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蜀漢附〗
☆費祎〈祎字文偉。
江夏鄳人。
為太守舍人。
遷庶子。
後主即位。
為黃門侍郎。
以照信校尉使吳。
還為侍中。
後曆任丞相參軍、尚書令、益州刺史等職。
魏嘉平五年。
為降人郭循所害。
〉【嘲吳群臣】 〖諸葛恪别傳曰:權嘗飨蜀使費祎。
先逆敕群臣。
使至伏食勿起。
至。
權為辍食。
而群下不起。
祎嘲調之曰:〗 鳳皇來翔。
骐驎吐哺。
驢騾無知。
伏食如故。
(○《三國志》諸葛恪傳注。
《類聚》二十五。
《禦覽》四百六十六。
) 【雜歌謠辭】 【時人為張飛玉追馬歌】 〖寰宇記曰:張飛有馬号玉追。
時人歌曰:〗 人守有張飛。
馬中有玉追。
(○廣博物志。
) 【襄陽鄉裡為諸葛亮諺】 〖襄陽記曰:黃承彥者。
高爽開列。
為沔南名士。
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
身有醜女。
黃頭黑色。
而才堪相配。
孔明許。
即載送之。
時人以為笑樂。
鄉裡為之諺曰:〗 莫作孔明擇婦。
止得阿承醜女。
(○《三國志》諸葛亮傳注。
) 【襄陽鄉裡為馬良諺】 〖《蜀志》曰:馬良。
字季常。
襄陽宜城人也。
兄弟五人。
并有才名。
鄉裡為之諺曰雲雲。
良眉中有白毛。
故以稱之。
〗 馬氏五常。
白眉最良。
(○《三國志》馬良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 【鄉裡為李嚴諺】 〖江表傳曰:李嚴少為郡職。
鄉裡為嚴諺曰:〗 難可狎。
李鱗甲。
(○《禦覽》四百九十六。
《詩紀》九作李鱗甲。
) 【谯周引諺】 〖《蜀志》曰:周為仇國論曰:諺曰:〗 射幸數跌。
不如審發。
(○《三國志》谯周傳。
) 【時人語】 〖《華陽國志》曰:鎮北将軍王平。
始出軍武。
不大如書。
性警朗。
有思理。
與馬忠并垂事績。
同郡句扶。
亦果壯亞平。
官至左将軍。
封宕渠侯。
後張翼與襄陽廖化并為大将。
故時人語曰雲雲。
平本養外家何氏。
後複姓。
〗 前有何(《蜀志》注作王。
)句。
後有張廖。
(○《華陽國志》劉後主志。
《三國志》王平傳注。
) 【百姓諺】 〖漢晉春秋曰:楊儀等整軍而出。
百姓奔告宣王。
宣王追焉。
姜維令儀反旗鳴鼓。
若将向宣王者。
宣王乃退。
百姓為之諺曰:〗 死諸葛走生仲達。
(○《三國志》諸葛亮傳注。
《詩紀》九作諸葛諺。
) 【時人為劉巴語】 〖韓魏公《别錄》曰:劉巴。
字子初。
建武二年出鎮荊州。
卒于嶽陽。
葬于郡西。
後因巴墳。
遂号嶽陽為巴陵。
時人語曰:〗 生居三湘頭。
死葬三湘尾。
(○詩話總龜十九。
) 【諸葛亮引語論光武】 〖諸葛亮曰:曹子建論光武。
将則難比于韓、周。
謀臣則不敵于良、平。
時人談者亦以為然。
吾以此言誠欲美大光武之德。
而有誣一代之俊異。
何哉。
追觀光武二十八将。
下及馬援之徒。
忠貞智勇。
無所不有。
笃而論之。
非減曩時。
所以張陳特顯于前者。
乃自高帝動多闊疏。
故良平得廣于忠信。
彭勃得橫行外。
語有雲雲。
此言雖小。
有似二祖之時也。
〗 曲突徙薪為彼人。
焦頭爛額為上客。
(○金樓子立言篇下。
○逯案。
兩句見《漢書》霍光傳。
為彼人作無恩澤。
此其小異。
《漢書》不言為諺語。
而諸葛亮雲雲。
或後漢以後已流傳為俗語乎。
) ◎吳(附) ☆薛綜〈綜。
子敬文。
沛郡竹邑人。
吳初。
為交址太守。
後遷選曹尚書、太子少傅。
赤烏六年卒。
有集三卷。
〉【嘲蜀使張奉】 〖吳志曰:西使張奉于權前列尚書阚澤姓名以嘲澤。
澤不能答。
綜下行酒。
因勸酒曰:蜀者何也。
雲雲。
奉曰不當複列君吳邪。
綜應聲曰雲雲。
衆坐喜笑。
而奉無以對。
〗 有犬為獨。
無犬為蜀。
橫目苟(《類聚》作句。
《禦覽》作狗。
)身。
蟲入其腹。
無口為天。
有口為吳。
君臨萬邦。
天子之都。
(○《三國志》薛綜傳。
《類聚》二十五。
《禦覽》四百六十三。
) ☆張純〈純。
字元基。
吳郡人。
拜郎中。
補廣德令。
擢為太子輔義都尉。
〉【賦席】 〖文士傳曰:張敦子純與張俨及異俱童少。
往見骠騎将軍朱據。
據聞三人才名。
欲試之。
告曰:老鄙相聞。
饑渴其矣。
夫騕褭以迅遽為功。
鷹準以輕疾為妙。
其為吾各賦一物。
然後乃坐。
俨乃賦犬曰雲雲。
純賦席曰雲雲。
異賦弩曰雲雲。
三人各随其目所見而賦之。
皆成而後坐。
據大歡悅。
〗 席為冬設。
簟為夏施。
揖讓而坐。
君子攸宜。
(○《三國志》朱異傳注。
《類聚》六十九。
《初學記》十七、二十五。
《禦覽》三百八十五。
《詩紀》二十。
) ☆張俨〈俨。
字子節。
吳人。
官大鴻胪。
有默記三卷。
集一卷。
〉【賦犬】 守則有威。
出則有獲。
韓盧(《初學記》作犭盧。
)宋鵲。
書名竹帛。
(○《三國志》朱異傳注。
《初學記》十七。
《禦覽》三百八十五。
《詩紀》二十。
) ☆朱異字季文〈異。
字季文。
吳人。
赤烏中。
拜偏将軍。
遷揚武将軍。
建興
江夏鄳人。
為太守舍人。
遷庶子。
後主即位。
為黃門侍郎。
以照信校尉使吳。
還為侍中。
後曆任丞相參軍、尚書令、益州刺史等職。
魏嘉平五年。
為降人郭循所害。
〉【嘲吳群臣】 〖諸葛恪别傳曰:權嘗飨蜀使費祎。
先逆敕群臣。
使至伏食勿起。
至。
權為辍食。
而群下不起。
祎嘲調之曰:〗 鳳皇來翔。
骐驎吐哺。
驢騾無知。
伏食如故。
(○《三國志》諸葛恪傳注。
《類聚》二十五。
《禦覽》四百六十六。
) 【雜歌謠辭】 【時人為張飛玉追馬歌】 〖寰宇記曰:張飛有馬号玉追。
時人歌曰:〗 人守有張飛。
馬中有玉追。
(○廣博物志。
) 【襄陽鄉裡為諸葛亮諺】 〖襄陽記曰:黃承彥者。
高爽開列。
為沔南名士。
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
身有醜女。
黃頭黑色。
而才堪相配。
孔明許。
即載送之。
時人以為笑樂。
鄉裡為之諺曰:〗 莫作孔明擇婦。
止得阿承醜女。
(○《三國志》諸葛亮傳注。
) 【襄陽鄉裡為馬良諺】 〖《蜀志》曰:馬良。
字季常。
襄陽宜城人也。
兄弟五人。
并有才名。
鄉裡為之諺曰雲雲。
良眉中有白毛。
故以稱之。
〗 馬氏五常。
白眉最良。
(○《三國志》馬良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 【鄉裡為李嚴諺】 〖江表傳曰:李嚴少為郡職。
鄉裡為嚴諺曰:〗 難可狎。
李鱗甲。
(○《禦覽》四百九十六。
《詩紀》九作李鱗甲。
) 【谯周引諺】 〖《蜀志》曰:周為仇國論曰:諺曰:〗 射幸數跌。
不如審發。
(○《三國志》谯周傳。
) 【時人語】 〖《華陽國志》曰:鎮北将軍王平。
始出軍武。
不大如書。
性警朗。
有思理。
與馬忠并垂事績。
同郡句扶。
亦果壯亞平。
官至左将軍。
封宕渠侯。
後張翼與襄陽廖化并為大将。
故時人語曰雲雲。
平本養外家何氏。
後複姓。
〗 前有何(《蜀志》注作王。
)句。
後有張廖。
(○《華陽國志》劉後主志。
《三國志》王平傳注。
) 【百姓諺】 〖漢晉春秋曰:楊儀等整軍而出。
百姓奔告宣王。
宣王追焉。
姜維令儀反旗鳴鼓。
若将向宣王者。
宣王乃退。
百姓為之諺曰:〗 死諸葛走生仲達。
(○《三國志》諸葛亮傳注。
《詩紀》九作諸葛諺。
) 【時人為劉巴語】 〖韓魏公《别錄》曰:劉巴。
字子初。
建武二年出鎮荊州。
卒于嶽陽。
葬于郡西。
後因巴墳。
遂号嶽陽為巴陵。
時人語曰:〗 生居三湘頭。
死葬三湘尾。
(○詩話總龜十九。
) 【諸葛亮引語論光武】 〖諸葛亮曰:曹子建論光武。
将則難比于韓、周。
謀臣則不敵于良、平。
時人談者亦以為然。
吾以此言誠欲美大光武之德。
而有誣一代之俊異。
何哉。
追觀光武二十八将。
下及馬援之徒。
忠貞智勇。
無所不有。
笃而論之。
非減曩時。
所以張陳特顯于前者。
乃自高帝動多闊疏。
故良平得廣于忠信。
彭勃得橫行外。
語有雲雲。
此言雖小。
有似二祖之時也。
〗 曲突徙薪為彼人。
焦頭爛額為上客。
(○金樓子立言篇下。
○逯案。
兩句見《漢書》霍光傳。
為彼人作無恩澤。
此其小異。
《漢書》不言為諺語。
而諸葛亮雲雲。
或後漢以後已流傳為俗語乎。
) ◎吳(附) ☆薛綜〈綜。
子敬文。
沛郡竹邑人。
吳初。
為交址太守。
後遷選曹尚書、太子少傅。
赤烏六年卒。
有集三卷。
〉【嘲蜀使張奉】 〖吳志曰:西使張奉于權前列尚書阚澤姓名以嘲澤。
澤不能答。
綜下行酒。
因勸酒曰:蜀者何也。
雲雲。
奉曰不當複列君吳邪。
綜應聲曰雲雲。
衆坐喜笑。
而奉無以對。
〗 有犬為獨。
無犬為蜀。
橫目苟(《類聚》作句。
《禦覽》作狗。
)身。
蟲入其腹。
無口為天。
有口為吳。
君臨萬邦。
天子之都。
(○《三國志》薛綜傳。
《類聚》二十五。
《禦覽》四百六十三。
) ☆張純〈純。
字元基。
吳郡人。
拜郎中。
補廣德令。
擢為太子輔義都尉。
〉【賦席】 〖文士傳曰:張敦子純與張俨及異俱童少。
往見骠騎将軍朱據。
據聞三人才名。
欲試之。
告曰:老鄙相聞。
饑渴其矣。
夫騕褭以迅遽為功。
鷹準以輕疾為妙。
其為吾各賦一物。
然後乃坐。
俨乃賦犬曰雲雲。
純賦席曰雲雲。
異賦弩曰雲雲。
三人各随其目所見而賦之。
皆成而後坐。
據大歡悅。
〗 席為冬設。
簟為夏施。
揖讓而坐。
君子攸宜。
(○《三國志》朱異傳注。
《類聚》六十九。
《初學記》十七、二十五。
《禦覽》三百八十五。
《詩紀》二十。
) ☆張俨〈俨。
字子節。
吳人。
官大鴻胪。
有默記三卷。
集一卷。
〉【賦犬】 守則有威。
出則有獲。
韓盧(《初學記》作犭盧。
)宋鵲。
書名竹帛。
(○《三國志》朱異傳注。
《初學記》十七。
《禦覽》三百八十五。
《詩紀》二十。
) ☆朱異字季文〈異。
字季文。
吳人。
赤烏中。
拜偏将軍。
遷揚武将軍。
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