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斤,月出于丙南。
《乾》三變成《坤》,《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朋,月沒于乙地。
《坤》乙月既晦,土木金将化。
繼《坤》生《震》龍,《乾》、《坤》括始終。
如上三十日,《坤》生《震》、《兌》、《乾》,《乾》生《巽》、《艮》、《坤》,八卦列布曜,運移不失中。
調火六十日,變化自為證。
神室有所象,雞子為形容。
五嶽峙潛洞,際會為樞轄。
發火初溫微,亦如爻動時。
上戴黃金精,下負坤元形,中和流汞情,深合應三才。
乾動運三光,坤靜含陽氣。
神室用施行,金丹然後成。
可不堅乎!煉化之器,包括飛凝,開合靈戶。
希夷之府窟,造化之泉源。
陽氣發坤,日晷南極,五星連珠,日月合璧。
金砂依分,呼吸相應。
華蓋上臨,三台下輔,統錄之司,當密其固。
火煉中宮土,金入水北方,土水金三物,變化六十日。
自然之要,先存後亡。
或火數多,分兩違則,或水不定,同處别居。
剛柔亢行,不相涉入。
非火之咎,責譴于土。
土鎮中宮,籠罩四方。
三光合度,以緻太平。
五髒内養,四肢調和。
水涸滅影,含曜内明。
金水相瑩,潤色沉耀。
調火溫水,發之俱化,道近可求。
土水獨相配,翡翠生景雲,黃赤混其精,紫華敷太陽,水能生萬物,聖人獨知之。
金德尚白,煉鉛以求黃色焉。
為生中宮,黃金不飛灼,土煙雲起後。
有無互相制,上有青龍居。
兩無宗一有,靈化妙難窺。
煉銀于鉛,神物自生。
銀者金精,鉛者北靈。
水者道樞,陰陽之始,始故生銀。
鉛化黃丹,寄立五金。
為鉛外黑,色禀北方,内有銀精。
披褐懷玉,外似狂夫。
銀為鉛子,子隐鉛中。
汞者鉛子,子藏母胞。
素真眇漠,似有似無。
灰池炎灼,鉛沉銀浮,潔白見寶,可造黃金。
殼為金精,水環黃液。
徑寸以混三才。
天地初分,混若雞子。
圓高中起,狀似蓬壺。
關閉微密,神運其中。
爐竈取象,固塞週堅。
委曲相制,以使無虞,自然之理,神化無方。
磁石吸鐵,間隔潛應。
何況雞子,配合而生!金土之德,常與汞俱。
自《火記》不虛作,已下重解前文。
丹術既着,不可更疑焉!故演此訣,以輔《火記》焉!庶使學者取象。
下文雲,文字鄭重說與世人,豈不熟思?是其義也。
---------------------------------------- ◎陰丹慎守訣 叙曰:世上之人,率多嗜欲,傷生伐命,今古共同。
然不自防,悔将無及。
仙經曰:夫人臨終而思遷善,病成而方求藥,天綱已發,何可追之?故賢哲上士,惜未危之命,懼未來之禍,理未病之病,遂拂衣人寰,攝心歸道。
道者炁也,炁者身之主。
主者精也,精者命之根,故愛根重炁,然後知幾乎生矣。
《黃庭經》曰:方寸之中謹蓋藏,三神還精老複壯,養子玉樹命如杖,急固子精以自償。
又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若當決海百渎傾,葉去樹枯失青青。
長生久視,未有不愛精保炁而能緻之也。
陰丹,百禦之道,世莫得知。
雖務于炁,而不絕欲者,亦未免殆哉!故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
修養君子,深宜自省也。
---------------------------------------- ◎大還心鏡 《寒山子至訣》雲:但悟鉛真,藥必自神;但記汞正,藥如自聖。
修之合聖,天地同慶;得因師傳,為道之經。
所以古之聖人,不直言之,托之《週易》,寄之五行,合之符契,真仙之理,莫若大丹之神欤!大凡人間之大丹,疑誤萬端,有智者了解,用之一神,所以秘易成難,貴道不可輕也。
昔三聖遺言,着之金簡,名曰《參同契》,世皆寫之,悟無一二。
得其理者,未敢造,明其事者猶豫因循,疑來,倏忽而邁,榮華閃目,金玉萦心,财色介懷,百年空棄,長生之道,罕有留心,不知為色欲勞神,光陰侵歲,以此之故,遞有多疑。
或至人述以遠近之丹,愚者便說秦皇漢武。
秦皇即口是心非,貪情肆欲,漢武乃雖慕玄境,心在色情,何得而長生不死?何不言黃帝與上古人乎?黃帝傳玄女還丹之術,言補金汞于丹田。
後人不訣,真宗誤入禦女之道。
豈太上仙女,必無對心說傳色之心?愚者感之,仿于萬古,其歌訣書在《金丹論》中者,得可明矣。
餘早年
《乾》三變成《坤》,《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朋,月沒于乙地。
《坤》乙月既晦,土木金将化。
繼《坤》生《震》龍,《乾》、《坤》括始終。
如上三十日,《坤》生《震》、《兌》、《乾》,《乾》生《巽》、《艮》、《坤》,八卦列布曜,運移不失中。
調火六十日,變化自為證。
神室有所象,雞子為形容。
五嶽峙潛洞,際會為樞轄。
發火初溫微,亦如爻動時。
上戴黃金精,下負坤元形,中和流汞情,深合應三才。
乾動運三光,坤靜含陽氣。
神室用施行,金丹然後成。
可不堅乎!煉化之器,包括飛凝,開合靈戶。
希夷之府窟,造化之泉源。
陽氣發坤,日晷南極,五星連珠,日月合璧。
金砂依分,呼吸相應。
華蓋上臨,三台下輔,統錄之司,當密其固。
火煉中宮土,金入水北方,土水金三物,變化六十日。
自然之要,先存後亡。
或火數多,分兩違則,或水不定,同處别居。
剛柔亢行,不相涉入。
非火之咎,責譴于土。
土鎮中宮,籠罩四方。
三光合度,以緻太平。
五髒内養,四肢調和。
水涸滅影,含曜内明。
金水相瑩,潤色沉耀。
調火溫水,發之俱化,道近可求。
土水獨相配,翡翠生景雲,黃赤混其精,紫華敷太陽,水能生萬物,聖人獨知之。
金德尚白,煉鉛以求黃色焉。
為生中宮,黃金不飛灼,土煙雲起後。
有無互相制,上有青龍居。
兩無宗一有,靈化妙難窺。
煉銀于鉛,神物自生。
銀者金精,鉛者北靈。
水者道樞,陰陽之始,始故生銀。
鉛化黃丹,寄立五金。
為鉛外黑,色禀北方,内有銀精。
披褐懷玉,外似狂夫。
銀為鉛子,子隐鉛中。
汞者鉛子,子藏母胞。
素真眇漠,似有似無。
灰池炎灼,鉛沉銀浮,潔白見寶,可造黃金。
殼為金精,水環黃液。
徑寸以混三才。
天地初分,混若雞子。
圓高中起,狀似蓬壺。
關閉微密,神運其中。
爐竈取象,固塞週堅。
委曲相制,以使無虞,自然之理,神化無方。
磁石吸鐵,間隔潛應。
何況雞子,配合而生!金土之德,常與汞俱。
自《火記》不虛作,已下重解前文。
丹術既着,不可更疑焉!故演此訣,以輔《火記》焉!庶使學者取象。
下文雲,文字鄭重說與世人,豈不熟思?是其義也。
---------------------------------------- ◎陰丹慎守訣 叙曰:世上之人,率多嗜欲,傷生伐命,今古共同。
然不自防,悔将無及。
仙經曰:夫人臨終而思遷善,病成而方求藥,天綱已發,何可追之?故賢哲上士,惜未危之命,懼未來之禍,理未病之病,遂拂衣人寰,攝心歸道。
道者炁也,炁者身之主。
主者精也,精者命之根,故愛根重炁,然後知幾乎生矣。
《黃庭經》曰:方寸之中謹蓋藏,三神還精老複壯,養子玉樹命如杖,急固子精以自償。
又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若當決海百渎傾,葉去樹枯失青青。
長生久視,未有不愛精保炁而能緻之也。
陰丹,百禦之道,世莫得知。
雖務于炁,而不絕欲者,亦未免殆哉!故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
修養君子,深宜自省也。
---------------------------------------- ◎大還心鏡 《寒山子至訣》雲:但悟鉛真,藥必自神;但記汞正,藥如自聖。
修之合聖,天地同慶;得因師傳,為道之經。
所以古之聖人,不直言之,托之《週易》,寄之五行,合之符契,真仙之理,莫若大丹之神欤!大凡人間之大丹,疑誤萬端,有智者了解,用之一神,所以秘易成難,貴道不可輕也。
昔三聖遺言,着之金簡,名曰《參同契》,世皆寫之,悟無一二。
得其理者,未敢造,明其事者猶豫因循,疑來,倏忽而邁,榮華閃目,金玉萦心,财色介懷,百年空棄,長生之道,罕有留心,不知為色欲勞神,光陰侵歲,以此之故,遞有多疑。
或至人述以遠近之丹,愚者便說秦皇漢武。
秦皇即口是心非,貪情肆欲,漢武乃雖慕玄境,心在色情,何得而長生不死?何不言黃帝與上古人乎?黃帝傳玄女還丹之術,言補金汞于丹田。
後人不訣,真宗誤入禦女之道。
豈太上仙女,必無對心說傳色之心?愚者感之,仿于萬古,其歌訣書在《金丹論》中者,得可明矣。
餘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