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拿破侖大勢已去

關燈
一擊敗。

    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裡,戰敗的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被拿破侖一路追擊,并在沙隆被徹底擊垮,人數僅剩原來的一半。

    随後,拿破侖從馬恩河來到塞納河,将注意力放在了第二号對手身上。

    不久之後,施瓦岑貝格親王卡爾·菲利普也毫不謹慎地率軍向前推進,在蒙特羅和南吉斯經曆了兩次失利,被迫撤退。

    反法同盟軍損失慘重,施瓦岑貝格親王卡爾·菲利普開始偃旗息鼓。

    1814年2月底,拿破侖再次回到一個月前曾占領過的香槟地區。

     施瓦岑貝格親王卡爾·菲利普 拿破侖在蒙米拉伊擊敗反法聯軍 沃尚普戰役中的法蘭西騎兵 法軍在蒙特羅戰役中大敗奧軍 這些行動雖然是因為對手的失誤才能成功,卻成了拿破侖軍事生涯中的卓越範例。

    現在,談判已經開始。

    如果拿破侖放棄比利時和意大利,那他還可能保留一部分戰利品。

    但不僅是出于不屈不撓的精神,也是出于最近的勝利帶來的自信,拿破侖拒絕放棄比利時和意大利。

    反法同盟軍決定繼續戰鬥,其他戰場上的行動給反法同盟軍指明了方向。

    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隊伍進軍加斯科尼。

    歐仁·博阿爾内總督被逐出意大利。

    革命時代的不忠之徒若阿尚·缪拉正準備從那不勒斯出軍,與反法同盟軍合作。

    因此,英軍将對抗法軍的主力軍隊,并從東部發起新的攻擊。

    在這個關鍵時刻,蘇爾特的軍隊實際上比拿破侖的更具優勢。

    雖然看似不可能,但反法同盟軍确實即将粉碎無比強大的法軍。

    1814年3月初,戰争重新開始。

    為了确保勝利,讓-巴普蒂斯特·朱勒·伯納多特被派往默茲河,否則施瓦岑貝格親王卡爾·菲利普拒絕動兵。

    如果能與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聯合起來,施瓦岑貝格親王卡爾·菲利普的軍事力量将遠比拿破侖的軍隊有優勢。

    拿破侖打算故伎重施,首先對付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

    就在拿破侖快要抓住他那膽大卻沒什麼頭腦的宿敵時,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因蘇瓦松的投降而獲救,并率軍加入了讓-巴蒂斯特·朱勒·伯納多特的先鋒部隊,再次以強大的戰鬥力投入戰争。

    在拉昂經曆了腥風血雨後,拿破侖不得不重新穿越亞辛。

    因為沒有擊敗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所以拿破侖認為自己同樣無法戰勝施瓦岑貝格親王卡爾·菲利普。

    感受到反法同盟軍的威脅後,拿破侖做出了一個決定。

    這個決定雖然緻命,但作為一個軍事計劃,它展現了拿破侖無與倫比的戰争藝術。

    若是在其他場合,這個決定也許會取得成功。

    奧得河和維斯瓦河的法軍兵力早已消失,相當多的法軍兵力卻被圍困在默茲和摩澤爾的堡壘中。

    于是,拿破侖決定撤回洛林,将這些駐軍收入麾下,然後采用梅拉斯在馬倫戈戰役所采用的戰術,率領這支精銳部隊攻擊反法同盟軍後方,将其徹底擊敗。

    撤退途中與敵人發生短暫的沖突後,拿破侖從奧布繼續出發,用馬群掩蓋這次行動的真正目的,以尋找通往摩澤爾的道路。

     讓-巴普蒂斯特·朱勒·伯納多特 拉昂戰役之後,拿破侖率大軍撤退 通常情況下,拿破侖的這次行動無疑會嚴重阻礙反法同盟軍的進程,并可能向反法同盟軍發動攻擊。

    然而,盡管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和施瓦岑貝格親王卡爾·菲利普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但反法同盟軍仍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并且士兵們士氣高漲。

    在1814年3月24日舉行的一次戰争會議上,反法同盟軍決定不顧拿破侖的行動,直接進軍法蘭西首都,迅速結束戰争。

    這個大膽的計劃與巴黎人民的心聲不謀而合,因為這個因戰争而千瘡百孔的民族已經厭倦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統治。

    許多大城市深陷危難之中,長期保持沉默的保皇黨和共和黨再度擡頭。

    而在思想和意見高度集中的首都巴黎,拿破侖搖搖欲墜的寶座也已被陰謀破壞。

    無論是在拿破侖輝煌時期對他尊崇有加的富有新貴族,還是曾因無實權而遭到蔑視卻又重獲權力的政府機構,抑或因最近二十年裡的事件而士氣低落的魯莽民衆,都無比渴望回歸和平、保存革命成果,甚至希望拿破侖退位。

    這段時間以來,巴黎一直是動亂和榮耀的焦點。

    因此,反法同盟軍越來越相信巴黎的命運将決定局勢的走向。

    反法同盟軍迅速行動,聚集在毫無防禦能力的巴黎周圍。

    在反法同盟軍前進的過程中,幾支微不足道的軍隊企圖阻止反法同盟軍但都無功而退。

    反法同盟軍很快抵達了巴黎周圍的山丘。

    1814年3月30日,一場短暫而激烈的戰鬥後,巴黎投降了。

    很快,反法同盟的希望就實現了。

    為了保障自身的權力,曾經謙卑的參議院宣布廢黜拿破侖,而代表民族或國家的其他機構也亦步亦趨。

    在歐洲列強的支持下,除了複辟波旁王朝别無選擇。

    于是,路易十六的兄弟普羅旺斯伯爵路易·斯坦尼斯瓦夫·塞維爾即位。

    波旁王朝複辟後,人民舉行了一些喜氣洋洋的慶祝活動。

    無論是接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滅亡,還是認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法蘭西人都堅決果斷,盡管如此,他們仍然強烈地感受到了失敗的屈辱,迫于無奈地接受了波旁王朝。

    在災難面前,仍然有許多人沒有忘記拿破侖,譴責他為毀滅的象征。

     在這些銘記史冊的事件發生的同時,拿破侖繼續向東進軍。

    但拿破侖得知反法同盟軍的行動後,急忙從香槟地區折回。

    廢黜拿破侖、複辟波旁王朝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