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卷二

關燈
作近。

    )求之若遠。

    遂迷(《文選》注作迩。

    《禦覽》作迷而。

    )不複。

    自嬰屯蹇。

    喟然回慮。

    題彼泰山。

    郁确其高。

    梁甫回連。

    枳棘充路。

    陟之無緣。

    将伐無柯。

    患茲蔓延。

    惟以永歎。

    涕霣潺湲。

    (○《孔叢子》記問篇。

    《詩紀前集》一。

    《文選》二十三臨終詩注引蹇一韻。

    《禦覽》五百七十一引阪、遠、蹇三韻。

    ) 【獲麟歌】  〖《孔叢子》曰:叔孫氏之車子Θ商樵於野而獲麟焉。

    衆莫之識。

    以為不祥。

    棄之五父之衢。

    冉有告曰:麇身而肉角。

    豈天之妖乎。

    夫子往觀焉。

    泣曰:麟也。

    麟出而死。

    吾道窮矣。

    乃歌雲。

    〗 唐虞世兮(《論語》摘衰聖作之世。

    )麟鳳遊。

    今非其時來(《孔叢子》作吾。

    )何求。

    (《論語》摘衰聖作由。

    )麟兮麟兮我心憂。

    (○《孔叢子》記問篇。

    古微書《論語》摘衰聖。

    《禦覽》五百七十一、八百八十九。

    《詩紀前集》一。

    )  【琴歌】 〖風俗通曰:百裡奚為秦相。

    堂上樂作。

    所賃浣婦自言知音。

    因援琴撫弦而歌曰雲雲。

    問之。

    乃其故妻。

    還為夫婦也。

    ○《詩紀》從《樂府詩集》於題下注雲三首。

    然後引風俗通叙其本事。

    逯案。

    此三首歌辭大同小異。

    一見典略。

    一見《顔氏家訓》。

    并不全出風俗通。

    《樂府詩集》、嚴氏全後漢文以為皆出風俗通者。

    非是。

    今以風俗通所載為正文。

    而以他二首附之。

    〗 百裡奚。

    初娶我時五羊皮。

    臨當相(《禦覽》無相字。

    樂府同。

    )别時(《禦覽》作行。

    )烹乳雞。

    今适富貴忘我為。

    (○《禦覽》五百七十二。

    《樂府詩集》六十。

    《詩紀前集》四。

    ) 【琴歌】〖附〗 百裡奚。

    百裡奚。

    (《禦覽》不疊句。

    )母已死。

    葬南□。

    (《禦覽》作溪。

    )墳以瓦。

    (以瓦《禦覽》寫作已。

    )覆以柴。

    (《禦覽》誤作紫。

    )舂黃藜。

    (《禦覽》誤作春莫黎。

    )搤伏雞。

    西入秦。

    五羖皮。

    今日富貴捐我為。

    (○《禦覽》五百七十六引典略。

    《樂府詩集》六十。

    《詩紀前集》四。

    ) 【琴歌】〖附〗 百裡奚。

    五羊皮。

    憶别時。

    烹伏雌。

    炊扊扅。

    今日富貴忘我為。

    (○《顔氏家訓》書證篇作古樂府歌百裡奚詞。

    《樂府詩集》六十。

    《詩紀前集》四。

    ) 【漁父歌】〖《詩紀》雲。

    一作渡伍員歌。

    〗 〖《吳越春秋》曰:伍子胥逃楚。

    與楚太子建奔鄭。

    晉頃公欲因太子謀鄭。

    鄭知之。

    殺太子建。

    伍員奔吳。

    追者在後。

    至江。

    江中有漁父。

    子胥呼之。

    漁父欲渡。

    因歌曰雲雲。

    子胥止蘆之漪。

    漁父又歌曰雲雲。

    既渡。

    漁父視之有饑色。

    曰:為子取饷。

    漁父去。

    子胥疑之。

    乃潛深葦之中。

    父來持麥飯鮑魚羹盎漿。

    求之不見。

    因歌而呼之曰雲雲。

    子胥出飲食畢。

    解百金之劍以贈漁父。

    不受。

    問其姓名。

    不答。

    子胥誡漁父曰:掩子之盎漿。

    無令其露。

    漁父諾。

    胥行數步。

    漁者覆船自沈於江。

    〗 日月昭昭乎(越絕書、《書鈔》寫作日昭昭。

    《禦覽》或寫作□□兮。

    或寫作灼灼兮。

    案作日昭昭是。

    )寝已馳。

    (越絕書作侵以施。

    《書鈔》作侵已施。

    《禦覽》或作侵已施。

    或作侵已私。

    )與子期乎(越絕書、《書鈔》作甫。

    《禦覽》或作甫。

    或作兮。

    )蘆之漪。

    (越絕書、《書鈔》作漪。

    《禦覽》或字缺或作崎。

    案作漪是。

    ○《吳越春秋》上。

    越絕書一。

    《書鈔》百六引越紀。

    《禦覽》六十九引輿地志。

    又五百七十一。

    《詩紀前集》二。

    )  日已夕兮予心憂悲。

    月已馳兮何不渡為。

    事浸急兮将奈何。

    (越絕書作心中目施。

    子可渡河。

    何為不出。

    船到即載入船而伏。

    《書鈔》引越紀、《禦覽》引越絕書略同。

    ○《吳越春秋》三。

    ) 蘆中人。

    蘆中人。

    豈非窮士乎。

    (○同上) 【河上歌】 〖《吳越春秋》曰:楚白喜奔吳。

    吳王阖闾以為大夫。

    與謀國事。

    吳大夫被離問子胥曰:何見而信喜。

    子胥曰:吾之怨與喜同。

    子不聞河上歌乎。

    〗 同病相憐。

    同憂相扌求。

    (《吳越春秋》作救。

    )驚翔之鳥相随而集。

    濑下之水因複俱流。

    (《詩紀》此下有胡馬望北風而立。

    越燕向日而熙。

    誰不愛其所近。

    悲其所思者乎數句。

    案此已非歌詩本文。

    不應闌入。

    今删。

    ○《吳越春秋》四。

    《詩紀前集》二。

    )  【申包胥歌】  〖《吳越春秋》曰:子胥以吳兵伐楚。

    入郢。

    昭王出奔。

    申包胥乃之秦求救。

    倚哭於秦庭。

    七日七夜。

    口不絕聲。

    哭已。

    歌曰雲雲。

    桓公大驚曰:楚有賢臣若此。

    吳猶欲滅之。

    寡人無臣若斯者。

    其亡無日矣。

    為賦無衣之詩。

    出師而送之。

    〗  吳為無道。

    封豕長蛇。

    以食上國。

    欲有天下。

    政從楚起。

    寡君出自草澤。

    使來告急。

    (○《吳越春秋》四。

    《詩紀前集》二。

    )  【窮劫曲】 〖《吳越春秋》曰:楚樂師扈子非荊王信讒佞殺伍奢、白州犁而寇不絕於境。

    至乃掘平王墓。

    戮屍奸喜。

    以辱楚君臣。

    又傷昭王困迫。

    幾為天下大鄙。

    乃援琴為楚作窮劫之曲。

    其詞曰:〗  王耶王耶何乖劣。

    (《吳越春秋》作烈。

    注雲。

    疑當作劣。

    )不顧宗廟聽讒孽。

    任用無忌多所殺。

    誅夷白氏族幾滅。

    二子東奔适吳越。

    吳王哀痛助忉怛。

    重涕舉兵将西伐。

    伍胥白喜孫武決。

    三戰破郢王奔發。

    留兵縱騎虜京阙。

    楚荊骸骨遭掘發。

    (《吳越春秋》作發掘。

    )鞭辱腐屍恥難雪。

    幾危宗廟社稷滅。

    莊(《吳越春秋》作嚴。

    )王何罪國幾絕。

    卿士凄怆長恻悷。

    吳軍雖去怖不歇。

    原王更隐撫忠節。

    勿為讒口能謗亵。

    (《吳越春秋》四。

    《詩紀前集》四。

    ○逯案。

    渚宮舊事二曰:昭王反郢。

    樂師扈子侍坐。

    引琴而歌曰:王兮王兮聽讒邪。

    枉殺左右冤伍奢。

    二子懷恨東奔吳。

    創仇構禍破國都。

    鞭屍戮骸邱墓屠。

    賴申包胥人獲蘇。

    王雖反國憂未徂。

    與此互有異同。

    ) 【烏鵲歌】 〖《吳越春秋》曰:越王句踐與大夫種、範蠡入臣於吳。

    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

    越王夫人乃據船哭。

    顧烏鵲啄江渚之蝦。

    飛去複來。

    因哭而歌之曰雲雲。

    又哀吟曰雲雲。

    〗  仰飛鳥兮烏鸢。

    淩玄虛兮(《吳越春秋》無兮字。

    )号(《吳越春秋》注雲。

    号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