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五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乙酉,北兵南下,廣陵被陷;溥哭者又數日。
時剃頭令下,德溥曰:『頭可斷,髮不可鬄』!作詩數首,書之裡衣,誓以死殉。
其父谕之曰:『爾不鬄髮,必死髮。
爾死父餒,奈何』?德溥乃泣下,剪其髮如頭陀然;時時憤惋,或哭或歌。
每食,必懷崇祯錢一枚置豆間,祭而後食。
一日,于臂間刺「生為明人,死為明鬼」八字。
有發其事于縣令者,捕之。
德溥見縣令不屈膝,令問曰:『爾是何等人也,刺此何為』?德溥曰:『溥讀幾行書,不忍忘先朝,故為此耳』!令曰:『爾既讀書,「素裔狄行乎裔狄」是何解』?德溥曰:素裔狄行乎裔狄,不曾說遇裔狄便做了裔狄。
所謂素裔狄者,必如泰伯之化南蠻、箕子之化朝鮮、蘇武之入匈奴十九年變不節,方是行乎裔狄』。
令曰:『爾不曾受明朝爵祿,何苦如此』?德溥曰:『伯夷、叔齊,也不曾受商朝爵祿』。
令曰:『爾既做伯夷、叔齊,何故剃頭』?德溥曰:『在昔元朝有謝疊山者,亦曾剃頭,後始殉節。
蓋疊山之剃頭為老母,德溥之剃頭為老父。
今事已至此,有死何辭』!令曰:『字是誰锲』?曰:『自锲也』,令曰:『豈有自锲之理』?德溥曰:『人锲字向人、自锲字向自,一看即明』。
獄具,拟斬,坐其父城旦。
德溥曰:『溥死固當,願釋老父』!令義而釋之。
德溥喜曰:『得脫老父,死無恨矣』!遂赴市曹。
監斬官語以「跪」,德溥大喝一聲,向西北直立;劊子推倒于地,斬之。
衣帶中有詩曰:『非癡非醉亦非狂,因誌君恩字兩行;一死甘心酬故主,謂忠、謂叛任雌黃』! ·锺皂隸,會稽人;舊為會稽縣皂隸。
戊子,白頭蜂起,皁隸賫黃肅鹵檄,往山寨連絡團練;獲送鎮将。
鎮将摘之跪,不跪;撾其膝,乃向外坐。
鎮将曰:『汝不過是一皁隸,敢大膽如此』!皁隸曰:『論出身,我是會稽縣皁隸,汝是黃闖子小兵;論官職,爾是清朝鎮将,我是明朝總兵,何弱于汝!乃令我跪耶』!鎮将怒,痛撾之。
皁隸曰:『我輕則斫,重則剮;不曾犯得打罪,你打我也無謂』!鎮将令收之獄中。
皂隸曰:『獄中餓死,不如明正典刑,倒死得明白』!抵死不肯就獄,令力士舁入。
數日,解往武林見巡撫,崛強如故;遂于軍前脔割之。
·沈烈士,失名,行八十九;張烈士,亦失名;為鋸匠,遂名張鋸匠:蕭山七都内沈村人。
沈少年學書不成,棄而經販。
戊子年,白頭兵蜂起,都以擄掠為事,無大志;北兵數騎蹑之,沿山遍海,辄鳥獸散。
騎不見賊,搶百姓婦女金帛,滿載歸;白頭兵複聚如故。
沈見而唾之曰:『若輩不能殺鞑子,起義何為』!白頭兵弩目猙猙,意欲毆沈;沈大聲喝曰:『若以我為不能起義耶』?握掌築之;白頭兵數人應手而斃。
遂以是日椎牛酾酒,集裡中少年數百人,祭旗起義,村坊富民有助之者。
并不向鄰裡打糧,糗糒不足,辄遣壯士乘飛舸截富陽江上解往嚴州兵饷錢糧,食亦不缺。
起兵兩月,清官遣百騎蹑之;沈匝砦榆青嶺,絕壁懸崖,步騎相持。
北兵拘土人為鄉導,從山背攀援而上;沈持鳥铳數十門藏灌木蓊翳中,俟兵近铳發,擊死十餘人。
北騎竄奔亂踏,荊棘下皆窩弓藥箭,踐機亂起,人馬俱斃;逃歸者止三十餘騎,裨将死之。
騎怒,殺鄉導者三、四人。
報至,鎮撫大怒,另選悍騎千人蔽江而來。
沈村人大驚,皆攜家罄徙;同事少年,亦皆蹑蒉遠遁,從沈在砦者止三十七人。
沈曰:『無恐!今日與打一死仗』。
乃以白布盤頭如傘蓋大,内裹甲,更披濕絮被一床;手持筤筅一把,向前迎敵。
張鋸匠執黨又一、■〈革翁〉刀一、大斧一,往後翼之;三十七人各執器械,向後護從。
及見北騎奔來,三十七人一鬨而散,走上山巅踞坐;沈低頭、側肩臂,持筤筅向前。
衆騎見一人獨上,亂箭射之;沈筤筅灑開如簸箕大,箭着之皆掀撥落地,無一矢着身。
北騎呼曰:『箭不中用』!各收弓矢,挺鎗縱馬搏之。
背頭子者一騎向前,沈以筤筅迎之,中其目,翻身落馬;又一騎疊上,沈刺之如前,連落三騎。
一騎以刀掠斷其筤筅,沈接過黨叉,連打六騎落馬;張鋸匠以大斧截殺之。
一騎見勢急,跳下馬直前,向沈奪住黨叉;潛舒一手,拔腰刀欲斫,張鋸匠■〈革翁〉刀适至,戳入其腹,腸出而死。
沈拾起黨叉亂掠,又落數騎。
衆呼「牙步牙步」!馬俱轉首;絕蹬懸崖,控縱不及,連人和馬跌死谿坑者,不知其數。
沈、張二人用檑木、砲石亂打,北騎奔蹶而丢。
沈、張力盡氣喘,坐山坳,足不能舉,無一人援救。
少頃,沈渴甚,匍匐下山趾,飲溪水;頭重落水,不能起,竟死之。
張鋸匠不能動;三十七人見北騎去,有下山者,畀之歸家,夜半亦死。
北騎曰:『自入關來,未曾見此好蠻子。
若再得十數人,江東非吾有矣』!退至新壩,偵探數日,聞沈、張二人死,不信;再遲數日,得确信,始縱騎上山,沈村一帶擄掠如洗。
·呂宣忠,浙江崇德人。
年二十有一,為博士弟子。
甲申,流寇躏京師,宣忠慷慨撫膺,欲起兵讨賊。
乙酉,清兵南下,弘光宵遁;宣忠集生平所交結壯士歃血誓師,以雪國恥。
旬日間,得衆數千。
比聞浙江起義,宣忠與麾下數人航海見魯王,遂奉節制。
亡何,浙江淪陷,宣忠所與三吳之士以次被擒。
宣忠知事不可為,脫身歸裡,益牢騷不平。
時發狂大叫,或長歌;已而泣,泣罷複歌。
為縣令所迹,捕諸庭,強立不屈;令呵之,宣忠大聲诟詈。
令大怒,叱隸役白梃交下,體無完膚,兩踝骨見;宣忠死在地,以水沃之,複甦;甦複诟詈。
獄具,上督府。
宣忠知必不免,乃作絕命詞七章,書于獄壁。
一日,綁赴市曹,顔色不變;向監斬者曰:『大明士子呂宣忠,來就死』!監斬官與酒一卮,宣忠一飲而盡,擲盃于地,自褫其衣;謂一卒曰:『此衣贈汝。
但衣帶中有一偈,家人至,可付之』!言畢,受戮。
·謝龍震,子雲生,會稽人。
魯監國以其舌辨,由諸生特拔為中書舍人,聯絡各鎮。
尋陞兵部職方司主事。
唐王正位閩中,遣兵科給事中劉中藻奉诏下魯;諸廷臣議,持首尾。
龍震獨廷叱中藻,呼而數之曰:『魯與唐兄弟國,唐不為助,而魯獨當堅。
幸稍即安,遽自大;乃蠶食首功之國,反戈同室耶!何不遺一矢錢唐之浒,而欲以恐愒徼倖尺一書!事不可得,隻贻天下笑。
且魯藉師臣之力,與強敵持數月矣。
前此中原數千裡,敵至如無人,止維揚稍一抵牾;而魯獨立不懼,内外協心,器杖林立、艨艟百裡,旦暮谒孝陵而返故京,何弱于唐?顧欲下之!然則諸宗室之走庇此者,鹹可談笑而坐享無
時剃頭令下,德溥曰:『頭可斷,髮不可鬄』!作詩數首,書之裡衣,誓以死殉。
其父谕之曰:『爾不鬄髮,必死髮。
爾死父餒,奈何』?德溥乃泣下,剪其髮如頭陀然;時時憤惋,或哭或歌。
每食,必懷崇祯錢一枚置豆間,祭而後食。
一日,于臂間刺「生為明人,死為明鬼」八字。
有發其事于縣令者,捕之。
德溥見縣令不屈膝,令問曰:『爾是何等人也,刺此何為』?德溥曰:『溥讀幾行書,不忍忘先朝,故為此耳』!令曰:『爾既讀書,「素裔狄行乎裔狄」是何解』?德溥曰:素裔狄行乎裔狄,不曾說遇裔狄便做了裔狄。
所謂素裔狄者,必如泰伯之化南蠻、箕子之化朝鮮、蘇武之入匈奴十九年變不節,方是行乎裔狄』。
令曰:『爾不曾受明朝爵祿,何苦如此』?德溥曰:『伯夷、叔齊,也不曾受商朝爵祿』。
令曰:『爾既做伯夷、叔齊,何故剃頭』?德溥曰:『在昔元朝有謝疊山者,亦曾剃頭,後始殉節。
蓋疊山之剃頭為老母,德溥之剃頭為老父。
今事已至此,有死何辭』!令曰:『字是誰锲』?曰:『自锲也』,令曰:『豈有自锲之理』?德溥曰:『人锲字向人、自锲字向自,一看即明』。
獄具,拟斬,坐其父城旦。
德溥曰:『溥死固當,願釋老父』!令義而釋之。
德溥喜曰:『得脫老父,死無恨矣』!遂赴市曹。
監斬官語以「跪」,德溥大喝一聲,向西北直立;劊子推倒于地,斬之。
衣帶中有詩曰:『非癡非醉亦非狂,因誌君恩字兩行;一死甘心酬故主,謂忠、謂叛任雌黃』! ·锺皂隸,會稽人;舊為會稽縣皂隸。
戊子,白頭蜂起,皁隸賫黃肅鹵檄,往山寨連絡團練;獲送鎮将。
鎮将摘之跪,不跪;撾其膝,乃向外坐。
鎮将曰:『汝不過是一皁隸,敢大膽如此』!皁隸曰:『論出身,我是會稽縣皁隸,汝是黃闖子小兵;論官職,爾是清朝鎮将,我是明朝總兵,何弱于汝!乃令我跪耶』!鎮将怒,痛撾之。
皁隸曰:『我輕則斫,重則剮;不曾犯得打罪,你打我也無謂』!鎮将令收之獄中。
皂隸曰:『獄中餓死,不如明正典刑,倒死得明白』!抵死不肯就獄,令力士舁入。
數日,解往武林見巡撫,崛強如故;遂于軍前脔割之。
·沈烈士,失名,行八十九;張烈士,亦失名;為鋸匠,遂名張鋸匠:蕭山七都内沈村人。
沈少年學書不成,棄而經販。
戊子年,白頭兵蜂起,都以擄掠為事,無大志;北兵數騎蹑之,沿山遍海,辄鳥獸散。
騎不見賊,搶百姓婦女金帛,滿載歸;白頭兵複聚如故。
沈見而唾之曰:『若輩不能殺鞑子,起義何為』!白頭兵弩目猙猙,意欲毆沈;沈大聲喝曰:『若以我為不能起義耶』?握掌築之;白頭兵數人應手而斃。
遂以是日椎牛酾酒,集裡中少年數百人,祭旗起義,村坊富民有助之者。
并不向鄰裡打糧,糗糒不足,辄遣壯士乘飛舸截富陽江上解往嚴州兵饷錢糧,食亦不缺。
起兵兩月,清官遣百騎蹑之;沈匝砦榆青嶺,絕壁懸崖,步騎相持。
北兵拘土人為鄉導,從山背攀援而上;沈持鳥铳數十門藏灌木蓊翳中,俟兵近铳發,擊死十餘人。
北騎竄奔亂踏,荊棘下皆窩弓藥箭,踐機亂起,人馬俱斃;逃歸者止三十餘騎,裨将死之。
騎怒,殺鄉導者三、四人。
報至,鎮撫大怒,另選悍騎千人蔽江而來。
沈村人大驚,皆攜家罄徙;同事少年,亦皆蹑蒉遠遁,從沈在砦者止三十七人。
沈曰:『無恐!今日與打一死仗』。
乃以白布盤頭如傘蓋大,内裹甲,更披濕絮被一床;手持筤筅一把,向前迎敵。
張鋸匠執黨又一、■〈革翁〉刀一、大斧一,往後翼之;三十七人各執器械,向後護從。
及見北騎奔來,三十七人一鬨而散,走上山巅踞坐;沈低頭、側肩臂,持筤筅向前。
衆騎見一人獨上,亂箭射之;沈筤筅灑開如簸箕大,箭着之皆掀撥落地,無一矢着身。
北騎呼曰:『箭不中用』!各收弓矢,挺鎗縱馬搏之。
背頭子者一騎向前,沈以筤筅迎之,中其目,翻身落馬;又一騎疊上,沈刺之如前,連落三騎。
一騎以刀掠斷其筤筅,沈接過黨叉,連打六騎落馬;張鋸匠以大斧截殺之。
一騎見勢急,跳下馬直前,向沈奪住黨叉;潛舒一手,拔腰刀欲斫,張鋸匠■〈革翁〉刀适至,戳入其腹,腸出而死。
沈拾起黨叉亂掠,又落數騎。
衆呼「牙步牙步」!馬俱轉首;絕蹬懸崖,控縱不及,連人和馬跌死谿坑者,不知其數。
沈、張二人用檑木、砲石亂打,北騎奔蹶而丢。
沈、張力盡氣喘,坐山坳,足不能舉,無一人援救。
少頃,沈渴甚,匍匐下山趾,飲溪水;頭重落水,不能起,竟死之。
張鋸匠不能動;三十七人見北騎去,有下山者,畀之歸家,夜半亦死。
北騎曰:『自入關來,未曾見此好蠻子。
若再得十數人,江東非吾有矣』!退至新壩,偵探數日,聞沈、張二人死,不信;再遲數日,得确信,始縱騎上山,沈村一帶擄掠如洗。
·呂宣忠,浙江崇德人。
年二十有一,為博士弟子。
甲申,流寇躏京師,宣忠慷慨撫膺,欲起兵讨賊。
乙酉,清兵南下,弘光宵遁;宣忠集生平所交結壯士歃血誓師,以雪國恥。
旬日間,得衆數千。
比聞浙江起義,宣忠與麾下數人航海見魯王,遂奉節制。
亡何,浙江淪陷,宣忠所與三吳之士以次被擒。
宣忠知事不可為,脫身歸裡,益牢騷不平。
時發狂大叫,或長歌;已而泣,泣罷複歌。
為縣令所迹,捕諸庭,強立不屈;令呵之,宣忠大聲诟詈。
令大怒,叱隸役白梃交下,體無完膚,兩踝骨見;宣忠死在地,以水沃之,複甦;甦複诟詈。
獄具,上督府。
宣忠知必不免,乃作絕命詞七章,書于獄壁。
一日,綁赴市曹,顔色不變;向監斬者曰:『大明士子呂宣忠,來就死』!監斬官與酒一卮,宣忠一飲而盡,擲盃于地,自褫其衣;謂一卒曰:『此衣贈汝。
但衣帶中有一偈,家人至,可付之』!言畢,受戮。
·謝龍震,子雲生,會稽人。
魯監國以其舌辨,由諸生特拔為中書舍人,聯絡各鎮。
尋陞兵部職方司主事。
唐王正位閩中,遣兵科給事中劉中藻奉诏下魯;諸廷臣議,持首尾。
龍震獨廷叱中藻,呼而數之曰:『魯與唐兄弟國,唐不為助,而魯獨當堅。
幸稍即安,遽自大;乃蠶食首功之國,反戈同室耶!何不遺一矢錢唐之浒,而欲以恐愒徼倖尺一書!事不可得,隻贻天下笑。
且魯藉師臣之力,與強敵持數月矣。
前此中原數千裡,敵至如無人,止維揚稍一抵牾;而魯獨立不懼,内外協心,器杖林立、艨艟百裡,旦暮谒孝陵而返故京,何弱于唐?顧欲下之!然則諸宗室之走庇此者,鹹可談笑而坐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