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綽傳
關燈
小
中
大
劉孝綽字孝綽,彭城人,本名冉。
父親劉繪,齊朝時任大司馬霸府從事中郎。
劉孝綽年幼時聰明,反應快,七歲時就會寫文章。
舅舅王融是齊朝的中書郎,特别欣賞他,常常把他帶在車上一起去親戚朋友家,号稱神童。
王融總是說:“天下的文章,除了我之外恐怕就要數阿士了。
”阿士是劉孝綽的小名。
劉繪負責起草齊朝的诏書诰令。
當時劉孝綽年齡不到上學的歲數,劉繪卻時常讓他代自己起草诏書诰令,他父親的朋友沈約、任日方、範雲等知道他的名聲後,都派人前去拜訪,任日方特别欣賞他。
範雲比劉繪大十幾歲,他的兒子範季才和劉孝綽兩人年齡相仿,都是十四五歲,到範雲見到劉孝綽後,便判定二人年齡大小,讓範季才拜劉孝綽為兄長。
天監初年,入仕為著作佐郎,寫了一首《歸沐詩》贈給任日方,任日方回信說:“你這位洛一陽一的美才子,給我一篇歸隐的佳作。
安慰老人的心情,我也是虛度歲月,白活到老。
正直的史官對事對人有褒有貶,而主管者卻專門關注醜惡的一面。
你脫穎而出,春天耕耘,秋天一定會有收獲。
”像任日方這樣的名流竟如此推重他。
遷任太子舍人,不久又以太子舍人兼任尚書水部郎,接到聖旨後上書表示感謝,很快即正式擔任尚書水部郎。
高祖特别喜歡篆書,每次宴遊,讓沈約、任日方等人寫詩言志,劉孝綽也被邀請參加。
有一次曾陪高祖宴遊,在席上作詩七首,高祖看罷他的詩文,對每篇都贊賞不已,自此之後朝野對劉孝綽都另眼相看。
不久皇帝下令讓劉孝綽擔任知青州、北徐州、南徐州三州事,出任平南安成王的記室,并随王府一起赴任。
後不久又補任他為太子洗馬,遷任尚書金部郎,又重新任太子洗馬,負責東宮管記。
出任上虞縣令,回京後任秘書丞。
高祖對舍人周舍說:“第一位的官應讓第一流的人擔任。
”所以讓劉孝綽擔任此職。
後因公事免職。
不久又再次授任秘書丞,并出任鎮南安成王咨議,後因回京免職。
起用為安西記室,曆任安西骠騎咨議參軍,皇帝又下诏讓他臨時主持司徒右長史事,遷任太府卿、太子仆,又負責東宮管記。
當時昭明太子喜好文學和才士,劉孝綽與陳郡的殷芸、吳郡的陸亻垂、琅笽的王筠、彭城的到洽等都很受昭明太子的禮遇和歡迎。
太子拟建築樂賢堂,便派畫工先畫劉孝綽于堂屏。
太子寫的文章特别多,很多士人都想把太子的文章抄錄整理成冊,太子獨獨讓劉孝綽收集整理他的文章,并寫序言。
劉孝綽遷任員外散騎常侍,并兼任廷尉卿,不久便正式任廷尉卿。
起初,劉孝綽與到洽二人很友好,都與東宮昭明太子有交往。
劉孝綽自以為才華超過到洽,每次宴遊品論詩文,劉孝綽總是鄙薄恥笑到洽的詩文,到洽因此懷恨在心。
劉孝綽擔任廷尉卿時,把小老婆帶進官府居住,而把母親仍留在自己的家中。
到洽不久任禦史中丞,派令史調查審議這件事,便彈劾上奏說:“把少妹妹帶進華麗的宮殿,而把老母親丢在破舊的房屋裡。
”高祖為掩蓋劉孝綽的醜行,把奏文中的“妹”字改為“姝”字。
因此事被免官。
劉孝綽的幾個弟弟,當時受劉孝綽的蔭護都居在荊州和雍州,便上書攻擊到洽十件不公正的事,言辭激烈,都是鄙責到洽的。
并另抄寫一份送給東宮,昭明太子下令把奏文燒掉,連拆開看都沒看。
當此之時,世祖蕭繹出任荊州太守,到任後給劉孝綽寫信說:“你如今隐居鄉下,時間充裕,
父親劉繪,齊朝時任大司馬霸府從事中郎。
劉孝綽年幼時聰明,反應快,七歲時就會寫文章。
舅舅王融是齊朝的中書郎,特别欣賞他,常常把他帶在車上一起去親戚朋友家,号稱神童。
王融總是說:“天下的文章,除了我之外恐怕就要數阿士了。
”阿士是劉孝綽的小名。
劉繪負責起草齊朝的诏書诰令。
當時劉孝綽年齡不到上學的歲數,劉繪卻時常讓他代自己起草诏書诰令,他父親的朋友沈約、任日方、範雲等知道他的名聲後,都派人前去拜訪,任日方特别欣賞他。
範雲比劉繪大十幾歲,他的兒子範季才和劉孝綽兩人年齡相仿,都是十四五歲,到範雲見到劉孝綽後,便判定二人年齡大小,讓範季才拜劉孝綽為兄長。
天監初年,入仕為著作佐郎,寫了一首《歸沐詩》贈給任日方,任日方回信說:“你這位洛一陽一的美才子,給我一篇歸隐的佳作。
安慰老人的心情,我也是虛度歲月,白活到老。
正直的史官對事對人有褒有貶,而主管者卻專門關注醜惡的一面。
你脫穎而出,春天耕耘,秋天一定會有收獲。
”像任日方這樣的名流竟如此推重他。
遷任太子舍人,不久又以太子舍人兼任
高祖特别喜歡篆書,每次宴遊,讓沈約、任日方等人寫詩言志,劉孝綽也被邀請參加。
有一次曾陪高祖宴遊,在席上作詩七首,高祖看罷他的詩文,對每篇都贊賞不已,自此之後朝野對劉孝綽都另眼相看。
不久皇帝下令讓劉孝綽擔任知青州、北徐州、南徐州三州事,出任平南安成王的記室,并随王府一起赴任。
後不久又補任他為太子洗馬,遷任尚書金部郎,又重新任太子洗馬,負責東宮管記。
出任上虞縣令,回京後任秘書丞。
高祖對舍人周舍說:“第一位的官應讓第一流的人擔任。
”所以讓劉孝綽擔任此職。
後因公事免職。
不久又再次授任秘書丞,并出任鎮南安成王咨議,後因回京免職。
起用為安西記室,曆任安西骠騎咨議參軍,皇帝又下诏讓他臨時主持司徒右長史事,遷任太府卿、太子仆,又負責東宮管記。
當時昭明太子喜好文學和才士,劉孝綽與陳郡的殷芸、吳郡的陸亻垂、琅笽的王筠、彭城的到洽等都很受昭明太子的禮遇和歡迎。
太子拟建築樂賢堂,便派畫工先畫劉孝綽于堂屏。
太子寫的文章特别多,很多士人都想把太子的文章抄錄整理成冊,太子獨獨讓劉孝綽收集整理他的文章,并寫序言。
劉孝綽遷任員外散騎常侍,并兼任廷尉卿,不久便正式任廷尉卿。
起初,劉孝綽與到洽二人很友好,都與東宮昭明太子有交往。
劉孝綽自以為才華超過到洽,每次宴遊品論詩文,劉孝綽總是鄙薄恥笑到洽的詩文,到洽因此懷恨在心。
劉孝綽擔任廷尉卿時,把小老婆帶進官府居住,而把母親仍留在自己的家中。
到洽不久任禦史中丞,派令史調查審議這件事,便彈劾上奏說:“把少妹妹帶進華麗的宮殿,而把老母親丢在破舊的房屋裡。
”高祖為掩蓋劉孝綽的醜行,把奏文中的“妹”字改為“姝”字。
因此事被免官。
劉孝綽的幾個弟弟,當時受劉孝綽的蔭護都居在荊州和雍州,便上書攻擊到洽十件不公正的事,言辭激烈,都是鄙責到洽的。
并另抄寫一份送給東宮,昭明太子下令把奏文燒掉,連拆開看都沒看。
當此之時,世祖蕭繹出任荊州太守,到任後給劉孝綽寫信說:“你如今隐居鄉下,時間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