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五十二回 乘羯亂進攻反失利 弑趙主易位又遭囚
關燈
小
中
大
持刀執械,蜂擁進來。
看他形色猙獰,定非吉兆,一時無從趨避,隻好勉強喝問道:“汝等來做甚麼?敢是造反不成!”大衆嘩聲道:“來誅篡弑的逆賊!”遵又顫聲道:“反……反!究是何人造反?”成厲聲答道:“義一陽一王鑒,應該繼立。
”遵複道:“似我尚有今日,汝等立鑒,能……能有幾時?”說到“時”字,已被成揮衆上前,亂刀砍死。
成等遂闖入内庭,索一性一将鄭太後張皇後太子衍等,随手斫去,殺得一精一光。
複捕戮孟準王鸾,及上光祿大夫張斐。
遵僭位僅一百八十三日,至此一門畢命。
比石世多百餘日,地下亦好自誇。
看官欲問起亂原因,乃是石鑒出宮,密遣宦官楊環,報知石闵。
闵即劫住司空李農,與右衛将軍王基,同謀廢立,當下遣蘇周二将,入行大事。
迅雷不及掩耳,竟得僥幸成功。
于是擁鑒即位,改元青龍,進武興公闵為大将軍,封武德王,李農為大司馬,錄尚書事,張舉為太尉,郎闿為司空,劉群為尚書左仆射,盧谌為中書監。
鑒恃闵得立,心中卻很是忌闵,夜召樂平王苞,中書令李松,殿中将軍張才,使攻石闵李農。
三人應命行一事,總道是闵等無備,唾手可成,哪知闵卻預防一著,自與農入宿琨華殿,分派殿中将士守衛。
将士多系闵腹心,都抖擻一精一神,目不交睫,通宵守着。
石苞等冒昧闖入,立被衛士殺退,霎時間禁中大擾。
鑒知事無成,反诿罪石苞,及李松張才,待他還報,竟喝令左右,斫斃三人,然後把三人首級,出示石闵李農,詐言罪人已得,不必驚惶。
闵亦料鑒預謀,但既有詞可借,不如将錯便錯,俟後再圖。
乃下令将士,各歸部伍,毋得再嘩,總算安靜了事。
隻平白地冤殺三人。
新興王石祗,也是石鑒兄弟,久鎮襄國,因聞闵農為亂,遂與姚弋仲蒲洪通和,合兵連謀,起攻闵農。
闵請諸石鑒,遣汝一陰一王琨為大都督,與太尉張舉,侍中呼延盛等,率步騎七萬人,往擊石祗。
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前河東太守石晖,謀誅闵農,反為闵農所殺。
龍骧将軍孫伏都劉铢,号召羯士三千人,拟挾鑒讨闵農,适鑒在禦龍觀中,登台見伏都等,魚貫而入,驚問何因?伏都答道:“石闵李農謀反,已至東掖門,臣欲嚴兵往讨,謹來啟問。
”鑒撫一慰道:“卿是功臣,好為官家出力,朕在台上觀卿,事平以後,不吝重賞。
”伏都等應聲趨出,徑攻闵農,連戰不利,退屯鳳一陽一門。
闵農卻率衆數千,向金明門突入,來尋石鑒。
鑒見闵農等進來,料知伏都等戰敗,忙從台上傳令道:“孫伏都謀反,卿等何不速讨,來此做甚?”又用老法兒來做擋牌。
闵農等得了此令,便曉谕衛士,同擊伏都,伏都雖有勇力,畢竟衆寡不敵,眼見是敗績喪身。
劉铢亦同時畢命,部下三千羯人,多被殺斃。
自鳳一陽一門至琨華殿,積一屍一累累,流血盈途。
闵傳令内外兵民,毋得執械,違令立斬。
羯人或奪門竄去,或逾城出走,先後不可勝計。
闵遂使尚書王簡,少府王郁,領衆數千,監守禦龍觀,不準鑒自一由進出。
就是鑒一飲一食,亦隻由觀門懸入,勿許他入進餐。
好好一個趙主鑒,反變做甕中鼈,釜中魚了。
小子有詩歎道: 腹中有劍笑中刀,入阱如何不獲逃? 我欲害人人害我,才知作僞總徒勞。
闵既幽鑒,又想出一條計策,殲盡羯人,欲知他如何行計,且看下回表明。
石遵廢世,石鑒又殺遵,石闵又幽鑒,數月之間,疊遭篡逆,石氏之亂,可雲甚矣!夫如石虎之窮兇極惡,應該有此巨譴,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孫,固然無足怪也。
惟石氏内亂如此,正予晉以可乘之隙,桓溫之出屯安陸,猶不過徒示虛威,褚裒則一再上表,分兵北進,宜其規複中原。
掃清宿恥,乃王龛等一敗而即懼,便退屯廣陵,自請貶職,嗒然若喪,是比諸庾亮庾翼,且遜一籌矣。
要之東晉諸臣,專尚空談,虛驕之氣盛,實行之略疏,《左氏傳》所雲“張脈偾興,外強中幹”者,正此類也,而蔡谟之意料遠已。
看他形色猙獰,定非吉兆,一時無從趨避,隻好勉強喝問道:“汝等來做甚麼?敢是造反不成!”大衆嘩聲道:“來誅篡弑的逆賊!”遵又顫聲道:“反……反!究是何人造反?”成厲聲答道:“義一陽一王鑒,應該繼立。
”遵複道:“似我尚有今日,汝等立鑒,能……能有幾時?”說到“時”字,已被成揮衆上前,亂刀砍死。
成等遂闖入内庭,索一性一将鄭太後張皇後太子衍等,随手斫去,殺得一精一光。
複捕戮孟準王鸾,及上光祿大夫張斐。
遵僭位僅一百八十三日,至此一門畢命。
比石世多百餘日,地下亦好自誇。
看官欲問起亂原因,乃是石鑒出宮,密遣宦官楊環,報知石闵。
闵即劫住司空李農,與右衛将軍王基,同謀廢立,當下遣蘇周二将,入行大事。
迅雷不及掩耳,竟得僥幸成功。
于是擁鑒即位,改元青龍,進武興公闵為大将軍,封武德王,李農為大司馬,錄尚書事,張舉為太尉,郎闿為司空,劉群為尚書左仆射,盧谌為中書監。
鑒恃闵得立,心中卻很是忌闵,夜召樂平王苞,中書令李松,殿中将軍張才,使攻石闵李農。
三人應命行一事,總道是闵等無備,唾手可成,哪知闵卻預防一著,自與農入宿琨華殿,分派殿中将士守衛。
将士多系闵腹心,都抖擻一精一神,目不交睫,通宵守着。
石苞等冒昧闖入,立被衛士殺退,霎時間禁中大擾。
鑒知事無成,反诿罪石苞,及李松張才,待他還報,竟喝令左右,斫斃三人,然後把三人首級,出示石闵李農,詐言罪人已得,不必驚惶。
闵亦料鑒預謀,但既有詞可借,不如将錯便錯,俟後再圖。
乃下令将士,各歸部伍,毋得再嘩,總算安靜了事。
隻平白地冤殺三人。
新興王石祗,也是石鑒兄弟,久鎮襄國,因聞闵農為亂,遂與姚弋仲蒲洪通和,合兵連謀,起攻闵農。
闵請諸石鑒,遣汝一陰一王琨為大都督,與太尉張舉,侍中呼延盛等,率步騎七萬人,往擊石祗。
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前河東太守石晖,謀誅闵農,反為闵農所殺。
龍骧将軍孫伏都劉铢,号召羯士三千人,拟挾鑒讨闵農,适鑒在禦龍觀中,登台見伏都等,魚貫而入,驚問何因?伏都答道:“石闵李農謀反,已至東掖門,臣欲嚴兵往讨,謹來啟問。
”鑒撫一慰道:“卿是功臣,好為官家出力,朕在台上觀卿,事平以後,不吝重賞。
”伏都等應聲趨出,徑攻闵農,連戰不利,退屯鳳一陽一門。
闵農卻率衆數千,向金明門突入,來尋石鑒。
鑒見闵農等進來,料知伏都等戰敗,忙從台上傳令道:“孫伏都謀反,卿等何不速讨,來此做甚?”又用老法兒來做擋牌。
闵農等得了此令,便曉谕衛士,同擊伏都,伏都雖有勇力,畢竟衆寡不敵,眼見是敗績喪身。
劉铢亦同時畢命,部下三千羯人,多被殺斃。
自鳳一陽一門至琨華殿,積一屍一累累,流血盈途。
闵傳令内外兵民,毋得執械,違令立斬。
羯人或奪門竄去,或逾城出走,先後不可勝計。
闵遂使尚書王簡,少府王郁,領衆數千,監守禦龍觀,不準鑒自一由進出。
就是鑒一飲一食,亦隻由觀門懸入,勿許他入進餐。
好好一個趙主鑒,反變做甕中鼈,釜中魚了。
小子有詩歎道: 腹中有劍笑中刀,入阱如何不獲逃? 我欲害人人害我,才知作僞總徒勞。
闵既幽鑒,又想出一條計策,殲盡羯人,欲知他如何行計,且看下回表明。
石遵廢世,石鑒又殺遵,石闵又幽鑒,數月之間,疊遭篡逆,石氏之亂,可雲甚矣!夫如石虎之窮兇極惡,應該有此巨譴,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孫,固然無足怪也。
惟石氏内亂如此,正予晉以可乘之隙,桓溫之出屯安陸,猶不過徒示虛威,褚裒則一再上表,分兵北進,宜其規複中原。
掃清宿恥,乃王龛等一敗而即懼,便退屯廣陵,自請貶職,嗒然若喪,是比諸庾亮庾翼,且遜一籌矣。
要之東晉諸臣,專尚空談,虛驕之氣盛,實行之略疏,《左氏傳》所雲“張脈偾興,外強中幹”者,正此類也,而蔡谟之意料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