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十五

關燈


    以除積習而靖闾閻。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寄谕直隸總督讷爾經額。

    本日兵部核議裁撤伊犁鎮總兵。

    移置天津。

    并酌議改設移駐各員一摺。

    已降旨谕令陝甘總督及伊犁将軍參贊酌核奏矣。

    惟拟裁各員。

    或令赴部候補。

    或令移駐天津。

    是否能勝新移之任。

    應由該督悉心核議。

    是否人地相宜。

    得收實用。

    再伊犁系屬邊地。

    該員等養。

    廉馬乾等項銀兩。

    比内地營員較多。

    将來移駐天津各員。

    其養廉等項銀兩。

    以及添建衙署。

    鑄造印信钤記。

    一切事宜。

    均着該督妥為籌議。

    奏明請旨分别辦理。

    将此谕令知之。

     ○減免直隸新河、隆平、安、甯晉、四州縣積澇地畝本年額賦有差。

     ○壬戌。

    谕内閣、前降旨令督撫提鎮保舉所屬水陸将弁。

    原為豫儲将材起見。

    必其人才能出衆。

    為守兼優。

    遇有緩急。

    可當重寄。

    方足備幹城之選。

    若僅監造器械。

    娴熟弓馬。

    乃該員等分内應為之事。

    以此率登薦牍。

    則各省循分供職人員。

    舉不勝舉。

    徒為該員等開一登進之途。

    而其人之是否将材。

    漫無确據。

    甚非朕破格用人之意。

    本日梁萼涵保舉山西武員摺内撫标中軍左營參将谷韫璨一員。

    據稱才猷練達。

    遇事敢為。

    緩急可靠。

    着準其送部引見。

    其王學詩、巴彥布、二員。

    或稱其随同制造槍炮。

    或稱其留心營伍。

    有志向上。

    皆無出色實據。

    着不準其保舉。

    至大同一鎮所屬。

    保舉至十員之多。

    而該撫則稱尚無真知灼見。

    未敢悉登薦剡。

    可見該總兵祇知具好屬員。

    并不知秉公核實。

    遴拔真材。

    豈緩急可靠者該鎮獨如是之多耶。

    況前降谕旨。

    指明督撫提鎮各保所屬數員具奏。

    該鎮果有人才。

    盡可自行保舉。

    若各提鎮濫保多名。

    移咨督撫代奏。

    是恩則歸己。

    怨則歸人。

    将來保舉不實之咎。

    又将誰屬。

    着再通谕各直省督撫提鎮。

    務當恪遵前旨。

    各于所屬将備中留心察看。

    擇其素行實在體面。

    娴明紀律。

    并能與士卒同甘苦。

    兵民悅服者。

    各自具摺核實保奏。

    傥仍存邀譽屬員之見。

    但以一奏塞責。

    殊失朕求賢若渴之本意也。

    懔之勉之。

     ○以江南江安蘇松道屬糧價增昂。

    暫緩收買各幫丁行月等米。

     ○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

    自是日始。

    齋戒三日。

     ○癸亥。

    谕内閣、富呢揚阿等奏、野番竄至青海地面。

    設法摉捕一摺。

    據奏賊番二百餘人。

    在牛頭俄博遊奕。

    千總楊祿、開槍轟擊。

    殲斃賊番二十餘人。

    追至哈拉哈兔山溝。

    複有賊番三四百人。

    抄截官兵。

    楊祿因騎馬中槍。

    掀跌被害。

    副将馬奉三、帶兵馳往應援。

    直壓賊隊。

    始各奔逸。

    其滋擾哈拉庫圖營賊匪。

    亦經官兵放槍轟斃。

    餘賊選去等語。

    署西甯鎮張銳、查辦松懈。

    捕逐失宜。

    且此次賊番沿邊劫掠。

    該署鎮及護副将馬奉三、不能先事豫防。

    緻賊深入。

    戕害兵弁。

    咎無可辭。

    張銳、馬奉三、均着交部議處。

     ○谕軍機大臣等、富呢揚阿等奏、野番竄入青海。

    設法摉捕一摺。

    此次賊匪分股滋擾。

    戕害兵弁。

    實屬異常兇狡。

    斷不可任春得贓飽揚。

    以緻番族效尤。

    該督現将張銳撤任。

    并饬令徐華清前往署理。

    統帶弁兵。

    辦理防堵事宜。

    所辦尚妥。

    現屆大雪封山。

    不值冒險深入。

    此等野番搶劫。

    是其慣技。

    若帶兵将備。

    怠玩從事。

    必緻該番族等恃其兇狡。

    肆意滋擾。

    着明歲春融。

    督饬徐華清體察情形。

    酌量多帶精兵。

    設法剿捕。

    務将番賊漢奸。

    密為購線躧緝。

    毋任漏網。

    将此谕令知之。

     ○緩徵甘肅武威、碾伯、臯蘭、河、狄道、金、靖遠、甯遠、會甯、平涼、靜甯、隆德、固原、安化、甯、環、甯夏、甯朔、靈、中衛、平羅、西甯、泾、崇信、靈台、鎮原、二十六州縣暨沙泥州判所屬歉收村莊新舊額賦。

     ○甲子。

    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兩江總督耆英奏、<?口英>咭唎控訴台灣鎮總兵妄殺遭風難夷。

    冒功捏奏。

    雖屬一面之詞。

    而事涉外夷。

    有關體制。

    如實系妄殺冒功。

    則該鎮咎亦難辭。

    應請将台灣鎮總兵達洪阿。

    解部審辦。

    以期水落石出。

    得旨、自有辦理之處。

    此斷不可。

    該夷詭詐百出。

    勿堕其術中也。

    即使實有其事。

    亦當另有處置。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睢甯縣民李兆瑞妻白氏。

     ○乙醜。

    冬至。

    祀天于圜丘。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

    福陵。

    昭陵。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

    泰陵。

    泰東陵。

    裕陵。

    昌陵。

     ○遣官祭孝穆皇後孝慎皇後孝全皇後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寝。

     ○停次日朝賀。

     ○詣皇太後宮問安。

     ○谕内閣、前有旨令保昌來京另候簡用。

    福州将軍着怡良兼署。

    茲據怡良奏稱、現駐泉州。

    未能回省。

    将軍事務。

    礙難在泉州辦理。

    保昌着俟壁昌到閩後。

    再行起程來京。

     ○谕軍機大臣等、據耆英由驿馳奏、<?口英>咭唎控訴台灣鎮總兵冒功妄殺遭風難夷。

    請旨将該總兵達洪阿解部審辦等語。

    兩軍交戰之時。

    明攻暗襲。

    勢所必然。

    加以言語不通。

    來即拒之。

    又何能望而知其為難夷。

    不加誅戮耶。

    今既通商。

    不當藉口别生枝節。

    着耆英再行剀切曉谕。

    現在台灣于九月間救護遭風白夷二十五人。

    已于十月中甸由該道姚茔給還。

    該夷目等懸挂彩旗。

    迎接該道上船。

    持酒起誓。

    感激天朝。

    總之未定通商以前。

    兩國将備兵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