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百七

關燈


    辦理實屬錯謬。

    孟保着交部嚴加議處。

    海樸業已革職。

    着俟定案時再降谕旨。

    其案内各情。

    着琦善等、會同班禅額爾德尼、秉公查辦。

    務臻妥善。

    又琦善奏、密陳諾們汗所辦違例各款。

    開單呈覽一摺。

    又另片奏、布赉繃寺内卡爾凍寺衆蒙古喇嘛。

    呈控伊等師傅曲覺爾。

    被管事小協鄂、打傷身死。

    諾們汗辦理含混等語。

    着琦善等、一并會同班禅額爾德尼、确究辦理。

    據實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尋奏、查向來外番路票。

    系駐藏大臣印發。

    此次諾們汗所給拉達克喇嘛路票。

    系自行印給。

    守口各員。

    不敢違例放行。

    請示前來。

    現已饬回原牧。

    其私給洛敏達部長印照一案。

    已饬噶布倫等派員前往。

    妥善開導辦理。

    又查諾們汗違例私放各缺。

    又将俗人營官缺。

    補放喇嘛。

    又将業已降補斥革之營官。

    旋又補放原官。

    均系違例辦理。

    惟查各番之升調。

    盡由諾們汗所為。

    未便咎歸屬吏。

    此時若概行更換。

    未免辦事乏人。

    拟請暫留原任。

    停其升轉。

    以觀後效。

    至喇嘛所占俗人營官。

    既系兼管養贍之缺。

    地方為重。

    應撤出歸還俗人。

    以符定制。

    又查卡爾凍寺喇嘛曲覺爾、被管事小協鄂、打傷身死。

    經前任駐藏大臣孟保、将小協鄂斥革。

    當有布赉繃寺喇嘛桑拉木、率領衆喇嘛。

    圍聚孟保衙署。

    嗣由諾們汗私議熬茶了結。

    實屬妄謬。

    現在各喇嘛等深知悔悟。

    佥稱不敢再有妄為。

    可否免其深究。

    仍通饬各寺喇嘛。

    勤修靜業。

    不準妄幹一事。

    下理藩院議。

    從之。

     ○給河南中牟、祥符、尉氏、杞、扶溝、鹿邑、鄢陵、陳留、通許、九縣災民三月口糧。

     ○癸巳。

    谕内閣、崇恩奏、道府員缺。

    今昔異宜。

    請量為變通一摺。

    據稱山東省濟東泰武臨道一缺。

    有管理運道海疆之責。

    幅員遼闊。

    政務殷繁。

    曹州府一缺。

    與直隸河南江蘇三省毗連。

    為盜賊教匪淵薮。

    必須随時懲辦。

    非在省年久、洞悉利弊之員。

    弗克勝任。

    着準其将濟東泰武臨道曹州府二缺。

    改為在外題補之缺。

    嗣後遇有缺出。

    該撫務當秉公遴選。

    實系人地相宜之員。

    方準奏請補授。

    不得瞻徇情面。

    濫行保題。

    以重地方而收實效。

     ○貴州巡撫賀長齡奏、各營捐制擡炮擡槍。

    現饬勤加操練。

    務使人與器習。

    手眼靈快。

    臨陣方可制勝。

    得旨、所辦甚好。

    為數亦多。

    務要認真練習。

    無論何時用之。

    務期得力。

    不可徒飾外觀也。

     ○命巴林郡王那木濟勒旺楚克、喀喇沁郡王色伯克多爾濟、每年輪查哨圍。

     ○甲午。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河東河道總督鐘祥等奏、遵旨密籌中牟大工。

    勢難緩辦者有四。

    一、查中河口門。

    有關三省災黎。

    即以豫省災民而論。

    以工代赈。

    尚可力作謀生。

    若一旦議停。

    則本年無計禦冬。

    民情益滋惶惑。

    一、口門原築四百二十餘丈。

    現在補進埽占圈築。

    不過二百餘丈。

    若再緩一年。

    原築壩工。

    稭料朽腐。

    必緻前工盡棄。

    一、本年黃河來源尚不甚旺。

    而當六月盛漲之時。

    省城外劉寺支河所築埽壩。

    已岌岌可危。

    若大工緩辦。

    明年伏秋水旺。

    劉寺河埽壩。

    萬一不能保守。

    則省城有浸灌之虞。

    而全黃下注。

    江南洪澤湖高堰。

    亦必吃重。

    不可不慮。

    一、查上年至今撫恤加赈。

    約計費銀二三百萬兩。

    蠲緩錢漕。

    尚不在此數之内。

    豫省如此。

    皖省亦然。

    若再緩一年。

    兩省赈撫之費。

    仍需數百萬兩。

    與其蠲緩而聚失業之民。

    不若河複而收安全之益。

    以上四條。

    均系實在情形。

    前拟于西壩多進數十丈。

    并接長挑水壩挑溜東趨。

    及那轉引河頭。

    展寬加深引河。

    以收吸川之益。

    并添築二壩擎托。

    均屬籌計至再。

    辦理可冀有成。

    谕軍機大臣等、鐘祥等奏、遵旨密籌中牟大工。

    勢難緩辦一摺。

    據稱體察現在情形。

    通盤籌畫。

    勢難緩辦者有四。

    自應趕緊修築。

    現在時交白露。

    河勢不至大有變遷。

    所有挑河築壩購料各事宜。

    着即克日興舉。

    前所請饷銀四百五十萬兩。

    業經戶部如數籌撥。

    定可源源解工。

    着即将此項撙節動支。

    核實稽查。

    斷不準辦料辦工之員。

    稍有浮冒。

    鐘祥、鄂順安、辦理大工。

    責無旁貸。

    惟當相度機宜。

    實心經理。

    于慎重之中。

    力求妥速。

    固不可草率從事。

    尤不可遷延玩洩。

    坐失事機。

    是為至要。

    将此由四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科布多向設有換防兵丁。

    前經降旨可否改為眷兵之處。

    交軍機大臣會同該部議奏。

    茲據奏稱、從前伊犁屯田兵丁。

    曾有改為攜眷兵丁。

    作為伊犁額缺之案。

    科布多地處邊隅。

    一切事宜。

    是否與伊犁相同。

    必須深悉該處地方情形。

    方能籌畫盡善等語。

    着國勒銘阿等、體察情形。

    通盤籌畫。

    該處一切事宜。

    是否可照伊犁成案辦理。

    于屯務邊防。

    均無窒礙。

    不緻日久滋弊。

    悉心妥議。

    據實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桂良等奏、遵旨确查滇省現辦銀廠情形一摺。

    據稱該省<?石曹>硐情形不一。

    現有詳請開采者數處。

    委員往查。

    尚未開成<?石曹>硐。

    惟查有楚雄府屬之龍潭地方。

    山勢甚豐。

    已開<?石曹>硐十數處。

    現已委員往勘。

    并出示招集課長等定立章程。

    約俟秋後。

    方能将各硐礁砂煎驗。

    是否可以設廠試采。

    按成收課。

    再行辦理等語。

    着即照所議妥為籌辦。

    要在委用得人。

    方能奏效。

    務期于國計民生。

    兩有裨益。

    固不可存畏難之見。

    亦不準稍有擾累。

    又滋梗阻。

    此外各屬。

    如續有呈請可以試采之處。

    即着一并詳查。

    随時奏明辦理。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有人奏、山西太原府屬居民。

    往往無故被人翦割發辮。

    當有旨交梁萼涵遴委幹員。

    嚴密查訪。

    茲據奏稱、此案先經傳聞太原省城内外。

    有翦割發辮情事。

    即據委員查有民人王學中等、先後被翦發辮。

    迨接奉前旨。

    複經委員馳往太谷榆次一帶。

    查有交城等縣民人黃三寶等、均有被翦之事。

    此外各州縣。

    雖同時俱有謠言。

    而訪查并無其事。

    現在謠言久息。

    闾閻俱各安谧等語。

    此輩行蹤詭秘。

    情同鬼魅。

    潛伏往來。

    是其慣技。

    該撫務當持以鎮靜。

    行所無事。

    惟有諄饬所屬。

    不動聲色。

    随時留心密訪。

    一經訪獲。

    即行究辦。

    斷不可稍涉張皇。

    反緻流言四起。

    俾此等匪徒。

    或聞風兔脫或乘機使詐。

    是為至要。

    将此谕令知之。

     ○戶部議準、福建巡撫劉鴻翺疏報、古田縣開墾田五十二畝有奇。

    照例升科。

    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