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逢蒙學射于羿
關燈
小
中
大
,見妻子坐在機上,不言不語,看了一會,想了一會,對妻子道:“學射用工,先要目不轉睫。
我看你機上投梭,去來頻緊。
且待我眠在機下,睜着眼珠,用着眼力,忍定耐住,不計轉睛,看得梭子十分純熟,必然習慣成自然了。
”即便鋪好機下,低頭間身鑽進底下仰卧了。
勉強将目挺開,認定梭子看時,隻見梭來又轉一睫,梭去又轉一睫。
或開或閉,那裡肯熬得定?如此磨練也隻是萬不得已。
妻子或時起身做飯,或時做些别樣生活,他也起來坐坐。
妻子上機,他又随身進去,日日如此,月月如此。
整整眠了一年有餘,方才有些把柄,略覺有些放心。
又去加功,不覺積日成月,積月成歲,看看共是三年,果然目不轉睫了。
正是: 積成機下三年苦,赢得今朝眼力高。
紀昌大樂,道:“我今可以習射矣!”便出門走到飛衛家中,見飛衛作禮已畢坐下。
紀昌道:“多蒙老師指教目不轉睫,已得習熟矣,特來回覆。
”飛衛道:“目不轉睫雖有三年,還須視小如大,再得兩年工夫可以習射矣。
”紀昌道:“謹依尊命。
”即便起身作别而出,回到家裡,坐了細細暗想道:“何物最小,視之漸大?”忽然身癢,舉手撓之,剛剛撓了一個大虱。
紀昌道:“天下之物,莫細于虱。
我當将此懸之當空,若見事必成矣。
”即問妻子取了一個繡針,将頭發穿過,挂在窗口,朝夕注目,就是吃飯解手也不少離。
三月之後,漸如黃豆;到了半年,又如雞子;看看到了七八個月,又如拳頭一般;未及一年,大如盤盂;及至一年有餘,大如車輪了。
不覺失聲大笑,對妻子道:“我今看虱大如車輪,道在是矣。
”正是: 隻怕人工加不到,心堅已見虱如輪。
就去取了銀子,先到店上買了弓箭,一徑到飛衛家中。
那飛衛在後園射箭,兩人見了禮,紀昌便道:“蒙教視小如大,今視虱已如車輪,故此特來叩見,伏乞教以射法。
”飛衛道:“既能若此,功過半矣!”即以射法教之,如何操弓,如何發矢,凡射法裡邊一應細微曲折處無不講明開導。
自這日為始,日日在後園學習。
光陰迅速,不覺又是三年。
飛衛道:“你習射良久,今已純熟,雖未必如我,人亦未必如你,可謂得其傳矣。
前日已能視虱如車輪,莫若仍取一虱懸之百步之外,發箭射之,果能中而貫虱,進乎技矣。
”紀昌就去尋了一個虱子,懸挂靶子中間,仍舊走來,持弓拾矢,射将過去,恰好正中虱子當心。
飛衛道:“此箭已能貫虱矣,再取一矢來,待我把你貫虱之箭,複射過去,使他穿過靶子。
”言訖,忽發一箭,卻把前箭穿過靶子去了。
紀昌喝采道:“果然巧妙。
”飛衛道:“爾能貫虱,我能穿爾貫虱之箭,爾我一般,不必再從我矣,從此相别了罷。
”有詩為證: 師功弟業兩相當,走盡天涯已擅長。
莫道有師還有弟,翻将彼此挂心腸。
紀昌辭别回家,次日備了謝禮,到飛衛家拜謝,便留款待。
飛衛又囑道:“足下之技,與我不相上下,可以出遊列國矣。
”紀昌道:“謹依尊命。
”别了到家,以後不時習射,見者無不稱賞。
有一等人議論道:“他的手段雖好,還不如他師父好哩。
”紀昌聽見,也覺有些不自在,然亦不在心上。
又過得幾時,别了妻子,遊到别國。
凡是有名善射的,無一個比得他過,都不曉得他是飛衛的徒弟。
隻說道他的技我們雖不及,也隻比得飛衛,不見高他一籌。
紀昌聽入耳中,雖不出言,便暗計道:我用苦功七八年,習成此技,再沒一個人來敵得我過,乃是射中第一了。
隻因有了師父,人都曉得他,反不着我在心上,說在口裡。
我的善射名頭,何時得出?懷恨在心,憤憤回到寓所,茶飯也吃不下,晚上宿歇那裡合得眼着,千思萬想直到五更天氣,決要把飛衛開除,方才稱得第一。
又想道:我若無有他,那得今日,怎好昧了本心。
又轉一念道:若還顧了本心,到底有了他,無了我,這個定然饒不得他,甯負本心罷了。
正是: 黃犬猶知義,歹人犬不如。
想罷豁開眼來,天公大亮,連忙起來梳洗吃飯,收拾行李,辭别主人。
不隻一日,回到家中,也不與妻子說這緣繇,日日去打聽飛衛的蹤迹。
一日打聽着他要往妻家去看病,當日便回。
路繇負義山下,紀昌即忙取了弓箭,伏在山頂上,專等飛衛。
不多時,遠遠而來,後邊跟一童子,也帶着弓箭。
紀昌連忙下山,在路口百步之外,即便攀弓搭箭,将欲射去,早被飛衛看見,疾忙把童子手中弓箭接來攀着。
見紀昌放箭,他也放箭,兩箭鐵頭對着鐵頭一湊便落地下。
如此兩邊對射,一連射了十來箭。
紀昌看見他袋裡無箭,以為這一箭射去,管教他弓弦響處神魂喪,羽镞來時性命傾。
豈料飛衛命不該死,路旁卻有黃荊條子一堆,原是樵子斫下的。
飛衛早早看見他箭多我箭少,即令童子拾在手中預備。
剛剛箭已射盡,卻把荊條當了箭,射去抵當他的真箭,也會擋住便落。
恰好通前連後射了二十餘箭,乃是兩巧相遇,兩力相當,箭頭落處毫無塵砂飛起,何等神奇。
如今連那紀昌的箭也射完了,怎如飛衛另有荊條補湊,呆看了一會,想道:既要害他,他又不曾遭害,枉自失了本心,何等有愧。
既然萌了悔心,急急走向前去。
飛衛仍
我看你機上投梭,去來頻緊。
且待我眠在機下,睜着眼珠,用着眼力,忍定耐住,不計轉睛,看得梭子十分純熟,必然習慣成自然了。
”即便鋪好機下,低頭間身鑽進底下仰卧了。
勉強将目挺開,認定梭子看時,隻見梭來又轉一睫,梭去又轉一睫。
或開或閉,那裡肯熬得定?如此磨練也隻是萬不得已。
妻子或時起身做飯,或時做些别樣生活,他也起來坐坐。
妻子上機,他又随身進去,日日如此,月月如此。
整整眠了一年有餘,方才有些把柄,略覺有些放心。
又去加功,不覺積日成月,積月成歲,看看共是三年,果然目不轉睫了。
正是: 積成機下三年苦,赢得今朝眼力高。
紀昌大樂,道:“我今可以習射矣!”便出門走到飛衛家中,見飛衛作禮已畢坐下。
紀昌道:“多蒙老師指教目不轉睫,已得習熟矣,特來回覆。
”飛衛道:“目不轉睫雖有三年,還須視小如大,再得兩年工夫可以習射矣。
”紀昌道:“謹依尊命。
”即便起身作别而出,回到家裡,坐了細細暗想道:“何物最小,視之漸大?”忽然身癢,舉手撓之,剛剛撓了一個大虱。
紀昌道:“天下之物,莫細于虱。
我當将此懸之當空,若見事必成矣。
”即問妻子取了一個繡針,将頭發穿過,挂在窗口,朝夕注目,就是吃飯解手也不少離。
三月之後,漸如黃豆;到了半年,又如雞子;看看到了七八個月,又如拳頭一般;未及一年,大如盤盂;及至一年有餘,大如車輪了。
不覺失聲大笑,對妻子道:“我今看虱大如車輪,道在是矣。
”正是: 隻怕人工加不到,心堅已見虱如輪。
就去取了銀子,先到店上買了弓箭,一徑到飛衛家中。
那飛衛在後園射箭,兩人見了禮,紀昌便道:“蒙教視小如大,今視虱已如車輪,故此特來叩見,伏乞教以射法。
”飛衛道:“既能若此,功過半矣!”即以射法教之,如何操弓,如何發矢,凡射法裡邊一應細微曲折處無不講明開導。
自這日為始,日日在後園學習。
光陰迅速,不覺又是三年。
飛衛道:“你習射良久,今已純熟,雖未必如我,人亦未必如你,可謂得其傳矣。
前日已能視虱如車輪,莫若仍取一虱懸之百步之外,發箭射之,果能中而貫虱,進乎技矣。
”紀昌就去尋了一個虱子,懸挂靶子中間,仍舊走來,持弓拾矢,射将過去,恰好正中虱子當心。
飛衛道:“此箭已能貫虱矣,再取一矢來,待我把你貫虱之箭,複射過去,使他穿過靶子。
”言訖,忽發一箭,卻把前箭穿過靶子去了。
紀昌喝采道:“果然巧妙。
”飛衛道:“爾能貫虱,我能穿爾貫虱之箭,爾我一般,不必再從我矣,從此相别了罷。
”有詩為證: 師功弟業兩相當,走盡天涯已擅長。
莫道有師還有弟,翻将彼此挂心腸。
紀昌辭别回家,次日備了謝禮,到飛衛家拜謝,便留款待。
飛衛又囑道:“足下之技,與我不相上下,可以出遊列國矣。
”紀昌道:“謹依尊命。
”别了到家,以後不時習射,見者無不稱賞。
有一等人議論道:“他的手段雖好,還不如他師父好哩。
”紀昌聽見,也覺有些不自在,然亦不在心上。
又過得幾時,别了妻子,遊到别國。
凡是有名善射的,無一個比得他過,都不曉得他是飛衛的徒弟。
隻說道他的技我們雖不及,也隻比得飛衛,不見高他一籌。
紀昌聽入耳中,雖不出言,便暗計道:我用苦功七八年,習成此技,再沒一個人來敵得我過,乃是射中第一了。
隻因有了師父,人都曉得他,反不着我在心上,說在口裡。
我的善射名頭,何時得出?懷恨在心,憤憤回到寓所,茶飯也吃不下,晚上宿歇那裡合得眼着,千思萬想直到五更天氣,決要把飛衛開除,方才稱得第一。
又想道:我若無有他,那得今日,怎好昧了本心。
又轉一念道:若還顧了本心,到底有了他,無了我,這個定然饒不得他,甯負本心罷了。
正是: 黃犬猶知義,歹人犬不如。
想罷豁開眼來,天公大亮,連忙起來梳洗吃飯,收拾行李,辭别主人。
不隻一日,回到家中,也不與妻子說這緣繇,日日去打聽飛衛的蹤迹。
一日打聽着他要往妻家去看病,當日便回。
路繇負義山下,紀昌即忙取了弓箭,伏在山頂上,專等飛衛。
不多時,遠遠而來,後邊跟一童子,也帶着弓箭。
紀昌連忙下山,在路口百步之外,即便攀弓搭箭,将欲射去,早被飛衛看見,疾忙把童子手中弓箭接來攀着。
見紀昌放箭,他也放箭,兩箭鐵頭對着鐵頭一湊便落地下。
如此兩邊對射,一連射了十來箭。
紀昌看見他袋裡無箭,以為這一箭射去,管教他弓弦響處神魂喪,羽镞來時性命傾。
豈料飛衛命不該死,路旁卻有黃荊條子一堆,原是樵子斫下的。
飛衛早早看見他箭多我箭少,即令童子拾在手中預備。
剛剛箭已射盡,卻把荊條當了箭,射去抵當他的真箭,也會擋住便落。
恰好通前連後射了二十餘箭,乃是兩巧相遇,兩力相當,箭頭落處毫無塵砂飛起,何等神奇。
如今連那紀昌的箭也射完了,怎如飛衛另有荊條補湊,呆看了一會,想道:既要害他,他又不曾遭害,枉自失了本心,何等有愧。
既然萌了悔心,急急走向前去。
飛衛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