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羿善射

關燈
可。

    陛下所雲射日即是欺天,非此理也。

    自古天無二日,今日十日懸空,此九日即系妖日,誅妖滅怪,國主之常。

    且掃清天穢不為欺了,伏乞聖裁。

    ”堯帝道:“衆卿所奏,似亦有理。

    ”向偃羿道:“卿果能射此九日否?”偃羿道:“誠不能也。

    ”衆臣又道:“以箭射日自不能中,或以誠心求之,邪不勝正,萬一九日應弦而堕,也未可知。

    但須明早陛下先自虔告于天,始命偃羿射之,諒能中彀。

    ”堯帝依奏,發駕回宮,臣民亦自分散。

    偃羿到家,又将堯帝要與射日之事,說與嫦娥知道。

    嫦娥道:“此事卻難。

    ”偃羿道:“我也是這般說。

    ”兩人又講了些閑話,方才就寝。

    次日,偃羿要承旨去射九日,乃想道:今日射日要費無限精神,身邊所佩丹藥,怕有所失,不若藏在家中。

    想罷,取出靈丹,高高的擱在梁上,且喜無人看見,心中十分得計。

    即命仆從攜了弓矢,直至朝前,候堯帝出宮,随至郊外,先拜祝了天地,然後那偃羿扳弓搭箭,向上一箭,弦聲響處,隻見一輪紅日下墜于地,但不知落在那個地方。

    堯帝與衆臣齊聲喝采,又催偃羿速發二箭,也掉下一輪紅日。

    一連射了九箭,那天上止剩得一輪日色了。

    那些百姓們恐怕偃羿射得高興,不能住手,忙來止住道:“如今不消射了。

    ”偃羿放下弓矢,向前那一看倒吃個大驚,原來這九矢并不曾射在日上,依然墜地,随手取回。

    可見是一誠感通的緣故。

    君臣百姓無不歡喜,堯帝即命整宴在郊慶賀。

    有詩為證: 一點精誠通上界,九輪烈日化長虹。

    君臣此際多歡燕,奕世應褒爵士封。

     不說偃羿與衆臣侍帝筵宴,且說嫦娥在家立于庭中,也隻把天上的十日來看,不知果然射得下否?那日光原是難看的,看了便要眼花,這嫦娥看得太久,不覺眼珠枯澀,掙挫不定,隻得轉入中堂,看見梁上紅光焰焰,那顆金丹原是有光采的。

    适值嫦娥眼睛無神,這光采愈加明亮,且鼻中又聞得香氣異常。

    嫦娥想道:這梁上必有什麼物件。

    即忙登高一看,隻見小小一個絹袋,又不甚重。

    嫦娥把絹袋拆開,又見重重包紙,複将紙包打開,卻是一顆丸藥在内,光采逼人,香氣透竅。

    嫦娥已知是王母的九轉靈丹,心内暗喜道:原來丹藥尚在,如何他便哄我,隻說吃了。

    此藥既歸我手,豈肯當面錯過,仍留與他?若還分食一半,又恐不甚效驗,竟将來并吞入腹。

    正所謂: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嫦娥一吞此藥就覺得身輕體健,目朗神清,不勝之喜。

    你道王母授藥時,原說要安靜八十一日,服之方有靈驗,怎的嫦娥一日也不曾存念澄靜,吃将下去立見應效,卻是何故?隻因偃羿是個好動的人,所以王母分付他定神息慮,這嫦娥原靜坐在家,每日清甯,豈止八十一日?況且王母曾說看汝有何福德,要見偃羿無福吃他,故此假偃羿之手傳送與嫦娥的,也不可知。

    嫦娥心中忽想道:靈丹已食,萬一丈夫回家尋不見時,卻要與我羅唣。

    我今既得長生,何地非安身之處,莫若逃奔他方,有何不可?又想道:無窮世界,還是往那一方好。

    此藥原是王母所傳,王母又是女仙,不如投奔王母。

    一則拜謝,一則求他收錄,這到兩便。

    立定主意,向西徑走,不覺風生足下,頃刻千裡。

    嫦娥又想道:我隻道服藥止能長生,原來便能騰雲駕霧。

    說話之間,天色已晚,明月懸空,清光可愛,嫦娥道:我一向愛的是月,今夜色如此,且慢往投王母,先到月中一看也好。

    心中一舉此念,身體便自上升,耳中但聞飒飒風聲,眼界惟經離離雲影,頃刻工夫早到月中,全不是下界仰望的光景,好大一個境界哩!但見: 遙遙天漢,耿耿銀河。

    冷氣侵人,蕭瑟清涼雲國。

    寒光逼體,依微不夜之樞。

    夾道綠陰濃,老幹嵯岈撐皓魄。

    數層幽榭爽,虛堂浩蕩壯長空。

    搗藥兔兒,飛香桂子,不是天仙緣分到,如何能向此中來。

     嫦娥道:有這許多婆婆娑娑之樹,雖不知其名,盡可造作宮殿,在此安居,何必更往西極之内。

    才想得過,忽見一個老叟持着巨斧,前來迎接嫦娥,嫦娥道:“汝是何人?”老叟道:“吾乃吳剛,聞知娘娘要伐木造殿,特來助力。

    ”嫦娥道:“你可是此處居住的麼?”吳剛道:“此月中素無人住,我本是上界造作之匠,聞娘娘有意,故特遠來。

    ”嫦娥道:“如此可擇一基址,明日與我伐木興造便了。

    ”自此之後,嫦娥無所不通,無念不遂,竟為上界天仙。

    真個是: 着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

     如今再表偃羿。

    那日在郊外侍宴方完,辭謝歸家,一心記念靈丹。

    走進門來即向梁上觀看,卻不見了那個藥囊,急去問取嫦娥,連個人影也不見了。

    心中十分氣惱道:我得此藥,止望自得長生,何期被他竊食,且不知逃向何處,諒他此去必往故鄉,不免連夜追上,或者此藥尚在,奪得回來亦未可知。

    即時攜了弓箭,跨上駿馬,揚鞭而去。

    趕了三日三夜,并不見些蹤迹,心下驚疑道:他本是個婦人,又是步行,我卻是個男子,又且馳馬,難道竟追不着了?正在馬上沉思,忽聽空中叫道:“官人勿追,奴家在此。

    ”偃羿仰天視之,隻見嫦娥立于雲表。

    偃羿道:“汝好狠心,為何竊我靈丹,若不送還,難免一箭。

    ”嫦娥聽罷,微微而笑,就在空中歌道: 妾已偷靈藥兮,住向月宮中兮。

    幸念相從意兮,慎勿騁雕弓兮。

     偃羿方欲拈弓搭箭,隻見嫦娥長歌已畢,忽然不見,情知不能追趕,隻得浩歎而歸,十分不快道:“天下狠心莫過婦人矣。

    于是終身不複再娶。

    後來堯帝乃命舜帝攝位,不意洪水大發,泛濫九州。

    那水勢環山抱嶽,百姓們皆巢居穴處以避其患。

    這樣水勢量來不是箭可射的,所以堯帝命伯鲧治之,因無功效,舜帝殛鲧,複命大禹九州治水。

    偃羿跟随從事,又以神箭射獫俞,斷修蛇,降白龍,誅九嬰,有無窮功績。

    治水功成,舜帝封偃羿為有窮之君,偃羿歸訪故鄉親族,承繼宗侄為嗣,延其國脈。

    又去訪酬楚弧父,卻已物故久了。

    竭誠緻祭,以盡其理。

    後人看至此處,有詩一首贊雲: 有名誇善射,無分服靈丹。

    豔質奔寒窟,雄心殄日九。

     封嘉膺上賞,茅土更奇難。

    史帙标青譽,功成天下安。

     那個夏朝的夷羿,所以慕他這些功勳,亦好射箭,取名相同。

    誰知名同技同,幹來的事業相左,以緻贻臭萬年。

    較之偃羿,萬不及一了。

    後人亦有七言絕句一首道: 何事名殊迹不殊,奸回肆志篡邦儲。

    亂臣賊子從來例,記得人人盡可誅。

     總評:如此神射,亘古未聞,可惜配了坌路妻室,彼雖為神仙,與我何益?偃羿倒做了義夫,嫦娥怎做得節婦?男子剛腸,婦人水性,果為不謬。

     又評:三教同源,非道德優長者,皆不能成正果。

    嫦娥之得道成仙,繇于竊取,其道德安在哉?然有此榜樣,所以後世僧家有竊衣缽,儒家有割卷面者,皆宗嫦娥之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