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雲傳
關燈
小
中
大
身施禮說:“範雲說的正确,主公一定要以天下大事為重,不應該對女色表示留戀惋惜。
”蕭衍沉默不語。
範雲便寫奏疏建議把餘氏賜給王茂。
高祖蕭衍認為這是忠賢之言并準許範雲的請求。
第二天,賞賜給範雲、王茂每人一百萬錢。
天監元年(502),梁武帝接受齊和帝禅位做天子,在南郊舉行柴燎祭天儀式,範雲以侍中身份陪乘。
祭禮完畢,高祖坐上禦辇,對範雲說:“我今天的心情,正是所謂戰戰兢兢如同用糟爛的缰繩駕馭六馬一樣。
”範雲說:“我也深願陛下一天比一天更加謹慎。
”武帝認為範雲所說很好。
當天,晉升範雲做散騎常侍、吏部尚書;由于輔佐武帝即皇帝位有功封霄城縣侯,食邑一千戶。
範雲憑舊日與武帝的關系受到提拔超過常人,升任為佐命大臣,他竭盡忠誠輔助皇帝,凡是該做的無不盡力去做。
武帝也拿誠心待他信任他,範雲奏請的事大多得到準許。
範雲曾經陪侍禦宴,武帝對臨川王蕭宏、鄱一陽一王蕭恢說:“我和範尚書從少年時起便友好親善,對他懷有兄弟般的情意;如今我成了皇帝,這種朋友的禮節變成了君臣關系,你們應當代替一我稱他為兄。
”二王離席施禮,和範雲同乘一輛車回到尚書省,當時人們都為範雲感到榮耀。
這一年,皇帝立太子,範雲以原官身份兼任太子中庶,不久升做尚書右仆射,還兼任吏部尚書。
過不久,因為範雲違背诏令意旨用人而得罪,免除吏部尚書職務,仍然保留仆射職務。
範雲一性一格誠厚親和,對待寡嫂盡心有禮,家裡的事一定要事先問過嫂嫂然後才辦。
他喜好氣節,崇尚不同尋常的作為,專門幫助别人的急難。
少年時和領軍長史王亥友好,後來王亥死在官署裡,窮得沒有自己的住宅,範雲便把死者運回家來,親自辦理裝殓殡葬的事。
侍奉竟陵王蕭子良時受到的恩惠禮遇都很隆重,但是範雲每次進言批評或鼓勵,從來沒有曲意奉承。
蕭子良曾經啟奏齊武帝建議派範雲出任郡守的事。
武帝說:“範雲是個平庸的人,聽說他經常賣弄權勢,我現在不再依法深究,從寬讓他到遠方去任職。
”蕭子良說:“不是這樣。
範雲對我規勸教誨,寫的谏書全在,讓我取來呈上。
”拿來之後,有百多張紙,言辭都很重要而且是直言不諱。
齊武帝贊歎,便對蕭子良說:“想不到範雲竟是這樣的人。
正好讓他輔助你,怎麼可以讓他出去做郡守呢?”齊文惠太子曾經出宮到東田觀看農夫收割莊稼,回頭對衆賓客說:“收割也是很好看的。
”衆人都唯唯稱是,隻有範雲說:“一年三季的勞動,實在是長期勤苦的事。
我隻願殿下了解稼穑的艱難,不要貪圖一朝一夕的宴樂安逸。
”出來之後,侍中蕭緬先前同範雲并不相識,臨上車的時候握着範雲的手說:“想不到在今天又聽到了忠直之言。
”當範雲官居吏部的時候,責任職守極其重要,書信文件堆滿公案,賓客滿門,範雲應接對答自如,毫無拖沓阻滞,官屬們的文稿,發現并指出不當之處快速如神,當時人全都佩服他聰明博學,一性一格極其坦率正直,不重視威儀權勢,凡是認為對的或不對的,都在言行中表現出來,有的士大夫就因此對他不滿。
起初,範雲做郡守時人們都稱頌他的廉潔,等到在朝中做高官時,很重視與人相互饋贈,但是家裡沒有積蓄,得到的錢财随時都分送給親朋故友。
天監二年(503)逝世,當時五十三歲。
梁武帝為他流淚,當天親臨吊唁。
頒诏書說:“追念往日令人産生悲傷的情緒,這是人們所重視的感情,更何況他的聲名威望還在,又是個朝廷委以重任的大臣呢!已故散騎常侍、尚書右仆射、霄城侯範雲,器度風範忠貞正直,為國家大事深思遠謀,早年便立有大志,平常行一事負有盛名。
自從任官以來,清明的政績一貫顯著。
在朝中經理國政,實在是公輔之臣。
他勤心輔政,大義記在我心上,雖然他一操一勞的不是軍務,但他卻是長久和我共同議論謀劃大政的文臣。
正當任重道遠馳騁才力,長久輔政理事的時候,忽然喪命殒逝,使人滿懷悲痛。
應當加賜官位秩祿,用來作為美好的典範。
可以追贈做侍中、衛将軍,仆射、侯爵不變,并且賞賜鼓吹樂一部。
”禮部官員請加谥号為宣,皇帝下令改稱文。
有文集三十卷。
他兒子範孝才繼承爵位,官做到太子中舍人。
”蕭衍沉默不語。
範雲便寫奏疏建議把餘氏賜給王茂。
高祖蕭衍認為這是忠賢之言并準許範雲的請求。
第二天,賞賜給範雲、王茂每人一百萬錢。
天監元年(502),梁武帝接受齊和帝禅位做天子,在南郊舉行柴燎祭天儀式,範雲以侍中身份陪乘。
祭禮完畢,高祖坐上禦辇,對範雲說:“我今天的心情,正是所謂戰戰兢兢如同用糟爛的缰繩駕馭六馬一樣。
”範雲說:“我也深願陛下一天比一天更加謹慎。
”武帝認為範雲所說很好。
當天,晉升範雲做散騎常侍、吏部尚書;由于輔佐武帝即皇帝位有功封霄城縣侯,食邑一千戶。
範雲憑舊日與武帝的關系受到提拔超過常人,升任為佐命大臣,他竭盡忠誠輔助皇帝,凡是該做的無不盡力去做。
武帝也拿誠心待他信任他,範雲奏請的事大多得到準許。
範雲曾經陪侍禦宴,武帝對臨川王蕭宏、鄱一陽一王蕭恢說:“我和範尚書從少年時起便友好親善,對他懷有兄弟般的情意;如今我成了皇帝,這種朋友的禮節變成了君臣關系,你們應當代替一我稱他為兄。
”二王離席施禮,和範雲同乘一輛車回到尚書省,當時人們都為範雲感到榮耀。
這一年,皇帝立太子,範雲以原官身份兼任太子中庶,不久升做尚書右仆射,還兼任吏部尚書。
過不久,因為範雲違背诏令意旨用人而得罪,免除吏部尚書職務,仍然保留仆射職務。
範雲一性一格誠厚親和,對待寡嫂盡心有禮,家裡的事一定要事先問過嫂嫂然後才辦。
他喜好氣節,崇尚不同尋常的作為,專門幫助别人的急難。
少年時和領軍長史王亥友好,後來王亥死在官署裡,窮得沒有自己的住宅,範雲便把死者運回家來,親自辦理裝殓殡葬的事。
侍奉竟陵王蕭子良時受到的恩惠禮遇都很隆重,但是範雲每次進言批評或鼓勵,從來沒有曲意奉承。
蕭子良曾經啟奏齊武帝建議派範雲出任郡守的事。
武帝說:“範雲是個平庸的人,聽說他經常賣弄權勢,我現在不再依法深究,從寬讓他到遠方去任職。
”蕭子良說:“不是這樣。
範雲對我規勸教誨,寫的谏書全在,讓我取來呈上。
”拿來之後,有百多張紙,言辭都很重要而且是直言不諱。
齊武帝贊歎,便對蕭子良說:“想不到範雲竟是這樣的人。
正好讓他輔助你,怎麼可以讓他出去做郡守呢?”齊文惠太子曾經出宮到東田觀看農夫收割莊稼,回頭對衆賓客說:“收割也是很好看的。
”衆人都唯唯稱是,隻有範雲說:“一年三季的勞動,實在是長期勤苦的事。
我隻願殿下了解稼穑的艱難,不要貪圖一朝一夕的宴樂安逸。
”出來之後,侍中蕭緬先前同範雲并不相識,臨上車的時候握着範雲的手說:“想不到在今天又聽到了忠直之言。
”當範雲官居吏部的時候,責任職守極其重要,書信文件堆滿公案,賓客滿門,範雲應接對答自如,毫無拖沓阻滞,官屬們的文稿,發現并指出不當之處快速如神,當時人全都佩服他聰明博學,一性一格極其坦率正直,不重視威儀權勢,凡是認為對的或不對的,都在言行中表現出來,有的士大夫就因此對他不滿。
起初,範雲做郡守時人們都稱頌他的廉潔,等到在朝中做高官時,很重視與人相互饋贈,但是家裡沒有積蓄,得到的錢财随時都分送給親朋故友。
天監二年(503)逝世,當時五十三歲。
梁武帝為他流淚,當天親臨吊唁。
頒诏書說:“追念往日令人産生悲傷的情緒,這是人們所重視的感情,更何況他的聲名威望還在,又是個朝廷委以重任的大臣呢!已故散騎常侍、尚書右仆射、霄城侯範雲,器度風範忠貞正直,為國家大事深思遠謀,早年便立有大志,平常行一事負有盛名。
自從任官以來,清明的政績一貫顯著。
在朝中經理國政,實在是公輔之臣。
他勤心輔政,大義記在我心上,雖然他一操一勞的不是軍務,但他卻是長久和我共同議論謀劃大政的文臣。
正當任重道遠馳騁才力,長久輔政理事的時候,忽然喪命殒逝,使人滿懷悲痛。
應當加賜官位秩祿,用來作為美好的典範。
可以追贈做侍中、衛将軍,仆射、侯爵不變,并且賞賜鼓吹樂一部。
”禮部官員請加谥号為宣,皇帝下令改稱文。
有文集三十卷。
他兒子範孝才繼承爵位,官做到太子中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