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制類
關燈
小
中
大
皇帝典學
皇帝典學之制,入書房,禦寶炕,炕有寶幾一,置備應讀書籍,師傅則於炕前設矮幾二,矮椅二,俾其坐而教授。
每晨功課,以二小時為度。
宣統帝典學禮節。
奉監國攝政王諭,酌量變通,皇帝禦正中寶座,前置寶案,師傅三人分據二席,面皆北向,與寶案距離二尺許。
皇子典學 乾隆丙辰正月奉旨:「著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朱軾,左都禦史福敏,侍郎徐元夢、邵基為皇子師傅,著欽天監擇日開學。
」旋擇得二十四日吉。
是日清晨,皇長子、皇次子到學,總管太監傳旨,皇子應行拜師禮,諸臣固辭,遂長揖,賜賚文綺筆硯之屬,與雍正癸卯同。
少頃,召皇子及廷玉等六人進見,面諭曰:「皇子年齒雖幼,然陶淑涵養之功,必自幼齡始,卿等可殫心教導之。
倘不率教,卿等不妨過於嚴厲。
從來設教之道,嚴有益而寬多損,將來皇子長成,自知之也。
」高宗又諄諭皇子:「師傅之教,當聽受無遺。
」故高宗禦製《懷舊》詩注:「皇考擇徐元夢、朱軾、張廷玉、嵇曾筠四人為予兄弟之師,命於懋勤殿行拜見之禮,示尊重也。
」 上書房課程 自高宗以後,不立太子,皇子與諸王世子同學於上書房,選詞臣教之,與民間延師無異。
又有滿文師傅,教以滿文、騎射、技勇。
故嘉慶癸酉之變,宣宗在書房,親以鳥銃殪賊。
文宗及恭王、醇王,皆善舞刀,有禦製刀銘。
上書房階下為習射之所,帝於政暇,輒呼皇子、王子習射,諸師傅善射者亦與焉,輒賜帛或翎枝以為常課。
講官設坐 順治乙未冬,召日講官五人進講,王文靖公熙講《尚書?堯典》,稱旨。
奉諭:「嗣後講官不必立講。
」遂侍坐。
講官之設坐,自文靖始。
聖祖舉行經筵大典 康熙辛亥二月,肇舉經筵大典於保和殿,以孝感熊文端為講官,知經筵事。
頃之,聖祖以春秋兩講為期闊疏,遂命其按日進講於弘德殿,每詰旦進講,有疑必問。
熊上陳道德,下道民隱,引伸觸類,竭盡表裏。
高宗禦經筵 乾隆丙午二月六日,上禦經筵,侍臣講《論語》「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尚書》「正德利用。
厚生惟和」。
禦論以「安仁、利仁」,朱子引而未發,雙峰饒氏謂與仁一,故曰其仁,與仁猶二,故曰於仁,亦既發之矣。
然曷不於顏淵、子貢觀之乎。
顏淵安仁,子貢利仁。
簞食瓢飲,回不改其樂,是安仁也。
賜不受命,非富貴貧賤之命,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率性即安仁,不受命即未能安仁也。
貨殖者見有利於仁,如貨殖之生財耳。
是日筵宴,特命奏《抑戒之詩》,諸臣隨侍者分東西班,大學士阿桂、嵇璜以下凡三十八人。
曾文正請復日講舊典 文宗登極,曾文正公上言請復日講舊典,部議格不行。
次年,鹹豐辛亥正月,遂奉特旨,令翰、詹諸臣番上內直,候上親命題目,分日進呈。
高宗擬舉行三老五更禮 乾隆戊午,高宗將視學,擬舉行三老、五更禮,大學士張廷玉奏以典禮隆重,名實難副,恐幾微未稱,不愜觀聽,請停止。
高宗臨雍講學 高宗臨雍講學,蔡文恭公新以大學士兼管國子監,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二句,賜茶及文綺。
先是,禦製《三老五更說》,糾蔡邕《獨斷》「父事兄事」、班固《白虎通》「老、更各一人」之謬。
至是,禦製《臨新建辟雍詩》,中有雲:「蔡新或備伯兄行。
」註曰「若今羣臣中,孰可當三老五更之席者?獨大學士蔡新長予四歲,或可居兄事之列,然恐其局趣勿敢當。
」舉王導對晉元帝之語耳。
文宗臨雍講學 鹹豐癸醜二月上丁,文宗親詣太學,行釋菜禮。
越六日癸未,臨雍講學,講《中庸》「中和」一節、《尚書》「皇天無親」四句。
自王公大臣以及有司百執事,自先聖、先賢之裔,以及太學諸生,環集橋門璧水之間者,以萬計。
是日,特命惇郡王緻祭於贈太師大學士杜文正之靈,蓋重淵源,懷耆舊也。
儒臣進講於兩後 同治初,孝貞後、孝欽後垂簾聽政,命南書房翰林錄孫嘉淦《三習一弊疏》進呈備覽。
既,又命南書房、上書房諸臣取歷代帝王治術足資法鑑者彙纂成書進呈,名曰《治平寶鑑》。
光緒癸卯、甲辰間,命南書房翰林撰《書經圖說》,排日呈覽,書成頒行。
丁未冬,又派儒臣七人輪班進講,孝欽及德宗每日視朝後,聽講於勤政殿。
祕閣暴書 祕閣曝書,以每年三月初六日,自康熙壬寅始也。
大婚禮節 納采之禮,內務府官備文馬十匹,鞍轡具,甲冑十副,緞百匹,布二百匹,遣正、副使賫送至後邸,設納采宴,後父、後母均與焉。
大徵之禮,內務府官備黃金二百兩,銀萬兩,金茶筩一具,銀茶筩二具,銀盃二具,緞千匹,文馬二十匹,鞍轡具,間馬四十匹,馱甲二十副。
備賜後父、後母,黃金百兩,金茶筩一具,銀五千兩,銀茶筩一具,銀盆一具,緞五百匹,布千匹,馬六匹,鞍轡具,甲冑一副,弓一韔,矢一箙,朝服各二襲,衣各二稱,皆冬一夏一,貂裘各一領,帶一束。
至後祖父母、後兄弟及從人亦均有所賜。
大婚日,皇後由邸乘鳳輿入宮,福晉四人,戴大紅鈿罩衣大紅褂罩,敬謹襄禮。
皇後梳雙鳳髻,戴雙喜如意,禦雙鳳同和袍。
俟皇上、皇後坐龍鳳喜?,食子孫餑餑訖,由福晉四人,率內務府女官請皇後梳妝上頭。
仍戴雙喜如意,加添扁簪富貴絨花,戴朝珠,乃就合卺宴。
是時,有結髮侍衞夫婦在坤寧宮殿外念交祝歌。
合卺宴所陳,為豬羊、烏叉、金銀酒、金銀膳肉絲等項。
至晚,皇上、皇後用長壽麵。
大婚禮成,宮中設合卺宴。
次日,皇後覲皇太後,行六肅三跪三拜禮。
又次日,皇後率妃嬪、內庭主位、公主、福晉、命婦等詣皇太後、皇上前行禮;妃嬪暨內庭主位率公主、福晉、命婦詣皇後宮行禮。
大婚禮應備各項內差男女人員,詳述如下:奉迎結髮福晉八人,皇後陞鳳輿備差女官,左、右扶輿之總管首領太監,後邸伺候朝簾、拏門之首領太監,禦前執香、執燈、執提爐近支王公等六人,皇後降輿、執燈前導女官,進膳桌女官,合卺、念交祝歌之結髮侍衞夫婦,呈進果茶福晉二人,坤寧宮敬合殿門女官。
大婚時之門禁 穆宗大婚,金吾不禁,凡穿花衣者,可入午門瞻禮,類皆賃借蟒袍【即花衣也。
】混入。
正陽門雨衣店向售高麗貨物,遂以高麗紙彩畫為花衣,買者絡繹不絕。
後以宮中失物甚多,襄辦大婚典禮諸臣皆獲薄譴。
及德宗大婚,門禁遂嚴。
德宗大婚奩單 光緒己醜正月二十四日,進上賞金如意成柄,進金如意二柄,帽圍一九一匣,領圍一九一匣,帽圍一九一匣,又一匣,各色尺頭九疋一匣,又一匣,又一匣,銅法瑯太平有象桌燈成對,紫檀龍鳳五屏風銅鏡臺一件,【大紅緞繡金雙喜字套。
】紫檀雕福壽鏡支一,【隨金卡子燈。
】金大元寶喜字燈,金福壽雙喜執壺,【杯盤成對。
】金粉妝成對,金海棠花福壽大茶盤成對,金如意茶盤成對,金福壽碗蓋成對,黃地福壽瓷茶盅成對,黃地福壽瓷蓋盌成對,金胰子盒成對,銀胭脂盒成對,銀喜相逢梹榔盒成對,【金點翠紅白瑪瑙桂花紅碧玉堂富貴。
】盆景成對,紅雕漆太平有象餑餑榼成對,脂玉夔龍雕花插屏成對,【紫檀座。
】黃面紅裏百子五彩大果盤成對,古銅獸面雙環罐一牛,脂玉葵花禦製詩大盌成對,古銅三足罏一件,古銅蕉葉花觚一件,脂玉雕魚龍一件,脂玉雕松鶴山子一件,翡翠大盌成對,漢玉松鶴筆筒一件,碧玉福壽圓光璧一件,郎窰大盌成對,漢玉雕仙人插屏成對,青花白地西蓮大盌成對,漢玉雕和合山子一件,脂玉雕荷葉雙連一件,雕碧玉鑲脂玉乳璧榼成對,漢玉雙環喜字獸面罏一件,脂玉雙獸面喜字有蓋瓶一件,翡翠瓷觀音瓶成對,漢玉獸面方罏一件,脂玉雙環獸面雕坐龍有蓋扁瓶一件,粉地五彩瓷八仙慶壽罇成對,脂玉雕西番瑞草芳彜一件,脂玉獸面雙環有蓋扁瓶一件,古銅周雲雷鼎一件,古銅周父癸鼎一件,金轉花洋鐘成對,金四面轉花洋鐘成對,銅法瑯龍鳳火盆成對,【以上均紫檀座。
】紫檀雕花炕案成對,紫檀雕事事如意月圓桌成對,紫檀茶幾成對,紫檀寶椅八張,紫檀琴桌成對,紫檀連三成對,紫檀雕花架幾案成對,紫檀書格成對,紫檀雕花洋玻璃大插屏鏡成對,紫檀足踏成對,紫檀雕龍盆架金面盆一,【大紅緞繡花披。
】紫檀雕花匣子二十件,紫檀雕花箱子二十隻,紫檀雕花大櫃成對。
【以上共百擡。
】二十五日卯刻,進上賞玉如意成柄,領圍一九一匣,又各色福履一九一匣,又鍼黹一九一匣,花巾一九一匣,又,又,紅雕漆喜字桌燈成對,紫檀雕福壽連三鏡支,【大紅緞繡簾。
】金小元寶喜字燈成對,金油燈一件,金漱口盂成對,金抿頭缸成對,銀胰子榼成對,銀粉榼成對,銀牙箸成對,金喜字羹匙成對,金雙喜字成對,黃地福壽瓷膳盌成對,金漱口盂成對,金奓鬥成對,金洗手盆成對,銀痰盂成對,銀漚子罐成對。
選後 選後以正白、正藍兩旗為最。
其應選也,皇太後坐於上,皇帝坐稍次,果中帝意,帝以金如意簪於髮,遂稱後焉。
鼓吹送還第。
後歸,舉家長跽門外迓之,後微頷之。
於是灑掃正室以居後,父母、晜弟遷別室焉。
相見,必具冠服,晨、午、夕上食,親黨首承以進,家人之禮盡絕。
蓋旗女未出室,與父母坐,輒右女而左父母。
殊似西禮。
惟西禮待女以賓,旗禮為備充後庭,不相同耳。
後之當選也,裝
每晨功課,以二小時為度。
宣統帝典學禮節。
奉監國攝政王諭,酌量變通,皇帝禦正中寶座,前置寶案,師傅三人分據二席,面皆北向,與寶案距離二尺許。
皇子典學 乾隆丙辰正月奉旨:「著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朱軾,左都禦史福敏,侍郎徐元夢、邵基為皇子師傅,著欽天監擇日開學。
」旋擇得二十四日吉。
是日清晨,皇長子、皇次子到學,總管太監傳旨,皇子應行拜師禮,諸臣固辭,遂長揖,賜賚文綺筆硯之屬,與雍正癸卯同。
少頃,召皇子及廷玉等六人進見,面諭曰:「皇子年齒雖幼,然陶淑涵養之功,必自幼齡始,卿等可殫心教導之。
倘不率教,卿等不妨過於嚴厲。
從來設教之道,嚴有益而寬多損,將來皇子長成,自知之也。
」高宗又諄諭皇子:「師傅之教,當聽受無遺。
」故高宗禦製《懷舊》詩注:「皇考擇徐元夢、朱軾、張廷玉、嵇曾筠四人為予兄弟之師,命於懋勤殿行拜見之禮,示尊重也。
」 上書房課程 自高宗以後,不立太子,皇子與諸王世子同學於上書房,選詞臣教之,與民間延師無異。
又有滿文師傅,教以滿文、騎射、技勇。
故嘉慶癸酉之變,宣宗在書房,親以鳥銃殪賊。
文宗及恭王、醇王,皆善舞刀,有禦製刀銘。
上書房階下為習射之所,帝於政暇,輒呼皇子、王子習射,諸師傅善射者亦與焉,輒賜帛或翎枝以為常課。
講官設坐 順治乙未冬,召日講官五人進講,王文靖公熙講《尚書?堯典》,稱旨。
奉諭:「嗣後講官不必立講。
」遂侍坐。
講官之設坐,自文靖始。
聖祖舉行經筵大典 康熙辛亥二月,肇舉經筵大典於保和殿,以孝感熊文端為講官,知經筵事。
頃之,聖祖以春秋兩講為期闊疏,遂命其按日進講於弘德殿,每詰旦進講,有疑必問。
熊上陳道德,下道民隱,引伸觸類,竭盡表裏。
高宗禦經筵 乾隆丙午二月六日,上禦經筵,侍臣講《論語》「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尚書》「正德利用。
厚生惟和」。
禦論以「安仁、利仁」,朱子引而未發,雙峰饒氏謂與仁一,故曰其仁,與仁猶二,故曰於仁,亦既發之矣。
然曷不於顏淵、子貢觀之乎。
顏淵安仁,子貢利仁。
簞食瓢飲,回不改其樂,是安仁也。
賜不受命,非富貴貧賤之命,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率性即安仁,不受命即未能安仁也。
貨殖者見有利於仁,如貨殖之生財耳。
是日筵宴,特命奏《抑戒之詩》,諸臣隨侍者分東西班,大學士阿桂、嵇璜以下凡三十八人。
曾文正請復日講舊典 文宗登極,曾文正公上言請復日講舊典,部議格不行。
次年,鹹豐辛亥正月,遂奉特旨,令翰、詹諸臣番上內直,候上親命題目,分日進呈。
高宗擬舉行三老五更禮 乾隆戊午,高宗將視學,擬舉行三老、五更禮,大學士張廷玉奏以典禮隆重,名實難副,恐幾微未稱,不愜觀聽,請停止。
高宗臨雍講學 高宗臨雍講學,蔡文恭公新以大學士兼管國子監,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二句,賜茶及文綺。
先是,禦製《三老五更說》,糾蔡邕《獨斷》「父事兄事」、班固《白虎通》「老、更各一人」之謬。
至是,禦製《臨新建辟雍詩》,中有雲:「蔡新或備伯兄行。
」註曰「若今羣臣中,孰可當三老五更之席者?獨大學士蔡新長予四歲,或可居兄事之列,然恐其局趣勿敢當。
」舉王導對晉元帝之語耳。
文宗臨雍講學 鹹豐癸醜二月上丁,文宗親詣太學,行釋菜禮。
越六日癸未,臨雍講學,講《中庸》「中和」一節、《尚書》「皇天無親」四句。
自王公大臣以及有司百執事,自先聖、先賢之裔,以及太學諸生,環集橋門璧水之間者,以萬計。
是日,特命惇郡王緻祭於贈太師大學士杜文正之靈,蓋重淵源,懷耆舊也。
儒臣進講於兩後 同治初,孝貞後、孝欽後垂簾聽政,命南書房翰林錄孫嘉淦《三習一弊疏》進呈備覽。
既,又命南書房、上書房諸臣取歷代帝王治術足資法鑑者彙纂成書進呈,名曰《治平寶鑑》。
光緒癸卯、甲辰間,命南書房翰林撰《書經圖說》,排日呈覽,書成頒行。
丁未冬,又派儒臣七人輪班進講,孝欽及德宗每日視朝後,聽講於勤政殿。
祕閣暴書 祕閣曝書,以每年三月初六日,自康熙壬寅始也。
大婚禮節 納采之禮,內務府官備文馬十匹,鞍轡具,甲冑十副,緞百匹,布二百匹,遣正、副使賫送至後邸,設納采宴,後父、後母均與焉。
大徵之禮,內務府官備黃金二百兩,銀萬兩,金茶筩一具,銀茶筩二具,銀盃二具,緞千匹,文馬二十匹,鞍轡具,間馬四十匹,馱甲二十副。
備賜後父、後母,黃金百兩,金茶筩一具,銀五千兩,銀茶筩一具,銀盆一具,緞五百匹,布千匹,馬六匹,鞍轡具,甲冑一副,弓一韔,矢一箙,朝服各二襲,衣各二稱,皆冬一夏一,貂裘各一領,帶一束。
至後祖父母、後兄弟及從人亦均有所賜。
大婚日,皇後由邸乘鳳輿入宮,福晉四人,戴大紅鈿罩衣大紅褂罩,敬謹襄禮。
皇後梳雙鳳髻,戴雙喜如意,禦雙鳳同和袍。
俟皇上、皇後坐龍鳳喜?,食子孫餑餑訖,由福晉四人,率內務府女官請皇後梳妝上頭。
仍戴雙喜如意,加添扁簪富貴絨花,戴朝珠,乃就合卺宴。
是時,有結髮侍衞夫婦在坤寧宮殿外念交祝歌。
合卺宴所陳,為豬羊、烏叉、金銀酒、金銀膳肉絲等項。
至晚,皇上、皇後用長壽麵。
大婚禮成,宮中設合卺宴。
次日,皇後覲皇太後,行六肅三跪三拜禮。
又次日,皇後率妃嬪、內庭主位、公主、福晉、命婦等詣皇太後、皇上前行禮;妃嬪暨內庭主位率公主、福晉、命婦詣皇後宮行禮。
大婚禮應備各項內差男女人員,詳述如下:奉迎結髮福晉八人,皇後陞鳳輿備差女官,左、右扶輿之總管首領太監,後邸伺候朝簾、拏門之首領太監,禦前執香、執燈、執提爐近支王公等六人,皇後降輿、執燈前導女官,進膳桌女官,合卺、念交祝歌之結髮侍衞夫婦,呈進果茶福晉二人,坤寧宮敬合殿門女官。
大婚時之門禁 穆宗大婚,金吾不禁,凡穿花衣者,可入午門瞻禮,類皆賃借蟒袍【即花衣也。
】混入。
正陽門雨衣店向售高麗貨物,遂以高麗紙彩畫為花衣,買者絡繹不絕。
後以宮中失物甚多,襄辦大婚典禮諸臣皆獲薄譴。
及德宗大婚,門禁遂嚴。
德宗大婚奩單 光緒己醜正月二十四日,進上賞金如意成柄,進金如意二柄,帽圍一九一匣,領圍一九一匣,帽圍一九一匣,又一匣,各色尺頭九疋一匣,又一匣,又一匣,銅法瑯太平有象桌燈成對,紫檀龍鳳五屏風銅鏡臺一件,【大紅緞繡金雙喜字套。
】紫檀雕福壽鏡支一,【隨金卡子燈。
】金大元寶喜字燈,金福壽雙喜執壺,【杯盤成對。
】金粉妝成對,金海棠花福壽大茶盤成對,金如意茶盤成對,金福壽碗蓋成對,黃地福壽瓷茶盅成對,黃地福壽瓷蓋盌成對,金胰子盒成對,銀胭脂盒成對,銀喜相逢梹榔盒成對,【金點翠紅白瑪瑙桂花紅碧玉堂富貴。
】盆景成對,紅雕漆太平有象餑餑榼成對,脂玉夔龍雕花插屏成對,【紫檀座。
】黃面紅裏百子五彩大果盤成對,古銅獸面雙環罐一牛,脂玉葵花禦製詩大盌成對,古銅三足罏一件,古銅蕉葉花觚一件,脂玉雕魚龍一件,脂玉雕松鶴山子一件,翡翠大盌成對,漢玉松鶴筆筒一件,碧玉福壽圓光璧一件,郎窰大盌成對,漢玉雕仙人插屏成對,青花白地西蓮大盌成對,漢玉雕和合山子一件,脂玉雕荷葉雙連一件,雕碧玉鑲脂玉乳璧榼成對,漢玉雙環喜字獸面罏一件,脂玉雙獸面喜字有蓋瓶一件,翡翠瓷觀音瓶成對,漢玉獸面方罏一件,脂玉雙環獸面雕坐龍有蓋扁瓶一件,粉地五彩瓷八仙慶壽罇成對,脂玉雕西番瑞草芳彜一件,脂玉獸面雙環有蓋扁瓶一件,古銅周雲雷鼎一件,古銅周父癸鼎一件,金轉花洋鐘成對,金四面轉花洋鐘成對,銅法瑯龍鳳火盆成對,【以上均紫檀座。
】紫檀雕花炕案成對,紫檀雕事事如意月圓桌成對,紫檀茶幾成對,紫檀寶椅八張,紫檀琴桌成對,紫檀連三成對,紫檀雕花架幾案成對,紫檀書格成對,紫檀雕花洋玻璃大插屏鏡成對,紫檀足踏成對,紫檀雕龍盆架金面盆一,【大紅緞繡花披。
】紫檀雕花匣子二十件,紫檀雕花箱子二十隻,紫檀雕花大櫃成對。
【以上共百擡。
】二十五日卯刻,進上賞玉如意成柄,領圍一九一匣,又各色福履一九一匣,又鍼黹一九一匣,花巾一九一匣,又,又,紅雕漆喜字桌燈成對,紫檀雕福壽連三鏡支,【大紅緞繡簾。
】金小元寶喜字燈成對,金油燈一件,金漱口盂成對,金抿頭缸成對,銀胰子榼成對,銀粉榼成對,銀牙箸成對,金喜字羹匙成對,金雙喜字成對,黃地福壽瓷膳盌成對,金漱口盂成對,金奓鬥成對,金洗手盆成對,銀痰盂成對,銀漚子罐成對。
選後 選後以正白、正藍兩旗為最。
其應選也,皇太後坐於上,皇帝坐稍次,果中帝意,帝以金如意簪於髮,遂稱後焉。
鼓吹送還第。
後歸,舉家長跽門外迓之,後微頷之。
於是灑掃正室以居後,父母、晜弟遷別室焉。
相見,必具冠服,晨、午、夕上食,親黨首承以進,家人之禮盡絕。
蓋旗女未出室,與父母坐,輒右女而左父母。
殊似西禮。
惟西禮待女以賓,旗禮為備充後庭,不相同耳。
後之當選也,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