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關燈
線綾。

    戶七萬八千九十,口四十九萬六千六百七十六。

    縣十。

    有義武軍,建中四年置。

    西有北平軍,開元中置。

    安喜,緊。

    本鮮虞,武德四年更名。

    義豐,緊。

    萬歲通天二年以拒契丹更名立節,神龍元年復故名。

    北平,上。

    萬歲通天二年以拒契丹更名徇忠,神龍元年復故名。

    西北有安陽故關。

    望都,上。

    武德四年置。

    曲陽,上。

    本恒陽,元和十五年更名,是年,又更恒嶽曰鎮嶽,有嶽祠。

    陘邑,中。

    本隋昌,武德四年曰唐昌,天寶元年更名。

    唐,上。

    有銅,有鐵。

    西北有八度故關、倒馬故關。

    北有委粟故關。

    新樂,中。

    東南二十裡有木刀溝,有民木刀居溝傍,因名之。

    無極,上。

    「無」本作「毋」,萬歲通天二年更。

    有無極山。

    景福二年,節度使王處存以縣及深澤表置祁州。

    深澤。

    中。

     易州上谷郡,上。

    土貢:紬、綿、墨。

    戶四萬四千二百三十,口二十五萬八千七百七十九。

    縣六。

    有府九,曰遂城、安義、脩武、德行、新安、古亭、武遂、長樂、龍水。

    有高陽軍。

    易,上。

    容城,上。

    本遒。

    武德五年,以容城及幽州之固安、歸義置北義州。

    貞觀元年州廢,縣還故屬。

    聖曆二年以拒契丹更名全忠,神龍二年復故名,天寶元年又更名。

    遂城,上。

    淶水,上。

    滿城,中。

    本永樂,天寶元年更名。

    有郎山。

    有永清軍,貞元十五年置。

    五回。

    中下。

    開元二十三年析易置,并置樓亭、闆城二縣。

    天寶後省。

     幽州範陽郡,大都督府。

    本涿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綾、綿、絹、角弓、人葠、栗。

    戶六萬七千二百四十三,口三十七萬一千三百一十二。

    縣九。

    有府十四,曰呂平、涿城、德聞、潞城、樂上、清化、洪源、良鄉、開福、政和、停驂、柘河、良杜、鹹寧。

    城內有經略軍,又有納降軍,本納降守捉城,故丁零川也。

    西南有安塞軍,有赫連城。

    有宗王、乾澗、殄寇三鎮城,召堆、車坊、蒿城、河旁四戍。

    薊,望。

    天寶元年析置廣寧縣,三載省。

    有鐵。

    有故隋臨朔宮。

    幽都,望。

    本薊縣地。

    隋於營州之境汝羅故城置遼西郡,以處粟末靺鞨降人。

    武德元年曰燕州,領縣三:遼西、瀘河、懷遠。

    土貢:豹尾。

    是年,省瀘河。

    六年自營州遷于幽州城中,以首領世襲刺史。

    貞觀元年省懷遠。

    開元二十五年徙治幽州北桃谷山。

    天寶元年曰歸德郡。

    戶二千四十五,口萬一千六百三。

    建中二年為朱滔所滅,因廢為縣。

    廣平,上。

    天寶元年析薊置,三載省,至德後復置。

    潞,上。

    武德二年自無終徙漁陽郡於此,置玄州,領潞、漁陽,并置臨泃縣。

    貞觀元年州廢,省臨泃、無終,以潞、漁陽來屬。

    武清,上。

    本雍奴,天寶元年更名。

    永清,緊。

    本武隆,如意元年析安次置,景雲元年曰會昌,天寶元年更名。

    安次,上。

    良鄉,望。

    聖曆元年曰固節,神龍元年復故名。

    有大防山。

    昌平。

    望。

    北十五裡有軍都陘。

    西北三十五裡有納款關,即居庸故關,亦謂之軍都關。

    其北有防禦軍,古夏陽川也。

    有狼山。

     涿州,上。

    大曆四年,節度使朱希彩表析幽州之範陽、歸義、固安置。

    縣五。

    範陽,望。

    本涿,武德七年更名。

    歸義,上。

    武德五年置,貞觀元年省,八年復置。

    景雲二年隸鄚州,是年,還隸幽州。

    固安,上。

    新昌,上。

    大曆四年析固安置。

    新城。

    上。

    大和六年以故督亢地置。

     瀛州河間郡,上。

    土貢:絹。

    戶九萬八千一十八,口六十六萬三千一百七十一。

    縣五。

    河間,望。

    武德五年置武垣縣,貞觀元年省入焉。

    西北百裡有長豐渠,二十一年,刺史朱潭開。

    又西南五裡有長豐渠,開元二十五年,刺史盧暉自束城、平舒引滹沱東入淇通漕,溉田五百餘頃。

    高陽,上。

    武德四年以高陽、鄚、博野、清苑置滿州。

    五年以博野、清苑隸蠡州。

    貞觀元年州廢,以鄚、高陽來屬。

    平舒,上。

    束城,上。

    景城。

    上。

    本隸滄州,武德四年來屬,貞觀元年隸滄州,大曆七年復舊。

    後隸景州,尋又來屬。

     莫州文安郡,上。

    本鄚州,景雲二年,以瀛州之鄚、任丘、文安、清苑、唐興,幽州之歸義置。

    開元十三年以「鄚」「鄭」文相類,更名。

    土貢:絹、綿。

    戶五萬三千四百九十三,口三十三萬九千九百七十二。

    縣六。

    有唐興軍,開元十四年置。

    北又有渤海軍。

    莫,緊。

    本鄚,開元十三年更。

    有九十九澱。

    清苑,上。

    文安,上。

    貞觀元年省豐利縣入焉。

    任丘,上。

    武德五年分鄚置。

    有通利渠,開元四年,令魚思賢開,以洩陂澱,自縣南五裡至城西北入滱,得地二百餘頃。

    長豐,中。

    本利豐,開元十年析文安、任丘置,是年更名。

    唐興。

    上。

    本武興,如意元年析河間置。

    長安四年隸易州,是年,還隸瀛州。

    神龍元年更名。

     平州北平郡,下。

    初治臨渝,武德元年徙治盧龍。

    土貢:熊鞹、蔓荊實、人葠。

    戶三千一百一十三,口二萬五千八十六。

    縣三。

    有府一,曰盧龍。

    有盧龍軍,天寶二載置。

    又有柳城軍,永泰元年置。

    有溫溝、白望、西狹石、東狹石、綠疇、米磚、長楊、黃花、紫蒙、白狼、昌黎、遼西等十二戍,愛川、周夔二鎮城。

    東北有明垤關、鶻湖城、牛毛城。

    盧龍,中。

    本肥如,武德二年更名,又置撫寧縣,七年省。

    石城,中。

    本臨渝,武德七年省,貞觀十五年復置,萬歲通天二年更名。

    有臨渝關,一名臨閭關。

    有大海關。

    有碣石山。

    有溫昌鎮。

    馬城。

    中。

    古海陽城也,開元二十八年置,以通水運。

    東北有千金冶。

    城東有茂鄉鎮城。

     媯州媯川郡,上。

    本北燕州,武德七年平高開道,以幽州之懷戎置。

    貞觀八年更名。

    土貢:樺皮、胡祿、甲榆、〈骨孝〉矢、麝香。

    戶二千二百六十三,口萬一千五百八十四。

    縣一。

    有府二,曰密雲、白檀。

    有清夷軍,垂拱中置。

    有淮北、白陽度、雲治、廣邊四鎮兵。

    有橫河、柴城二戍。

    有陽門城。

    有永定、窯子二關。

    又有懷柔軍,在媯、蔚二州之境。

    懷戎。

    上。

    天寶中析置媯川縣,尋省。

    媯水貫中。

    北九十裡有長城,開元中張說築。

    東南五十裡有居庸塞,東連盧龍、碣石,西屬太行、常山,實天下之險。

    有鐵門關。

    西有寧武軍。

    又北有廣邊軍,故白雲城也。

     檀州密雲郡,本安樂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人葠、麝香。

    戶六千六十四,口三萬二百四十六。

    縣二。

    有威武軍,萬歲通天元年置,本漁陽,開元十九年更名。

    又有鎮遠軍,故黑城川也。

    有三叉城、橫山城、米城。

    有大王、北來、保要、鹿固、赤城、邀虜、石子〈鹵亢〉七鎮。

    有臨河、黃崖二戍。

    密雲,中。

    有隗山。

    燕樂。

    中。

    東北百八十五裡有東軍、北口二守捉。

    北口,長城口也。

    又北八百裡有吐護真河,奚王衙帳也。

     薊州漁陽郡,下。

    開元十八年析幽州置。

    土貢:白膠。

    戶五千三百一十七,口萬八千五百二十一。

    縣三。

    有府二,曰漁陽、臨渠。

    南二百裡有靜塞軍,本障塞軍,開元十九年更名。

    又有雄武軍,故廣漢川也。

    東北九十裡有洪水守捉,又東北三十裡有鹽城守捉,又東北渡灤河有古盧龍鎮,又有鬥陘鎮。

    自古盧龍北經九荊嶺、受米城、張洪隘度石嶺至奚王帳六百裡。

    又東北行傍吐護真河五百裡至奚、契丹衙帳。

    又北百裡至室韋帳。

    漁陽,中。

    神龍元年隸營州,開元四年還隸幽州。

    有平虜渠傍海穿漕,以避海難,又其北漲水為溝,以拒契丹,皆神龍中滄州刺史姜師度開。

    三河,中。

    開元四年析潞置。

    北十二裡有渠河塘。

    西北六十裡有孤山陂,溉田三千頃。

    玉田。

    中。

    本無終,武德二年置,貞觀元年省,乾封二年復置,萬歲通天元年更名,神龍元年隸營州,開元四年還隸幽州,八年隸營州,十一年又隸幽州。

    有壕門、米亭、三谷、礓石、方公、白楊等七戍。

     營州柳城郡,上都督府。

    本遼西郡,萬歲通天元年為契丹所陷,聖曆二年僑治漁陽,開元五年又還治柳城,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人葠、麝香、豹尾、皮骨〈骨出〉。

    戶九百九十七,口三千七百八十九。

    縣一。

    有平盧軍,開元初置。

    東有鎮安軍,本燕郡守捉城,貞元二年為軍城。

    西四百八十裡有渝關守捉城。

    又有汝羅、懷遠、巫閭、襄平四守捉城。

    柳城。

    中。

    西北接奚,北接契丹,有東北鎮醫巫閭山祠。

    又東有碣石山。

     安東,上都護府。

    總章元年,李勣平高麗國,得城百七十六,分其地為都督府九,州四十二,縣一百,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城以統之,用其酋渠為都督、刺史、縣令。

    上元三年徙遼東郡故城,儀鳳二年又徙新城。

    聖曆元年更名安東都督府,神龍元年復故名。

    開元二年徙于平州,天寶二年又徙于遼西故郡城。

    至德後廢。

    土貢:人葠。

    有安東守捉。

    有懷遠軍,天寶二載置。

    又有保定軍。

     右河北採訪使,治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