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五十四回 卻桓溫晉相贻書 滅冉魏燕王僭号
關燈
小
中
大
。
闵子智尚守邺城,由将軍蔣幹為輔,派人至謝尚處乞援。
尚即調戴施援邺,助守三台。
究竟冉闵如何戰敗,應該由小子表明大略。
闵既克襄國,遊食常山中山諸郡。
故趙立義将軍段勤,聚胡羯至萬餘人,保據繹幕,自稱趙帝。
燕王慕容俊,已遣輔國将軍慕容恪略地中山,收降魏太守侯龛及趙郡太守李邽。
還有輔弼将軍慕容評,亦奉俊命,往攻魯口,擊斬魏戍将鄭生。
至是俊又命建鋒将軍慕容霸,出擊段勤,更調慕容恪專攻冉闵。
闵率兵禦恪,行至魏昌城,與恪相遇,即欲交戰。
大将軍董閏,車騎将軍張溫,俱向闵進谏道:“鮮卑兵乘勝前來,銳不可當,且彼衆我寡,不如暫避敵鋒,待他驕惰,然後添兵進擊,不患不勝。
”闵瞋目道:“我引軍至此,方欲掃平幽州,擒慕容俊,今但遇一慕容恪,便這般膽小,将來如何用兵呢?”說畢,便将董張二人叱出。
狃于襄國一勝,故有此驕态。
司徒劉茂,及特進郎闿,私相告語道:“我君剛愎寡謀,此行必不返了,我等怎好自取戮辱,不如速死為宜。
”遂皆服藥自盡。
闵素有勇名,部兵雖不過萬人,卻是個個強壯,善戰沖鋒,當下與燕兵接仗,十蕩十決,燕兵統被擊退。
闵兵俱系步卒,因燕皆騎士,恐被意外沖突,乃引趨林中。
慕容恪巡勞軍士,遍加曉谕道:“冉闵有勇無謀,不過一夫敵呢。
且士卒饑疲,不堪久用,俟他怠弛,再擊未遲。
我軍可分為三隊,互相犄角,可戰可守,怕他甚麼?”參軍高開獻議道:“我騎兵利用平地,不宜林麓,今闵引兵入林,倚箐自固,不可複制。
為目前計,應速遣輕騎挑戰,隻許敗,不許勝,得能誘他轉身,仍至平地,然後好縱兵挾擊了。
”恪依開計,便撥兵誘敵,且行且詈。
冉闵聽了,那裡忍受得住,當即麾兵殺回。
燕騎并不與戰,拍馬便走,惟口中辱罵如故。
闵追了一程,停住不趕。
燕騎複笑罵道:“冉賊!冉賊!我料你隻能避匿林中,怎敢再至平地,與我等大戰一場?”這數語傳入闵耳,闵越覺動怒,索一性一還就平地,列陣待戰。
确是有勇無謀。
恪已分軍為三隊,部署妥當,見闵複來就平原,喜他中計,因誡令諸将道:“闵一性一輕躁,又自知兵寡,不便久持。
今複來迎戰,必拚死來突我軍,我但嚴陣以待,守住中堅,諸君亦在旁靜候,但看中軍與闵合戰,便好前來夾擊,左右環攻,定可破賊。
”諸将應命而去。
恪按選得鮮卑箭手,共五千人,各使乘馬,連環鎖住,成一方陣,令充前隊,自率勁兵後列,豎一起一面大纛旗,作為全軍耳目,徐徐前進。
那冉闵跨一駿馬,号為朱龍,每日能行千裡,此時拍馬來争,當先突出,左一操一一杆雙刃矛,右持一一柄一連鈎戟,直至燕軍陣前,連挑連撥,無人敢當。
燕兵慌忙射箭,有幾個腳忙手亂,連箭都發不出來。
闵毫不畏怯,左手用矛飛舞,所來各箭,盡被撥一開。
右手用戟亂鈎,燕兵稍不及避,便被鈎落馬下。
闵衆挾刃齊上,随手下刃,所有落馬的燕兵,頭顱都不知去向。
闵殺得一性一起,怎肯罷休,又望見前面有一大旗豎着,料是燕軍中堅,索一性一趁勢沖入,直攻慕容恪。
恪正勒馬觀戰,專待闵親來送死,可巧闵引兵殺到,便令勇士搖動大旗,指揮各軍,于是騎士大集,合力擊闵。
中軍原一齊奮勇,抵敵闵軍,就是左右兩路,也從旁殺到,包圍冉闵,環至數匝。
究竟闵兵有限,單靠着自己勇力,總敵不住數萬人馬,他尚舍命沖突,形似猘犬,好容易殺透重圍,向東奔去。
狂走二十餘裡,距敵已遠,方敢下馬少息。
旁顧左右,不滿百人,隻有仆射劉群,與将軍董閏張溫等,還算随着。
闵形色慘沮,如喪魂魄,身上亦血迹淋一漓,創痕累累,勉強按定了神,想與劉群等商議行止。
不防鼓聲四震,燕兵從後面追來,闵自知不能再戰,倉皇上馬,揮鞭急馳。
劉群等也即随行。
哪知燕兵來得真快,才經裡許,便被追及,群回馬與戰,未及數合,即被殺死。
董閏張溫,無路可逃,雙雙就擒。
闵所騎的朱龍馬,本來是瞬息百裡,迅速異常,偏偏跑了一程,無緣無故的停住不行,闵用鞭亂擊,直至鞭折手痛,馬仍然不動,反頹然向地倒下;仔細一瞧,已是死了。
總由臨敵受傷之故,史稱朱龍忽斃,關系闵命,亦未盡然。
闵失了坐騎,好象失去一性一命,就使腳長力大,也是逃走不脫,眨眼間燕将攢集,七手八腳,把闵活捉了去,解送燕都。
燕王慕容俊,面加呵責道:“汝乃奴仆下才,怎得妄自稱帝?”闵仍不少屈,抗聲答道:“天下大亂,汝等兇橫,人面獸心,還想篡逆,我乃中土英雄,為甚麼不得稱帝呢?”卻是個硬漢,可惜仁智不足。
俊當然動怒,命左右鞭闵三百,拘禁獄中。
會接慕容霸軍報,僞趙帝段勤,已與弟思聰舉城出降。
尋又得慕容恪捷書,謂已陣斬魏将金光,進據常山。
俊即令恪為常山留守,召霸還軍,另派慕容評等攻邺,邺中大震。
闵子智與将軍蔣幹,閉城拒守,城外一帶,俱被燕軍陷沒。
智與幹當然惶急,不得已遣使降晉,向謝尚外乞師。
尚将戴施,率壯士百餘人,往邺助守。
蔣幹見來兵甚寡,大失所望。
施得間給幹道:“汝主既降順我朝,應該将傳國玺出獻。
現今燕寇在外,道路不通,就使汝果獻玺,也未便赍送江南,不如暫付與我
闵子智尚守邺城,由将軍蔣幹為輔,派人至謝尚處乞援。
尚即調戴施援邺,助守三台。
究竟冉闵如何戰敗,應該由小子表明大略。
闵既克襄國,遊食常山中山諸郡。
故趙立義将軍段勤,聚胡羯至萬餘人,保據繹幕,自稱趙帝。
燕王慕容俊,已遣輔國将軍慕容恪略地中山,收降魏太守侯龛及趙郡太守李邽。
還有輔弼将軍慕容評,亦奉俊命,往攻魯口,擊斬魏戍将鄭生。
至是俊又命建鋒将軍慕容霸,出擊段勤,更調慕容恪專攻冉闵。
闵率兵禦恪,行至魏昌城,與恪相遇,即欲交戰。
大将軍董閏,車騎将軍張溫,俱向闵進谏道:“鮮卑兵乘勝前來,銳不可當,且彼衆我寡,不如暫避敵鋒,待他驕惰,然後添兵進擊,不患不勝。
”闵瞋目道:“我引軍至此,方欲掃平幽州,擒慕容俊,今但遇一慕容恪,便這般膽小,将來如何用兵呢?”說畢,便将董張二人叱出。
狃于襄國一勝,故有此驕态。
司徒劉茂,及特進郎闿,私相告語道:“我君剛愎寡謀,此行必不返了,我等怎好自取戮辱,不如速死為宜。
”遂皆服藥自盡。
闵素有勇名,部兵雖不過萬人,卻是個個強壯,善戰沖鋒,當下與燕兵接仗,十蕩十決,燕兵統被擊退。
闵兵俱系步卒,因燕皆騎士,恐被意外沖突,乃引趨林中。
慕容恪巡勞軍士,遍加曉谕道:“冉闵有勇無謀,不過一夫敵呢。
且士卒饑疲,不堪久用,俟他怠弛,再擊未遲。
我軍可分為三隊,互相犄角,可戰可守,怕他甚麼?”參軍高開獻議道:“我騎兵利用平地,不宜林麓,今闵引兵入林,倚箐自固,不可複制。
為目前計,應速遣輕騎挑戰,隻許敗,不許勝,得能誘他轉身,仍至平地,然後好縱兵挾擊了。
”恪依開計,便撥兵誘敵,且行且詈。
冉闵聽了,那裡忍受得住,當即麾兵殺回。
燕騎并不與戰,拍馬便走,惟口中辱罵如故。
闵追了一程,停住不趕。
燕騎複笑罵道:“冉賊!冉賊!我料你隻能避匿林中,怎敢再至平地,與我等大戰一場?”這數語傳入闵耳,闵越覺動怒,索一性一還就平地,列陣待戰。
确是有勇無謀。
恪已分軍為三隊,部署妥當,見闵複來就平原,喜他中計,因誡令諸将道:“闵一性一輕躁,又自知兵寡,不便久持。
今複來迎戰,必拚死來突我軍,我但嚴陣以待,守住中堅,諸君亦在旁靜候,但看中軍與闵合戰,便好前來夾擊,左右環攻,定可破賊。
”諸将應命而去。
恪按選得鮮卑箭手,共五千人,各使乘馬,連環鎖住,成一方陣,令充前隊,自率勁兵後列,豎一起一面大纛旗,作為全軍耳目,徐徐前進。
那冉闵跨一駿馬,号為朱龍,每日能行千裡,此時拍馬來争,當先突出,左一操一一杆雙刃矛,右持一一柄一連鈎戟,直至燕軍陣前,連挑連撥,無人敢當。
燕兵慌忙射箭,有幾個腳忙手亂,連箭都發不出來。
闵毫不畏怯,左手用矛飛舞,所來各箭,盡被撥一開。
右手用戟亂鈎,燕兵稍不及避,便被鈎落馬下。
闵衆挾刃齊上,随手下刃,所有落馬的燕兵,頭顱都不知去向。
闵殺得一性一起,怎肯罷休,又望見前面有一大旗豎着,料是燕軍中堅,索一性一趁勢沖入,直攻慕容恪。
恪正勒馬觀戰,專待闵親來送死,可巧闵引兵殺到,便令勇士搖動大旗,指揮各軍,于是騎士大集,合力擊闵。
中軍原一齊奮勇,抵敵闵軍,就是左右兩路,也從旁殺到,包圍冉闵,環至數匝。
究竟闵兵有限,單靠着自己勇力,總敵不住數萬人馬,他尚舍命沖突,形似猘犬,好容易殺透重圍,向東奔去。
狂走二十餘裡,距敵已遠,方敢下馬少息。
旁顧左右,不滿百人,隻有仆射劉群,與将軍董閏張溫等,還算随着。
闵形色慘沮,如喪魂魄,身上亦血迹淋一漓,創痕累累,勉強按定了神,想與劉群等商議行止。
不防鼓聲四震,燕兵從後面追來,闵自知不能再戰,倉皇上馬,揮鞭急馳。
劉群等也即随行。
哪知燕兵來得真快,才經裡許,便被追及,群回馬與戰,未及數合,即被殺死。
董閏張溫,無路可逃,雙雙就擒。
闵所騎的朱龍馬,本來是瞬息百裡,迅速異常,偏偏跑了一程,無緣無故的停住不行,闵用鞭亂擊,直至鞭折手痛,馬仍然不動,反頹然向地倒下;仔細一瞧,已是死了。
總由臨敵受傷之故,史稱朱龍忽斃,關系闵命,亦未盡然。
闵失了坐騎,好象失去一性一命,就使腳長力大,也是逃走不脫,眨眼間燕将攢集,七手八腳,把闵活捉了去,解送燕都。
燕王慕容俊,面加呵責道:“汝乃奴仆下才,怎得妄自稱帝?”闵仍不少屈,抗聲答道:“天下大亂,汝等兇橫,人面獸心,還想篡逆,我乃中土英雄,為甚麼不得稱帝呢?”卻是個硬漢,可惜仁智不足。
俊當然動怒,命左右鞭闵三百,拘禁獄中。
會接慕容霸軍報,僞趙帝段勤,已與弟思聰舉城出降。
尋又得慕容恪捷書,謂已陣斬魏将金光,進據常山。
俊即令恪為常山留守,召霸還軍,另派慕容評等攻邺,邺中大震。
闵子智與将軍蔣幹,閉城拒守,城外一帶,俱被燕軍陷沒。
智與幹當然惶急,不得已遣使降晉,向謝尚外乞師。
尚将戴施,率壯士百餘人,往邺助守。
蔣幹見來兵甚寡,大失所望。
施得間給幹道:“汝主既降順我朝,應該将傳國玺出獻。
現今燕寇在外,道路不通,就使汝果獻玺,也未便赍送江南,不如暫付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