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百七

關燈
水漲漫溢被淹。

    亟應妥為安撫。

    該督等既經委員前往查勘。

    着即饬将被水居民。

    妥速查明。

    分别撫恤。

    毋令一夫失所。

    其應修各工。

    并着趕緊搶築。

    以防複淹。

    該堤歲修。

    既系該府承辦。

    可見平時經理不善。

    以緻臨事不能搶護。

    裕泰現在親赴該郡。

    着即确切查明、各堤是漫是潰。

    有無保固及被淹輕重情形。

    據實嚴參。

    至該處堤工。

    屢經動項修築。

    何以一遇盛漲。

    即至漫溢。

    并着該督将全堤形勢。

    通行履勘。

    務使一律堅固。

    保衛有資。

    毋得苟且目前。

    将就了事。

    将此谕知裕泰、并谕趙炳言知之。

     ○命陝甘總督富呢揚阿、撥銀五萬兩。

    解赴哈密。

    備道光二十五年經費。

    七萬五千兩。

    解赴葉爾羌、巴爾楚克、備二十六年經費。

     ○己醜。

    谕内閣、永康等奏、景陵陳設各件。

    被鼠齧傷。

    請更換鋪設一摺。

    着文慶前往敬謹勘視。

    其應行修理更換之件。

    即行奏明。

    交該衙門妥速辦理。

    永康、載鈖、善焘、及郎中穆明阿、員外郎塞克圖、明吉、主事德精阿、内管領伊明阿、内副管領雙齡、未能先事豫防。

    均着交部分别議處。

    首領太監王進喜、着即革去首領太監。

    仍留該處當差。

    嗣後各陵殿内恭奉神牌。

    及陳設各件。

    均着交該郎中員外郎主事内管領等敬謹管理。

    以昭慎重。

     ○又谕、培成奏、請将玩視工程之部員革職一摺。

    所參是。

    委官色布登額承修倉廒。

    延至三年。

    并未動工。

    外郎窦榮澤、捏報工竣。

    六品官振翎、承辦碑工。

    遲至四年。

    尚未敬謹辦理。

    殊屬膽玩。

    色布登額、振翎、均着革職。

    勒令交出領過估價。

    另派妥員修理。

    窦榮澤、着即行斥革。

    以為玩視要工者戒。

     ○以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福濟、順天府府尹李僡、監臨順天鄉試。

     ○庚寅。

    仁宗睿皇帝忌辰。

    遣官祭昌陵。

    上詣安佑宮行禮。

     ○谕内閣、理藩院奏、副都統成凱奏、将軍規避處分。

    歸咎成凱被劾較重一節。

    着派鐵麟、馳驿前往綏遠城。

    将此案奕興原審情節。

    确切查明。

    據實具奏。

    所有察哈爾都統印務。

    着交阿彥泰署理。

     ○又谕、讷爾經額奏、解員虧短饷銀。

    勒追審辦一摺。

    已革兩淮試用庫大使章丹文、管解牛羊群利銀。

    膽敢動用銀至四千六百餘兩之多。

    章丹文、着即交讷爾經額、研訊實在如何動用确情。

    按律定拟。

    并勒限三個月。

    将動用銀兩。

    全數完繳。

    此項利銀。

    系供支察哈爾三旗牧群之用。

    着兩江總督另行籌款。

    作速委解。

    以應急需。

    俟勒交足數。

    解還歸款。

    傥該革員限滿不交。

    即着原委之上司賠補。

    以期款歸有着。

    尋奏、訊系因公那移。

    除現完二千兩。

    尚短銀二千六百五十兩。

    應按律拟總徒四年。

    仍按例限監追。

    請将該革員解回兩淮。

    由兩江總督查辦監追。

    如限滿不能完繳。

    仍由江省照例治罪。

    其銀即着原委上司賠補。

    下部議。

    從之。

     ○又谕、布彥泰等奏、墾複荒地勘估興工一摺。

    開墾地畝。

    必先講求水利。

    來源暢旺。

    則灌溉有資。

    現在惠遠城東阿齊烏蘇廢地。

    據該将軍親往周曆相度。

    可以墾複十萬餘畝。

    拟引哈什河之水。

    以資貫注。

    将塔什鄂斯坦回莊舊有渠道。

    展寬加深。

    即接開新渠。

    引入阿齊烏蘇東界。

    并間段酌穵支渠。

    俾新墾之田。

    便于澆灌。

    所議均屬合宜。

    該将軍等、即饬承辦各員。

    認真妥辦。

    務在因地制宜。

    順流利導。

    以期經久有益。

    仍着該将軍等、随時前往查驗督催。

    毋任稍有怠玩。

    其應需工費。

    現據勸谕捐辦。

    着俟全功告成後。

    由該将軍等、查明捐工出力各員。

    核實保奏。

    候朕施恩。

     ○谕軍機大臣等、有人奏、兩淮鹽庫大使宋佩纮、秉性貪婪。

    近複年老多病。

    遇有撥解饷銀。

    于傾镕時攙和低潮。

    又兩淮運庫。

    向有樣銀。

    為納銀時比較準則。

    該員辄行藏匿。

    任意高下其手。

    并創立雙上單上河饷各名目。

    又奉調差委回任後。

    藉端邀集商人。

    索幫銀一萬兩。

    又委辦揚州牧養所事務。

    請領銀兩。

    任意開報。

    侵吞肥己。

    又每逢開庫日期。

    令其子候補運判宋玉璘、代為收放各等語。

    兩淮運庫。

    出納款項繁多。

    全在該大使勤慎公明。

    方克勝任。

    若如所奏種種劣迹。

    實于庫帑有關。

    着壁昌即将所指各款。

    确切查明。

    據實參奏。

    原摺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以審辦盜案得實。

    予廣西知府糜良澤優叙。

     ○辛卯。

    谕軍機大臣等、恒通等奏、荊江泛漲。

    郡城被淹。

    并水勢漸退情形一摺。

    據稱荊州李家埠堤身漫溢成口。

    刷寬十餘丈。

    旋将西門閘闆臌斷。

    水向城内灌注。

    界城沖倒。

    淹及滿洲城。

    水勢散漫。

    軍械人口。

    先期移避。

    該将軍等、饬屬巡防。

    數日水漸退出。

    城垣多有塌陷。

    官兵房間。

    倒塌甚多。

    現饬搶堵補修等語。

    江水現雖消退。

    秋汛在即。

    亟宜先事豫防。

    滿洲城被水浸泡之處。

    城垣房屋。

    亟須修葺。

    其被災兵丁。

    應撫恤者酌量撫恤。

    均着确切查明。

    詳細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命綏遠城将軍奕興來京。

    以察哈爾都統鐵麟、署綏遠城将軍。

     ○調兵部右侍郎舒興阿、為工部左侍郎。

    兼京營右翼總兵。

    工部左侍郎關聖保、為兵部右侍郎。

     ○以右春坊右庶子駱秉章、翰林院編修陳寶禾、充日講起居注官。

     ○壬辰。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孟保等奏、乍丫地方。

    兩呼圖克圖。

    彼此不睦。

    欲圖打仗。

    以緻往來差使。

    每多阻滞。

    當經降旨令寶興派員前往會同妥辦。

    茲據琦善等奏稱、該大呼圖克圖及該管番目夷民訴稱、羅桑丹臻江錯抗不遵斷。

    時肆搶劫。

    現在饷鞘賞需各件。

    複又梗阻。

    該處接連六站。

    距藏較遠。

    着寶興遴派妥員。

    馳往秉公查辦。

    務須折服其心。

    其過境之文報饷鞘等項。

    務當妥為經理。

    毋得稍有梗阻。

    是為至要。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琦善等奏、諾們汗擅給外番印照住牧。

    現在查詢緣由一摺。

    據稱拉達克喇嘛跟役執持諾們汗路票。

    欲由濟嚨回歸原牧。

    迨經阻攩。

    又稱欲赴前藏。

    經該大臣等、查有諾們汗曾請将布竹草廠住所地方。

    賞給洛敏達部長管理。

    蓋印斷牌。

    不準劄什倫布百姓在彼牧放。

    經前任駐藏大臣孟保等、任聽擅行發給印照等情。

    界外部落。

    從無商上發給印照斷牌之例。

    亦無大臣會同發給之條。

    前任駐藏大臣孟保等、于該諾們汗擅請發給牌照住牧。

    既不詳查。

    又不請旨。

    率以均屬合宜。

    任聽發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