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不永享百齡。
賦詩以寫懷。
伏轼淚沾纓。
(五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三。
《詩紀》十二。
○《宋書》此曲第一解疊首二句。
第二至第五解疊第三字至第十字。
樂府同。
) 【棹歌行】 王者布大化。
配乾稽後隻。
(《宋書》誤作祗。
《廣文選》同。
)陽育則陰殺。
晷景應度移。
(一解)文德以時振。
武功伐不随。
重華舞幹戚。
有苗服從妫。
(二解)蠢爾吳中(《宋書》作蜀。
樂府同。
)虜。
憑江栖山阻。
哀哉王士民。
瞻仰靡依怙。
(三解)皇上悼愍斯。
宿昔奮天怒。
發我許昌宮。
列舟于長浦。
(四解)翌日乘波揚。
棹歌悲且涼。
太(《宋書》作大。
樂府同。
)常拂白日。
旗幟紛設張。
(五解)将抗旄與钺。
耀威于彼方。
伐罪以吊民。
清我東南疆。
(将抗下為趨。
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四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種瓜篇】〖《詩紀》雲。
即春遊曲。
玉台題雲樂府。
○逯案。
《樂府詩集》此歌在古樂府行胡從何來後。
題曰同前。
而不在春遊曲内。
《詩紀》誤。
〗 種瓜東井上。
冉冉自逾垣。
與君新為婚。
瓜葛相結連。
寄托不肖軀。
有如倚太(《廣文選》作泰。
)山。
兔絲無根株。
蔓延自登緣。
萍藻托清流。
常恐身不全。
被蒙丘山惠。
賤妾執拳拳。
天日照知這。
想君亦俱然。
(○玉台新詠二作樂府詩。
《樂府詩集》七十七。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燕歌行】 白日晼晼忽西傾。
霜露慘凄塗階庭。
秋草卷葉摧枝莖。
翩翩飛蓬常獨征。
有似遊子不安(《廣文選》作遑。
)甯。
(○《類聚》四十二。
《樂府詩集》三十二。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猛虎行】 雙(事文《類聚》作梧。
)桐生空井。
枝葉自相(《禦覽》或作交。
事文《類聚》同。
)加。
(《禦覽》或誤作如。
)通泉浸(《禦覽》或作溉。
事類賦同。
)其根。
玄雨(《初學記》作雲。
《禦覽》或同。
)潤其柯。
綠葉何蓩蓩。
青條視曲阿。
上有雙栖鳥。
交頸鳴相和。
何意行路者。
秉丸彈是窠。
(○《類聚》八十八作魏明帝詩。
引加、柯二韻。
《初學記》七、《禦覽》百八十九、事類賦桐賦注、事文《類聚》後集二十三并引加、柯二韻。
《禦覽》三百五十引加、柯、和、窠四韻。
九百五十六引如、柯、阿三韻。
) 【堂上行】 武夫懷勇毅。
勒馬于中原。
幹戈森若林。
長劍奮無前。
(○《禦覽》三百五十一。
) 【清調歌】 飛舟沈(當作汛。
)洪波。
旌旗蔽白日精。
楫人荷輕棹。
騰飛造波庭。
(○《書鈔》百三十七。
) 【自惜身薄祜行】 出身秦川。
爰居伊洛。
(○《文選》三十拟魏太子邺中集注。
六十吊魏武帝文注。
) 【野田黃雀行】 四夷重譯貢。
百姓讴吟詠太康。
(○《文選》二十一張子房詩注。
) 【豫章行】 于斯誠微物。
能不懷傷悴。
(○《文選》二十五還舊園詩注。
) 【樂府詩】 昭昭素明月。
(李善本《文選》作月明。
)晖光燭我床。
憂人不能寐。
耿耿夜何長。
微風沖(《文選》作吹。
樂府同。
)閨闼。
羅帷自飄飏。
攬衣曳長帶。
屣(玉台作縱。
戲鴻堂帖、《廣文選》同。
)履下高堂。
東西安所之。
徘徊以彷徨。
春鳥向(《文選》作翻。
樂府、《詩紀》同。
樂府注雲。
一作向。
《廣文選》作何。
)南飛。
翩翩獨翺翔。
悲聲命俦匹。
哀鳴傷我腸。
感物懷所思。
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
舒憤訴穹蒼。
(○《文選》二十七。
《樂府詩集》六十二、《詩紀》七并作古辭傷歌行。
玉台新詠二所引缺末一韻。
《類聚》四十二作古長歌行。
引床、長、飏、堂四韻。
戲鴻堂帖八作古辭。
《樂府詩集》所引缺末一韻。
《廣文選》十三所引缺末一韻。
) 【樂府詩】 晝作不辍手。
猛燭繼望舒。
(○《禦覽》八百七十。
) ☆杜摯〈摯。
字德魯。
河東人。
明帝時曆任郎中令、校書郎。
有集二卷。
〉【贈毋丘儉詩】 〖文章叙錄曰:摯與毋丘儉鄉裡相親。
故為詩與儉。
求仙人藥一丸。
欲以感切儉求助也。
儉答以詩。
然摯竟不得遷。
卒于秘書。
〗 骐骥馬不試。
婆娑槽枥間。
壯士志未伸。
坎轲多辛酸。
伊摯為媵臣。
呂望身操竿。
夷吾困商販。
甯戚對牛歎。
食其處監門。
淮陰饑不餐。
賣臣老負薪。
妻畔(《廣文選》作叛。
《詩紀》同。
)呼不還。
釋之宦十年。
位不增故官。
才非八子倫。
而與齊其患。
無知不在此。
袁盎未有言。
被此笃(《廣文選》作屬。
《詩紀》作萬。
并誤。
)病久。
榮衛動不安。
聞有韓衆藥。
信來給一丸。
(○《三國志》劉劭傳注。
《廣文選》十。
《詩紀》十七。
) 【贈毋丘荊州詩】 鹄飛舉萬裡。
一飛?(《初學記》作?飛。
)昊蒼。
翔高志難得。
離鴻失所望。
(○《初學記》十八。
)
賦詩以寫懷。
伏轼淚沾纓。
(五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三。
《詩紀》十二。
○《宋書》此曲第一解疊首二句。
第二至第五解疊第三字至第十字。
樂府同。
) 【棹歌行】 王者布大化。
配乾稽後隻。
(《宋書》誤作祗。
《廣文選》同。
)陽育則陰殺。
晷景應度移。
(一解)文德以時振。
武功伐不随。
重華舞幹戚。
有苗服從妫。
(二解)蠢爾吳中(《宋書》作蜀。
樂府同。
)虜。
憑江栖山阻。
哀哉王士民。
瞻仰靡依怙。
(三解)皇上悼愍斯。
宿昔奮天怒。
發我許昌宮。
列舟于長浦。
(四解)翌日乘波揚。
棹歌悲且涼。
太(《宋書》作大。
樂府同。
)常拂白日。
旗幟紛設張。
(五解)将抗旄與钺。
耀威于彼方。
伐罪以吊民。
清我東南疆。
(将抗下為趨。
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四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種瓜篇】〖《詩紀》雲。
即春遊曲。
玉台題雲樂府。
○逯案。
《樂府詩集》此歌在古樂府行胡從何來後。
題曰同前。
而不在春遊曲内。
《詩紀》誤。
〗 種瓜東井上。
冉冉自逾垣。
與君新為婚。
瓜葛相結連。
寄托不肖軀。
有如倚太(《廣文選》作泰。
)山。
兔絲無根株。
蔓延自登緣。
萍藻托清流。
常恐身不全。
被蒙丘山惠。
賤妾執拳拳。
天日照知這。
想君亦俱然。
(○玉台新詠二作樂府詩。
《樂府詩集》七十七。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燕歌行】 白日晼晼忽西傾。
霜露慘凄塗階庭。
秋草卷葉摧枝莖。
翩翩飛蓬常獨征。
有似遊子不安(《廣文選》作遑。
)甯。
(○《類聚》四十二。
《樂府詩集》三十二。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猛虎行】 雙(事文《類聚》作梧。
)桐生空井。
枝葉自相(《禦覽》或作交。
事文《類聚》同。
)加。
(《禦覽》或誤作如。
)通泉浸(《禦覽》或作溉。
事類賦同。
)其根。
玄雨(《初學記》作雲。
《禦覽》或同。
)潤其柯。
綠葉何蓩蓩。
青條視曲阿。
上有雙栖鳥。
交頸鳴相和。
何意行路者。
秉丸彈是窠。
(○《類聚》八十八作魏明帝詩。
引加、柯二韻。
《初學記》七、《禦覽》百八十九、事類賦桐賦注、事文《類聚》後集二十三并引加、柯二韻。
《禦覽》三百五十引加、柯、和、窠四韻。
九百五十六引如、柯、阿三韻。
) 【堂上行】 武夫懷勇毅。
勒馬于中原。
幹戈森若林。
長劍奮無前。
(○《禦覽》三百五十一。
) 【清調歌】 飛舟沈(當作汛。
)洪波。
旌旗蔽白日精。
楫人荷輕棹。
騰飛造波庭。
(○《書鈔》百三十七。
) 【自惜身薄祜行】 出身秦川。
爰居伊洛。
(○《文選》三十拟魏太子邺中集注。
六十吊魏武帝文注。
) 【野田黃雀行】 四夷重譯貢。
百姓讴吟詠太康。
(○《文選》二十一張子房詩注。
) 【豫章行】 于斯誠微物。
能不懷傷悴。
(○《文選》二十五還舊園詩注。
) 【樂府詩】 昭昭素明月。
(李善本《文選》作月明。
)晖光燭我床。
憂人不能寐。
耿耿夜何長。
微風沖(《文選》作吹。
樂府同。
)閨闼。
羅帷自飄飏。
攬衣曳長帶。
屣(玉台作縱。
戲鴻堂帖、《廣文選》同。
)履下高堂。
東西安所之。
徘徊以彷徨。
春鳥向(《文選》作翻。
樂府、《詩紀》同。
樂府注雲。
一作向。
《廣文選》作何。
)南飛。
翩翩獨翺翔。
悲聲命俦匹。
哀鳴傷我腸。
感物懷所思。
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
舒憤訴穹蒼。
(○《文選》二十七。
《樂府詩集》六十二、《詩紀》七并作古辭傷歌行。
玉台新詠二所引缺末一韻。
《類聚》四十二作古長歌行。
引床、長、飏、堂四韻。
戲鴻堂帖八作古辭。
《樂府詩集》所引缺末一韻。
《廣文選》十三所引缺末一韻。
) 【樂府詩】 晝作不辍手。
猛燭繼望舒。
(○《禦覽》八百七十。
) ☆杜摯〈摯。
字德魯。
河東人。
明帝時曆任郎中令、校書郎。
有集二卷。
〉【贈毋丘儉詩】 〖文章叙錄曰:摯與毋丘儉鄉裡相親。
故為詩與儉。
求仙人藥一丸。
欲以感切儉求助也。
儉答以詩。
然摯竟不得遷。
卒于秘書。
〗 骐骥馬不試。
婆娑槽枥間。
壯士志未伸。
坎轲多辛酸。
伊摯為媵臣。
呂望身操竿。
夷吾困商販。
甯戚對牛歎。
食其處監門。
淮陰饑不餐。
賣臣老負薪。
妻畔(《廣文選》作叛。
《詩紀》同。
)呼不還。
釋之宦十年。
位不增故官。
才非八子倫。
而與齊其患。
無知不在此。
袁盎未有言。
被此笃(《廣文選》作屬。
《詩紀》作萬。
并誤。
)病久。
榮衛動不安。
聞有韓衆藥。
信來給一丸。
(○《三國志》劉劭傳注。
《廣文選》十。
《詩紀》十七。
) 【贈毋丘荊州詩】 鹄飛舉萬裡。
一飛?(《初學記》作?飛。
)昊蒼。
翔高志難得。
離鴻失所望。
(○《初學記》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