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四十六回 議北伐蔡谟抗谏 篡西蜀李壽改元

關燈
卻說石虎還至中途,遇着燕兵追來。

    燕将叫作慕容恪,乃是慕容廆的第四子。

    恪為皝妾高氏所生,高氏無一寵一,恪亦失一愛一。

    及恪年十五,容貌雄毅,謀慮一精一詳,皝始目為奇童,授以孫吳兵法,至是統兵追虎,部下不過二千騎,卻擊敗趙兵十餘萬人。

    趙兵原是勞敝,不堪再戰,但亦由恪勇往直前,才得大破虎衆,斬獲至三萬餘級,奪還三十六城,奏凱而回。

    虎狼狽還邺,檢點各軍,統皆殘缺,獨遊擊将軍石闵,一軍獨全。

    闵本姓冉,世居魏郡,石勒破魏,擄得闵父冉瞻,少年有力,為勒所一愛一,乃命待虎左右使為虎養子,瞻遂易姓為石,曆任左積射将軍,封西華侯,後竟戰死。

    虎憫瞻殉難,因撫闵如孫,使承父蔭。

    闵既長成,也饒勇略,得為北中郎将遊擊将軍。

    至是從虎出師,還軍時隊伍整齊,不缺一人。

    虎極口贊賞,獎叙有加。

    養虎贻患,好一個冥中報應。

    複召趙攬為太史令,一面造船積谷,再圖攻燕。

     時段遼尚在密雲山,遣使詣趙,乞趙發兵相迎,嗣複中悔,又遣使至燕,謝罪投誠。

    燕王皝親率諸軍迎遼,遼與皝相見,自述前時使趙情形,現當助燕拒趙,計殲趙軍。

    皝大喜過望,便遣慕容恪帶領一精一騎,埋伏密雲山,專待趙軍到來。

    趙主石虎,怎知段遼中變,竟遣征東将軍麻秋,領衆三萬,往迎段遼。

    臨行時卻面囑麻秋道:“受降如受敵,不可輕忽哩。

    ”畢竟有些智略,可惜已中人計。

    又命尚書左丞一陽一裕為軍司馬,令作向導。

    裕本段氏舊臣,前次趙軍入薊,戰敗降趙。

    虎因他駕輕就熟,所以命助麻秋,也是格外謹慎的意思。

    麻秋領兵前進,還道是石虎過慮,盡避縱馬急行。

    将到三藏口,乃是密雲山入谷要道,遠遠探望,隻有深林叢箐,并無兵馬往來,他遂麾兵入谷。

    才經一半,猛聽得胡哨聲起,深谷震響,始覺得一毛一發森豎,膽戰心驚。

    正顧慮間,那慕容恪已揮動伏兵,兩面殺來,秋慌忙退兵,怎奈山路崎岖,易進難退,一時情急失措,竟緻自相蹴踏,傷斃甚多。

    再經燕兵大刀闊斧,當頭亂劈,就使銅頭鐵骨,也被斫傷。

    何況是血肉一身軀,怎禁得這番橫暴?當下趙兵三萬人,約死了二萬有餘。

    單剩得幾千殘兵,保秋還奔。

    秋馬已受傷,下馬急跑,才得幸免。

    一陽一裕已被燕兵擒去。

    趙将單于亮失馬被圍,沖突不出,索一性一倚石危坐。

    燕兵叱令起來,亮厲聲道:“我是大趙上将,怎肯受屈小人?汝等若能殺我,盡可下手,否則讓開走路,聽我自歸。

    ”燕兵見他狀貌偉岸,聲氣雄壯,倒也不敢進一逼一,但遣人走報慕容皝。

    皝用馬迎亮,召與叙談,大加器重,遂授為左常侍。

    亮見皝厚禮相待,也即受命。

    從前平州刺史崔毖東遁,妻女沒入燕庭。

    崔毖事見前回。

    皝命将毖女妻亮,且釋出一陽一裕,使為郎中令,遂載遼俱歸,待若上賓。

    越年,遼複謀叛,乃把遼殺死,并遼一黨一數十人。

    又遣長史劉翔,參軍鞠運,至晉報捷,并乞冊封,晉廷未許,惟聞趙為燕敗,也不禁躍躍思逞,倡出北伐的議論來了。

    也想出些風頭,其實可以不必。

     看官道何人首倡此議?原來是征西将軍庾亮。

    出諸彼口,尤屬不符。

    鹹康四年,成帝命司徒王導為太傅,郗鑒為太尉,庾亮為司空。

    導一性一寬厚,委任諸将趙胤賈甯等,多不奉法,朝臣多引以為憂。

    亮不服王導,挾嫌尤深,嘗與太尉郗鑒書道:“人主春秋既盛,尚不稽首歸政,究竟懷着何意?況身為師傅,豢養無賴,更屬非宜。

    公與下官,并受顧命,朝廷有此大一奸一,不能掃除,他日到了地下,如何對得住先帝?現拟與公同日起事,廓清君側,公作内應,亮為外援,不患無成,願公勿疑!”鑒覽書後,付諸一笑,并不答複。

    有人探悉此事,報知王導,勸導密為防備。

    導歎息道:“我與元規誼同休戚,當無異心,果如君言,我便角巾還第,有什麼畏懼呢?”話雖如此,但因亮在外藩,卻要來幹預内政,心下總未免不平。

    嘗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慢慢地說道:“元規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