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五十二回 乘羯亂進攻反失利 弑趙主易位又遭囚
關燈
小
中
大
,倒也不敢中止,隻好麾兵随行。
途中複接遵使王擢,赍到遵書,勸令罷兵。
沖搖首不答,擢乃歸報。
遵假石闵黃钺金钲,令與司空李農等,統率一精一兵十萬,出拒石沖。
兩軍共至平棘,便即交鋒,也是沖命數該絕,不幸碰着逆風,被石闵等順風痛擊,殺得七颠八倒,大敗棄逃。
沖策馬還走,至元氏縣,馬蹄忽蹶,緻為闵軍追及,生生擒住。
餘衆一半潰散,一半乞降。
闵向遵報捷。
遵下诏賜沖自盡,沖當然畢命。
闵恐降兵變亂,掘坑誘入,全數活埋,共死三萬餘名,如此暴虐,怎得善終?乃班師還邺。
遵因石沖已平,不複加慮,獨闵入内白遵道:“蒲洪是現今人傑,今領雍州刺史,鎮守關中,恐将來秦雍二州,非國家所得複有,還請早圖為是!”遵信闵言,遂撤去蒲洪官職,洪因此挾嫌;自領部曲,徑歸枋頭,且遣使降晉。
晉征西大将軍桓溫,已探得趙亂消息,出屯安陸,經營北方。
趙揚州刺史王浃,舉壽春城歸晉。
晉命西中郎将陳逵,往戍壽春。
還有征北大将軍褚裒,也想借此揚威,上表晉廷,請即伐趙,當日戒嚴,直指泗口。
朝議謂:“裒任重責大,不應深入,但宜先遣偏師,為漸進計。
”這議案傳到京口,裒不以為然,申表固請。
略謂:“前遣先鋒督護王頤之等,徑詣彭城,遍示威信,繼遣督護麋嶷,進軍下邳,守賊不戰自潰,已由嶷安據城池,今宜速發大兵,助成聲勢。
”晉廷乃加裒為征讨大都督,使率衆三萬人,向彭城進發。
河朔士民,聞裒出兵,日來降附。
朝野人士,各懷奢望,都說是規複中原,就在此舉。
惟光祿大夫領司徒蔡谟,引以為憂,嘗語親友道:“此舉未足滅胡,就使胡人得滅,反為國家贻患,故我謂不如勿行。
”親友聽了,不免疑問,谟複說道:“古來順天乘時,弘濟蒼生,撥亂世,大一統,類皆由大聖英雄,方能出此。
此外隻有度德量力,不可妄動。
我看今日時局,欲要平胡,非常材所能辦到,必且經營分表,勞民求逞,至才略疏短,終難如願,那時财已盡了,力已窮了,智勇兩困,尚能不憂及朝廷麼?”果然事機不順,竟如所料。
褚裒發兵北進,适有魯郡民五百餘家,起兵來附。
裒遣部将王龛李遇,率兵三千,往迎魯民,行至代陂,正值趙都督李農,帶兵二萬,南下防戍,龛等無路可避,不得不上前交戰。
究竟寡不敵衆,一場鏖鬥,全軍覆沒。
李農進一逼一壽春,晉将陳逵,恐為所乘,遂焚壽春積聚,毀城遁還。
褚裒也不禁膽怯,退屯廣陵,表請自貶。
何前勇而後怯?有诏不許,但命他還鎮京口,免去征讨都督職銜。
會河北大亂,遺民二十餘萬渡河,欲來歸附,偏值褚裒退還,無人撫納,大衆流離蕩析,死亡殆盡。
裒還至京口,沿途隻聞哭聲,顧問左右,究為何因?左右答道:“代陂覆師,家屬猶存,怎得不哭?”裒未免慚憤。
還鎮未幾,即至病終。
訃聞晉廷,诏贈侍中太傅,予谥文穆。
另遷吳國内史荀羨,持節監徐兖二州,及揚州屬郡晉陵諸軍事,領徐州刺史。
羨年方二十有八,東渡以後諸方伯,羨為最少,這真叫做人無大小,達者為先哩。
且說趙樂平王石苞,得着石沖敗死的消息,也動了兔死狐悲的觀感,拟就長安鎮所起兵,進攻邺都。
左長史石光,及司馬曹曜等,固谏不從,反被殺死,因此将吏離心。
雍州豪酋,料知苞難成事,統馳使告晉。
晉梁州刺史司馬勳,率衆往會,又有仇池公楊初,也遙應晉兵,襲趙西城。
仇池自楊茂搜死後,傳子難敵,難敵本降附劉曜,受封武都王,既而病死,子毅嗣立,因劉曜已亡,遣使朝晉,願為藩屬。
偏族兄初一陰一圖篡奪,襲殺楊毅,據有世祚,稱臣石趙,嗣聞石氏内亂,複向晉通好。
晉廷但務羁縻,管甚麼篡位不篡位,即冊初為征南将軍,雍州刺史。
仇池公初乃與晉兵約為犄角,共攻趙境。
補叙前文所未及,且說明聯晉情由。
司馬勳領兵出駱谷,破長城趙戍,進次懸鈎,距長安約二百餘裡,遂遣治中劉煥,進一逼一長安,陣斬趙京兆太守劉秀
途中複接遵使王擢,赍到遵書,勸令罷兵。
沖搖首不答,擢乃歸報。
遵假石闵黃钺金钲,令與司空李農等,統率一精一兵十萬,出拒石沖。
兩軍共至平棘,便即交鋒,也是沖命數該絕,不幸碰着逆風,被石闵等順風痛擊,殺得七颠八倒,大敗棄逃。
沖策馬還走,至元氏縣,馬蹄忽蹶,緻為闵軍追及,生生擒住。
餘衆一半潰散,一半乞降。
闵向遵報捷。
遵下诏賜沖自盡,沖當然畢命。
闵恐降兵變亂,掘坑誘入,全數活埋,共死三萬餘名,如此暴虐,怎得善終?乃班師還邺。
遵因石沖已平,不複加慮,獨闵入内白遵道:“蒲洪是現今人傑,今領雍州刺史,鎮守關中,恐将來秦雍二州,非國家所得複有,還請早圖為是!”遵信闵言,遂撤去蒲洪官職,洪因此挾嫌;自領部曲,徑歸枋頭,且遣使降晉。
晉征西大将軍桓溫,已探得趙亂消息,出屯安陸,經營北方。
趙揚州刺史王浃,舉壽春城歸晉。
晉命西中郎将陳逵,往戍壽春。
還有征北大将軍褚裒,也想借此揚威,上表晉廷,請即伐趙,當日戒嚴,直指泗口。
朝議謂:“裒任重責大,不應深入,但宜先遣偏師,為漸進計。
”這議案傳到京口,裒不以為然,申表固請。
略謂:“前遣先鋒督護王頤之等,徑詣彭城,遍示威信,繼遣督護麋嶷,進軍下邳,守賊不戰自潰,已由嶷安據城池,今宜速發大兵,助成聲勢。
”晉廷乃加裒為征讨大都督,使率衆三萬人,向彭城進發。
河朔士民,聞裒出兵,日來降附。
朝野人士,各懷奢望,都說是規複中原,就在此舉。
惟光祿大夫領司徒蔡谟,引以為憂,嘗語親友道:“此舉未足滅胡,就使胡人得滅,反為國家贻患,故我謂不如勿行。
”親友聽了,不免疑問,谟複說道:“古來順天乘時,弘濟蒼生,撥亂世,大一統,類皆由大聖英雄,方能出此。
此外隻有度德量力,不可妄動。
我看今日時局,欲要平胡,非常材所能辦到,必且經營分表,勞民求逞,至才略疏短,終難如願,那時财已盡了,力已窮了,智勇兩困,尚能不憂及朝廷麼?”果然事機不順,竟如所料。
褚裒發兵北進,适有魯郡民五百餘家,起兵來附。
裒遣部将王龛李遇,率兵三千,往迎魯民,行至代陂,正值趙都督李農,帶兵二萬,南下防戍,龛等無路可避,不得不上前交戰。
究竟寡不敵衆,一場鏖鬥,全軍覆沒。
李農進一逼一壽春,晉将陳逵,恐為所乘,遂焚壽春積聚,毀城遁還。
褚裒也不禁膽怯,退屯廣陵,表請自貶。
何前勇而後怯?有诏不許,但命他還鎮京口,免去征讨都督職銜。
會河北大亂,遺民二十餘萬渡河,欲來歸附,偏值褚裒退還,無人撫納,大衆流離蕩析,死亡殆盡。
裒還至京口,沿途隻聞哭聲,顧問左右,究為何因?左右答道:“代陂覆師,家屬猶存,怎得不哭?”裒未免慚憤。
還鎮未幾,即至病終。
訃聞晉廷,诏贈侍中太傅,予谥文穆。
另遷吳國内史荀羨,持節監徐兖二州,及揚州屬郡晉陵諸軍事,領徐州刺史。
羨年方二十有八,東渡以後諸方伯,羨為最少,這真叫做人無大小,達者為先哩。
且說趙樂平王石苞,得着石沖敗死的消息,也動了兔死狐悲的觀感,拟就長安鎮所起兵,進攻邺都。
左長史石光,及司馬曹曜等,固谏不從,反被殺死,因此将吏離心。
雍州豪酋,料知苞難成事,統馳使告晉。
晉梁州刺史司馬勳,率衆往會,又有仇池公楊初,也遙應晉兵,襲趙西城。
仇池自楊茂搜死後,傳子難敵,難敵本降附劉曜,受封武都王,既而病死,子毅嗣立,因劉曜已亡,遣使朝晉,願為藩屬。
偏族兄初一陰一圖篡奪,襲殺楊毅,據有世祚,稱臣石趙,嗣聞石氏内亂,複向晉通好。
晉廷但務羁縻,管甚麼篡位不篡位,即冊初為征南将軍,雍州刺史。
仇池公初乃與晉兵約為犄角,共攻趙境。
補叙前文所未及,且說明聯晉情由。
司馬勳領兵出駱谷,破長城趙戍,進次懸鈎,距長安約二百餘裡,遂遣治中劉煥,進一逼一長安,陣斬趙京兆太守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