
春青林隐,我生有幸,汝生有幸,非夢境焉得有此佳境。
此佳境焉得遇之于真境,然而此乃予之夢境,然而此乃予之真境。
此真境,恍如夢境。
此夢境,洵是夢境。
情悠然而至,忽然而逝。
魂王情網,毒饧誤幾許蒼生。
苦劑滴無涯酸淚,魂王來自何方,情網來自何方,汝來自何方?光明傳語破天荒,真耶僞耶,喜耶愁耶,抑又夢耶?福幸福幸。
希望殷,悲怨生。
命為豔所積,命不減豔不滅。
魂王情網,汝來自何方?喜耶愁耶,抑又夢耶?飛燕,天朗氣清。
燕飛冥冥,喚日旅行。
予目逆而疊之,予魂馳而系之。
顧ツ自雄,橫裁太空,予焉得為其仆從。
籲籲!此神秘之奧區,予焉得循其途而一遊。
天朗氣清,燕飛冥冥,喚日旅行,播種、播種、播種。
天不阻功,地不擇農。
在汝之自營,祖國土地非不毛,手足非畏。
勞心無所怯,血無所耗,有施必有報。
施者人工,報者天工。
青青在田野中,賴此藐躬。
佳種不多,人壽幾何。
汝具此智,鋤一掬新禾秋獲富,誰謂無結果?前行猛進,前行猛進。
播公道,此播此善,道功元妙。
△紀豔十八(廳長納妾風潮) 高登甲者,為前充裡龍江警務所科員。
性嗜冶遊,曾購永安裡芬班妓女為妾,人所共知。
後登甲署理大通縣。
其弟高義臣,即由故裡新安縣來江,随乃兄享受清福,并為登甲之耳目。
惟乃兄既有妓妾,深憐其弟無床第樂,複以其妾無女子伴為憾,故拟物色民女,為乃弟作小星。
無如義臣,滿臉黑麻,貌極醜陋,且素有煙癖,以故無肯與之論婚者。
而義臣因未遂願,緻與其兄嫂,頗有嫌怨。
去年九月,登甲以運動力得充警察廳長。
義臣亦随任幫辦廳務,威福甚于乃兄,故多以二廳長呼之。
登甲因乃弟勤勞可嘉,特給資與義臣,由永安裡群妓中選擇相當之女子。
擲去數千金,始檢得雲龍閣妓女金翠。
而金翠聲價太高,即其領家,亦不肯賤售。
而義臣由此得單思病矣,延至今歲二月七号夜,義臣以價買不成,遂妙想天開。
拟歸濟良所擇配,當假傳廳長命令,饬由第四警察分署長韓一亭,将金翠傳送警廳。
因夜深未能堂訊,暫押于待質所。
義臣于夜靜時,私至所内,與金翠暗度陳倉。
(系值崗警兵所見)且囑令明日過堂,隻說領家虐待,自願從良。
讵料次日,傳齊堂訊。
而金翠直言先夜之事,領家并無虐待。
又嫌義臣醜陋,其領家亦供與金翠相同。
登甲失此奢望,遂變羞成怒。
無由洩忿,乃涉及在廳之職員。
蓋因義臣病時,不得見金翠之面,曾托警廳在差職員賈孔章、于喜壽、胡榮開三人,前往龍雲閣探詢金翠有無從良之意。
而金翠之領家,其時因義臣前有恫喝之舉,恐施強迫手段,已将金翠藏于下處。
是以堂訊時金翠之領家曾供賈等三人前,晚至該班,問金翠何不見客等語。
故登甲借詞賈等冶遊,立将三人革除。
當時賈等質問其開除理由,而登甲愈怒,立将三人拘押于警衛隊。
次日問賈等知罪乎,彼三人叩頭哀懇,則曰:“若不念素日從公勤慎,宜當重辦。
”複經廳内衆科長科員等,将三人保釋。
聞十号又派警傳賈等三人到廳,而該三人皆未應召。
其原因系民政長亦有所聞,登甲恐為賈等所控,欲令三人出具不敢上訴之切結。
△紀豔十九(藝蘅館主人良匹記) 藝蘅館主人者,即梁令娴女士,為新會梁任公之女公子也。
家學淵源,文名夙著。
少時由乃父親授以經史,繼又從麥孟華潘博二君習詩古文詞,從湯浚君習政治經濟之學。
《藝蘅館詞選》一編,為女士于十七歲時所手集,則其所造可推知也。
有周君者,奧省人也。
留學美洲,嘗随康南海先生周遊十一國,采風問俗。
精研西文西語,旁通條貫,言之成章。
南海先生之《十一國遊記》,洋洋大文,周君與有力焉。
因此受知于南海。
周君于西文雖程度甚高,而漢文則甚疏散。
南海意存深造,于是贻書介紹于任公,謂盡心指導三月,漢文必能通曉。
任公頗難之。
繼而南海主婚,介紹令娴女士為耦,俾得日後于相攸同,為學問中之交換。
旋蒙任公,欣然允從,可謂名士名媛,天然良匹。
既而周君學成歸國,去年擔任《庸言》編輯報事,潛心學海,肆力于國學者一年,業益大成。
時梁女士亦随父在京,爰訂于民國三年春,在細瓦廠梁任公寓所,行結婚禮。
是日也,任出柬請各界,來賓觀禮。
一時在京之舊雨新交,接踵詣賀。
聯幛禮物,頗稱隆盛,并于宅内特備茶話會款待來賓。
其結婚禮式,乃任公親手所定。
新舊參半,詞文豐瞻,足可點綴吾國婚姻史之佳語乎。
節記如左。
良時已至,雲嗷之鳴。
執事者,各執其事。
奏樂,有間辟門。
候客者導客入門,以次就席。
奏樂,有間。
贊者雲:蓋聞三百三千曲,禮戒其不敬。
天秩天序,舊典訓以協恭。
是以男婚女嫁,人綱于此權輿。
天神地祗,靈盟于茲憑式。
冠裳既集,壇坫有光。
嘉禮聿修,無儀有禁。
為此肅壇,敢告執事。
執事者屏息,正色悚立。
贊者雲蓋聞歌桃宜室,灼灼者及時。
嫁杏當春,郁郁者應節。
是以溯觀型之典,辟貳室以館甥。
賦束楚之章,望三星而在戶。
式維既夕,禮曰孔嘉。
敬有加,嚴恭将事。
執事者各敬其事。
奏樂,有間。
執事者肅主禮入席。
奏樂,有間。
肅大賓莅壇北面立。
緻敬,有間。
肅大賓就位。
奏樂,有間。
乃肅主婚入席。
贊者雲:蓋聞天地始辟,而乾坤以定。
水火交感,而陰陽以生。
是以二物之經,為道所自起。
一齊之義,由禮而後成。
大德主盟,有家相愛。
遘此良辰,舉茲令典。
奏樂,有間。
執事相婚者面壇東西立,緻敬,嘉樂初合。
主禮緻辭,婚者俯伏敬聽受命。
次請大賓緻辭,婚者俯伏敬聽受命畢。
嘉樂亞合,婚者東序西面立,西序東面立。
執事相婚者交拜,大賓傳換約指,嘉樂三合。
贊者雲:蓋聞秦晉有匹,無舛于泾渭。
潘楊之睦,重申以婚姻。
是以夫妻匹敵,鐘鼓樂其好逑。
男女居室,山河頌其偕老。
二合已兆,百兩斯成。
黾勉同心,人天齊慶。
執事者相婚者向主禮緻敬,次向大賓緻敬(鞠躬),次向婚家主男緻敬(三鞠躬),次向女家主婚緻敬(三鞠躬),次向男女賓及主贊協贊緻敬(鞠躬),男女賓緻頌詞。
嘉禮既成,嘉樂終合。
執事者相婚者退,次肅主婚退,次肅主禮大賓離席。
△紀豔二十(南京女學生) 南京民國女子法政大學、女子法政專門學校、女子法律學校、女子監獄法政學校、女子師範工藝蠶桑及中小各校,共女學生六百餘人。
因去年民國法政大學開會追悼宋教仁,特包定江甯鐵路頭二等火車二輛。
各女學生排隊至火車站,除五色國旗與各校名稱旗外,有大書“司令”二字旗,又有大書“最長”二字旗。
其女學生中,有襟懸白布長條者,左臂纏白布者,有身圍白布者,沿襲中國喪服尚白之義。
最出色者,為女子工藝學校女學生,有頭頂白布所紮之白彩者,殆亦取出風頭之意乎?各校女學生,經過街市,挺胸頓足,步伍整齊。
商民鹹啧啧稱羨其内具法政知識,外具尚武精神。
西人恒名之為招待會,其招待日期有登廣告于報中,以期周到者。
此外則有跳舞會,多于新年後行之。
自元日以至齋節(與我國齋戒之意相同),相距約五十日。
此五十日内,幾于無處不跳舞,無日不跳舞,因名之為跳舞期,或名為歲爽(譯音)。
然跳舞之種類殊多,有舉行于宮中者,有舉行于外交團者,有舉行于普通廣大之旅館中,購入場券即得加入者。
然要與招待會有别,所謂跳舞會者,以一男與一女為伍,旋轉跳舞,以音樂節其徐疾。
故跳舞者,必須解樂之音節。
西人類多解音樂,家庭恒習跳舞,婦女以不能跳舞為大恥。
習之既久,相沿成風。
故一談跳舞,辄眉飛色舞,為之技癢。
酒後興濃,亦多攜其伴食婦女,旋繞室中,作口嘲以代音樂,此可以見西人之習慣矣。
編者列述種種,所以證明招待會與跳舞會之别,且以見跳舞會之最足以融洽人之感情。
于外交界行之,允稱交際術之一種。
尤能于嚴正交涉以外,發生特别功用,此則所不可不注意者也。
我國外交,素不注意交際術。
故每逢正式談判,辄易決裂。
蓋彼此使命,平日既無聯絡,臨時自易龃龉。
在昔我國駐外公使,每有曆一年不赴駐在國宴會一次者,即此足觇其外交之失敗。
至最近我國外交界,始知其非,而稍稍注意交際術。
是日外交部大會,中西女士于迎實館,此我國外交界,實行交際術之一新紀元也。
其為招待會或跳舞會且勿計,而其外形,則實具有跳舞會之形式。
晚九時,中西女士之接有孫外交長請帖者,鹹陸續來集于外交部迎賓館樓上。
即前歲孫在京,大開茶話會,以招待各團體代表處也。
孫總長偕其夫人,恭候于樓上,二女公子為之通譯轉達,以二女公子善法語也。
來賓凡千八百人,中西參半。
九時三十分,齊入跳舞室,電燈如粟,上下通明。
俄而鼓樂作,而跳舞以始。
每一次跳舞畢,則休息廿分鐘。
如此數次,時至三鐘始散,亦可謂不醉無歸矣。
各國公使,除和蘭公使不在京外,其餘全體赴會。
各國務員,雖以熊總理之病患疾瘧,亦旋繞會場一匝,始乘汽車歸。
孫總長則身穿燕尾服,須長盈尺執紅燈出于人叢中時,呈興高采烈之概。
教育次長董鴻衤韋,亦圓眼長須,與一西女合跳。
蓋董曾充意大利公使館随員,跳舞其所素勻也。
此外前外交部人員,以及曾留學西洋者,頗告奮勇,以緻男多于女,分配不均。
在西洋跳舞場,亦時或有此。
是日跳舞會,亦坐此病故。
一女子常更番易男,而倦憊至不可言狀。
我國婦女之能跳者,隻唐少川女公子、清華學校校長趙國材夫人,衣華裝,與西人合跳會場頓行特色。
而日本婦女之與跳者,隻一人而已。
跳舞之妙處,全在精神之活潑。
是日跳舞正酣時,忽見一花船及一小花車,由室内推出,滿載五彩紙花及彩結彩帶等件。
來賓争掇之,紛然披戴,又呈天女散花之概。
跳舞以音樂節為數出,是日舞跳諸出,最著者約二出。
介紹之以供談資。
一撲兒格,系旋轉式之跳舞音節為四分二,推源于蘇格蘭之愛閣色夫跳舞。
一千八百三十五年,初次跳舞于奧城伯臘克。
近德奧人,最喜跳之。
二法兒赤,亦系旋轉跳舞。
音節亦四分二,為德人發明之最普通跳舞形式。
經德國音樂家許伯兒德及凡伯兒之改良,始臻完善。
後複由奧國音樂家斯德拉斯,二次改良。
又有格德利一種,為跳舞式中之最繁雜者,雖西人亦鮮能之。
是日亦跳舞及此,跳舞時由德使館某君,朗呼口号,始合音節。
是日音樂雖系華人合奏,仍由德人某為之指揮雲。
△紀豔十三(交通部跳舞會) 三月十一日午後九時半,交通部特借外交部新公所開茶會。
來賓較前次尤衆,約計不下三千人左右。
蓋新風氣有開于先,必盛之于後。
而适意陶情之事,尤為人生所樂為而不厭者也。
主人為朱總長,葉次長,及朱總長夫人葉次長夫人。
十時後,周總長偕其夫人莅會,亦居主人席位。
凡來賓至者,由招待員導引至主人前,行握手禮。
所有交通部及各路局職員,均于九時前即先莅會,佩帶招待員标識,分别左右。
凡有來賓至者,由招待員接待,與總次長見禮後,即各自由遊覽。
東西各國女賓到者尤多,由朱周兩總長夫人及葉次長夫人,一一招待。
中國女賓到者亦甚衆。
開會以前,樓下人為之滿。
十時半,由招待員引導來賓登樓,以大客室為跳舞場。
來賓入座後,凡已領取跳舞券者,即分途約伴,攜手登場。
大約前次能舞之人,此次無不至者。
而新到者,更不可勝計。
其中以西洋人占多數,中國男賓次之,女賓更次之。
其中如唐少川女公子及清華學校趙校長夫人、唐質夫夫人等數人,技藝皆甚娴熟,頗為中國女子生色。
有日婦以和裝草履,與西人對舞。
趨跄中節,亦甚雅觀。
舞至鬧熱時,滿場幾無隙地。
而舞者縱橫馳驟,随機變轉,絕無撞觸之處。
非娴于此道者,決不敢插足其間也。
前後共跳舞八次,每次約數十分鐘。
至散會時,已過夜半矣。
樓上南面客廳之東西兩頭為食堂,到會來賓,均在此會食,備有西餐、洋酒、水果之類。
男女來賓,于跳舞後,多臨此休息,或飲酒、或吸煙,亦有部員,妥為招待。
至會場中布置,則中間為跳舞場,四圍皆設有坐位。
女賓坐前,男賓立後,秩序整齊可觀。
跳舞會未終局以前,來賓即有陸續散去者。
臨行時,先由部員持盤贈鮮花一束,旋又贈各種玩物一件,較前次外交部所贈者,略為珍貴,如墨盒、燭奴與花卉、人物、之類。
形式雖小,皆銅錫與橡皮為之,且每物俱覆以花綠之玻璃罩,甚為精美。
故到會來賓,個個簪花,人人得彩,皆興高采烈而去。
然若諸士女于數日之中,兩赴盛會,覺蹲蹲舞我之際,大有樂不可支之概雲。
△紀豔十四(法使館古裝跳舞會) 三月七日,駐京法國公使康悌君,在東交民巷法國公使館内,開古裝跳舞會。
古裝者,法國路易十四時代之衣冠也。
是日到者約五六百人。
法公使之夫人與法國使館館員及夫人,均出而招待。
惟法使夫人所着衣服,則為路易十六時代之形式。
而各國來賓之衣冠,亦多系各本國古時之物,與法國路易十四時代相近者。
俄羅斯有一人所着之衣,以寸許紅綠等色之碎錦嵌成。
日本有一人仿佛似武士道之裝束。
英國有一新聞記者,則用吾中國古時之盔甲并帶假辮子一條,此盔甲分量極重,戴之頗不舒服。
故一經跳舞,汗流浃背,未幾即将盔卸去。
吾國重要人物莅會者,若熊希齡、孫總長、章總長、曹次長及施鶴初,均偕其夫人前往赴會,熊并攜其女公子同去。
此外有扮作《水浒傳》中之武松者,有扮諸葛孔明身穿八卦衣者,又有扮前清達官穿袍挂戴紅頂子者。
但跳舞廳中,陳列之物甚多。
穿中國古衣者,闊袖大襟,稍一轉身,即須損壞物件。
故跳舞時,殊多不便。
是日跳舞,每次多以十二人為一隊。
跳舞時出各種玩物,其初為一鴨子,次有一紙制大蝴蝶,垂兩長須。
俄又有西洋童子二人,扮作黑種人,各捧出一形似小簸箕之物。
内盛紙制之古時帽子,及古時跳舞時所用之眼鏡,以及其他小頑意物件。
又有紙制一樹,上綴花及果品,可以取下。
凡此等之物,均由使館人員,一一分贈來賓。
迨散會時,已二鐘次。
△紀豔十五(兩總統結為兩親家之佳話) 今春各報喧傳,副總統将女公子許字于大總統之某公兩子。
公子相見,嘗叫為親家,已于四月二十傳庚雲雲。
一時佳話,遍傳都門,莫不謂兩家老親翁,一雙好兒女。
姻緣簿上,有此一重公案,消卻人間憾事矣。
惟細經訪詢,悉此事尚在懸擱中,并未定議。
原來副總統到京後,與大總統日夕說心,魚水之歡,俨寓秦晉之好。
當時适有湯繼午先生作伐其間,是議遂起。
而此中有一最難解決之問題,即兩家頗有競雄之意是也。
蓋兩總統均有金相玉質之小公子,堪為相欣,故皆欲以男家自居,而以女家讓人。
一時月老,幾無媒介餘地。
大總統乃聲言無适當年齡之公子,雖欲館甥,其道無由。
副總統無已,始願以女家自居。
大總統遂将同歲之七公子與十一公子(聞均九齡),生辰八字,與校中功課,俱呈于副總統,請其自擇。
黎公大悅,惟黎公女公子,系長夫人出,欲為嬌女擇婿,不得不商于其母。
乃黎夫人聞言,即曰二公子均佳,但不知孰為嫡出,孰為庶出。
黎公言皆庶出也。
黎夫人曰:“我女斷不字庶子。
若嫡子無論若何,皆可。
”既為庶子,事不協矣。
此時黎公對于此事,卻之則有所不可,專之則有所不能,遂大為難。
蓋黎公有一如夫人,雖娟好,實無偏袒之意。
不過老者安之,少者懷之,亦是體大聖無我之心。
不知黎夫人因何執拗,竟欲以此見難。
黎公亦無如之何,或曰黎夫人此舉,并非為鄭忽之辭婚,不過借此以見我道之尊耳。
欲求轉圜之法,惟大總統嫡夫人出而調停,黎夫人自然惟命是聽。
聲氣應求,理有固然,不待局外人之做力也。
果爾阿姑則代冰人之職,大享行夫人之禮。
千古佳話,一時盛事也。
△紀豔十六(文明結婚之曆史譚) 今春二月某日,北京鐵門安慶館中為董君伯康,與侯女士文貞結婚之場。
高朋滿座,好友如雲。
夫婦交拜後,來賓依次演說。
就中于文明婚姻有曆史之研究者,莫如許先生學源。
茲錄其大概如左,以為開通風氣者之一助。
初許君上台時,鼓掌之聲如雷。
許君笑而言曰:今日乃董侯二君,百年佳期。
鄙人适承諸位不棄推為男賓代表,深滋愧灰。
但鄙人對于文明結婚曆史,固不甚悉。
據普通之說法,都謂為歐風東漸所緻,其實不然。
我國婚姻,本自文明,有不待外教而始成者。
不嘗讀之《詩》乎?其第一章即曰:關關注,關關乃雌雄相應和鳴之聲也。
雄以關呼,雌以關應。
則彼此感情,自然結合。
所以興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
淑女一定為君子之配,君子一定為淑女之配,自不待言。
所以文王不得後妃,則有“參差荇菜”之詩,後妃思念文王,亦有“采采卷耳”之詠。
其間相親相愛之意,讀《詩》者,早已認為夫婦人倫之始。
亦二南率化之正也,抱撲子曰:“婚媾之結,義無逼迫。
彼則簡擇而求,此則可意乃許。
必得同意,然後結婚。
”是亦文明結婚之證也。
文中子曰:“古者男女之族,各擇德焉,不以财為禮。
”其曰不以财而擇德者,即今之以品行學問相吸引,以道德文章相切磋也。
可見文明結婚,乃婚姻之正軌也無疑。
及至漢朝孟光,守身不字。
父母叩之,則曰非梁伯鸾其人者不嫁。
于是梁鴻禮聘為夫婦,是漢代文明結婚,已有成例。
賢孟梁之美名,至今不衰。
使梁不得孟,孟不得梁,何有夫婦美名,以垂永久乎?所可恨者,南北朝時崔浩等一班名士,勸其姻戚,指腹聯姻,以開後世童子婚姻之漸。
夫童子婚姻,乃中國最不良之婚制。
不問童子成年後之品學何如,品貌何如,均由父母之命,專制行之。
及成婚之日,非男不愛女,即女不愛男。
彼此反目,家道乃亂,其弊一也。
唐時許敬宗輩,又提倡門閥以遂其攀附之謀。
其女與錢九隴結婚時,必曲叙門閥,互相誇耀。
故後世以門第問題,遺誤者不少。
不是公子無德,便是小姐不願。
害又不止于反目,其弊二也。
既有門閥問題,故以厚重聘禮為美,是以唐書有賣婚一事。
賣婚則有買婚,婚姻遂成為買賣問題。
富商大買,妻妾滿前。
達官顯宦,侍妾數十人。
其結果之不良,今已昭昭在人耳目,不待鄙人贅述。
其弊三也。
有此三弊,故宋儒力矯之。
朱程結婚,千載佳話。
而宋史亦有結婚期内,父命其子曰:“厘爾内治,往求爾匹。
”子應曰:“敬以唯命,既曰往求爾匹,則非其匹,自不求也。
”是則今之文明結婚,男女必先期見面為導線,亦不徒設繹紗窗使女子自行擇婿之法,良意美也。
自宋至今婚制悉依社會自由行動,指腹門閥賣婚等類不一而足,實足以阻止文明之進步。
今日董侯二君,與現今文明男女界,争相提倡文明結婚之制,使我國古制複于見世界。
是則民國之榮,是鄙人之所願也雲雲。
△紀豔十七(北京女子敦誼會開會盛況) 北京女子敦誼會于今春三月間在石大人胡同開會。
中外男女,到者約計千人,女界約占三分之二。
開會後,由主席某君略為報告,即奏樂。
次由馬相伯先生演說本會宗旨後,即照開會日程單奏樂唱歌。
時至四點三十分稍休息用茶點,複由德國醫學博士,以西語演說防病衛生之道。
演說畢,即開跳舞。
又繼續唱歌奏樂,至六點餘鐘散會。
統觀當日會場情形,可分為演說、樂歌、跳舞三種。
彙錄如左,(演說)是日以華語演說者,惟馬相伯一人。
其演說大旨,略謂今日為女子敦誼會成立後第一次大會,鄙人試将女子與國家社會之關系略言之。
女子敦誼會,實為謀家庭教育改良而設,質言之即家庭教育改良會也。
世界男女各半,缺一即不成為社會。
吾國女權,素不發達。
今日一般志士,以提倡女權為維一宗旨。
然所謂女權者,并非謂與男子執同一之事業也。
男子治外,女子在内,中外古今,同此一理。
我國男子稱女子為内人或内子,即表示其職權所試也。
中國之貧弱,雖為男子之程度低下,不能與外人競争,然女子亦與有責。
試将中國家庭生活,與外人比較,相去殆不可以道裡計。
外國男子皆得專心治事,而中國男子,時不免有内顧之憂。
家庭既不若外國,因而社會國家,皆不克與外人相抗衡。
故欲中國富強,當自家庭教育改良始。
欲改良家庭教育,其責任則在女子。
今日到會諸君,皆高等社會中人。
能以改良家庭教育為己任,即為救治中國之根本方法雲。
馬君善于演說,有聲有色,頗能引起一般婦人之興趣,聞者莫不鼓掌。
至德國醫學博士,以西語演說病源及預防之道,詞頗長。
複由唐寶潮女士(為前出使法國裕庚之女),臨時譯以華語,亦明白曉暢,動人聽聞。
(跳舞)此次跳舞,與外交部交通部兩茶會時之跳舞,大不相同。
前時系一男一女,相攜而舞,同時入場者十數人、數十人不等,能趨跄中節,即為合法。
此日跳舞,為俄國式。
惟勃恩太太及上校索洛先生二人,其跳舞之事,大意為某女與某子兩人相見于舞場。
某子欲進與之言情,女拒之,某子羞退。
繼而兩人均有悔心,遂相善如初,乃又同舞。
其描寫情狀,頗類吾國之演劇。
方兩人之出場也,女子以羅巾蒙首,半遮半露,頗帶我國閨閣風味。
男子被拒之後,答然若喪,将所帶之帽連擲于地,大有愧不自勝之概。
及其既協而同舞也,或并肩而趨,或攜手而行,或兩人對面,前後進退。
一種活潑情形,真能摹拟畢肖。
至其姿勢之宛轉,足步之緊健,非素娴此道,斷不敢當場獻技也(樂歌)。
此日唱歌作樂,皆西人為之。
樂則有時男女并作,歌則惟女子為之。
惜門外漢,不能知其佳處。
但其歌喉之宛轉,音韻之悠揚,滿場聽者,無不神清氣靜,肅然無嘩,尤為此日會中之特色也。
錄其歌曲譯文如下:夢金發蓬蓬,情鐘愛侬夢中。
綠樹陰濃,春暖雲封。
秀葩初茁泉,冷冷然穿林而出。
入無塵之境,晴漪含笑前迎。
餘等圍繞于此錦褥,餘等遊泳于此艴福,此夢境也。
而予所遇之真境,有勝于此者。
綠樹隐濃,春暖雲封。
秀葩初茁泉,冷冷然穿林而出。
入無塵之境,晴漪含笑前迎。
予握汝手,予不釋汝手,予誓不與汝分手。
唯唯唯唯,予誓不與汝分手。
春青林隐,我生有幸,汝生有幸,非夢境焉得有此佳境。
此佳境焉得遇之于真境,然而此乃予之夢境,然而此乃予之真境。
此真境,恍如夢境。
此夢境,洵是夢境。
情悠然而至,忽然而逝。
魂王情網,毒饧誤幾許蒼生。
苦劑滴無涯酸淚,魂王來自何方,情網來自何方,汝來自何方?光明傳語破天荒,真耶僞耶,喜耶愁耶,抑又夢耶?福幸福幸。
希望殷,悲怨生。
命為豔所積,命不減豔不滅。
魂王情網,汝來自何方?喜耶愁耶,抑又夢耶?飛燕,天朗氣清。
燕飛冥冥,喚日旅行。
予目逆而疊之,予魂馳而系之。
顧ツ自雄,橫裁太空,予焉得為其仆從。
籲籲!此神秘之奧區,予焉得循其途而一遊。
天朗氣清,燕飛冥冥,喚日旅行,播種、播種、播種。
天不阻功,地不擇農。
在汝之自營,祖國土地非不毛,手足非畏。
勞心無所怯,血無所耗,有施必有報。
施者人工,報者天工。
青青在田野中,賴此藐躬。
佳種不多,人壽幾何。
汝具此智,鋤一掬新禾秋獲富,誰謂無結果?前行猛進,前行猛進。
播公道,此播此善,道功元妙。
△紀豔十八(廳長納妾風潮) 高登甲者,為前充裡龍江警務所科員。
性嗜冶遊,曾購永安裡芬班妓女為妾,人所共知。
後登甲署理大通縣。
其弟高義臣,即由故裡新安縣來江,随乃兄享受清福,并為登甲之耳目。
惟乃兄既有妓妾,深憐其弟無床第樂,複以其妾無女子伴為憾,故拟物色民女,為乃弟作小星。
無如義臣,滿臉黑麻,貌極醜陋,且素有煙癖,以故無肯與之論婚者。
而義臣因未遂願,緻與其兄嫂,頗有嫌怨。
去年九月,登甲以運動力得充警察廳長。
義臣亦随任幫辦廳務,威福甚于乃兄,故多以二廳長呼之。
登甲因乃弟勤勞可嘉,特給資與義臣,由永安裡群妓中選擇相當之女子。
擲去數千金,始檢得雲龍閣妓女金翠。
而金翠聲價太高,即其領家,亦不肯賤售。
而義臣由此得單思病矣,延至今歲二月七号夜,義臣以價買不成,遂妙想天開。
拟歸濟良所擇配,當假傳廳長命令,饬由第四警察分署長韓一亭,将金翠傳送警廳。
因夜深未能堂訊,暫押于待質所。
義臣于夜靜時,私至所内,與金翠暗度陳倉。
(系值崗警兵所見)且囑令明日過堂,隻說領家虐待,自願從良。
讵料次日,傳齊堂訊。
而金翠直言先夜之事,領家并無虐待。
又嫌義臣醜陋,其領家亦供與金翠相同。
登甲失此奢望,遂變羞成怒。
無由洩忿,乃涉及在廳之職員。
蓋因義臣病時,不得見金翠之面,曾托警廳在差職員賈孔章、于喜壽、胡榮開三人,前往龍雲閣探詢金翠有無從良之意。
而金翠之領家,其時因義臣前有恫喝之舉,恐施強迫手段,已将金翠藏于下處。
是以堂訊時金翠之領家曾供賈等三人前,晚至該班,問金翠何不見客等語。
故登甲借詞賈等冶遊,立将三人革除。
當時賈等質問其開除理由,而登甲愈怒,立将三人拘押于警衛隊。
次日問賈等知罪乎,彼三人叩頭哀懇,則曰:“若不念素日從公勤慎,宜當重辦。
”複經廳内衆科長科員等,将三人保釋。
聞十号又派警傳賈等三人到廳,而該三人皆未應召。
其原因系民政長亦有所聞,登甲恐為賈等所控,欲令三人出具不敢上訴之切結。
△紀豔十九(藝蘅館主人良匹記) 藝蘅館主人者,即梁令娴女士,為新會梁任公之女公子也。
家學淵源,文名夙著。
少時由乃父親授以經史,繼又從麥孟華潘博二君習詩古文詞,從湯浚君習政治經濟之學。
《藝蘅館詞選》一編,為女士于十七歲時所手集,則其所造可推知也。
有周君者,奧省人也。
留學美洲,嘗随康南海先生周遊十一國,采風問俗。
精研西文西語,旁通條貫,言之成章。
南海先生之《十一國遊記》,洋洋大文,周君與有力焉。
因此受知于南海。
周君于西文雖程度甚高,而漢文則甚疏散。
南海意存深造,于是贻書介紹于任公,謂盡心指導三月,漢文必能通曉。
任公頗難之。
繼而南海主婚,介紹令娴女士為耦,俾得日後于相攸同,為學問中之交換。
旋蒙任公,欣然允從,可謂名士名媛,天然良匹。
既而周君學成歸國,去年擔任《庸言》編輯報事,潛心學海,肆力于國學者一年,業益大成。
時梁女士亦随父在京,爰訂于民國三年春,在細瓦廠梁任公寓所,行結婚禮。
是日也,任出柬請各界,來賓觀禮。
一時在京之舊雨新交,接踵詣賀。
聯幛禮物,頗稱隆盛,并于宅内特備茶話會款待來賓。
其結婚禮式,乃任公親手所定。
新舊參半,詞文豐瞻,足可點綴吾國婚姻史之佳語乎。
節記如左。
良時已至,雲嗷之鳴。
執事者,各執其事。
奏樂,有間辟門。
候客者導客入門,以次就席。
奏樂,有間。
贊者雲:蓋聞三百三千曲,禮戒其不敬。
天秩天序,舊典訓以協恭。
是以男婚女嫁,人綱于此權輿。
天神地祗,靈盟于茲憑式。
冠裳既集,壇坫有光。
嘉禮聿修,無儀有禁。
為此肅壇,敢告執事。
執事者屏息,正色悚立。
贊者雲蓋聞歌桃宜室,灼灼者及時。
嫁杏當春,郁郁者應節。
是以溯觀型之典,辟貳室以館甥。
賦束楚之章,望三星而在戶。
式維既夕,禮曰孔嘉。
敬有加,嚴恭将事。
執事者各敬其事。
奏樂,有間。
執事者肅主禮入席。
奏樂,有間。
肅大賓莅壇北面立。
緻敬,有間。
肅大賓就位。
奏樂,有間。
乃肅主婚入席。
贊者雲:蓋聞天地始辟,而乾坤以定。
水火交感,而陰陽以生。
是以二物之經,為道所自起。
一齊之義,由禮而後成。
大德主盟,有家相愛。
遘此良辰,舉茲令典。
奏樂,有間。
執事相婚者面壇東西立,緻敬,嘉樂初合。
主禮緻辭,婚者俯伏敬聽受命。
次請大賓緻辭,婚者俯伏敬聽受命畢。
嘉樂亞合,婚者東序西面立,西序東面立。
執事相婚者交拜,大賓傳換約指,嘉樂三合。
贊者雲:蓋聞秦晉有匹,無舛于泾渭。
潘楊之睦,重申以婚姻。
是以夫妻匹敵,鐘鼓樂其好逑。
男女居室,山河頌其偕老。
二合已兆,百兩斯成。
黾勉同心,人天齊慶。
執事者相婚者向主禮緻敬,次向大賓緻敬(鞠躬),次向婚家主男緻敬(三鞠躬),次向女家主婚緻敬(三鞠躬),次向男女賓及主贊協贊緻敬(鞠躬),男女賓緻頌詞。
嘉禮既成,嘉樂終合。
執事者相婚者退,次肅主婚退,次肅主禮大賓離席。
△紀豔二十(南京女學生) 南京民國女子法政大學、女子法政專門學校、女子法律學校、女子監獄法政學校、女子師範工藝蠶桑及中小各校,共女學生六百餘人。
因去年民國法政大學開會追悼宋教仁,特包定江甯鐵路頭二等火車二輛。
各女學生排隊至火車站,除五色國旗與各校名稱旗外,有大書“司令”二字旗,又有大書“最長”二字旗。
其女學生中,有襟懸白布長條者,左臂纏白布者,有身圍白布者,沿襲中國喪服尚白之義。
最出色者,為女子工藝學校女學生,有頭頂白布所紮之白彩者,殆亦取出風頭之意乎?各校女學生,經過街市,挺胸頓足,步伍整齊。
商民鹹啧啧稱羨其内具法政知識,外具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