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集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翚飛。
上林萬樹連西掖,北極諸星拱太微。
繞硯龍香裁诏罷,隔簾莺語退朝歸。
應知幾度青绫夜,月轉金莖露滿衣。
【玄兔】 傳聞三穴久儲精,日啖玄霜異質成。
八竅總含蒼露濕,一身斜軃黑雲輕。
行來青鎖應難覓,立向瑤階卻盡驚。
自是太平多瑞物,願随毛穎詠幹城。
【送陳郎中重使西域(三首)】 曾驅宛馬入神京,拜命重為萬裡行。
河隴壺漿還出候,伊西部落總知名。
天連白草寒沙遠,路繞黃雲古迹平。
卻憶漢家勞戰伐,道傍空築受降城。
玉關迢遞塞雲黃,西涉流沙道路長。
山繞高昌遺碣在,草遮姑默廢城荒。
閑聽羌笛多乘月,暗卷戎衣半帶霜。
不用殷勤通譯語,相逢總是舊蕃王。
重宣恩诏向窮邊,蕃落依稀似昔年。
酋長拜迎張繡幌,羌姬歌舞散金錢。
葡萄夜醉氍毹月,騕褭晨嘶苜蓿煙。
百寶嵌刀珠飾靶,部人知是漢張骞。
【揚州】 翠裙紅燭坐調笙,一曲嬌歌萬種情。
二十四橋春水綠,蘭桡随處傍花行。
【憶别】 一家去住兩關情,行李蕭然又出京。
記得别時寒食後,斷煙殘雨石頭城。
【即事】 片片飛花逐水流,傷春何處最多愁。
紅妝獨倚闌幹立,望盡征帆不下樓。
【靜海感書】 紅燭當垆夜數錢,驿亭西面綠楊邊。
重來煙景渾依舊,隻認青簾記昔年。
【旅懷】 十年京國鬓潇潇,薊北江南萬裡遙。
家去浔陽猶尚遠,莫将音信托寒潮。
王尚書英二十四首 【扈從晚宿夾溝】 初雨過符離,雲霞望欲迷。
垂鞭信馬去,傍辇聽莺啼。
山繞行營外,溪回帳殿西。
夜深聞鼓角,天近月華低。
【送金谕德扈從征虜(二首)】 駐跸陰山下,分營瀚海邊。
春光明玉帳,殺氣薄胡天。
鼙鼓雷霆震,旌旗日月懸。
參謀有籌策,前席屦承宣。
帶甲軍容盛,通宵羽檄飛。
安邊資武略,制勝仗天威。
王氣随雕辇,霜華上鐵衣。
單于心膽落,指日受重圍。
【扈從度龍門作】 邊塞山川壯,關城地勢雄。
崖傾開鳥道,路險瞰龍宮。
後隊千旗擁,前驅一騎通。
纡回多傍澗,登陟半淩空。
雨霁岩前霧,香飄樹杪風。
雲随仙仗白,花映禦衣紅。
景屬陽和後,恩覃化育中。
臨高須刻石,長此紀神功。
【贈伍子正還褵山舊隐】 積翠群峰出,盤雲古洞深。
澗花春帶雨,山木晚澄陰。
猿鶴多年别,江湖萬裡心。
還攜謝安妓,歸去一登臨。
【挹秀軒】 勝地風煙外,遙山紫翠分。
花飄萬壑雨,簾卷半溪雲。
鶴語林間聽,樵歌谷口聞。
不妨招鄭老,對酒夜論文。
【酬王尊師仙遊(三首)】 翠水三山路,微茫見十洲。
月臨珠鬥迥,雲度绛河流。
露氣生鳌背,箫聲出鳳樓。
慚無學仙分,得伴赤松遊。
漠漠層霄外,寥寥太乙居。
蒼龍翊飛蓋,白鹿挽行車。
翡翠瑤台樹,雲霞玉洞書。
何因蹑天路,探讨極玄虛。
羽節飄搖轉,霓旌汗漫遊。
紅光飛赤鯉,紫氣度青牛。
月上芙蓉館,風回蓮葉舟。
遙憐徐福輩,入海訪瀛洲。
【題龍氏龍州書館】 幽居如杜曲,松竹舊時栽。
溪路随花入,柴門傍水開。
風來書帙散,月出棹歌回。
還共王喬輩,吹箫坐紫苔。
【元日升平詞】 華蓋中天近,祥雲五夜多。
衆星環绛阙,一水接銀河。
花滿瀛洲樹,香涵太液波。
長年逢此夕,恩意共春和。
【仁宗昭皇帝挽詞】 歲晏橋山路,風凄薄暮天。
珠襦函夜月,石馬鎖寒煙。
尊谥高千古,陵祠享萬年。
遺民念恩澤,猶想奏薰弦。
【奇和楊之宜春早侍宴朝回之作】 紫微天近九門開,玉漏聲殘禁鼓催。
五色祥雲依黼座,九重春色照金杯。
輕風微逐鳴珂散,細柳低迎仗馬回。
一曲《陽春誰和得,鳳凰池上待君來。
【阿魯台受封後遣其幼子入侍】 遠分符券冊天驕,恩似春陽及草苗。
虜騎萬人先納款,胡兒十歲也歸朝。
舊垂髽髻纏番錦,新賜珠纓珥漢貂。
暗想黃雲沙碛裡,托身何幸到青霄。
【朝回宴李君小館有懷】 欲寄鄉書過雁稀,家山長在夢中歸。
天連楚澤波聲遠,雪暗交河樹影微。
每聽鄰雞馳曉騎,多乘殘月着朝衣。
與君退直歸偏晚,把酒相看對夕晖。
【直禁中次韻】 花樹陰陰鳥自啼,從官多在掖垣西。
霓旌浮動蒼龍影,禦馬行翻碧玉蹄。
路入廣寒天語近,涼生金露月華低。
幾回得侍宸遊處,兩袖香煙晚更攜。
【贈李将軍】 青春玉帳樹牙旗,蒲海風高列陣時。
夜斬單于冰上度,曉驅番馬雪中騎。
功存鐵券書丹字,冠着金貂侍玉墀。
誰道廉頗今白發,指麾猶可萬人師。
【少年行】 漢家十萬羽林兒,壯氣桓桓似虎貔。
挽得雕弓射飛雁,賜将宮錦繡盤螭。
春城走馬花開處,夜鼓歸營月上時。
應是太平無戰伐,少年行樂正相宜。
【端午日賜觀射柳(二首)】 鳳凰城上駐龍旂,瑞日含光耀紫微。
淡蕩蒲風初應節,氤氲花氣半薰衣。
仗前新築麒麟苑,雲外遙開虎豹圍。
先看聖孫來試馬,指麾兵陣合天機。
鳴箫伐鼓催飛鞚,列陣行雲擁翠華。
競挽雕弓如月滿,盡摧楊柳向風斜。
因知上将皆猿臂,總道諸軍勝虎牙。
莫羨天山曾獻巧,射生今已靜胡沙。
【榆林直宿有懷邵庵學士對月之作】 榆林春夜漏聲遲,獨憶金章對月時。
翠袖清歌看駐辇,彩箋紅燭坐題詩。
連雲尚有青山在,夾路應多綠柳垂。
北望窮荒凋落盡,昔年文物倍增悲。
【居庸關】 千峰高處起層城,空裡岧峣積翠明。
雲靜芙蓉開霁色,天清鼓角散秋聲。
北連紫塞烽煙斷,南接金台驿路平。
此地由來稱設險,萬年形勢壯神京。
【送陳尚書洽同英國公出鎮安南】 黃麻宣命出微垣,榮寵新瞻八座尊。
天子再令開幕府,威聲先已到轅門。
遙飛羽檄收殘寇,卻放諸軍入舊屯。
應共成功窦車騎,歸來麟閣拜深恩。
【淮安别回禦史】 遠别悠悠鄉夢頻,逢君況是異鄉春。
可憐河畔青青柳,又折長條别故人。
【故人歸獵圖】 獵罷陰山薄暮歸,繞鞍雉兔馬行遲。
風高不敢鳴笳鼓,隻恐防邊漢将知。
王宮師直二十五首 【同鄒侍講諸公遊長春宮故址(四首)】 端居文墨暇,郊原風景融。
爰與衆君子,遊眺出崇墉。
崎岖清澗阻,逶迤幽徑通。
靡靡衆草綠,茸茸雜花紅。
稍窮林野趣,遂造羽人宮。
鸾笙絕遺響,飚輪不可逢。
頹址剝文礎,陰廊落绮栊。
因悲昔時士,翹首希方蓬。
昔雲有仙人,煉液謝浮埃。
一感當時王,翻然為之來。
深沉珠貝宮,照曜金銀台。
群仙時往還,共酌流霞杯。
一朝乘化去,遺骨付寒灰。
舊徑沒行迹,空壇生綠苔。
冥冥汗漫遊,逝者何時回? 興懷忽長嘯,天風振蓬萊。
飄飄上崇岡,遊目眺西山。
高山麗晴景,超然神慮閑。
群峰競奔峭,曆曆紛上幹。
西連雁門阻,東瞰滄海灣。
信哉天地靈,萬古開險艱。
興言展良遊,緬邈不可扳。
但看芙蓉色,隐映青雲間。
靈蹤良可感,覽勝自忘還。
迅飚餘霭收,宿雨衆流潰。
郁郁高原樹,好鳥鳴相對。
農家喜暄節,荷鉏理荒穢。
昔者鸾鶴居,今為阡陌會。
池荷新葉小,園柳飛花碎。
霞明清川曲,雲度遠天外。
景物良可懷,風詠夙所愛。
瀛海浩無垠,滄洲竟安在? 【發儀真道中登岸延覽因憶前行】 舟行苦邅回,登岸曠心目。
天清浮雲卷,野秀新雨足。
澶漫衆流會,杳霭群山綠。
風暄花意亂,日暖莺聲續。
卻憶同心人,無由踵前躅。
【題山水贈楊熙節】 郭純永嘉人,善畫自疇昔。
興來展豪素,滿眼絢金碧。
永樂年中獨擅場,拜官得在内作坊。
時時承诏恣點染,九重出入生輝光。
洪熙改元初,進位閤門使。
常言酒後妙入神,傾倒壺觞不知醉。
供禦之外頗自珍,一筆豈肯輕與人。
忽持此幅來贈我,令我坐憶江南春。
江南何處最奇勝,錢塘西湖誰與并? 諸山遠近翠若圍,豔杏夭桃色相映。
橋上行人駿馬過,橋邊桂揖揚
上林萬樹連西掖,北極諸星拱太微。
繞硯龍香裁诏罷,隔簾莺語退朝歸。
應知幾度青绫夜,月轉金莖露滿衣。
【玄兔】 傳聞三穴久儲精,日啖玄霜異質成。
八竅總含蒼露濕,一身斜軃黑雲輕。
行來青鎖應難覓,立向瑤階卻盡驚。
自是太平多瑞物,願随毛穎詠幹城。
【送陳郎中重使西域(三首)】 曾驅宛馬入神京,拜命重為萬裡行。
河隴壺漿還出候,伊西部落總知名。
天連白草寒沙遠,路繞黃雲古迹平。
卻憶漢家勞戰伐,道傍空築受降城。
玉關迢遞塞雲黃,西涉流沙道路長。
山繞高昌遺碣在,草遮姑默廢城荒。
閑聽羌笛多乘月,暗卷戎衣半帶霜。
不用殷勤通譯語,相逢總是舊蕃王。
重宣恩诏向窮邊,蕃落依稀似昔年。
酋長拜迎張繡幌,羌姬歌舞散金錢。
葡萄夜醉氍毹月,騕褭晨嘶苜蓿煙。
百寶嵌刀珠飾靶,部人知是漢張骞。
【揚州】 翠裙紅燭坐調笙,一曲嬌歌萬種情。
二十四橋春水綠,蘭桡随處傍花行。
【憶别】 一家去住兩關情,行李蕭然又出京。
記得别時寒食後,斷煙殘雨石頭城。
【即事】 片片飛花逐水流,傷春何處最多愁。
紅妝獨倚闌幹立,望盡征帆不下樓。
【靜海感書】 紅燭當垆夜數錢,驿亭西面綠楊邊。
重來煙景渾依舊,隻認青簾記昔年。
【旅懷】 十年京國鬓潇潇,薊北江南萬裡遙。
家去浔陽猶尚遠,莫将音信托寒潮。
王尚書英二十四首 【扈從晚宿夾溝】 初雨過符離,雲霞望欲迷。
垂鞭信馬去,傍辇聽莺啼。
山繞行營外,溪回帳殿西。
夜深聞鼓角,天近月華低。
【送金谕德扈從征虜(二首)】 駐跸陰山下,分營瀚海邊。
春光明玉帳,殺氣薄胡天。
鼙鼓雷霆震,旌旗日月懸。
參謀有籌策,前席屦承宣。
帶甲軍容盛,通宵羽檄飛。
安邊資武略,制勝仗天威。
王氣随雕辇,霜華上鐵衣。
單于心膽落,指日受重圍。
【扈從度龍門作】 邊塞山川壯,關城地勢雄。
崖傾開鳥道,路險瞰龍宮。
後隊千旗擁,前驅一騎通。
纡回多傍澗,登陟半淩空。
雨霁岩前霧,香飄樹杪風。
雲随仙仗白,花映禦衣紅。
景屬陽和後,恩覃化育中。
臨高須刻石,長此紀神功。
【贈伍子正還褵山舊隐】 積翠群峰出,盤雲古洞深。
澗花春帶雨,山木晚澄陰。
猿鶴多年别,江湖萬裡心。
還攜謝安妓,歸去一登臨。
【挹秀軒】 勝地風煙外,遙山紫翠分。
花飄萬壑雨,簾卷半溪雲。
鶴語林間聽,樵歌谷口聞。
不妨招鄭老,對酒夜論文。
【酬王尊師仙遊(三首)】 翠水三山路,微茫見十洲。
月臨珠鬥迥,雲度绛河流。
露氣生鳌背,箫聲出鳳樓。
慚無學仙分,得伴赤松遊。
漠漠層霄外,寥寥太乙居。
蒼龍翊飛蓋,白鹿挽行車。
翡翠瑤台樹,雲霞玉洞書。
何因蹑天路,探讨極玄虛。
羽節飄搖轉,霓旌汗漫遊。
紅光飛赤鯉,紫氣度青牛。
月上芙蓉館,風回蓮葉舟。
遙憐徐福輩,入海訪瀛洲。
【題龍氏龍州書館】 幽居如杜曲,松竹舊時栽。
溪路随花入,柴門傍水開。
風來書帙散,月出棹歌回。
還共王喬輩,吹箫坐紫苔。
【元日升平詞】 華蓋中天近,祥雲五夜多。
衆星環绛阙,一水接銀河。
花滿瀛洲樹,香涵太液波。
長年逢此夕,恩意共春和。
【仁宗昭皇帝挽詞】 歲晏橋山路,風凄薄暮天。
珠襦函夜月,石馬鎖寒煙。
尊谥高千古,陵祠享萬年。
遺民念恩澤,猶想奏薰弦。
【奇和楊之宜春早侍宴朝回之作】 紫微天近九門開,玉漏聲殘禁鼓催。
五色祥雲依黼座,九重春色照金杯。
輕風微逐鳴珂散,細柳低迎仗馬回。
一曲《陽春誰和得,鳳凰池上待君來。
【阿魯台受封後遣其幼子入侍】 遠分符券冊天驕,恩似春陽及草苗。
虜騎萬人先納款,胡兒十歲也歸朝。
舊垂髽髻纏番錦,新賜珠纓珥漢貂。
暗想黃雲沙碛裡,托身何幸到青霄。
【朝回宴李君小館有懷】 欲寄鄉書過雁稀,家山長在夢中歸。
天連楚澤波聲遠,雪暗交河樹影微。
每聽鄰雞馳曉騎,多乘殘月着朝衣。
與君退直歸偏晚,把酒相看對夕晖。
【直禁中次韻】 花樹陰陰鳥自啼,從官多在掖垣西。
霓旌浮動蒼龍影,禦馬行翻碧玉蹄。
路入廣寒天語近,涼生金露月華低。
幾回得侍宸遊處,兩袖香煙晚更攜。
【贈李将軍】 青春玉帳樹牙旗,蒲海風高列陣時。
夜斬單于冰上度,曉驅番馬雪中騎。
功存鐵券書丹字,冠着金貂侍玉墀。
誰道廉頗今白發,指麾猶可萬人師。
【少年行】 漢家十萬羽林兒,壯氣桓桓似虎貔。
挽得雕弓射飛雁,賜将宮錦繡盤螭。
春城走馬花開處,夜鼓歸營月上時。
應是太平無戰伐,少年行樂正相宜。
【端午日賜觀射柳(二首)】 鳳凰城上駐龍旂,瑞日含光耀紫微。
淡蕩蒲風初應節,氤氲花氣半薰衣。
仗前新築麒麟苑,雲外遙開虎豹圍。
先看聖孫來試馬,指麾兵陣合天機。
鳴箫伐鼓催飛鞚,列陣行雲擁翠華。
競挽雕弓如月滿,盡摧楊柳向風斜。
因知上将皆猿臂,總道諸軍勝虎牙。
莫羨天山曾獻巧,射生今已靜胡沙。
【榆林直宿有懷邵庵學士對月之作】 榆林春夜漏聲遲,獨憶金章對月時。
翠袖清歌看駐辇,彩箋紅燭坐題詩。
連雲尚有青山在,夾路應多綠柳垂。
北望窮荒凋落盡,昔年文物倍增悲。
【居庸關】 千峰高處起層城,空裡岧峣積翠明。
雲靜芙蓉開霁色,天清鼓角散秋聲。
北連紫塞烽煙斷,南接金台驿路平。
此地由來稱設險,萬年形勢壯神京。
【送陳尚書洽同英國公出鎮安南】 黃麻宣命出微垣,榮寵新瞻八座尊。
天子再令開幕府,威聲先已到轅門。
遙飛羽檄收殘寇,卻放諸軍入舊屯。
應共成功窦車騎,歸來麟閣拜深恩。
【淮安别回禦史】 遠别悠悠鄉夢頻,逢君況是異鄉春。
可憐河畔青青柳,又折長條别故人。
【故人歸獵圖】 獵罷陰山薄暮歸,繞鞍雉兔馬行遲。
風高不敢鳴笳鼓,隻恐防邊漢将知。
王宮師直二十五首 【同鄒侍講諸公遊長春宮故址(四首)】 端居文墨暇,郊原風景融。
爰與衆君子,遊眺出崇墉。
崎岖清澗阻,逶迤幽徑通。
靡靡衆草綠,茸茸雜花紅。
稍窮林野趣,遂造羽人宮。
鸾笙絕遺響,飚輪不可逢。
頹址剝文礎,陰廊落绮栊。
因悲昔時士,翹首希方蓬。
昔雲有仙人,煉液謝浮埃。
一感當時王,翻然為之來。
深沉珠貝宮,照曜金銀台。
群仙時往還,共酌流霞杯。
一朝乘化去,遺骨付寒灰。
舊徑沒行迹,空壇生綠苔。
冥冥汗漫遊,逝者何時回? 興懷忽長嘯,天風振蓬萊。
飄飄上崇岡,遊目眺西山。
高山麗晴景,超然神慮閑。
群峰競奔峭,曆曆紛上幹。
西連雁門阻,東瞰滄海灣。
信哉天地靈,萬古開險艱。
興言展良遊,緬邈不可扳。
但看芙蓉色,隐映青雲間。
靈蹤良可感,覽勝自忘還。
迅飚餘霭收,宿雨衆流潰。
郁郁高原樹,好鳥鳴相對。
農家喜暄節,荷鉏理荒穢。
昔者鸾鶴居,今為阡陌會。
池荷新葉小,園柳飛花碎。
霞明清川曲,雲度遠天外。
景物良可懷,風詠夙所愛。
瀛海浩無垠,滄洲竟安在? 【發儀真道中登岸延覽因憶前行】 舟行苦邅回,登岸曠心目。
天清浮雲卷,野秀新雨足。
澶漫衆流會,杳霭群山綠。
風暄花意亂,日暖莺聲續。
卻憶同心人,無由踵前躅。
【題山水贈楊熙節】 郭純永嘉人,善畫自疇昔。
興來展豪素,滿眼絢金碧。
永樂年中獨擅場,拜官得在内作坊。
時時承诏恣點染,九重出入生輝光。
洪熙改元初,進位閤門使。
常言酒後妙入神,傾倒壺觞不知醉。
供禦之外頗自珍,一筆豈肯輕與人。
忽持此幅來贈我,令我坐憶江南春。
江南何處最奇勝,錢塘西湖誰與并? 諸山遠近翠若圍,豔杏夭桃色相映。
橋上行人駿馬過,橋邊桂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