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起傳

關燈
鄧元起字仲居,南郡當一陽一人。

    年少時有膽有識,且臂力過人。

    一性一任俠,好赈施,鄉裡少年多歸附他。

    起家于州辟議曹從事史,轉任奉朝請。

    雍州刺史蕭緬起用他為槐裡令。

    遷任弘農太守、平西軍事。

    當時西一陽一馬榮率衆沿江掠奪,商旅斷絕,刺史蕭遙欣派元起率兵讨伐平定了。

    遷任武甯太守。

     永元末年,魏軍一逼一近義一陽一,元起從郡裡去增援。

    蠻帥田孔明依附于魏,自号郢州刺史,寇掠三關。

    一陰一謀襲擊夏口,元起率一精一銳部隊攻打他們,旬月之間,一連攻陷六城,斬獲數以萬計,其餘寇賊皆四處逃散。

    仍然戍守三關。

    郢州刺史張沖監督黃河以北的軍事,元起多次寫信給張沖,要求撤軍。

    張沖回信說:“足下在彼,我在此,表裡之勢,所謂金城湯池;一旦舍去,就會荊棘叢生。

    ”于是上表于帝,任元起為平南中兵參軍事。

    自此每戰必捷,勇冠當時,敢死之士樂于為其賣命者有一萬餘人。

     義師起事時,蕭穎胄來信召請他。

    張沖待元起一向寬厚,其他将士卻都懼怕張沖。

    當穎胄的書信到來之後,元起的部下大都勸他返回郢城。

    元起對部将大聲說:“朝廷暴虐,誅戮功臣,小人得志,衣冠道盡。

    荊、雍二州同舉大事,何患不克。

    況且我老母在西,豈容背本。

    若事不成,政受戮昏朝,幸免不孝之罪。

    ”即日嚴明紀律率軍返回。

    至江陵,任西中郎中兵參軍,加冠軍将軍。

    率兵與高祖在夏口會面,高祖命王茂、曹景宗及元起圍城,在九裡築壘,張沖屢戰,大敗,于是圍城固守。

     和帝即位,授假節、冠軍将軍、平越中郎将、廣州刺史,遷給事黃門侍郎,移鎮南堂西渚。

    中興元年(501)七月,郢城投降,他以本号任益州刺史,仍充前鋒,先平定尋一陽一。

    及大軍進至京邑,元起在建一陽一門築起壁壘,與王茂、曹景宗等合圍,身擋鋒镝。

    建康城平定後,晉号征虜将軍。

    天監初年(502),封為當一陽一縣侯,食邑一千二百戶。

    又晉号左将軍,刺史如故,開始述職。

     當初,義師起義時,益州刺史劉季連遲疑不定,等到聽說元起将要到來時,才發兵拒守。

    事迹見于《季連傳》。

    元起至巴西,巴西太守朱士略開門以待。

    在此之前蜀人多逃亡,至此才出來投奔元起,皆稱起義以響應朝廷,其部下新舊共三萬餘人。

    元起在路上奔波的時間太長,軍糧匮缺。

    有人勸說他:“蜀地法令懈怠,民多狡詐令人厭惡,若檢查巴西一郡戶口的登記情況,予以懲罰,所獲必厚。

    ”元起同意了。

    涪縣縣令李膺上谏說:“您前有嚴重的敵情,後無增援部隊,山民開始附從您,摹仿我們的行為準備。

    如果刻薄地糾纏他們,他們必定不堪忍受。

    衆心一離,即使後悔也來不及了,何必靠制造矛盾來救濟部隊呢?我請求出去解決糧源,不用擔心供給不足的。

    ”元起說:“好,一切委任于你。

    ”李膺下去後,率地方富戶送來軍糧,馬上便得到三萬斛。

     元起先派将領王元宗等,在新巴攻破季連部将李奉一陽一,在赤水攻破齊晚盛,軍隊駐紮于西平。

    季連開始固城自守。

    齊曉盛又在斛石攻破元起将領魯方達,士衆死者千餘人,将士都感到害怕,元起于是親率部隊悄悄地進至蔣橋,離成都二十裡,辎重留在郫縣。

    季連再次派遣奉舊、晚盛率二千人,抄小道偷襲郫縣,取得成功,軍備全落入敵手。

    元起遣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