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起傳

關燈
方達率兵救援,失敗而返,終不能克。

    元起放棄郫縣,直接包圍州城,三面紮上栅欄而一面挖上壕溝。

    元起出去巡視栅欄時,季連派一精一兵勇士偷襲他,将至麾下,元起下車持盾叱吓他們,士兵們不敢一逼一近。

     當時益州地區兵亂日久,民廢耕農,内外苦于饑荒,人多相食,道路不見行人,季連計窮。

    第二年,高祖派使者赦免季連之罪,允許他投降。

    季連當日便開城門放元起入城,元起送季連至京師。

    州城門一開,郫縣才降。

    殺奉舊、晚盛。

    高祖論評平定蜀地的功勳,元起再次号為平西将軍,增加封邑八百戶,加上以前的二千戶。

     元起以鄉親庾黔婁為錄事參軍,又邀請到荊州刺史蕭遙欣的老熟人蔣光濟一并厚加款待,把州裡的政務委任給他們處理。

    黔婁清廉,光濟多謀,一并勸其行善政。

     元起攻克季連後,城内的财寶毫不居為己有,勤恤民情,口不論财色。

    他本身善于飲酒,至一斛也不亂一性一,在這裡也戒了酒。

    蜀人一緻稱贊他。

    元起舅子梁矜孫生一性一輕脫,與黔婁志向不同,于是向元起進言:“城中傳言有三個刺史,你不感到難堪嗎?”元起因此疏遠黔婁、光濟,治理的成績由此受到損害。

     任刺史二年,以母親年老需供養為由求歸故裡,皇帝同意,征為右衛将軍,以西昌侯蕭淵藻代替他。

    當時,梁州長史夏侯道遷據守南鄭反叛,勾一引魏人,白馬戍主尹天寶派使者快馬報告于蜀,魏将王景胤、孔陵攻打東、西晉,并遣使告急,大家勸元起緊急救援。

    元起說:“朝廷在萬裡之外,援軍不會很快到來,若寇賊侵一婬一,正要撲讨,統率三軍的責任,舍我其誰?何事匆匆便救?”黔婁等人苦苦勸他,都不聽。

    高祖也借給元起符節,都督征讨諸軍事,救漢中,等到援軍到達時,魏軍已經攻陷了東、西兩晉壽。

    淵藻将要到來時,元起稍加料理便交還裝備,糧儲器械,無一遺漏。

    淵藻入城,非常怨恨他,因此上書責其故意逗留而不憂軍事,收州獄關押,在獄中自缢身亡,時年四十八歲。

    有司又彈劾削其爵士,诏令減掉一半封邑,于是改封為松滋縣侯,食邑千戶。

     當初,元起在荊州,刺史随王起用元起為從事,别駕庾荜堅持不同意,元起懷恨在心。

    大軍已經到達京城,庾荜在城内,非常害怕。

    當京城安定下來後,元起先派人去迎接庚荜,對人說:“庾别駕如被亂軍殺掉了,我無以自明。

    ”并厚禮相贈。

    少時又曾到他的西沮田舍,有沙門上門乞讨,元起問農人:“有多少稻?”回答說:“有二十斛。

    ”元起全部施舍了,當時人們稱之為大度。

     元起初為益州刺史,路過江陵迎接其母,其母信道教,剛居館,不肯出。

    元起拜請同行。

    其母說:“貧賤家兒忽得富貴,怎麼可能保持長久,我甯死也不能與你共罹禍敗。

    ”元起到達巴東,聞蜀叛亂,讓蔣光濟蔔筮,遇蹇,喟然歎曰:“吾豈鄧艾而及此乎。

    ”其後果然如蔔筮所言。

    兒子鄧鑒繼承。

     陳朝吏部尚書姚察說:“永元末年,荊州方未有..,蕭穎胄統領全楚之兵,首先響應義舉,難道是天之所啟,人..之謀?不然,為什麼響應依附的那麼果斷。

    穎達叔侄慶流後嗣,夏侯、楊、鄧都享隆名,非常興盛。

    詳之謹慎忠厚。

    楊、蔡廉節,君子各有所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