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竊書 顯奇能紅女傳信

關燈
話說林之洋見船隻撺進山口,樂不可支,即至艙中把這話告知衆人,莫不歡喜。

    次日出了山口。

    林之洋望著閨臣笑道:“前日俺說王勃虧了神風,成就他做了一篇《滕王閣序》;那知如今甥女要去趕考,山神卻替你開路,原來風神、山神都喜湊趣,将來甥女中了才女,俺要滿滿敬他一杯了。

    ”衆妹妹聽了,個個發笑。

    閨臣道:“此去道路尚遠,能否趕上,也還未定。

    即或趕上,還恐甥女學問淺薄,未能入選。

    無論得中不得中,倘父親竟不回家,将來還要舅舅帶著甥女再走一遍哩。

    ”林之洋道:“俺在小蓬萊既已允你,倘你父親竟不回來,做舅舅的怎好騙你?自然再走一遍。

    ”呂氏道:“據掩看來,你父親業已成仙,就是不肯回來,你又何必千山萬水去尋他。

    難道作神仙長年不老還不好麼?”閨臣道:“長年不老,如何不好!但父親把我母親兄弟抛撇在家,甥女心裡既覺不安,兼之父親孤身在外,無人侍奉,甥女卻在家中養尊處優,一經想起,更是坐立不甯,因此務要尋著才了甥女心願哩。

    ” 一路行來,不知不覺到了七月下旬,船抵嶺南。

    大家收拾行李,多九公别去,林之洋同衆人回家。

    恰好林氏因女兒一年無信,甚不放心,帶了小峰、蘭音回到娘家,這日正同江氏盼望,忽聞女兒同哥嫂回來,大家見面,真是悲喜交集。

    閨臣上前行禮,不免滴了幾行眼淚,将父親之信遞給林氏,又把怎樣尋找各話說了。

     林氏不見丈夫回來,雖然傷心,喜得見了丈夫親筆家書,書中又有不久見面之後,也就略略放心。

     當時閨臣引著母親見了缁氏,并領紅紅、亭亭前來拜見,把來意告知。

    林氏道:“難得二位侄女不棄,都肯與你攜伴同來,若非有緣,何能如此。

    但既結拜,嗣後一同赴試,彼此都要相顧,總要始終和睦,莫因一言半語,就把素日情分冷淡,有始無終,那就不是了。

    ”衆人連連答應。

    閨臣見了蘭音,再三拜謝。

    林氏道:“我自從女兒起身,一時想起,不免牽挂,時常多病;幸虧寄女替我煎湯熬藥,日夜服侍,就如你在跟前一樣,漸漸把牽挂之心減了幾分,身體也就漸漸好些。

    如今縣裡雖未定有考期,我們必須早些回去同你叔叔商議,及早報名,省得補考費事。

    ”閨臣道:“母親此言甚是。

    ”林之洋道:“甥女如報名,可将若花、婉如攜帶攜帶,倘中個才女回來,俺也快活。

    怎樣報名,怎樣赴試,這些花樣,俺都不谙,隻好都托甥女了。

    ”閨臣道:“舅舅隻管放心,此事都在甥女理料。

     但若花姐姐名姓、籍貫,可要更改?”林之洋道:“改他作甚!若把女兒國本籍寫明,俺更歡喜。

    ”林氏道:“這卻為何?”林之洋道:“若花寄女本是好好的候補藩王,因被那些惡婦奸臣謀害,他才棄了本國;俺要替他出氣,因此要把他的本籍寫明。

    ”林氏道:“寫明本籍,何以就能替他出氣?”林之洋道:“寫明本籍,将來倘在天朝中了才女,一時傳到女兒國,也教那些惡人曉得他的本領。

     他們原想害他,那知他在天朝倒轟轟烈烈,名登金榜,管教那些畜類羞也羞死了。

    ” 閨臣道:“如此固妙。

    但恐一人,郡縣不準,莫若紅紅、亭亭兩位姐姐同蘭音妹妹也用本籍,共有四人之多,諒郡縣也不至批駁了。

    ”婉如道:“如果批駁,再去更換也不為遲。

    ”林之洋道:“俺們天朝開科,外邦都來赴試,還不好麼?太後聽了,還更喜哩。

    ”當時多九公将甥女田鳳-、秦小春年貌開來,也托閨臣投遞。

     林氏帶了兒女,别了哥嫂,同紅紅、缁氏母女坐了小船回家。

    唐小峰因見婉如所養白猿好頑,同婉如讨來,帶回家内。

    史氏見侄女海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