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像别的窮兵一個勁地兇橫。
至于屋子中的存糧食物,毫沒疑問,大家共有,臨時主人的空肚子還能讓它唱着饑餓的曲調? 大有問過幾句話,看看妻與兒子雖是睡在幹草堆裡,究竟比露宿好得多。
他眼看着自己的人與老兵的狼狽情形差不多,都等于叫花子,他隻能在凍得發紫的嘴唇上含着苦笑。
的确,對于那樣年紀與那樣苦的老兵以及他的臨時組成的眷口,大有什麼話也說不出。
然而全村的人家卻不能夠都有大有家的幸運。
年輕的,帶槍械的兵士總起來有多半數。
連同他們的女人,也一樣更不會和氣,不懂得作客的道理。
占房子,搶食物之外,人家的衣服,較好的被窩,雞,鴨,豬,凡是弄得到的,該穿,該吃,絲毫不許原主人的質問,随便過活。
這一來全村中成了沸亂的兩種集團:受災害的無力的農民,與在窮途不顧一切的兵客。
雖然在槍托子皮帶之下,主人們隻好事事退避。
不過情形太紛亂了,大有各處看看,覺得這恰像要點上火線的爆發物一樣。
找陳老頭去,到處不見,據說昨夜在吳練長家開會,還沒回來。
這一晚上原是空空的地窖子裡卻塞滿了村中的男子。
自從春天奚二叔還在着的時候,地窖早已空閑起來。
每年冬天,奚二叔約集幾個勤苦的鄰居在裡邊共同做那份手工,即便用不到這一點收入,他們也不肯白白消磨了冬天的長夜。
何況燒炕用不到的高粱稭,&mdash&mdash那是另一種的細杆的高粱稭,&mdash&mdash既然收割下來,也不忍的損壞了。
所以這多年的地窖每到冬晚便變成村中的手工廠,也是大家的俱樂部。
近幾年已經是勉強維持着他們的工作,可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因為雖然還沒有外來的東西能以代替鄉村間的需要,而人手卻聚攏不了幾個。
除去按戶輪班,守夜巡更之外,有的年輕人可不願幹這樣出息少的工作。
甚至年老人教教他們,也覺得不愛學。
劈高粱稭,刮瓤子,分條,編插成一領大席子,四五個人幾晚上的工夫,賣價也不過一吊大錢,合起洋價來連兩角不夠。
至于工作的興趣,年輕的農人當着這年頭哪一個不是心裡亂騰騰的,怎麼能使他們平下心,在黑焰的煤油燈下做這樣細密活計?奚二叔對着這樣情形早發生過不少感慨,他曾向陳莊長說過,要将地窖子填平,種果子樹。
奚二叔雖然有此志願,卻終于沒實行,還是每到冬天在裡面編席子。
工作人多少,他不計較,也不管一冬能編出幾領席來,他總認為這是他的冬天的職業,是從祖上傳下來的農民應分勤勞的好方法。
及至他死去以後,大有輕易不到這裡來,已成了存草的廠子。
又到這年冬天,大有沒想繼續他爹的志願,再編草席,村裡年紀較大的人也被這一年的種種事鬧糊塗了,誰也不提起這件事。
然而這一回的意外事卻使這冷靜土窖平添熱鬧。
客兵們都找有火炕的屋子住,有現成的農民被窩,用不到講客氣,誰願意到這裡邊來。
村中的男子逼得在家裡沒處安身,他們有的是母親,姊,妹,與兄弟們的女人,隻是讓她們并居在一間,兩間,幾家鄰舍共同倒換出的小屋裡,男人自然無處容納。
大有對于住在自己家中的老兵還覺得安心,卻也不情願與老婆,孩子,擠在小牛棚的草堆裡過夜。
因此,村東頭他家的地窖便恢複了奚二叔在時的情景。
差不多有幾十個男子,都蹙眉歎氣地蹲在裡面,低聲談着一個題目:怎麼度過年關前的日子?住處如何,他們還想不到。
家中本來沒有多值錢的物品,也還能舍的丢掉。
迫在目前的是糧粒的缺少!一年收成不過五成,人工,捐稅,吃,用,到這樣窮冬,要餓着一半的肚皮才能混過年去。
這一些&ldquo天神&rdquo的下降,隻幾天便把糧食掃數清出來。
雖說鎮上要從各村征集麥,米,哪來的及?平空中添上近千口白吃的客人,這簡直比夏天與土匪打架還難! 不用讨論也不用預想,明明白白的困難情形,要逃荒沒處走,又是多冷的冬天。
這一地窖中的男子&mdash&mdash幾年來吃盡了苦頭的農民,誰也沒有主意。
他們沒有槍械,又沒有大力的援助,即便橫了心學學他們的客人榜樣,也帶了妻子往别的地方當吃客,怎麼辦的到?與這些餓鬼相争,明明不是對手,怕連村子都守不住。
&hellip&hellip 大有在地窖下口的土階旁,半躺在幹草上,瞪着大眼看從上面墜下來的一條蜘蛛絲,有時飄到燈光的亮處,便看不見,又蕩過來,方看清沿着那極細極軟的絲來了一個土色的小蜘蛛,正好在他的臉上爬動。
一指尖便可将絲弄斷,使這小生物找不到它那蟄居的舊窠。
無聊的氣悶橫在胸間,他很想破壞了當前一切有阻礙的事物,他剛剛舉起右手,一個念頭又放下了。
不知為什麼,他這樣心粗的人,忽然憐憫這拖着自己腹内的生命絲,跑出來尋求食物的小東西。
這麼冷黑的地方,它還沒蟄藏了它的活動的身體,不怕什麼,也不管有無可以給它充饑的食物,在這細柔的一條絲上仍要尋求充實它的生命的東西!大有雖不會更精細地替它設想,但覺得他不應該用自己的手指毀壞了這小生物的希望。
他想不出所以然,可把那份氣悶消了不少。
&ldquo怎麼,徐利子沒來?他家裡不是也盛不開?&rdquo不知誰忽然這麼說。
&ldquo他許是在家裡要替他大爺保駕?&mdash&mdash他倒是個孝順孩子。
&rdquo一位彎腰的老人說
至于屋子中的存糧食物,毫沒疑問,大家共有,臨時主人的空肚子還能讓它唱着饑餓的曲調? 大有問過幾句話,看看妻與兒子雖是睡在幹草堆裡,究竟比露宿好得多。
他眼看着自己的人與老兵的狼狽情形差不多,都等于叫花子,他隻能在凍得發紫的嘴唇上含着苦笑。
的确,對于那樣年紀與那樣苦的老兵以及他的臨時組成的眷口,大有什麼話也說不出。
然而全村的人家卻不能夠都有大有家的幸運。
年輕的,帶槍械的兵士總起來有多半數。
連同他們的女人,也一樣更不會和氣,不懂得作客的道理。
占房子,搶食物之外,人家的衣服,較好的被窩,雞,鴨,豬,凡是弄得到的,該穿,該吃,絲毫不許原主人的質問,随便過活。
這一來全村中成了沸亂的兩種集團:受災害的無力的農民,與在窮途不顧一切的兵客。
雖然在槍托子皮帶之下,主人們隻好事事退避。
不過情形太紛亂了,大有各處看看,覺得這恰像要點上火線的爆發物一樣。
找陳老頭去,到處不見,據說昨夜在吳練長家開會,還沒回來。
這一晚上原是空空的地窖子裡卻塞滿了村中的男子。
自從春天奚二叔還在着的時候,地窖早已空閑起來。
每年冬天,奚二叔約集幾個勤苦的鄰居在裡邊共同做那份手工,即便用不到這一點收入,他們也不肯白白消磨了冬天的長夜。
何況燒炕用不到的高粱稭,&mdash&mdash那是另一種的細杆的高粱稭,&mdash&mdash既然收割下來,也不忍的損壞了。
所以這多年的地窖每到冬晚便變成村中的手工廠,也是大家的俱樂部。
近幾年已經是勉強維持着他們的工作,可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因為雖然還沒有外來的東西能以代替鄉村間的需要,而人手卻聚攏不了幾個。
除去按戶輪班,守夜巡更之外,有的年輕人可不願幹這樣出息少的工作。
甚至年老人教教他們,也覺得不愛學。
劈高粱稭,刮瓤子,分條,編插成一領大席子,四五個人幾晚上的工夫,賣價也不過一吊大錢,合起洋價來連兩角不夠。
至于工作的興趣,年輕的農人當着這年頭哪一個不是心裡亂騰騰的,怎麼能使他們平下心,在黑焰的煤油燈下做這樣細密活計?奚二叔對着這樣情形早發生過不少感慨,他曾向陳莊長說過,要将地窖子填平,種果子樹。
奚二叔雖然有此志願,卻終于沒實行,還是每到冬天在裡面編席子。
工作人多少,他不計較,也不管一冬能編出幾領席來,他總認為這是他的冬天的職業,是從祖上傳下來的農民應分勤勞的好方法。
及至他死去以後,大有輕易不到這裡來,已成了存草的廠子。
又到這年冬天,大有沒想繼續他爹的志願,再編草席,村裡年紀較大的人也被這一年的種種事鬧糊塗了,誰也不提起這件事。
然而這一回的意外事卻使這冷靜土窖平添熱鬧。
客兵們都找有火炕的屋子住,有現成的農民被窩,用不到講客氣,誰願意到這裡邊來。
村中的男子逼得在家裡沒處安身,他們有的是母親,姊,妹,與兄弟們的女人,隻是讓她們并居在一間,兩間,幾家鄰舍共同倒換出的小屋裡,男人自然無處容納。
大有對于住在自己家中的老兵還覺得安心,卻也不情願與老婆,孩子,擠在小牛棚的草堆裡過夜。
因此,村東頭他家的地窖便恢複了奚二叔在時的情景。
差不多有幾十個男子,都蹙眉歎氣地蹲在裡面,低聲談着一個題目:怎麼度過年關前的日子?住處如何,他們還想不到。
家中本來沒有多值錢的物品,也還能舍的丢掉。
迫在目前的是糧粒的缺少!一年收成不過五成,人工,捐稅,吃,用,到這樣窮冬,要餓着一半的肚皮才能混過年去。
這一些&ldquo天神&rdquo的下降,隻幾天便把糧食掃數清出來。
雖說鎮上要從各村征集麥,米,哪來的及?平空中添上近千口白吃的客人,這簡直比夏天與土匪打架還難! 不用讨論也不用預想,明明白白的困難情形,要逃荒沒處走,又是多冷的冬天。
這一地窖中的男子&mdash&mdash幾年來吃盡了苦頭的農民,誰也沒有主意。
他們沒有槍械,又沒有大力的援助,即便橫了心學學他們的客人榜樣,也帶了妻子往别的地方當吃客,怎麼辦的到?與這些餓鬼相争,明明不是對手,怕連村子都守不住。
&hellip&hellip 大有在地窖下口的土階旁,半躺在幹草上,瞪着大眼看從上面墜下來的一條蜘蛛絲,有時飄到燈光的亮處,便看不見,又蕩過來,方看清沿着那極細極軟的絲來了一個土色的小蜘蛛,正好在他的臉上爬動。
一指尖便可将絲弄斷,使這小生物找不到它那蟄居的舊窠。
無聊的氣悶橫在胸間,他很想破壞了當前一切有阻礙的事物,他剛剛舉起右手,一個念頭又放下了。
不知為什麼,他這樣心粗的人,忽然憐憫這拖着自己腹内的生命絲,跑出來尋求食物的小東西。
這麼冷黑的地方,它還沒蟄藏了它的活動的身體,不怕什麼,也不管有無可以給它充饑的食物,在這細柔的一條絲上仍要尋求充實它的生命的東西!大有雖不會更精細地替它設想,但覺得他不應該用自己的手指毀壞了這小生物的希望。
他想不出所以然,可把那份氣悶消了不少。
&ldquo怎麼,徐利子沒來?他家裡不是也盛不開?&rdquo不知誰忽然這麼說。
&ldquo他許是在家裡要替他大爺保駕?&mdash&mdash他倒是個孝順孩子。
&rdquo一位彎腰的老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