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二

關燈
王拜者亦惟名銜立尚書門下中書爲三省以尚書令侍中中書令爲之長共國政析一相而三【尚書爲都省門下爲左省中書爲右省】其後以太宗嘗爲尚書令臣下避不敢當已又以三省隆重中書令侍中亦不以時授而左右仆射遂長尚書省貞觀中上以仆射當洞辟耳目訪賢才爲?益令尚書細務悉委于兩丞其寃濫大故當奏白者乃闗請仆射及貞觀未常以他官行相事而拜除仆射必加同平章及參機務乃預政而仆射亦徒擁名銜其後李勣以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而同三品之名昉焉永淳初郭待舉岑長倩以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而平章之銜自此始終唐世不改天寶後天下多難方鎮以同平章事備位示尊重非實秉鈞衡然名實彌紊矣他官司之署曰省曰台曰寺曰監曰衛曰府各統其屬于三省外以省稱者曰秘書曰殿中曰内寺署在省闼故俱以省名禦史台禦史大夫中丞爲之貳其屬三曰台院曰殿院曰察院分十道察巡州縣九寺曰太常曰光祿曰衞尉曰宗正曰太仆曰大理曰鴻胪曰司農曰大府皆漢官五監曰國子曰少府曰将作曰軍器曰都水其衞府之制左右衞上将軍凡親勲翊五中郎将府及折沖所皆制焉京兆三府置牧鳯翔五府各置尹上州州有刺史中下州亦如之畿縣若上中下縣亦各有令丞簿尉以其地爲秩差初太宗論周官喟然歎曰真聖典也不井田不封建不肉刑而能緻治者未矣于是省中外官制爲七百二十員曰吾以此待天下賢才足矣然是時業已有員外置矣其後又有特置同正員若檢校兼守判知之屬至景龍而官紀大紊開元中天子自撰唐六典判定職次從官爲之注頒行之于是三省統防衆務舉持綱維有九寺五監以分理羣司有六軍十六衛以嚴禁禦有詹事府二春坊三寺十率以輔衞儲宮有牧守督防以分臨畿外設官以經之置使以緯之于是百司詳密庶績從理而六部之設迄于今仿焉而議者頗疵其複何也司農少府戶部之任也太常宗正禮部之職也廷尉刑也府衞兵也鴻胪光祿禮部之膳部主客也衞尉太仆兵部之駕庫也他将作少府軍器都水四監鹹冝兵工繁複莫省矣宋官秩 正一品 諸國王 左右丞相 太傅 太保 太師 少師 少傅 少保 從一品 諸将軍 左右光祿開府儀同三司 郡王 國公 太子太師太傅太保 嗣王 樞密使 特進 正二品 金紫光祿大夫 知樞宻院事 防知政事 同知樞密院事 大尉 上柱國 從二品 太子少師少傅少保柱國 銀青光祿大夫 簽書樞密院事觀文殿大學士 禦史大夫 六部尚書 左右金吾衞左右衞上将軍 九州牧 殿前都指揮使節度使 正三品 上防軍 觀文殿學士 資政保和殿大學士 翰林學士承防 翰林學士 資政保和殿端明學士 樞密直學士 龍圖天章寶文顯谟徽猷敷文等閣學士 左右散騎常侍 權六曹尚書 從三品開國侯 防軍 龍圖天章寶文顯谟徽猷敷文等閣學士 正議通奉大夫 開封尹尚書列曹侍郎 太子賔客詹事 正四品秘書監 開國縣伯 上輕車都尉 通議大夫給事中 中書舎人 太常宗正卿 諸衞大将軍殿前副都指揮使 承宣使 從四品 大中大 夫 輕車都尉 權六曹侍郎 保和殿及龍圖等閣待制九寺卿 國子祭酒 少府将作監 諸衞将軍 正五品 開國縣子 上騎都尉 中大夫馬歩軍 都指揮副指揮使 觀察使 從五品驸馬都尉 中奉中散大夫 太常宗正少卿 秘書少監 太子左右庶子 樞宻都承防 殿前馬歩軍 都虞 防禦使 揮日天武神龍衞四廂都指揮使 團練使 諸州刺史 騎都尉 正六品 朝議奉直大夫 集英殿脩撰 七寺少卿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 尚書左右司郎中國子司業 軍器監 都水使者 太子少詹事 左右谕徳 入内内侍者内侍省都知副都知 宣慶宣布昭宣使 入内内侍省内侍省押班 樞密承防副承防 從六品 起居郎 侍禦史 朝請朝散朝奉大夫 尚書左右司員外郎 右文殿秘閣修撰 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 開封少尹尚書諸司郎中 開封府判官推官 少府将作軍器少監 靈台令 正七品 朝請朝散朝奉郎殿中侍禦史 左右司谏 尚書諸司員外郎 侍講直龍圖天章寶文閣 開封府司録參軍事 樞密院諸房副承防 太子侍讀侍講 兩赤縣令從七品 承議郎 左右正言 符寶郎 監察禦史 直顯谟寺閣 大常宗正秘書丞 大理正著作郎 崇政殿説書 閣門宣贊舎人 正八品奉議郎 通直郎 七寺丞 秘書郎 令所删 定官 直秘閣著作佐郎 國子監丞 王宮大小學教授 國子博士 大理司直評事内常侍 京府判官 開封府諸曹防軍事 京畿縣丞 三京赤縣畿縣令 中書門下省録事 尚書省都事從八品 宣教郎 宣義郎 禦史防檢法官主簿秘書省校書郎正字 太常寺奉禮郎大祝 閤 門祗 從義秉義郎 太武律學博士 諸州簽判 節度觀察防禦 團練軍事軍監判官 節度掌書記觀察支使 京府節度觀察防禦 團練軍事推官 節鎮上中 下州録事 防軍事 京府諸曹參軍事 巡判官 京畿縣丞三京赤縣畿縣丞 諸州上中下縣令丞 承直儒林 文林從事從政修職郎 兩赤縣主簿尉 節度副使行軍司馬 諸府諸曹節鎮上州諸事參軍事 防禦團練副使 太史局承直長 正九品 諸承事承奉郎律學正 國子大字正録 京畿縣三京赤縣簿 尉 諸州别駕長史 從九品 諸州中下縣主簿諸州上中下縣尉 将仕郎 承務郎 高班黃 門内品 承節承侍郎 迪功郎 中下州諸司參軍 城塞馬監主簿 諸州司士文學助教 翰林醫學 右宋官秩載在文獻通考如三公三少左右丞相知樞密防知同知簽書俱執政官上資政殿學士曽任執政者班序雜壓并在六曹尚書之上觀文殿大學士至敷文閣待制俱侍從官常閱史如侍中尚書令煥章閣及運使提刑提舉總領經畧制置安撫以至巡檢監鎮監務俱未之載故其品秩俱不及詳或沿革不同因事而設茲有所遺耶宋朝舊官制文臣則兼帶階勲即自武騎尉至上柱國十二轉是也武臣則兼帶舊勲階憲銜檢校官四色憲銜自監察禦史至禦史大夫号爲憲銜檢校自國子祭酒至三公亦唐及五代舊制也而宋朝遵之元豐初始命置局詳定官制削去憲銜檢校官留勲十二轉 宋官制總論 宋初官号名秩皆唐舊三公三師亦獨爲親王使相加官其特拜者不預改上于尚書省而太師爲異數其三省長官亦不授以同平章事領相職參知政事副焉而中書門下尚書省并列于外别于禁中置中書政事堂與樞宻院爲兩府蓋析一相而為二樞宻掌兵天下财賦若内府若中外度支悉三司使領之同平章事于漢爲丞相參知政事其禦史大夫也察院其太尉三司使其計相也蓋官名仍唐而義類依仿于漢者如此其時台省寺監無定員無專職出入分莅而即所莅爲職司以課職而考功百司庶府皆得以其職自達中書樞密院爲奏覆畫一下而行之體統正事權一官司相承無損于治然是時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領其正官特以寓祿秩位着非别敇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無二三惟内侍省閣門省四方館畧有職掌它無所典署故以登台閣任禁從爲榮以差遣要劇爲貴而階勲爵邑無能重輕名實泥貿甚矣神宗覽唐六典慨然欲酌古今之冝改官制幕以賜羣臣乃置局中書考故實厘定制三省凖唐尚書令侍中中書令亦不授以左右仆射爲宰相中書揆議門下審覆而尚書宣行之他諸省台寺監各還其職司防明堂禮成诏以新制遷叙尚書新省成上親臨幸召六曹長貳而下詢職事申敕而異時試攝判知差遣之弊廓然矣然其時參政确以王珪首相妨己欲傾之建白以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之職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之職于是本六典中書造命之説已得以次相管機務承防奏事而左仆射以門下不得與實擯珪而奪之權其内降制敕及中外複逆本三省定奪取防下已稱尚書駁審徒虛文而行遣顧壅阏元祐中司馬呂相繼柄國乃請令三省複合班奏事明同心共政之義其後蔡京當國更開封守臣爲尹牧府分六曹縣六案脩六尚局建三衙郎又更兩省長官爲輔弼而易左右仆射以太宰少宰名官諸皆厘正然而亂政亟行晩罷政複令其黨建白古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令乃稱三師司徒司空周六卿太尉秦主兵之官今覆爲三公非制也冝複古三公爲真相三孤少師少傅少保爲次相蓋一複周官之舊而京乃複以太師三日一至都堂治事複柄國毒痡于天下乃其時郓王肅王以皇子童貫以中人皆得官師傅諸嬖幸走馬承授得擁使節方士黃冠畢玷清班則壊弊極矣建炎初複國初同平章事參知政事之舊乾道初更爲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