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七十七

關燈


    先往鎮江南京。

    後到天津等語。

    系向何人說及。

    内地民人。

    又何以能通曉夷語。

    均着向寶山縣确切詢明。

    附便具奏。

    至此次江中夷船。

    是否即系該逆海中駕駛之船。

    寬廣約若幹丈。

    裝載兵炮若幹。

    随時探報具奏。

    再本日據德珠布奏稱、摺報被搶。

    殊屬粗率。

    現在軍務吃緊。

    文報最關緊要。

    着齊慎嗣後呈遞摺報。

    務當小心防範。

    豫為籌及。

    毋緻疏虞。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德珠布奏、收集潰散官兵。

    并将駐防避難之家口安插撫恤一摺。

    此次京口失守。

    所有潰散之青州協防官員。

    除已随耆英前赴常州外。

    餘着該将軍趕緊收集。

    其駐防避難家口。

    此時自未便概行收集省城。

    其已至江甯者。

    即着妥為安撫。

    其現至丹陽者。

    既經耆英于蘇州常州二府分饬安插。

    該地方官自必妥行撫恤。

    至另片奏、逆夷火輪等船。

    已逼省城等語。

    前已有旨谕令奕經帶領得力兵弁。

    駐劄王江泾。

    并谕令牛鑒省城如果危急。

    即飛咨奕經星馳赴援。

    想該督等自能遵照辦理。

    該将軍仍當嚴饬兵弁。

    實力防守。

    無稍疏懈。

    伍朗阿于防堵事宜。

    既屬谙悉。

    即着與各旗協領會同籌辦。

    至所稱摺報被劫一節。

    當此軍務吃緊之時。

    文報尤應慎重。

    此後該将軍摺報。

    總須慎益加慎。

    毋得稍有疏虞。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寄谕兩江總督牛鑒。

    據德珠布奏、六月二十九日。

    将京口失守情形具摺由驿馳遞。

    是日據上元縣知縣吳廷獻禀報、驿卒行至北河口江面。

    被逆夷将人船搶去。

    複行繕摺。

    繞道由安徽馳奏等語。

    馳遞摺件。

    必應慎密嚴防。

    況事關軍務。

    尤應倍加嚴密。

    該将軍粗率無能。

    緻有此失。

    祇知另繕重發。

    不知節外生枝。

    許多關系。

    且印花及摺奏式□□羕。

    該逆搶去。

    正恐描摹詐僞。

    諸弊叢生。

    防不勝防。

    所關匪細。

    嗣後該省馳遞奏摺。

    務當小心防範。

    其必應繞道改道行走者。

    即饬屬早為籌度。

    妥速酌辦。

    毋緻再有疏虞。

    上元縣知縣吳廷獻、非尋常疏于防範可比。

    着即革職。

    發往新疆效力贖罪。

    俟軍務告竣。

    再行奏聞起解。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命李湘棻馳驿前往江蘇。

    會同麟慶、朱樹、防堵江北一帶。

    計不日即可抵江。

    所有選兵練勇各事宜。

    自必遵旨妥辦。

    現在耆英、伊裡布、辦理羁縻事宜。

    尚無定議。

    如已就我範圍。

    自可不煩兵力。

    傥竟不肯就撫。

    必應大加撻伐。

    昨已谕知江西安徽湖北各督撫。

    令其豫備船筏。

    雇覓壯勇。

    以備上遊焚燒夷船。

    并于江海彙流處所。

    令鄭鼎臣設伏截擊。

    李湘棻着俟行抵江蘇時。

    趕緊選募兵勇。

    制備器械。

    如江北有警。

    仍遵前旨。

    會同麟慶等妥籌防剿。

    傥逆夷肆擾江南。

    耆英辦理不能得手。

    一經偵探得實。

    即着帶領兵勇。

    密赴下遊。

    設法掩襲。

    以弱該逆之勢。

    此事務宜慎之又慎。

    并非責成汝務為此舉。

    切不可貪功輕進。

    動則必須有成。

    是為至要。

    将此密谕知之。

     ○緩徵山東鄒、定陶、唐邑、莘、清平、濟甯、汶上、陽谷、曹、德、平原、禹城、陵、德平、恩、武城、夏津、臨清、滋陽、郓城、钜野、二十一州縣并東昌衛被旱被雹莊屯新舊額賦。

     ○緩扣江西各幫上年借領天津道庫剝價銀。

     ○癸醜。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谕軍機大臣等、麟慶奏、儀徵揚州。

    漸俱安定。

    現仍加謹防堵一摺。

    據奏瓜洲江邊。

    停泊三桅夷船二隻。

    儀徵沙漫洲。

    禮祀洲。

    老河影。

    各泊火輪船一隻。

    其金焦兩山。

    上下共泊夷船六十餘隻。

    瓜洲口。

    及儀徵洲上。

    各有大船三隻。

    現已設法将水路攔截。

    并于旱路要隘穵坑設伏。

    并發倉平粜。

    慰谕居民。

    地方漸已安定等語。

    所辦甚好。

    所有轉練壯勇之知事王英秀、知縣彭以竺、署監掣同知陳延恩等、各團練壯勇。

    或數百名。

    或千餘名。

    協同守城。

    或率同委員紳士。

    撫慰居民。

    均屬出力可嘉。

    另片奏、催漕米工之投效東河通判王恩焘。

    告假回徐之分發湖南候補布政司理問秦廣镛。

    自備資斧。

    随營效力。

    所帶壯丁。

    驗明得力。

    着準其留于南河差遣。

    如江北有警。

    即着麟慶量才調委。

    一經剿辦得手。

    朕必破格施恩。

    或逆夷偵知江北有備。

    不敢窺伺。

    而該員等捍禦有功。

    統俟軍務告竣後。

    由麟慶确切保奏。

    候朕施恩。

    并将此旨傳示該員等以資激勸。

    至枭匪乘機搶劫。

    必須認真嚴辦。

    毋稍寬縱。

    據奏儀徵匪類。

    争私互鬥。

    現在雖已解散。

    仍須加意嚴防。

    至黃河以北。

    土匪聚衆。

    尤應乘其未發。

    妥速掩捕。

    此時外患未平。

    斷不可複多内顧。

    着麟慶相度機宜。

    或及時召募。

    或設法解散。

    或先事捕獲。

    消患未萌。

    是為至要。

    所奏漢奸翦發刺臂。

    身帶腰牌。

    及棺木中暗藏火炮。

    着饬屬随時随地。

    留心訪察。

    惟當持以慎密。

    傥稍露風聲。

    俾逆夷知我識破。

    勢必改換形迹。

    摉捕更難着手。

    又另片奏、沿江小船。

    非枭即漁。

    恐為逆匪誘。

    雇覓難保集事等語。

    軍務緊要。

    不得不慎。

    雇船既屬難行。

    仍着嚴守江北。

    以杜内竄。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有人奏、淮揚清江等處。

    向為鹽枭出沒之所。

    傥被逆夷勾結。

    暗決河堤。

    南則下灌淮揚。

    北則直沖黧宿。

    為害甚钜等語。

    着麟慶密饬沿河廳汛員弁。

    随時留心查察。

    雖奸夷未必計出于此。

    而豫為防範。

    自應加嚴。

    但不可使風聲稍露。

    轉啟奸謀也。

    懔之慎之。

    将此密谕知之。

     ○又谕、據麟慶奏、防堵江北情形一摺。

    據稱查拏漢奸。

    為第一要務。

    真正漢奸。

    發辮翦齊。

    臂刺蟲形。

    或蝴蝶形。

    身帶夷字小腰牌為據。

    又吳淞口外。

    逆夷新造一物。

    狀似棺木。

    中藏火炮。

    情殊詭谲等語。

    逆夷滋擾。

    總恃漢奸為先導。

    現在真正漢奸。

    既以翦辮刺臂。

    夷字腰牌為據。

    正可辨認查拏。

    其新造裝藏火炮之物。

    尤應嚴密防範。

    着賽尚阿等各饬員弁。

    不動聲色。

    認真查辨。

    惟該逆詭谲異常。

    其漢奸記識。

    及新造炮具。

    一聞被人識破。

    難保不随時變易。

    别肆陰謀。

    其漢奸中最為該夷所得力者。

    尤必深自閉藏。

    不露形迹。

    全在該大臣等處處留心。

    詳細盤诘。

    嚴密辨認。

    庶使奸徒絕迹。

    奸計一無所施。

    是為至要。

    将此各谕令知之。

     ○命陝甘總督富呢揚阿、撥銀二萬二千七百四十八兩。

    解赴阿克蘇。

    二萬九千三十九兩。

    解赴烏什。

    備道光二十四年經費。

     ○甲寅。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據牛鑒奏、逆夷大幫船隻。

    駛至省城。

    又伊裡布奏、馳抵江省各一摺。

    覽奏均悉。

    着仍遵前旨。

    設法羁縻。

    計奉到此次谕旨。

    耆英亦必到彼。

    務即剀切曉谕。

    俾該逆不緻疑惑藉口。

    惟既經商議。

    必應事事着實。

    毋得稍留罅隙。

    将就目前。

    及至逆船他駛。

    又複改換帶兵頭目。

    再肆挾制要求。

    種種詭謀。

    皆應慮及。

    豫為杜絕。

    方稱妥善。

    如能就我範圍。

    自可不煩兵力。

    萬一該逆仍不受撫。

    不得不大加撻伐。

    奮力攻剿。

    該大臣務當妥為籌畫。

    相機辦理。

    本日已由六百裡加緊谕知奕經。

    令其督兵進駐常州一帶。

    耆英等如措辦了結。

    即飛咨奕經令其知悉。

    如辦理不能得手。

    更當飛咨奕經以便帶兵速來。

    内外合剿。

    毋稍遲誤。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前經降旨令奕經将所帶弁兵。

    前赴常州。

    奕經駐劄王江泾。

    聽候耆英等消息。

    因思王江泾距江甯省城較遠。

    奕經着即選帶将弁兵勇。

    移駐常州一帶。

    現在江甯危急。

    耆英。

    牛鑒。

    伊裡布。

    會同辦理羁縻事宜。

    傥該逆狡詐猖狂。

    不肯受撫。

    着奕經一經接到耆英知照迅即統領精兵。

    前往應援。

    不得稍有遲延。

    緻誤事機。

    是為至要。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本年江浙兩省沿海州縣錢糧漕米。

    業經量予豁免。

    正供既不符定額。

    所有倉廪軍儲。

    不可不豫為籌備。

    因思盛京地方。

    産谷極多。

    可否采買高梁谷石。

    由每歲運豆海船。

    運至天津海口以資儲備。

    着禧恩等體察情形。

    應如何動項買運之處。

    妥議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尋奏、據奉天現在情形。

    似可援照成案。

    采買粟米二十萬石。

    拟請饬部撥銀三十五萬兩。

    于秋收後督饬妥員辦理。

    下部議。

    尋議、查各旗折放粟米。

    每石給銀一兩二錢。

    以二十萬石而論。

    止須銀二十四萬兩。

    較該将軍所請。

    計可省銀十一萬兩。

    且現在該将軍奏準推廣捐米章程。

    并稱報效者頗上乏人。

    如果輸将踴躍。

    則運京粟米必多。

    自無庸再議采買。

    從之。

     ○直隸總督讷爾經額六十生辰。

    賜禦書扁額福壽字。

    并珍玩文绮。

     ○乙卯。

    谕軍機大臣等、據文蔚等奏、籌辦浙江省城防堵事宜一摺。

    現因逆船直逼江甯。

    情形危急。

    昨已降旨令奕經帶兵移駐常州一帶。

    以便應援矣。

    所有浙省防堵事宜。

    即責成該參贊大臣等妥加布置。

    俾聲勢聯絡。

    現在酌調各路兵丁。

    防守尖山海甯嘉興等處要隘。

    均着照所議辦理。

    至省城重地。

    尤為緊要。

    特依順統帶兵丁。

    共有二千六百餘名。

    足資鎮守。

    仍着勤加訓練。

    分防要路。

    毋稍疏虞。

    曹江上虞等處。

    現有兵勇屯駐。

    并着文蔚。

    段永福。

    随時控制。

    嗣後如另有調撥事宜。

    該大臣等一面相機辦理。

    一面奏聞。

    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丙辰。

    孝懿仁皇後忌辰。

    遣官祭景陵。

     ○谕内閣、前任福建興泉永道劉耀椿、朕因其系保舉人員。

    官聲尚好。

    昨将該員升任四川按察使。

    茲據廖鴻荃奏、失地之員。

    轉邀升擢。

    未惬衆望等語。

    劉耀椿上年失守廈門。

    經該督奏請嚴加議處。

    維時因閩浙兩省失守各員。

    多有未據奏到者。

    是以未經降旨懲辦。

    所有福建浙江及江蘇三省失守城池各員。

    着該督撫迅速查明參奏。

    毋得再有遲延遺漏。

    劉耀椿既有應議處分。

    自未便遽加升擢。

    着以道員留于福建。

    交怡良差遣委用。

    仍入于應議各員内一同核辦。

     ○谕軍機大臣等、據順保奏、帶兵啟程一摺。

    現在江北防堵緊要。

    順保業經帶領備弁。

    并酌帶兵丁啟程。

    着即與麟慶會同妥議。

    于扼要處所。

    嚴密防守。

    不得任逆船闖入。

    至泰州地方。

    土匪鹽枭。

    聚衆滋擾。

    尤應認真剿捕。

    設法解散。

    勿被逆夷勾結。

    将此谕令知之。

     ○以廣東鹽運使潘铎、為四川按察使。

     ○丁巳。

    谕軍機大臣等、齊慎奏、确查逆夷現在情形一摺。

    據稱逆夷每日将城甎拆毀。

    并将大馬頭木料。

    強拉百姓運至北教場。

    聲言以作蓋房之用。

    北固山上。

    插有紅旗。

    其大幫船隻。

    多已駛至江甯等語。

    覽奏曷勝忿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