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九十

關燈
福建制造戰船。

    訪聞川省柏木不合戰船之用。

    其川木入海。

    于水性能否相宜。

    是否可為海洋戰船之用。

    圍長丈尺。

    能否會式。

    已咨閩粵督撫體察妥籌等語。

    閩粵制造海船。

    事關緊要。

    自不宜用質脆之木。

    且海洋水性。

    及圍長丈尺。

    必須親涉波濤熟谙形勢之人。

    赴川勘度。

    方可得其實際。

    閩粵距川遙達。

    海運既多不便。

    即内河亦多山嶺阻隔。

    一時率行咨取到後仍歸無用。

    豈不虛糜工運。

    抑且有誤要需。

    着怡良、劉鴻翺、祁<?土貢>、程矞采、确查各該處海洋情形。

    悉心籌議。

    一面具奏。

    一面咨覆寶興。

    務須先事熟籌。

    勿緻臨事周章為要。

    将此各谕令知之。

    尋閩浙總督怡良等奏、四川柏木。

    閩省工匠向未用過。

    其性未能深悉。

    此時既不能遵照廣東船式制造。

    應毋庸率行咨取。

    請停采運以節糜費。

    報聞。

    兩廣總督祁<?土貢>等奏、兩廣地方向無柏木。

    即川省亦從未販到。

    無論大小長短。

    皆未用過。

    況由川運粵。

    海洋既多不便。

    而内地水路可通之處。

    又多曲折。

    難以運送。

    不如仍令潘仕成采買洋木為便。

    得旨、所奏是。

     ○刑部奏、嚴審庫丁舞弊一案。

    得旨、此案庫丁張誠保。

    于伊兄張亨智為子交捐銀兩。

    辄敢起意虛報平數。

    盜回四千兩之多。

    着依議斬監候秋後處決。

    張亨智以已革庫丁。

    為子朦混報捐。

    分贓獨多。

    情節較重。

    着發往新疆給官兵為奴。

    遇赦不準減免。

    仍照議暫行羁禁。

    在逃之庫書徐彙川。

    庫丁孟三。

    着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五城一體嚴拏務獲。

    送部歸案審辦。

    前任查庫禦史宜崇。

    解任銀庫部中榮慶。

    在庫監平。

    毫無覺察。

    着即行革職。

    前任查庫禦史鴻胪寺少卿孫日萱。

    解任銀庫員外部伊赍斯歡。

    裕馨。

    司庫玉振。

    雖未眼同平兌。

    咎亦難辭。

    俱着交部嚴加議處。

     ○壬戌。

    鑄給浙江新改定海直隸廳同知教谕訓導司獄關防條記印信。

    從巡撫劉韻珂請也。

     ○癸亥。

    旌表守正捐軀四川綿竹縣民蔡世璠妻趙氏。

     ○甲子。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據都察院奏、江蘇民人孫玉思。

    呈控土匪搶擄蠹役舞弊一案。

    已有旨交孫善寶親提審訊矣。

    該民人所控陳姚金等糾衆搶擄各情。

    如果屬實。

    必應嚴行究懲。

    何以該縣任聽蠹役得賄朦禀。

    捺案不辦。

    且該民人控府批饬詳勘。

    何以該縣複因搶案甚多。

    嗔其上控。

    竟行掌責四十。

    鎖押勒結。

    反将匪徒全行釋放。

    着孫善寶親提犯證。

    嚴加确究。

    如訊有縱役舞弊諱案庇匪等情。

    即行據實嚴參。

    毋稍徇縱。

    将此谕令知之。

     ○貸山西夏、鄉甯、吉、渾源、左雲、榆社、六州縣上年災歉貧民倉谷。

    緩買右玉、甯武、平魯、保德、隰、甯鄉、甯遠、河曲、陽曲、霍、靈石、垣曲、十二廳州縣動缺谷石。

     ○乙醜。

    谕内閣、前據龔守正等奏、查驗官料廠木料一摺。

    當交工部議奏。

    茲據奏稱、官料廠一切木料。

    内楠木三十一件。

    角科八件。

    原備陵寝要工。

    自應倍加慎重。

    拟請搭蓋灰棚四間遮護等語。

    着照所議。

    即交現派承修工程之大臣妥為辦理。

    至此項存貯木料。

    為數較多。

    着交該管大臣酌派内務府承辦事務衙門司員。

    協同該部司員稽查。

    并着每年由工部查勘歲修之大臣親為查驗一次。

    有無曹□少朽情形。

    随時奏明辦理。

    以昭慎重。

     ○調烏裡雅蘇台将軍奕興、為綏遠城将軍。

    以綏遠城将軍祿普、為鑲紅旗蒙古都統。

    熱河都統桂輪、為烏裡雅蘇台将軍。

     ○賞葉爾羌幫辦大臣琦善三品頂帶。

    為熱河都統。

     ○予故敖漢郡王幹咱巴拉、祭如例。

     ○丙寅。

    谕内閣、禧恩等奏、遵旨審訊庫貯官物短少一摺。

    此案盛京解任司庫業普肯。

    收兌銀兩。

    谕令掌平書吏管保。

    零星散放。

    不至短少。

    以緻該書吏每銀百兩多收四錢。

    迨親提過平。

    方行取出銀兩。

    意在朦混。

    業普肯着即行革職以示懲儆。

    司庫錫靈阿。

    庫使覺羅清凱。

    是日同在庫上。

    于業普肯主使盧浚私取銀兩。

    漫不經心。

    均着交部議處。

    至所短顔料。

    以道光九年起。

    所短麻鐵以道光十七年起核明例價。

    着落曆任堂司各官按成分賠歸款。

    并着該部将曆任該堂司各官查取職名分别議處。

    盛京工部侍郎德厚。

    前被司庫惠昌朦混。

    雖經自行查明更正。

    究屬先曾畫稿。

    又于筆帖式連祿欠交銀兩。

    先未參奏。

    亦屬不合。

    着交部議處。

    嗣後該堂司各官務于庫貯接收交代之時。

    認真盤查。

    造具冊結。

    報部查核。

    以重出納而杜弊混。

     ○又谕、河南民人劉汶遂、戲殺伊妻蕭氏身死。

    該撫将劉汶遂問拟紋候。

    随案聲請留養。

    據刑部題稱、查核此案情節。

    并無一語涉于戲谑。

    顯有彼此負氣情形。

    斷難憑所供嬉笑空言。

    遂以戲殺定谳等語。

    着鄂順安另委賢員。

    再行研訊确情。

    按律定拟具奏。

    以成信谳。

    毋得稍有回護。

    尋奏、劉汶遂實系戲殺。

    并無别故。

    仍應按律問拟絞候。

    聲請留養。

    下部議。

    從之。

     ○命葉爾羌參贊大臣圖明額來京。

    賞喀喇沙爾辦事大臣聯順、副都統銜。

    為葉爾羌參贊大臣。

    以古城領隊大臣全慶、為喀喇沙爾辦事大臣。

    賞已革戶部左侍郎文蔚、藍翎侍衛。

    為古城領隊大臣。

    已革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奕經、四等侍衛。

    為葉爾羌幫辦大臣。

     ○命駐藏大臣海樸來京。

    以前任駐藏大臣孟保、為駐藏大臣。

     ○旌表守正捐軀山西交城縣民李淋恒妻王氏。

     ○準大通橋車戶承買黑豆二萬石。

    津帖車價。

     ○貸湖南鳳凰、乾州、永綏、古文坪、保靖、五廳縣苗佃屯丁耔種口糧。

     ○丁卯。

    閩浙總督怡良奏、渡台後沿途訪察兩次夷船之破。

    一因遭風擊碎。

    一因遭風沈攔。

    并無與之接仗及計誘等事。

    達洪阿。

    姚瑩。

    一意鋪張。

    緻為夷人藉口。

    殊屬辜恩溺職。

    請從重治罪。

    命革職解交刑部會同軍機大臣審訊。

    尋奏上。

    得旨、達洪阿、姚瑩、加恩免其治罪。

     ○江甯布政使王庭蘭。

    因病解任。

    調湖南布政使葉名琛。

    為江甯布政使。

    以安徽按察使萬貢珍。

    為湖南布政使。

    六品頂帶已革布政使管遹群。

    為安徽按察使。

     ○調廣東潮州鎮總兵官保芝琳。

    為福建台灣鎮總兵官。

    以直隸山永協副将祥麟。

    為潮州鎮總兵官。

     ○以捐辦工赈。

    予安徽知縣黃鳳樓等加銜議叙有差。

     ○予浙江剿夷陣亡江南守備孫汝鵬。

    千總蔣世洪。

    朱彙源。

    張修澍。

    把總陳文貴。

    查廷揚。

    李全福。

    吳廷揚。

    外委葛大魁。

    劉桂五。

    張冠甲。

    額外晏紹舟。

    夏明中。

    吳廷标。

    陳錦堂。

    哨官呂林還。

    祭葬世職。

    江蘇剿夷傷亡江西都司羅必魁。

    江南外委吳文煥。

    受傷江蘇府知事王興棨。

    賞恤如例。

     ○旌表守正捐軀山東冠縣民于春妻劉氏。

     ○戊辰。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谕内閣、書誦額準其補授伊犁理事同知。

    嗣後由筆帖式揀補之糧員。

    着準其照廢員揀選補授理事同知之例。

    一體辦理。

    吏部即纂入則例。

    永遠遵行。

     ○谕軍機大臣等、寄谕盛京将軍禧恩、直隸總督讷爾經額、署兩江總督壁昌、江蘇巡撫孫善寶、山東巡撫梁寶常、閩浙總督怡良、福建巡撫劉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