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五十八回 圍廣固慕容恪善謀 戰東河諸葛攸敗績

關燈
卻說苻生被徙入别室,醉尚未醒,當即有人傳入,廢生為越王,生亦不知為何人所授。

    及醒後已失權威,雖然懊惱異常,但已似鳥入籠中,無從跳躍,隻好再向酒中尋樂,終日沈酣。

    那苻法苻堅,已廢去暴主,無人反抗,遂議另立嗣君。

    法與堅互相推讓,法謂:“堅系嫡嗣,且有賢名。

    ”堅謂:“法年較長,應該序立。

    ”兄弟謙說多時,迄無定議。

    惟群臣多主張立堅,堅母苟氏趨入道:“社稷重事,我兒既自知不能,不如讓人。

    若謬膺大位,他日有悔,當由諸君任咎哩。

    ”看到後文,才知苟氏所言,寓有深意。

    群臣一齊頓首,盛稱堅賢,必能安邦定國。

    苟氏乃喜。

    遂由堅升殿即位,自立帝号,稱大秦天王。

    誅董榮趙韶等二十餘人,複遣使一逼一生自盡。

    生臨死時,尚飲酒數鬥,醉倒地上,不省人事,當被堅使拉斃,年隻二十三,在位二年有餘,堅谥生為厲王。

    生子馗尚值幼沖,許襲越王封爵,總算是秦王堅的仁恩。

    句中有刺。

    當下大赦改元,年号永興,追谥父雄為文桓皇帝,尊母苟氏為皇太後,妻苟氏為天王後,子宏為太子,兄法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

    諸王皆降封為公。

    從祖永安公侯為太尉,晉公柳為車騎大将軍尚書令,封弟融為一陽一平公,雙為河南公,子丕為長樂公,晖為平原公,熙為廣平公,叡為钜鹿公,命李威為左仆射,梁平老為右仆射,強汪為領軍将軍,呂婆樓為司隸校尉,王猛為中書侍郎。

     猛自還居華一陰一後,隐遁如故。

    應五十六回。

    堅欲圖生,令呂婆樓廷訪人才,婆樓與猛有舊交,因即舉薦。

    堅遂使婆樓往召,猛應一召而至,與堅談及時事,口若懸河,滔一滔一不一絕,說得堅傾心悅服,自謂如劉玄德遇孔明,竭誠相待。

    及斬關廢立,猛亦與謀。

    李威為苟太後姑子,堅事威如父,威亦知猛賢,勸堅委猛國事。

    堅嘗語猛道:“李公知君,不啻管鮑。

    ”所以猛事威如兄。

    堅又任薛贊為中書侍郎,權翼為給事黃門侍郎,令與猛并掌機密。

    贊與翼皆姚襄參軍,降秦事堅,堅任為心膂,事辄與商,這且不在話下。

     惟堅母苟氏,尊為太後,嘗恐衆心未附,嗣主不安,又因法為庶長,得攬大權,将來未免生變,特别加防。

    一日出遊宣明台,路過法第,留心注視,正值車馬盈門,非常熱鬧,他遂憂上加憂,返與李威密謀,即夕發出内旨,收法賜死。

    堅倉猝聞報,趨往東堂,與法訣别,流涕悲号,甚至嘔血。

    法雖由内旨賜死,堅豈真不可挽回?乃佯為恸哭,欺人可知。

    及法死後,谥曰獻哀,封法子一陽一為東海公,敷為清河公,于是舉異才,修廢職,課農桑,恤困窮,禮神祗,立學校,旌節義,如前時魚遵雷弱兒王堕一毛一貴梁楞梁安段純辛牢等後嗣,俱量能授用,且追複本身官爵,依禮改葬,吏民大悅。

    無非噢咻小惠。

    尚書左丞程卓,案多不治,勒令免官,代以王猛。

    既而并州鎮将張平,據州叛命,堅遣建節将軍鄧羌往讨,殺敗平軍,擒平養子蚝,送入長安。

    平乃悔罪投誠,堅特旨赦免,仍署平為右将軍,并命蚝為武贲中郎将,但徙平部曲三千戶入關。

    是年秋季天旱,堅減膳撤懸,發出金帛錦繡,充作赈資。

    後宮後妃,悉去羅绔,開墾山澤,與民共利,因此旱不為災。

    看官!試想從前苻生在位時,如何暴虐,如何昏狂,此次得了這位英主,與苻生判若天淵,真是倒懸立解,事半功倍,還有何人不歌功頌德,想望太平呢?其實是牢籠手段。

     且說燕主慕容俊,僭号稱帝,雄長朔方,接應五十四回。

    大封宗室諸臣,多授王爵。

    慕容軍得封襄一陽一王,慕容恪得封太原王,慕容評得封上庸王,慕容霸得封吳王,慕容疆得封洛一陽一王。

    軍為撫軍将軍,恪為大司馬侍中大都督,錄尚書事,皆留居薊城。

    惟遣評為征南将軍,都督秦雍益梁江揚荊徐兖豫十州諸軍事,使鎮洛水。

    疆為前鋒,都督荊徐二州諸軍事,進屯河南。

    霸為安東将軍,領冀州刺史,留守舊都龍城。

    霸有勇略,前曾得乃父皝歡心,特名為霸,恩遇比世子為優。

    俊頗懷嫉忌,不過因霸常立功,未便加罪。

    霸少好畋遊,堕馬折齒,俊既僭位,令霸改名為,霸不願受命,至是乃令減去右旁,但留垂字。

    霸始易名為垂。

    垂既鎮龍城,撫衆課民,得收東北大利。

    俊又恐他勢盛,仍複召還。

    俊母段氏,系出徒河,與段遼從子龛,有中表誼。

    龛父名蘭,蘭死後,龛收遺衆,東屯廣固,自号齊王,向晉稱藩,襲燕郎山,擊走俊将荥國,乃贻書與俊,抗稱中表,斥俊僭号。

    俊得書甚怒,即遣太原王恪為征讨大都督,尚書令一陽一骛為副,同讨段龛。

    先是俊案皝臨終時,曾有遺言囑俊雲:“恪智勇兼濟,才堪任重,骛志行高潔,忠幹貞固,可托大事。

    ”俊謹記勿忘,凡軍國重要,統與二人商決。

    此次因龛衆方盛,特遣二人出師。

    龛弟罴骁勇過人,且有智謀,聞燕軍将至,即向龛獻議道:“慕容恪素善用兵,更有一陽一骛為助,率衆前來,恐不可當,若聽彼渡河,頓兵城下,雖欲乞降,亦不可得。

    王但固守城中,由罴帶領一精一銳,往拒河上;幸得戰勝,王可合兵力追,乘勝殲虜,使他匹馬不返,萬一不勝,即可請降,尚不失為萬戶侯哩。

    ”龛不肯從。

    已而罴聞燕軍近河,重申前議,龛仍不許,罴情急語戆,竟觸龛怒,拔劍殺罴。

    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