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善哉行】 我徂(《禦覽》誤作祖。
)我征。
伐彼(《禦覽》誤作被。
)蠻虜。
練師簡卒。
爰正(《禦覽》作整。
)其旅。
輕舟竟川。
初鴻(《禦覽》作傍江。
是。
應據正。
)依浦。
桓桓猛毅。
如罴。
(《禦覽》作熊。
《詩紀》雲。
一作貅。
)如虎。
(上二句《書鈔》作赳赳桓桓。
猛毅如虎。
)發炮(《宋書》誤作袍。
《書鈔》作桴。
《禦覽》同。
樂府、《廣文選》作[□]。
)若雷。
吐氣如(各書作成。
《廣文選》作如。
)雨。
旄旌(樂府作旍。
《禦覽》作旌旄。
)指麾。
進退應矩。
(《書鈔》作指麾進退。
疊應長矩。
)百馬齊辔。
禦由造父。
休休六軍。
鹹同斯武。
兼塗星邁。
亮(《宋書》作{山亮}。
)茲行阻。
行行日遠。
西背後京許。
遊弗淹旬。
遂屆揚土。
奔寇震懼。
莫敢當禦。
權實豎(《文選》作堅。
)子。
備則亡虜。
假氣遊魂。
魚鳥(《文選》注作鳥魚。
)為伍。
虎臣列将。
怫郁充(《宋書》作免。
怒。
淮泗肅清。
奮揚微所。
運德耀威。
惟鎮惟撫。
反旆言歸。
旆(《宋書》作告。
《詩紀》雲。
一作告。
)入皇祖。
(《詩紀》雲。
《宋書》樂志分為八解。
無權實豎子以下四句。
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六、《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所引并少權實豎子四句。
又《書鈔》百十四引虜、旅、虎、雨、矩五韻。
《文選》四十三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注引虜、伍二韻。
五十七馬?督诔注引伍一韻。
又《禦覽》三百六引虜、旅、浦、虎、雨、矩六韻。
○逯案。
權實豎子以下四句。
蓋《詩紀》據《文選》注以意補入。
未必符原詩舊貌。
) 【同前四解】 赫赫大魏。
王師徂征。
冒暑讨亂。
振耀威靈。
(一解)泛舟黃河。
随波潺湲。
通渠回越。
行路綿綿。
(二解)彩旄蔽日。
旗(樂府作旌。
)旒翳天。
淫魚瀺灂。
遊戲(樂府作嬉。
)深淵。
(三解)唯塘泊。
(樂府作洎。
)從如流。
不為單。
握揚楚。
心惆怅。
歌采薇。
心綿綿。
在淮淝。
願君速節(《宋書》作捷。
樂府同。
)早旋歸。
(四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六。
《詩紀》十二。
) 【步出夏門行】〖《詩紀》雲。
一曰隴西行。
○逯案。
《宋書》有此一曰注。
〗 步出夏門。
東登首陽山。
嗟哉夷叔。
仲尼稱賢。
君子退讓。
小人争先。
惟斯二子。
于今稱傳。
林鐘受謝。
節改時遷。
日月不居。
誰得久存。
善哉殊複善。
弦歌樂(樂府注。
樂下有我字。
應據補。
)情。
(一解)商風夕起。
悲彼秋蟬。
變形易色。
随風東西。
乃眷西顧。
雲霧相連。
丹霞蔽日。
彩虹帶天。
弱水潺潺。
葉落翩翩。
孤禽失群。
悲鳴其間。
善哉殊複善。
悲鳴在(《宋書》在下衍鳴字。
樂府同。
)其間。
(二解)朝遊清冷。
日暮嗟歸。
(朝遊止此為豔。
)[足戚]迫日暮。
鳥鵲南飛。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卒逢風雨。
樹折枝摧。
雄來驚雌。
雌獨愁栖。
夜失群侶。
悲鳴徘徊。
芃芃荊棘。
葛生綿綿。
感彼風人。
惆怅自憐。
月盈則沖。
華不再繁。
古來之說。
嗟載一言。
([足戚]迫下為趨。
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七。
《廣文選》十三。
又《樂府詩集》三十六瑟調曲善哉行題注引情一韻。
○逯案。
《詩紀》于此篇後。
曾據選詩外編補出本辭一篇。
并注雲。
右一曲疑是前篇本辭。
見選詩外編。
今按樂府增六句雲雲。
《詩紀》此說非是。
選詩外編本不足據。
又《詩紀》所附本辭。
其中夾雜魏武、魏文之作。
何得稱為本辭。
今删去該篇。
并說明于此。
) 【月重輪行】 天地無窮。
人命有終。
立功揚名。
行之在躬。
聖賢度量。
得為道中。
(○《類聚》四十二。
《樂府詩集》四十。
《詩紀》十二。
) 【長歌行】 靜夜不能寐。
耳聽(《類聚》作聆。
)衆禽鳴。
大(《類聚》作入。
《文選》注作久。
)城育狐兔。
高墉多鳥聲。
壞宇何寥廓。
宿屋邪草生。
中心感時物。
撫劍下前庭。
(《類聚》作攬劍下間庭。
)翔佯于階際。
景星一何明。
仰首觀靈宿。
北辰奮休榮。
哀彼失群燕。
喪偶獨茕茕。
單心誰與侶。
造房孰與成。
徒然喟有和。
悲慘傷人情。
餘情偏易感。
懷往(樂府誤作罔。
)增憤盈。
吐吟音不徹。
泣涕沾羅纓。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又《類聚》四十二引鳴、聲、庭、明四韻。
《文選》十一蕪城賦注引聲一韻。
) 【苦寒行】 悠悠發洛都。
茾我征東行。
征行彌二旬。
屯吹龍(《宋書》作隴。
)陂城。
(一解)顧觀故壘處。
皇祖之所營。
屋室若平昔。
棟宇無邪傾。
(二解)奈何我皇祖。
潛德隐聖形。
雖沒而不朽。
書貴垂伐(《宋書》作休。
樂府同。
)名。
(三解)光光我皇祖。
軒耀同其榮。
遺化布四海。
八表以肅清。
(四解)雖有吳蜀寇。
春秋足耀兵。
徒悲我皇祖。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善哉行】 我徂(《禦覽》誤作祖。
)我征。
伐彼(《禦覽》誤作被。
)蠻虜。
練師簡卒。
爰正(《禦覽》作整。
)其旅。
輕舟竟川。
初鴻(《禦覽》作傍江。
是。
應據正。
)依浦。
桓桓猛毅。
如罴。
(《禦覽》作熊。
《詩紀》雲。
一作貅。
)如虎。
(上二句《書鈔》作赳赳桓桓。
猛毅如虎。
)發炮(《宋書》誤作袍。
《書鈔》作桴。
《禦覽》同。
樂府、《廣文選》作[□]。
)若雷。
吐氣如(各書作成。
《廣文選》作如。
)雨。
旄旌(樂府作旍。
《禦覽》作旌旄。
)指麾。
進退應矩。
(《書鈔》作指麾進退。
疊應長矩。
)百馬齊辔。
禦由造父。
休休六軍。
鹹同斯武。
兼塗星邁。
亮(《宋書》作{山亮}。
)茲行阻。
行行日遠。
西背後京許。
遊弗淹旬。
遂屆揚土。
奔寇震懼。
莫敢當禦。
權實豎(《文選》作堅。
)子。
備則亡虜。
假氣遊魂。
魚鳥(《文選》注作鳥魚。
)為伍。
虎臣列将。
怫郁充(《宋書》作免。
怒。
淮泗肅清。
奮揚微所。
運德耀威。
惟鎮惟撫。
反旆言歸。
旆(《宋書》作告。
《詩紀》雲。
一作告。
)入皇祖。
(《詩紀》雲。
《宋書》樂志分為八解。
無權實豎子以下四句。
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六、《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所引并少權實豎子四句。
又《書鈔》百十四引虜、旅、虎、雨、矩五韻。
《文選》四十三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注引虜、伍二韻。
五十七馬?督诔注引伍一韻。
又《禦覽》三百六引虜、旅、浦、虎、雨、矩六韻。
○逯案。
權實豎子以下四句。
蓋《詩紀》據《文選》注以意補入。
未必符原詩舊貌。
) 【同前四解】 赫赫大魏。
王師徂征。
冒暑讨亂。
振耀威靈。
(一解)泛舟黃河。
随波潺湲。
通渠回越。
行路綿綿。
(二解)彩旄蔽日。
旗(樂府作旌。
)旒翳天。
淫魚瀺灂。
遊戲(樂府作嬉。
)深淵。
(三解)唯塘泊。
(樂府作洎。
)從如流。
不為單。
握揚楚。
心惆怅。
歌采薇。
心綿綿。
在淮淝。
願君速節(《宋書》作捷。
樂府同。
)早旋歸。
(四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六。
《詩紀》十二。
) 【步出夏門行】〖《詩紀》雲。
一曰隴西行。
○逯案。
《宋書》有此一曰注。
〗 步出夏門。
東登首陽山。
嗟哉夷叔。
仲尼稱賢。
君子退讓。
小人争先。
惟斯二子。
于今稱傳。
林鐘受謝。
節改時遷。
日月不居。
誰得久存。
善哉殊複善。
弦歌樂(樂府注。
樂下有我字。
應據補。
)情。
(一解)商風夕起。
悲彼秋蟬。
變形易色。
随風東西。
乃眷西顧。
雲霧相連。
丹霞蔽日。
彩虹帶天。
弱水潺潺。
葉落翩翩。
孤禽失群。
悲鳴其間。
善哉殊複善。
悲鳴在(《宋書》在下衍鳴字。
樂府同。
)其間。
(二解)朝遊清冷。
日暮嗟歸。
(朝遊止此為豔。
)[足戚]迫日暮。
鳥鵲南飛。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卒逢風雨。
樹折枝摧。
雄來驚雌。
雌獨愁栖。
夜失群侶。
悲鳴徘徊。
芃芃荊棘。
葛生綿綿。
感彼風人。
惆怅自憐。
月盈則沖。
華不再繁。
古來之說。
嗟載一言。
([足戚]迫下為趨。
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七。
《廣文選》十三。
又《樂府詩集》三十六瑟調曲善哉行題注引情一韻。
○逯案。
《詩紀》于此篇後。
曾據選詩外編補出本辭一篇。
并注雲。
右一曲疑是前篇本辭。
見選詩外編。
今按樂府增六句雲雲。
《詩紀》此說非是。
選詩外編本不足據。
又《詩紀》所附本辭。
其中夾雜魏武、魏文之作。
何得稱為本辭。
今删去該篇。
并說明于此。
) 【月重輪行】 天地無窮。
人命有終。
立功揚名。
行之在躬。
聖賢度量。
得為道中。
(○《類聚》四十二。
《樂府詩集》四十。
《詩紀》十二。
) 【長歌行】 靜夜不能寐。
耳聽(《類聚》作聆。
)衆禽鳴。
大(《類聚》作入。
《文選》注作久。
)城育狐兔。
高墉多鳥聲。
壞宇何寥廓。
宿屋邪草生。
中心感時物。
撫劍下前庭。
(《類聚》作攬劍下間庭。
)翔佯于階際。
景星一何明。
仰首觀靈宿。
北辰奮休榮。
哀彼失群燕。
喪偶獨茕茕。
單心誰與侶。
造房孰與成。
徒然喟有和。
悲慘傷人情。
餘情偏易感。
懷往(樂府誤作罔。
)增憤盈。
吐吟音不徹。
泣涕沾羅纓。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又《類聚》四十二引鳴、聲、庭、明四韻。
《文選》十一蕪城賦注引聲一韻。
) 【苦寒行】 悠悠發洛都。
茾我征東行。
征行彌二旬。
屯吹龍(《宋書》作隴。
)陂城。
(一解)顧觀故壘處。
皇祖之所營。
屋室若平昔。
棟宇無邪傾。
(二解)奈何我皇祖。
潛德隐聖形。
雖沒而不朽。
書貴垂伐(《宋書》作休。
樂府同。
)名。
(三解)光光我皇祖。
軒耀同其榮。
遺化布四海。
八表以肅清。
(四解)雖有吳蜀寇。
春秋足耀兵。
徒悲我皇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