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蔣德璟、黃景昉、吳甡列傳
蔣德璟,号八公,福建晉江人。
天啟壬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
曆升詹事府正詹事,修「大明會典」,充副總裁;教習庶吉士。
崇祯庚辰,升禮部右侍郎,知起居注。
四月十三日,上傳召對平台,德璟在列。
上以北騎在義州已經半月,垂問籌劃;複将禦筆「滅寇雪恥」四字,傳示群臣。
德璟出班奏曰:『我皇上「滅寇雪恥」四字,就是中興大有為根本。
臣每見皇上傳谕戶、兵各部及申饬各邊督、撫等官,睿慮精詳,無不周密;隻是各邊未有力行。
就如練兵一事,申饬再三;其實兵何曾練,隻是将花名文冊點操一番,花刀、花槍全無實着。
臣每讀「會典」,見太祖高皇帝教練軍士律,以弓弩刀鎗分别試驗,立行賞罰:此是練軍之法。
凡衛所總小旗補役,以并槍勝負為升降;凡襲替官舍比試,必須騎射娴習,方準頂襲:此是練将之法。
當時百戰百勝,隻是兵練得精。
高皇帝身在兵間十有七年及登大寶三十餘年,這四十七年間所為聖子、神孫帝王萬世之計,那一件不是周到?難道二、三百年來并無一兵,到皇上才要設兵;難道本無一饷,到皇上才要加饷』?上起聽,曰:『聞所未聞』!璟對:『軍即是兵,總計内外衛所三百餘萬軍,兵盡足用。
且養軍之屯田鹽糧甚多,二、三百年并不曾加派,饷盡足用。
如今隻将祖制振舉,件件實做,自可滅敵』。
上曰:『再奏,從容奏來』!璟奏:『今全盛天下,何憂小醜!肅皇帝時,北有俺答,南有倭奴蹂躏浙、直、福、廣諸省,亦極猖獗。
隻用俞大猷、戚繼光諸好将官,無不掃靖。
以皇上神武同符世宗,滅此亦何難!臣嘗纂有「俞大猷劍經」、「戚繼光練兵書」,的是今日練兵要着』。
上曰:『「練兵書」,朕亦看過』。
璟對:『是書雖經禦覽,隻各将官不曾實行。
中間練刀、練槍、練火器諸技,各有教師訓課如父兄子弟一般,所以可用』。
上曰:『「練兵書」還說練膽』。
璟對:『練膽是第一義;兵若無膽,如何站住。
然必技藝精熟。
繼光雲:「藝高則膽壯也」』。
上曰:『今敵在義州,作何籌劃』?璟對:『義州距錦州九十裡、錦州距甯遠六十裡,甯遠入山海關至京近千裡。
北騎在沈陽,相距甚遠,決不從關内外來;隻恐占住義州,徑至大甯僅二百六十裡,便可犯薊、犯宣,卻是可慮』!上曰:『裡數亦不須算,隻說目前要着』。
璟對:『總不外「練兵」二字。
練兵雖平日工夫,對臨時亦隻此一件。
即今錦州八城,要戰要守,總須兵站得住。
與敵上陣,總要兵精;兵如不精,别無奇策。
傳聞兵十萬,虛冒每有一半,蠹饷不赀;此是最病痛處。
皇上每患饷銀之少,在臣卻患饷銀之多。
祖制各邊養軍,隻屯、鹽、民運三項,原無京運銀兩;自正統間始有京運數萬兩,至萬曆末亦止三百餘萬分運各邊。
自戊午後,漸漸加派至九百餘萬,名曰「遼饷」;又有「剿饷」,并舊饷約計二千餘萬,比萬曆末加至五、六倍。
民窮财盡,而兵反少于往時。
且兵食米面、馬食草豆,今本色津運甚多,郄多置之浥爛;而動辄索銀,解去千萬,正不知作何銷耗?到得臨敵,又隻是借名鼓噪;挾赀竄逃、逗遛劫掠,無所不至。
就如賈莊之戰,總督戰死,兩總兵徑行逃歸;依舊充為軍官,立功戴罪。
如此行兵,誰肯用命』!上曰:『兩總兵何名』?璟對:『臣偶記不真』。
上曰:『汝記得的』!璟對:『似是楊國柱、虎大威兩個奴才。
今天下之大、豪傑之多,何患無将。
國初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諸名将,都是高皇帝駕馭得好。
禁中頗、牧,何患無人!且古來大将,如宋嶽少保、韓蕲王,皆出自行伍。
其所以破鹵之法,皆用步兵。
蓋金以騎難當,惟步兵用藤牌及火器,可以制之』。
上曰:『馬亦少不得』。
璟對:『馬政自當修舉。
國初設兩京太仆寺及各邊行太仆寺、苑馬寺,好馬良多。
今以萬乘之尊,日日市馬,安望富強!至衛所官軍,尤為急着。
文皇帝設軍衛七十二,計軍可四十萬;畿内八府軍二十八萬。
又有中都、太甯、山東、河南班軍十六萬,春秋入京操演,得居重禦輕之勢。
今班軍隻是做工,虛冒包攬,不可勝诘。
且自來累朝征讨,皆用衛所官軍;軍有父母妻子,與烏合不同。
自嘉靖末募兵,至今遂置軍不用;以緻加派日增,兵民俱困。
臣家福建海邊,幼時見海賊登岸,無不驚怕;後各家練幾個勇軍橫槊海上,賊便不敢登岸。
以此知軍之可用』。
上曰:『這奏亦有可采』。
璟又奏:『如今京營十餘萬,亦是衛所軍卒。
既可行于京師,則各省自然行得,總隻在賞罰嚴明。
皇上昨表章關外守将金國鳳,大家無不感奮!唐太宗有「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之句;彼英主尚能擒颉利諸鹵,況皇上神武百倍太宗,何患小醜!惟願憲章二祖,修複初制,自然指日中興』。
奏畢,俯伏;起,歸西班。
是年,聖駕幸學、郊天、耕耤、享太廟,皆璟引導;祈雪山川壇,委璟行禮:記注詳悉,備載悫書。
壬午五月,枚蔔閣臣,上以吏部廷推多拘資格,憑借奧援;不列外官,多徇情面。
是以宸衷獨斷,以召對稱旨,特
天啟壬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
曆升詹事府正詹事,修「大明會典」,充副總裁;教習庶吉士。
崇祯庚辰,升禮部右侍郎,知起居注。
四月十三日,上傳召對平台,德璟在列。
上以北騎在義州已經半月,垂問籌劃;複将禦筆「滅寇雪恥」四字,傳示群臣。
德璟出班奏曰:『我皇上「滅寇雪恥」四字,就是中興大有為根本。
臣每見皇上傳谕戶、兵各部及申饬各邊督、撫等官,睿慮精詳,無不周密;隻是各邊未有力行。
就如練兵一事,申饬再三;其實兵何曾練,隻是将花名文冊點操一番,花刀、花槍全無實着。
臣每讀「會典」,見太祖高皇帝教練軍士律,以弓弩刀鎗分别試驗,立行賞罰:此是練軍之法。
凡衛所總小旗補役,以并槍勝負為升降;凡襲替官舍比試,必須騎射娴習,方準頂襲:此是練将之法。
當時百戰百勝,隻是兵練得精。
高皇帝身在兵間十有七年及登大寶三十餘年,這四十七年間所為聖子、神孫帝王萬世之計,那一件不是周到?難道二、三百年來并無一兵,到皇上才要設兵;難道本無一饷,到皇上才要加饷』?上起聽,曰:『聞所未聞』!璟對:『軍即是兵,總計内外衛所三百餘萬軍,兵盡足用。
且養軍之屯田鹽糧甚多,二、三百年并不曾加派,饷盡足用。
如今隻将祖制振舉,件件實做,自可滅敵』。
上曰:『再奏,從容奏來』!璟奏:『今全盛天下,何憂小醜!肅皇帝時,北有俺答,南有倭奴蹂躏浙、直、福、廣諸省,亦極猖獗。
隻用俞大猷、戚繼光諸好将官,無不掃靖。
以皇上神武同符世宗,滅此亦何難!臣嘗纂有「俞大猷劍經」、「戚繼光練兵書」,的是今日練兵要着』。
上曰:『「練兵書」,朕亦看過』。
璟對:『是書雖經禦覽,隻各将官不曾實行。
中間練刀、練槍、練火器諸技,各有教師訓課如父兄子弟一般,所以可用』。
上曰:『「練兵書」還說練膽』。
璟對:『練膽是第一義;兵若無膽,如何站住。
然必技藝精熟。
繼光雲:「藝高則膽壯也」』。
上曰:『今敵在義州,作何籌劃』?璟對:『義州距錦州九十裡、錦州距甯遠六十裡,甯遠入山海關至京近千裡。
北騎在沈陽,相距甚遠,決不從關内外來;隻恐占住義州,徑至大甯僅二百六十裡,便可犯薊、犯宣,卻是可慮』!上曰:『裡數亦不須算,隻說目前要着』。
璟對:『總不外「練兵」二字。
練兵雖平日工夫,對臨時亦隻此一件。
即今錦州八城,要戰要守,總須兵站得住。
與敵上陣,總要兵精;兵如不精,别無奇策。
傳聞兵十萬,虛冒每有一半,蠹饷不赀;此是最病痛處。
皇上每患饷銀之少,在臣卻患饷銀之多。
祖制各邊養軍,隻屯、鹽、民運三項,原無京運銀兩;自正統間始有京運數萬兩,至萬曆末亦止三百餘萬分運各邊。
自戊午後,漸漸加派至九百餘萬,名曰「遼饷」;又有「剿饷」,并舊饷約計二千餘萬,比萬曆末加至五、六倍。
民窮财盡,而兵反少于往時。
且兵食米面、馬食草豆,今本色津運甚多,郄多置之浥爛;而動辄索銀,解去千萬,正不知作何銷耗?到得臨敵,又隻是借名鼓噪;挾赀竄逃、逗遛劫掠,無所不至。
就如賈莊之戰,總督戰死,兩總兵徑行逃歸;依舊充為軍官,立功戴罪。
如此行兵,誰肯用命』!上曰:『兩總兵何名』?璟對:『臣偶記不真』。
上曰:『汝記得的』!璟對:『似是楊國柱、虎大威兩個奴才。
今天下之大、豪傑之多,何患無将。
國初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諸名将,都是高皇帝駕馭得好。
禁中頗、牧,何患無人!且古來大将,如宋嶽少保、韓蕲王,皆出自行伍。
其所以破鹵之法,皆用步兵。
蓋金以騎難當,惟步兵用藤牌及火器,可以制之』。
上曰:『馬亦少不得』。
璟對:『馬政自當修舉。
國初設兩京太仆寺及各邊行太仆寺、苑馬寺,好馬良多。
今以萬乘之尊,日日市馬,安望富強!至衛所官軍,尤為急着。
文皇帝設軍衛七十二,計軍可四十萬;畿内八府軍二十八萬。
又有中都、太甯、山東、河南班軍十六萬,春秋入京操演,得居重禦輕之勢。
今班軍隻是做工,虛冒包攬,不可勝诘。
且自來累朝征讨,皆用衛所官軍;軍有父母妻子,與烏合不同。
自嘉靖末募兵,至今遂置軍不用;以緻加派日增,兵民俱困。
臣家福建海邊,幼時見海賊登岸,無不驚怕;後各家練幾個勇軍橫槊海上,賊便不敢登岸。
以此知軍之可用』。
上曰:『這奏亦有可采』。
璟又奏:『如今京營十餘萬,亦是衛所軍卒。
既可行于京師,則各省自然行得,總隻在賞罰嚴明。
皇上昨表章關外守将金國鳳,大家無不感奮!唐太宗有「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之句;彼英主尚能擒颉利諸鹵,況皇上神武百倍太宗,何患小醜!惟願憲章二祖,修複初制,自然指日中興』。
奏畢,俯伏;起,歸西班。
是年,聖駕幸學、郊天、耕耤、享太廟,皆璟引導;祈雪山川壇,委璟行禮:記注詳悉,備載悫書。
壬午五月,枚蔔閣臣,上以吏部廷推多拘資格,憑借奧援;不列外官,多徇情面。
是以宸衷獨斷,以召對稱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