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在親人心裡
關燈
小
中
大
為自己的親人帶來多少這樣屈辱的眼淚呵!楊雪哭了足足有一個小時.心裡惦記快到了給傷員打水的時間,就急忙收住眼淚,系好鞋帶,站起來向山下走去。
她蹲在小溪邊,從冰窟窿裡掏了兩捧水洗了洗臉,攏攏亂發,在水裡照了照,才裝作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的樣子,回到病房。
楊雪雖然工作照常,但精神上卻起了顯著的變化。
她話說得少了,而且變得不敢看人。
她處處懷疑夥伴們在嘲笑自己。
三十七團的戰友們談起縛龍裡戰鬥,她也覺得是有意地議論她,譏諷她。
她平常那種愛說愛笑愛逗的風度。
也像落葉一樣不知道被吹到什麼地方去了。
幾天以後,她終于病倒了,發着高燒。
她同陸希榮前前後後的事情,好像演電影片子似地在眼前重現。
她幾十次幾百次地向自己提出同一個問題:為什麼自己一向認為很好的人,會發生這樣的醜事?在腦子裡,一時出現的是一個崇高的、可愛的、聰明能幹的形象,一時出現的卻是一個卑瑣的、可恥的、醜惡的形象,仿佛這兩者結合不到一起似的。
她開始搜索他們認識以來記憶中的每一件事情,從新的角度上來思索它的含義。
她把她平時絕對不願考慮的甚至帶有反感的同志們的反映,也重新思考。
思想上漸漸露出一線光亮。
陸希榮的個人英雄主義的面貌漸漸地清晰起來了。
她覺得一切都是由于自己築起了一道感情的帳幕,才把那些醜惡的自私的東西掩蓋起來,是的,這是一道多麼可怕的帳幕呵!有了這道帳幕,自己不但看不出壞的,而且把壞的也看成是美好的。
她回想起入朝前夕,陸希榮竟絲毫不考慮自己入朝的熱情和心願,要求在入朝之前的二天時間裡結婚,他表現得是多麼自私!這件事她本來在當時就不滿意,但是接着自己就為他辯護:他是為了愛自己才這樣做的。
她又想起,她同郭祥一起結伴回隊,也引起他很大懷疑,這本來使自己感到不快,但是接着自己也以同樣的理由為他找到合理的解釋。
她還想起今年夏天他從南方回來,笑嘻嘻地送給她一張照片,照片上的陸希榮竟穿着皇帝的龍袍。
她當時十分生氣,就把這張照片撕了。
但過後自已又為他解釋,這不過是一時的玩笑。
現在平心一想,在陸希榮的内心深處:考慮的是人民的利益麼?是無産階級的利益麼,不,不,考慮的是他個人可是這一切都被個人情感的帳幕掩蓋住了。
現在才看清楚:在他那堂皇的外表下,掩蓋着一個多麼卑鄙且惡的靈魂!想到這裡,她深深地痛恨自己…… 在翻騰的思緒中,母親的面容也浮現在自己的面前。
她想起回家的第一個夜晚,她曾在母親的耳邊透露了自已的婚事。
當時母親的反應就是冷淡的。
母親曾經明明白白地告訴她:這人不老實。
可是她當時是多麼的反感哪!母親老早就告誡過她:“你的婚姻我不管,随你自已。
可是我告訴你,我們家是一個革命家庭,你要找一個跟窮人不一心的人,找一個嘎渣子回來,你不要登我這個門!”可是看看現在,自己找的不正是一個跟窮人不一心的嘎渣子嗎?我的母親是一個革命的母親,英雄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從小就跟着黨鬧革命,難道我能夠同一個資産階級的個人主義者在一起生活麼?我能同這樣貪生怕死的家夥在一起白頭到老嗎?不,不能,不能,不能!我要立刻同他一刀兩斷!…… 她決定立刻給他寫信。
屋子裡牆上挂着一盞小小的油燈,半明半暗,女伴們因為勞累一天,睡得很熟。
她看了看那隻嘀嘀哒哒的馬蹄表,已經五點多了,再過一個多小時值夜班的同志就回來了。
她鼓了鼓勁,掙紮着身子坐起來,披上衣服。
深夜的寒氣,從挂着的雨布縫隙裡吹進來,使她咳嗽了一陣。
她從牆蔔取下那盞小油燈,放在枕頭附近,然後又拿過軍用挎包,打算取出幾張紙來。
她首先一摸,摸出自己保存的一大疊陸希榮的信件,又一摸,摸出一本信箋,也是陸希榮買來送給她的。
過去她都是當作珍品保存,今天卻使她起了一種深深的厭惡之感。
甚至不願用手指去觸動它。
她立刻拉開廚房的隔扇門,把那些東西在燈頭上點着,投到竈洞裡去了。
她守住竈洞門直等那些信件燒盡,才從挎包裡取出自己用白報紙訂的小本子,伏在枕頭上寫信。
她那支金星鋼筆是多麼不好用呵,一點點墨水也早已凍住,需要不斷地呵氣。
她寫了又撕,撕了又寫,扯下了十幾張紙來,才把那封信寫成。
寫成以後,想了一想,又在信封後面寫了“請軍郵同志速送快交”幾個大字,然後,小心地用手絹擦去因偶然不慎灑到信封上的兩滴眼淚,才裝到衣袋裡,準備一早寄發。
這時,天色已近拂曉。
敵人的夜航機,還在時遠時近地嗡嗡着。
楊雪正要準備躺下,忽然聽見一陣轟轟隆隆的爆炸聲,把小小的燈頭也震熄了。
她揭開雨布推開房門一望,隻見南面一片火光。
看樣子轟炸點正在溝口的公路上。
楊雪心裡一驚,一定是送傷員的卡車到得晚了,被發現了目标。
她急忙穿衣,準備前去搶救。
衣服還未穿好,就聽外面響起了急保的哨音,随後是看護長的喊聲:“集合!集合!快到公路上救人去!”等護士們起身的時候,楊雪已經在廚房裡喝了半瓢涼水,把短發通通塞在帽沿裡,向着火光沖天的地方跑去。
……
她蹲在小溪邊,從冰窟窿裡掏了兩捧水洗了洗臉,攏攏亂發,在水裡照了照,才裝作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的樣子,回到病房。
楊雪雖然工作照常,但精神上卻起了顯著的變化。
她話說得少了,而且變得不敢看人。
她處處懷疑夥伴們在嘲笑自己。
三十七團的戰友們談起縛龍裡戰鬥,她也覺得是有意地議論她,譏諷她。
她平常那種愛說愛笑愛逗的風度。
也像落葉一樣不知道被吹到什麼地方去了。
幾天以後,她終于病倒了,發着高燒。
她同陸希榮前前後後的事情,好像演電影片子似地在眼前重現。
她幾十次幾百次地向自己提出同一個問題:為什麼自己一向認為很好的人,會發生這樣的醜事?在腦子裡,一時出現的是一個崇高的、可愛的、聰明能幹的形象,一時出現的卻是一個卑瑣的、可恥的、醜惡的形象,仿佛這兩者結合不到一起似的。
她開始搜索他們認識以來記憶中的每一件事情,從新的角度上來思索它的含義。
她把她平時絕對不願考慮的甚至帶有反感的同志們的反映,也重新思考。
思想上漸漸露出一線光亮。
陸希榮的個人英雄主義的面貌漸漸地清晰起來了。
她覺得一切都是由于自己築起了一道感情的帳幕,才把那些醜惡的自私的東西掩蓋起來,是的,這是一道多麼可怕的帳幕呵!有了這道帳幕,自己不但看不出壞的,而且把壞的也看成是美好的。
她回想起入朝前夕,陸希榮竟絲毫不考慮自己入朝的熱情和心願,要求在入朝之前的二天時間裡結婚,他表現得是多麼自私!這件事她本來在當時就不滿意,但是接着自己就為他辯護:他是為了愛自己才這樣做的。
她又想起,她同郭祥一起結伴回隊,也引起他很大懷疑,這本來使自己感到不快,但是接着自己也以同樣的理由為他找到合理的解釋。
她還想起今年夏天他從南方回來,笑嘻嘻地送給她一張照片,照片上的陸希榮竟穿着皇帝的龍袍。
她當時十分生氣,就把這張照片撕了。
但過後自已又為他解釋,這不過是一時的玩笑。
現在平心一想,在陸希榮的内心深處:考慮的是人民的利益麼?是無産階級的利益麼,不,不,考慮的是他個人可是這一切都被個人情感的帳幕掩蓋住了。
現在才看清楚:在他那堂皇的外表下,掩蓋着一個多麼卑鄙且惡的靈魂!想到這裡,她深深地痛恨自己…… 在翻騰的思緒中,母親的面容也浮現在自己的面前。
她想起回家的第一個夜晚,她曾在母親的耳邊透露了自已的婚事。
當時母親的反應就是冷淡的。
母親曾經明明白白地告訴她:這人不老實。
可是她當時是多麼的反感哪!母親老早就告誡過她:“你的婚姻我不管,随你自已。
可是我告訴你,我們家是一個革命家庭,你要找一個跟窮人不一心的人,找一個嘎渣子回來,你不要登我這個門!”可是看看現在,自己找的不正是一個跟窮人不一心的嘎渣子嗎?我的母親是一個革命的母親,英雄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從小就跟着黨鬧革命,難道我能夠同一個資産階級的個人主義者在一起生活麼?我能同這樣貪生怕死的家夥在一起白頭到老嗎?不,不能,不能,不能!我要立刻同他一刀兩斷!…… 她決定立刻給他寫信。
屋子裡牆上挂着一盞小小的油燈,半明半暗,女伴們因為勞累一天,睡得很熟。
她看了看那隻嘀嘀哒哒的馬蹄表,已經五點多了,再過一個多小時值夜班的同志就回來了。
她鼓了鼓勁,掙紮着身子坐起來,披上衣服。
深夜的寒氣,從挂着的雨布縫隙裡吹進來,使她咳嗽了一陣。
她從牆蔔取下那盞小油燈,放在枕頭附近,然後又拿過軍用挎包,打算取出幾張紙來。
她首先一摸,摸出自己保存的一大疊陸希榮的信件,又一摸,摸出一本信箋,也是陸希榮買來送給她的。
過去她都是當作珍品保存,今天卻使她起了一種深深的厭惡之感。
甚至不願用手指去觸動它。
她立刻拉開廚房的隔扇門,把那些東西在燈頭上點着,投到竈洞裡去了。
她守住竈洞門直等那些信件燒盡,才從挎包裡取出自己用白報紙訂的小本子,伏在枕頭上寫信。
她那支金星鋼筆是多麼不好用呵,一點點墨水也早已凍住,需要不斷地呵氣。
她寫了又撕,撕了又寫,扯下了十幾張紙來,才把那封信寫成。
寫成以後,想了一想,又在信封後面寫了“請軍郵同志速送快交”幾個大字,然後,小心地用手絹擦去因偶然不慎灑到信封上的兩滴眼淚,才裝到衣袋裡,準備一早寄發。
這時,天色已近拂曉。
敵人的夜航機,還在時遠時近地嗡嗡着。
楊雪正要準備躺下,忽然聽見一陣轟轟隆隆的爆炸聲,把小小的燈頭也震熄了。
她揭開雨布推開房門一望,隻見南面一片火光。
看樣子轟炸點正在溝口的公路上。
楊雪心裡一驚,一定是送傷員的卡車到得晚了,被發現了目标。
她急忙穿衣,準備前去搶救。
衣服還未穿好,就聽外面響起了急保的哨音,随後是看護長的喊聲:“集合!集合!快到公路上救人去!”等護士們起身的時候,楊雪已經在廚房裡喝了半瓢涼水,把短發通通塞在帽沿裡,向着火光沖天的地方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