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羿善射
關燈
小
中
大
堯帝道此風亦是妖怪所鼓,頒下旨意即着偃羿去射。
偃羿想道:前者的水怪還略有些影氣,這風是無形之物,教我那裡去尋頭路?嫦娥道:“帝旨已頒,免不得去走一遭,若不得成功,再作道理。
”那偃羿道:“隻是教你獨自在家,放心不下。
”嫦娥道:“丈夫志在四方,怎麼留戀女子,以誤大事。
”偃羿聞言甚是感激,次早别了妻子,入朝辭了堯帝,單身匹馬,止帶童仆二人前去。
在路月餘,方低青丘,隻見那大風果然刮得利害。
但見: 慘迷迷亂卷埃沙,疏剌剌齊飛木葉。
天地失色,恍疑猛虎出山窩。
日月無光,隻道孽龍傾海底。
摧枯拉朽,宿鳥潛蹤。
滅迹掃塵,行人絕影。
卻似三江之潮汛一派兇嚎,渾如二月之春雷幾聲怒吼。
偃羿看了,不惟不能措手,亦且吹得立腳不牢。
且尋館舍住下,每日走到風前細看細想道:總然此風是個妖怪鼓起來的,又不知這妖怪在那一個所在。
走了十裡二十裡,總是這般大風。
若要射此風息,除非萬人并立,萬弩齊發,或者遇巧射得着他。
忽然又想道:待我拼棄一矢,且射将去,看是如何?忙取弓箭望風射去,那風毫不休息,反把這枝箭如折蘆斷梗一般,飄飄蕩蕩墜下地來,如何妄想射得風止?偃羿信步前行,剛剛拾起那箭尚未入囊,但聞得異香撲鼻,急回轉身擡頭一望,隻見旌旗缥缈,仙樂悠揚,寶辇香車,金童玉女,好生齊整。
偃羿想道:我便往前尋你,你卻倒從後面來,你這風妖好生威闊,今日狹路相逢,卻也難逃我這一箭。
忙架手中之箭正待放去,那寶辇中高揭珠簾,卻是一位女仙坐在裡面,喝道:“何物狂徒,不得無禮。
”那偃羿手中的箭就如生漆膠住的,再不能彀離弦,偃羿也喝道:“何處妖魔敢施邪法,興風害民,豈不知我偃羿的神射麼?”那女仙道:“原來你便是偃羿,一來是肉眼凡夫,二來是為國救民,我也不怪你。
我非别仙,乃九靈太廟龜山金母元君便是。
今日亦為收伏風妖而來。
”偃羿方才想道:我說若是妖怪,怎有這般整肅儀從?慌忙撇下弓箭俯伏在地道:“原來是西王母娘娘,偃羿有眼無珠,冒犯仙宗,伏乞赦罪。
”王母道:“我有言在先,何罪之有?”偃羿道:“敢問娘娘,興此風者是何妖物?”王母道:“此乃西土金獅牝獸,因思凡逃至東土,欲尋配偶,不遂其欲,怒吼成風,為害此方。
我今特來收回,以拯黎民災患。
汝且站着,看我立追此獸。
”偃羿站起,侍立傍邊,王母令一随車甲将前往追尋。
不多時,那獸随這甲将來了,看他的形狀,果是怕人。
毛如金縷,眼若銅鈴。
張一具滲血巨盆,排兩行倚天利劍。
行來山嶽動,吼處飓風生。
颠狂厮混,大和傾覆故興妖孽。
正是西極金獅臨下界,至今遺種獸中王。
王母道:“你這孽畜,不守清規,辄起塵念,害人損土,罪不容誅。
且令你在車前禦車,回至西極正爾之罪。
”隻見那金獅把頭點幾點,徑自禦車去了。
那大風霎時頓息。
王母的車駕正欲啟行,偃羿忽然得個想頭,扳住車轅,跪在地下道:“望娘娘少住車駕,弟子有一言奉懇。
”王母遂停車問道:“汝有何言?”偃羿道:“念弟子名雖善射,實以救濟蒼生為心,向慕至道無緣得遇真師。
今日幸逢娘娘,實稱奇遇,敢求靈丹一顆,若得與天地齊壽,情願永為娘娘驅策。
”王母笑道:“靈丹雖好,采制升煉非三千年不成。
看汝有何福德吃此仙藥?”偃羿道:“弟子聞娘娘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迪玄功生化萬物,何惜一顆丹藥以濟慕道之人?”王母道:“此藥名為九轉還丹,服之者先要存神定慮八十一日,然後吞服,始有效驗,可以長生。
看汝終朝仆仆,那得有八十一日閑空工夫,縱與靈丹亦是枉然。
”偃羿道:“若得娘娘慨賜,莫說八十一日,就是八十一年也要耐心等待。
”王母道:“我聞你已幹了幾件陰骘之事,可延其年。
抑且今日相逢非謂無緣,藥雖與汝,切不可造次服食。
”偃羿道:“自身生死事大,敢不如命?”王母即命侍女取一粒九轉金丹賜與偃羿。
偃羿雙手接了叩首拜謝,擡起頭來,那儀仗車駕倏忽不見。
佯佯得意,稱歎不已,信步回至館舍,地方人都來問他息風之故,偃羿将遇見王母收伏金獅之事說了一遍,衆人莫不稱奇,當時衆人散去。
偃羿想道:今日不則除了風害,抑且得了長生不死之藥,我偃羿何恁般僥幸也。
但要靜養八十一日,此藥必須珍藏方好。
便把紙張包了又包,裹了又裹,又縫個絹囊盛貯,緊緊藏在身邊。
次早,整頓行裝複歸蒲坂。
這日将次到京,忽然身上燥熱異常,就如六月天烘着栗炭火一般。
正不知甚麼緣故,擡起頭來一看,見天上可也作怪,出上許多日頭。
偃羿想道:天無二日,古之常理。
今日有這些日頭是何意思?仔細的數一數看,一個也不多,一個也不少,整整是十枚。
有古詩一首為證: 自今溯昔夙,天日惟所燭。
倏爾益其九,豈雲補不足。
炎威恣流行,烈熾肆兇毒。
草木總焦枯,奚堪共為浴。
偃羿一邊行走一邊思想,再會不着這個道理,難道天上之事,也是妖怪施逞的不成?說話之間已進都城,偃羿入朝,把遇王母伏金獅的事一一奏聞。
堯帝道:“賴卿之力,大風已息。
這十日并出,卿可知道這個緣故麼?”偃羿道:“臣途中即見十日,一路揣摩,再不能理會。
”堯帝道:“此事還是如何?”偃羿道:“此上天之事,理宜齋戒祈禱,或能墜此九日。
”堯帝道:“畢待明日,如十日複出,當如卿所奏。
”當日散朝,偃羿回至家中。
嫦娥出來接見,問及大風之事,偃羿又把前言述了一通。
嫦娥聽見說起王母,便對偃羿道:“丈夫既然見了王母,何不求他兩顆長生不死的九轉靈丹?”偃羿道:“止求得一顆。
”嫦娥急問道:“今在何處?可将來我看。
”偃羿自悔失口,慌忙答道:“我已吞在腹中了。
”嫦娥道:“我與你既為夫婦,何不分食,同享遐齡,你卻獨自吃了。
”偃羿道:“是我一時錯念,待我日後會着,再去求他一顆與你。
”嫦娥道:“怎麼再得會着?”兩人争執了一場,隻得就枕。
次早,偃羿起身仰視天上,依然是十個日輪,即便離家入朝,商議政事。
隻見堯帝頒旨,要衆臣侍駕,同往郊外拜禱天地,要他收此九日。
不多時,堯帝出朝,一同衆臣步行至郊,齋戒行禮,拜告山川社稷,直至日暮方回。
拜了一日又是一日,看看過了月餘,那九日如何肯墜?這些百姓們紛紛都來告道:各處禾苗盡皆槁死,結實的豆麥亦皆枯焦,怎生除得這九日,以救百姓之苦?堯帝道:“天道改常,皆朕躬不德之故,無辜累爾百姓遭殃。
到此境界,朕亦無法可治。
”百姓們道:“偃少卿是個神射,陛下何不令他射了九個日頭下來?”堯帝道“天與地相去萬裡,一箭不過百步,豈能上射?況射日即是欺天,縱可射,亦不宜也。
”此時群臣都奏道:“十日并出月餘,無計可除,庶幾借偃羿之箭一試未為不
偃羿想道:前者的水怪還略有些影氣,這風是無形之物,教我那裡去尋頭路?嫦娥道:“帝旨已頒,免不得去走一遭,若不得成功,再作道理。
”那偃羿道:“隻是教你獨自在家,放心不下。
”嫦娥道:“丈夫志在四方,怎麼留戀女子,以誤大事。
”偃羿聞言甚是感激,次早别了妻子,入朝辭了堯帝,單身匹馬,止帶童仆二人前去。
在路月餘,方低青丘,隻見那大風果然刮得利害。
但見: 慘迷迷亂卷埃沙,疏剌剌齊飛木葉。
天地失色,恍疑猛虎出山窩。
日月無光,隻道孽龍傾海底。
摧枯拉朽,宿鳥潛蹤。
滅迹掃塵,行人絕影。
卻似三江之潮汛一派兇嚎,渾如二月之春雷幾聲怒吼。
偃羿看了,不惟不能措手,亦且吹得立腳不牢。
且尋館舍住下,每日走到風前細看細想道:總然此風是個妖怪鼓起來的,又不知這妖怪在那一個所在。
走了十裡二十裡,總是這般大風。
若要射此風息,除非萬人并立,萬弩齊發,或者遇巧射得着他。
忽然又想道:待我拼棄一矢,且射将去,看是如何?忙取弓箭望風射去,那風毫不休息,反把這枝箭如折蘆斷梗一般,飄飄蕩蕩墜下地來,如何妄想射得風止?偃羿信步前行,剛剛拾起那箭尚未入囊,但聞得異香撲鼻,急回轉身擡頭一望,隻見旌旗缥缈,仙樂悠揚,寶辇香車,金童玉女,好生齊整。
偃羿想道:我便往前尋你,你卻倒從後面來,你這風妖好生威闊,今日狹路相逢,卻也難逃我這一箭。
忙架手中之箭正待放去,那寶辇中高揭珠簾,卻是一位女仙坐在裡面,喝道:“何物狂徒,不得無禮。
”那偃羿手中的箭就如生漆膠住的,再不能彀離弦,偃羿也喝道:“何處妖魔敢施邪法,興風害民,豈不知我偃羿的神射麼?”那女仙道:“原來你便是偃羿,一來是肉眼凡夫,二來是為國救民,我也不怪你。
我非别仙,乃九靈太廟龜山金母元君便是。
今日亦為收伏風妖而來。
”偃羿方才想道:我說若是妖怪,怎有這般整肅儀從?慌忙撇下弓箭俯伏在地道:“原來是西王母娘娘,偃羿有眼無珠,冒犯仙宗,伏乞赦罪。
”王母道:“我有言在先,何罪之有?”偃羿道:“敢問娘娘,興此風者是何妖物?”王母道:“此乃西土金獅牝獸,因思凡逃至東土,欲尋配偶,不遂其欲,怒吼成風,為害此方。
我今特來收回,以拯黎民災患。
汝且站着,看我立追此獸。
”偃羿站起,侍立傍邊,王母令一随車甲将前往追尋。
不多時,那獸随這甲将來了,看他的形狀,果是怕人。
毛如金縷,眼若銅鈴。
張一具滲血巨盆,排兩行倚天利劍。
行來山嶽動,吼處飓風生。
颠狂厮混,大和傾覆故興妖孽。
正是西極金獅臨下界,至今遺種獸中王。
王母道:“你這孽畜,不守清規,辄起塵念,害人損土,罪不容誅。
且令你在車前禦車,回至西極正爾之罪。
”隻見那金獅把頭點幾點,徑自禦車去了。
那大風霎時頓息。
王母的車駕正欲啟行,偃羿忽然得個想頭,扳住車轅,跪在地下道:“望娘娘少住車駕,弟子有一言奉懇。
”王母遂停車問道:“汝有何言?”偃羿道:“念弟子名雖善射,實以救濟蒼生為心,向慕至道無緣得遇真師。
今日幸逢娘娘,實稱奇遇,敢求靈丹一顆,若得與天地齊壽,情願永為娘娘驅策。
”王母笑道:“靈丹雖好,采制升煉非三千年不成。
看汝有何福德吃此仙藥?”偃羿道:“弟子聞娘娘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迪玄功生化萬物,何惜一顆丹藥以濟慕道之人?”王母道:“此藥名為九轉還丹,服之者先要存神定慮八十一日,然後吞服,始有效驗,可以長生。
看汝終朝仆仆,那得有八十一日閑空工夫,縱與靈丹亦是枉然。
”偃羿道:“若得娘娘慨賜,莫說八十一日,就是八十一年也要耐心等待。
”王母道:“我聞你已幹了幾件陰骘之事,可延其年。
抑且今日相逢非謂無緣,藥雖與汝,切不可造次服食。
”偃羿道:“自身生死事大,敢不如命?”王母即命侍女取一粒九轉金丹賜與偃羿。
偃羿雙手接了叩首拜謝,擡起頭來,那儀仗車駕倏忽不見。
佯佯得意,稱歎不已,信步回至館舍,地方人都來問他息風之故,偃羿将遇見王母收伏金獅之事說了一遍,衆人莫不稱奇,當時衆人散去。
偃羿想道:今日不則除了風害,抑且得了長生不死之藥,我偃羿何恁般僥幸也。
但要靜養八十一日,此藥必須珍藏方好。
便把紙張包了又包,裹了又裹,又縫個絹囊盛貯,緊緊藏在身邊。
次早,整頓行裝複歸蒲坂。
這日将次到京,忽然身上燥熱異常,就如六月天烘着栗炭火一般。
正不知甚麼緣故,擡起頭來一看,見天上可也作怪,出上許多日頭。
偃羿想道:天無二日,古之常理。
今日有這些日頭是何意思?仔細的數一數看,一個也不多,一個也不少,整整是十枚。
有古詩一首為證: 自今溯昔夙,天日惟所燭。
倏爾益其九,豈雲補不足。
炎威恣流行,烈熾肆兇毒。
草木總焦枯,奚堪共為浴。
偃羿一邊行走一邊思想,再會不着這個道理,難道天上之事,也是妖怪施逞的不成?說話之間已進都城,偃羿入朝,把遇王母伏金獅的事一一奏聞。
堯帝道:“賴卿之力,大風已息。
這十日并出,卿可知道這個緣故麼?”偃羿道:“臣途中即見十日,一路揣摩,再不能理會。
”堯帝道:“此事還是如何?”偃羿道:“此上天之事,理宜齋戒祈禱,或能墜此九日。
”堯帝道:“畢待明日,如十日複出,當如卿所奏。
”當日散朝,偃羿回至家中。
嫦娥出來接見,問及大風之事,偃羿又把前言述了一通。
嫦娥聽見說起王母,便對偃羿道:“丈夫既然見了王母,何不求他兩顆長生不死的九轉靈丹?”偃羿道:“止求得一顆。
”嫦娥急問道:“今在何處?可将來我看。
”偃羿自悔失口,慌忙答道:“我已吞在腹中了。
”嫦娥道:“我與你既為夫婦,何不分食,同享遐齡,你卻獨自吃了。
”偃羿道:“是我一時錯念,待我日後會着,再去求他一顆與你。
”嫦娥道:“怎麼再得會着?”兩人争執了一場,隻得就枕。
次早,偃羿起身仰視天上,依然是十個日輪,即便離家入朝,商議政事。
隻見堯帝頒旨,要衆臣侍駕,同往郊外拜禱天地,要他收此九日。
不多時,堯帝出朝,一同衆臣步行至郊,齋戒行禮,拜告山川社稷,直至日暮方回。
拜了一日又是一日,看看過了月餘,那九日如何肯墜?這些百姓們紛紛都來告道:各處禾苗盡皆槁死,結實的豆麥亦皆枯焦,怎生除得這九日,以救百姓之苦?堯帝道:“天道改常,皆朕躬不德之故,無辜累爾百姓遭殃。
到此境界,朕亦無法可治。
”百姓們道:“偃少卿是個神射,陛下何不令他射了九個日頭下來?”堯帝道“天與地相去萬裡,一箭不過百步,豈能上射?況射日即是欺天,縱可射,亦不宜也。
”此時群臣都奏道:“十日并出月餘,無計可除,庶幾借偃羿之箭一試未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