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志第三十

關燈
懷道等郡皆沒于吐蕃,寶應元年又陷秦、渭、洮、臨,廣德元年復陷河、蘭、岷、廓,貞元三年陷安西、北廷,隴右州縣盡矣。

    大中後,吐蕃微弱,秦、武二州漸復故地,置官守。

    五年,張義潮以瓜、沙、伊、肅、鄯、甘、河、西、蘭、岷、廓十一州來歸,而宣、懿德微,不暇疆理,惟名存有司而巳。

     秦州天水郡,中都督府。

    本治上邽,開元二十二年以地震徙治成紀之敬親川,天寶元年還治上邽,大中三年復徙治成紀。

    土貢:龍鬚席、芎藭。

    戶二萬四千八百二十七,口十萬九千七百四十。

    縣六。

    有府六,曰成紀、脩德、清德、清水、三度、長川。

    成紀,上。

    有銀,有銅,有鐵。

    上邽,上。

    有嶓冢山。

    伏羌,中。

    本冀城。

    武德二年更名,是年,以伏羌及渭州之隴西置伏州,八年州廢,縣還故屬。

    九年析置鹽泉縣,貞觀元年更名夷賔,三年省。

    有石臼山、朱圉山。

    隴城,下。

    武德二年以縣置文州,八年州廢,來屬。

    貞觀三年置長川縣,六年省入焉。

    有銀。

    清水,下。

    武德四年以縣置邽州,六年州廢來屬。

    又有秦嶺縣,貞觀十七年省。

    大中二年先收復,權隸鳳翔府,三年來屬。

    東五十裡有大震關。

    有銀。

    長道。

    中下。

    本隸成州,天寶末廢,鹹通十三年復置,來屬。

    有鹽。

     河州安昌郡,下。

    本枹罕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麝香。

    戶五千七百八十二,口三萬六千八十六。

    縣三。

    西百八十裡有鎮西軍,開元二十六年置。

    西八十裡索恭川有天成軍,西百餘裡鵰窠城有振威軍,皆天寶十三載置。

    西南四十裡平夷守捉城。

    枹罕,中下。

    有可藍關。

    大夏,中下。

    貞觀元年省入枹罕,五年復置。

    鳳林。

    中下。

    本烏州,貞觀七年置,十一年州廢,更置安昌縣,來屬,天寶元年更名。

    北有鳳林關,有積石山。

     渭州隴西郡,中都督府。

    土貢:龍鬚席、麝香、秦艽。

    戶六千四百二十五,口二萬四千五百二十。

    縣四。

    有府四。

    曰渭源、平樂、臨源、萬年。

    襄武,上。

    隴西,上。

    鄣,下。

    天授二年曰武陽,神龍元年復故名。

    南二裡有鹽井。

    渭源。

    上。

    高宗上元二年更名首陽,於渭源故縣別置渭源縣。

    儀鳳三年省首陽入渭源。

    有鳥鼠同穴山,一名青雀山。

     鄯州西平郡,下都督府。

    土貢:牸犀角。

    戶五千三百八十九,口二萬七千一十九。

    縣三。

    星宿川西有安人軍。

    西北三百五十裡有威戎軍。

    西南二百五十裡有綏和守捉城。

    南百八十裡有合川守捉城。

    湟水,中。

    龍支,中。

    肅宗上元二年,州沒吐蕃,以龍支、鄯城隸河州。

    鄯城。

    中。

    儀鳳三年置。

    有土樓山。

    有河源軍,西六十裡有臨蕃城,又西六十裡有白水軍、綏戎城,又西南六十裡有定戎城。

    又南隔澗七裡有天威軍,軍故石堡城,開元十七年置,初曰振武軍,二十九年沒吐蕃,天寶八載克之,更名。

    又西二十裡至赤嶺,其西吐蕃,有開元中分界碑。

    自振武經尉遲川、苦拔海、王孝傑米柵,九十裡至莫離驛。

    又經公主佛堂、大非川二百八十裡至那錄驛,吐渾界也。

    又經暖泉、烈謨海,四百四十裡渡黃河,又四百七十裡至衆龍驛。

    又渡西月河,二百一十裡至多彌國西界。

    又經犛牛河度藤橋,百裡至列驛。

    又經食堂、吐蕃村、截支橋,兩石南北相當,又經截支川,四百四十裡至婆驛。

    乃度大月河羅橋,經潭池、魚池,五百三十裡至悉諾羅驛。

    又經乞量寧水橋,又經大速水橋,三百二十裡至鶻莽驛,唐使入蕃,公主每使人迎勞于此。

    又經鶻莽峽十餘裡,兩山相崟,上有小橋,三瀑水注如瀉缶,其下如煙霧,百裡至野馬驛。

    經吐蕃墾田,又經樂橋湯,四百裡至閤川驛。

    又經恕諶海,百三十裡至蛤不爛驛,旁有三羅骨山,積雪不消。

    又六十裡至突錄濟驛,唐使至,贊普每遣使慰勞于此。

    又經柳谷莽布支莊,有溫湯,湧高二丈,氣如煙雲,可以熟米。

    又經湯羅葉遺山及贊普祭神所,二百五十裡至農歌驛。

    邏些在東南,距農歌二百裡,唐使至,吐蕃宰相每遣使迎候于此。

    又經鹽池、暖泉、江布靈河,百一十裡渡姜濟河,經吐蕃墾田,二百六十裡至卒歌驛。

    乃渡臧河,經佛堂,百八十裡至勃令驛鴻臚館,至贊普牙帳,其西南拔布海。

     蘭州金城郡,下。

    以皐蘭山名州。

    土貢:麩金、麝香、〈鼠屯〉鼥鼠。

    戶二千八百八十九,口萬四千二百二十六。

    縣二。

    有府二,曰金城、廣武。

    又有榆林軍。

    五泉,下。

    鹹亨二年更名金城,天寶元年復故名。

    北有金城關。

    金城。

    下。

    本廣武縣,乾元二年更名。

     臨州狄道郡,下都督府。

    天寶三載析金城郡之狄道縣置。

    縣二。

    有臨洮軍,久視元年置,寶應元年沒吐蕃。

    狄道,下。

    長樂。

    下。

    本安樂,天寶後置,乾元後更名。

     階州武都郡,下。

    本武州,因沒吐蕃,廢,大曆二年復置為行州,鹹通中始得故地,龍紀初遣使招葺之,景福元年更名,治皐蘭鎮。

    土貢:麝香、蜜、蠟燭、山雞尾、羚羊角。

    戶二千九百二十三,口萬五千三百一十三。

    縣三。

    將利,中下。

    州又領建威縣,貞觀元年省入焉。

    福津,中下。

    本覆津,景福元年更名。

    盤隄。

    中下。

    沒蕃後不復置。

     洮州臨洮郡,下。

    本治美相,貞觀八年徙治臨潭。

    開元十七年州廢,以縣隸岷州,二十年復置,更名臨州,二十七年復故名。

    土貢:甘草、麝香。

    戶二千七百,口萬五千六十。

    縣一。

    有府一,曰安西。

    有莫門軍,儀鳳二年置。

    西八十裡磨禪川有神策軍,天寶十三載置。

    臨潭。

    中。

    本美相。

    貞觀四年徙治洪和城,以故地置旭州。

    五年又置臨潭縣。

    八年州廢,以臨潭來屬,徙州來治,遷于洮陽城。

    十二年省博陵縣,天寶中省美相縣,皆入臨潭。

    西百六十裡有廣恩鎮。

    有西傾山。

     岷州和政郡,下。

    義寧二年析臨洮郡之臨洮、和政置。

    土貢:龍鬚席、甘草。

    戶四千三百二十五,口二萬三千四百四十一。

    縣三。

    有府三,曰祐川、臨洮、和政。

    溢樂,中下。

    本臨洮,義寧二年更名,貞觀二年析置當夷縣,神龍元年省。

    有岷山。

    西有崆峒山。

    祐川,中下。

    本基城,義寧二年置,先天元年更名。

    和政。

    中。

    有闊博山。

     廓州寧塞郡,下。

    本澆河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麩金、酥、大黃、戎鹽、麝香。

    戶四千二百六十一,口二萬四千四百。

    縣三。

    西有寧邊軍,本寧塞軍。

    西八十裡宛秀城有威勝軍。

    西南百四十裡洪濟橋有金天軍,其東南八十裡百谷城有武寧軍。

    南二百裡黑峽川有曜武軍。

    皆天寶十三載置。

    廣威,下。

    本化隆,先天元年曰化成,天寶元年又更名。

    達化,下。

    西有積石軍,本靜邊鎮,儀鳳二年為軍。

    東有黃沙戍。

    米川。

    下。

    貞觀五年置,又以縣置米州,十年州廢,隸河川。

    永徽六年來屬。

     疊州合川郡,下。

    武德二年析洮州之合川、樂川、疊川置。

    土貢:麝香。

    戶千二百七十五,口七千六百七十四。

    縣二。

    有府一,曰長利。

    合川,下。

    武德五年以黨項戶置安化、和同二縣,尋省。

    貞觀二年省樂川、疊川入焉。

    有渭礱山。

    常芬。

    下。

    武德元年以縣置芳州,并置丹嶺縣。

    四年以丹嶺隸洮州。

    貞觀二年置恒香縣,僑治恒香戍,復以丹嶺隸芳州。

    高宗上元二年陷吐蕃,神龍元年州廢,省丹嶺、恒香,以常芬來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