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嗣傳

關燈
當初,徐孝嗣在率府,在齋北壁下睡午覺,夢見有兩個童子走來催促說:“移公一床一。

    ”孝嗣驚起,便聽到牆壁有聲響,才走開數步牆壁就倒塌壓在了一床一上。

    建武四年(497),诏命徐孝嗣就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孝嗣聽說有诏,表情嚴峻地對身邊人說:“我德不及古人,而位極人臣,這怎麼擔當得起!明君在上可以以理勉強我,但我一定要以死請求不要授我此職。

    如果不被批準,我就應當回到鄉下當平民,或者在家裡等待處罰。

    ”于是堅決辭讓不受。

     這時連年有北虜來犯,軍國虛乏。

    徐孝嗣上表請求建立屯田制度,他說:“國家的急務,是兵與食,一夫不耕,就會影響至切。

    所以周朝實行井田阡陌,軍力強盛,漢代實行屯田廣置,常勝不敗。

    從此以後,大抵情況也是不言而喻,但完全照古人的做法,是否妥當還需要讨論;但當今情況緊急,應當有必要的措施。

    我尋思沿淮諸鎮武裝,全靠京師供給,費用既龐大,運輸又困難。

    聚斂糧食,以備迎敵,常常苦于不足,這關系到利害根本,最為急切。

    我近來走訪了當地故老和以前在那兒工作過的長官,得知淮南舊田,到處都是,但溝嶺不修,都長滿了荒草。

    而平原陸地尤其廣大。

    如今邊防既然很緊張,戍卒也增加了許多,既依賴于遠途運輸,又荒廢了良田,戰士大多面帶饑色,令人感歎。

    我打算讓刺史二千石級别的官員都親自動手,領導士兵就地開墾。

    一精一心尋求灌溉之源,确定田地質量。

    州郡縣戍主帥以下,都要輪番去抓農業。

    現在水田已過了季節,但正值菽麥的耕種時節,而菽、麥二種作物,在北方尤其适宜,對當地人的意義,不亞于粳稻。

    開創之利,關鍵在于及時。

    我的建議如果得到通過,請立即派人到徐、兖、司、豫,以及荊、雍一帶,各就當境情況進行規劃實施,不得遺漏。

    設立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此項工作。

    田器耕牛等必需之物,由中央審核後統一配給。

    年末進行成績考核,明确賞罰。

    此事如果成功,一定會大有好處。

    如果邊境一帶糧食充足了,那麼江南自然就會豐富起來,此舉帶來的利益,不可估量。

    ”此事被采納,但當時皇上已經卧病,又兼戰争沒停,因而到底也沒實行。

     皇帝病重後,徐孝嗣便進入禁城居住,皇上臨終時對徐孝嗣有重大遺托,并重申了讓他開府儀同三司的命令。

    加任中書監,永元初年(499),徐孝嗣輔政,自尚書下省出住爆城南宅,不得還家。

    皇帝越來越失德,徐孝嗣也不敢谏诤。

    等到江纏被誅,孝嗣也心懷憂恐,但從不流露。

    始安王蕭遙光謀反,衆情遑惑,看到孝嗣進來了,宮内才放心。

    但朝廷被群小把持,孝嗣也無法控制。

    朝廷給他進位司空,他堅決辭讓。

    又請求解去丹陽尹之職,沒被批準。

     徐孝嗣是個通文理的人,從不顯露自己的意見态度,名位雖大,但因此而沒遭禍。

    虎贲中郎将許準很有膽力,領着軍隊隸屬孝嗣,陳說機密和動向,勸孝嗣施行廢立君主。

    孝嗣遲疑很久,認為一定不能動用武力,可以等少主出遊時,關閉城門召集文武百官讨論廢除之事,不過雖有此心,終究不能決斷。

    群臣漸漸憎恨孝嗣,勸皇帝在召集文武百官讨論朝政時,借機誅殺孝嗣。

    冬天,皇上召徐孝嗣入華林省,派茹法珍賜藥,徐孝嗣面色不改,還能飲酒,飲至鬥餘藥力發作,才去世。

    皇上于是下诏說:“周德正在光大時,有‘三監’迷叛,漢朝正在昌盛時,有宰臣鬧事,他們都身遭誅殺,族被斬絕。

    殷鑒不遠,垂戒後人。

    徐孝嗣憑借家世資曆,很早就享受特殊待遇,又逢着機會,遂登高位。

    但是沒能表現出對皇上的忠誠,反而屢次明顯谄黩主上,應當立即賜死,以正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