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關燈
一條冰,一塊熱炭,弄來弄去,各人得走各人的路。

    不是站在一個地處,誰分出什麼高下?現在我想開了,老是在城裡吃饷也沒有出息,好在我是獨人,說不定早晚有機會向外跑,幹吧!&hellip&hellip&rdquo 徐利臉上微微顯出驚異的顔色。

     &ldquo還往外跑?能夠上哪裡去?&rdquo &ldquo說不準,&mdash&mdash怎麼還混不出飯吃!多少知道一點現在的事,再不想當笨蟲一輩子,你們不知道,這一年來我也認得了許多字。

    &rdquo &ldquo啊!記起來了,大傻哥準是拜了祝先生作老師。

    &rdquo 大傻望着一動一動的燈光笑道: &ldquo猜的真對。

    小時候認得幾個字,還記得,在隊裡沒事的時候,就當學生。

    你别瞧不起祝先生,他比咱還年輕,說話倒合得來。

    他沒有那些學生的架子,他懂得很多很多的事。

    不管他不是本處人,夠朋友!&mdash&mdash我就從他那裡學會了許多事。

    &rdquo &ldquo什麼事那麼多?&rdquo徐利問。

     &ldquo說來你得像聽天書一樣,急切明白不了。

    &hellip&hellip&rdquo大傻顯見得不願意多談。

    徐利對于他這位老同伴歇歇螫螫的神氣也不滿意,他心裡想:&ldquo真不差,你現在不同咱們站在一個地處了!架子自然會擺,咱還是回家向地裡讨飯吃,誰巴結你這份隊長!&rdquo 他賭氣也不再問,從懷裡掏出短竹子煙管吸着自己園地裡種的煙,不說話。

    大傻知道他的話不能使這位年輕的鄰居滿意,卻又沒有方法解釋。

    不過一個年頭,自己知道的事與祝先生傳授給的好多新事,怎麼敢同這冒失小夥提起。

    從省城裡下的命令多嚴厲,看那樣書的人都得捉,不是玩笑,即便自己領祝的教,還在沒人聽的時候。

    那些講主義的話與他說,不是吃木渣?并不是一天兩日講得清的,所以自己說話的吐吞也沒法子請他原諒。

     大傻沉着地想這些事,大有卻是一無所覺。

    他仍然是抱着簡單,苦悶的心事,牽記着家中情形,沒有徐利的多心,也想不到大傻在城中另有一份見解。

    這些全是大有夢外的事,他一時理會不來。

     夜已深了,這兩個鄉間人再熬不住瞌睡,便倒在大木炕上。

    大傻似乎還要講什麼話,卻又說不出來,末後他隻說了兩句: &ldquo不定什麼時候再得見面,徐利,你到底有意思補個名字?&rdquo &ldquo看着去,我也不很稀罕你那一身衣服。

    &hellip&hellip&rdquo 大傻微笑了,他知道老同伴的脾氣,再也不說什麼。

     第二天的絕早,這兩路上的人一同離開了大廟。

    宋隊長帶着馬巡走大道往城中交差,大有這群像是躲貓的老鼠,把車子全存在廟裡,謝了和尚的招待,分路從别道上回各人的村子。

     剛破晨的冬天的清肅,滿地上的冷霜,小河灣裡的薄冰,在這麼廣闊的大野中著上幾個瑟縮的行人,恰是一幅古畫。

    然而畫中人的苦痛遮蔽了他們對自然清趣的鑒賞。

    冷冽的争鬥,心頭上的辛辣,使他們不但不去欣賞自然,也生不出什麼反應,隻是無情地淡視自然的變化。

    他們現在所感到的是曠野的空虛與涼氣逼到腹中的冷顫! 走不出幾裡路,同行的推夫漸漸少了。

    不是一個村莊的人,都各自檢便道走去。

    後來到鎮上與陳家村去的隻剩下五六個人。

    大有有上一次的經驗,并不對敗兵害怕。

    家中的窮苦,又遇上這樣的橫禍,他以為非&ldquo打破沙鍋&rdquo不行,再不想安衣足食能好好過鄉下的生活!徐利一路上老是忘不了昨日晚上大傻的口氣、神情,愈想愈不對勁。

    一會又覺得自己不争氣,完全成了鄉下的老實孩子,受人家戲弄。

    他是多血質的人,想法又活動點,不明白宋大傻現在是什麼心思,所以覺得十分不服氣。

    雖然他答應自己補名字,那不過是對鄉下人誇嘴的好聽話! 兩人雖然各懷着想頭,腳下卻是一個勁。

    他們踏着枯草根與土塊,越過一片野塘,在河邊的樹林子裡穿行。

    繞了幾個圈子,在溫和的太陽吻着地面時,他們已經到了陳家村的木栅門外。

     好容易進了村落,大有與徐利才明白他們各人家中昨夜的經過。

     幸而隻有一連從鎮上分到他們這邊來,自然人數并不足,隻有五十多個槍械不全的兵士,可是也有一半女人。

    像投宿客店一般的不客氣,随便挑着屋子宿。

    春天立的小學校,那隻是五間新蓋的土房,隻一盤火炕,住了一對男女。

    别人都不願意到那大空屋裡挨凍。

    全村二百家的人家有多半是與這些突來的野客合住。

    陳莊長家的客屋成了連長公館,徐利家中的人口多,幸而隻住上兩位太太,一位穿着妖豔的服裝,時時含着哈德門紙煙,那一位卻是很老實的鄉下姑娘。

    大有的三間堂屋裡有一個矮子兵帶着他的年紀很不相稱的妻,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變成了臨時主人。

    大有的妻與聶子卻退到存草的牛棚裡去,幸而還有兩扇破木門。

     大有被這些新聞鬧糊塗了,一進村子便遇見人同他說。

    他跑到家裡看看,還好,他的主人是五十幾歲的老兵,連兵太太也是穿戴得同鄉下人一般的寒伧。

    顯見出他們不像原來的夫婦,女的比男人看去至少小二十歲。

    破青布包頭,粗布襖,一臉的風土,小孩子流着黃鼻涕,時時叫餓。

    那位兵大爺并沒槍械,圈腮胡子,滿口說着好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