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緣傳 第四十一回 陳哥思妓哭亡師 魏氏出喪作新婦

關燈
借一半給我,湊着退銀子還人,先生一毛不拔。

    我說:‘玉成學生上京,萬一再有寸進,孝敬先生日子正長。

    ’越發惹出先生不中聽的話來,說:‘知道後日事體怎麼?知道有你有我?我且挽到籃裡是菜。

    ’又說要合我到禮部門前棋盤街上拿了老秀才搏對我這小舉人。

    人家嗔怒沒給他說成秀才,催還銀子如火似的。

    幾畝地又賣不出去,極的隻待上吊,隻恨多中了一個舉。

    後來為那寫書說分上的事,按院火繃繃的待要拿問,家父又正害身上不好,顧不的,隻得舍了家父往河南逃避。

    回想‘能幾何時,而先生安在哉?’思及于此,不由人不傷感。

    ”衆人說:“宗兄原來為想這個痛哭,這也痛哭的過。

    ” 内中有一個姓紀,名時中,極是個頑皮,說道:“宗兄的哭是感激先生有這些好處。

    他見鞍思馬,睹物傷人,這哭的有理。

    這狄賢弟的哭師也更痛,小子之惑也滋甚,請無問其詳,願聞其略。

    ”狄希陳說:“一個師死了,怎麼不哭?甚麼詳不詳,略不略的!”紀時中又戲道:“先生之死也,冠者童子之門人未有出涕者,而子獨為哭失聲,斯子也,必多曠于禮矣夫!”衆人笑向狄希陳道:“他說你合先生有别的勾當,你才是這等痛哭哩。

    ”狄希陳紅了臉道:“我辭下去的時節,年紀方得十二歲,我就合先生有勾當來?我那一日早到,你在先生裡間内系了褲子出來,是做甚麼?”紀時中道:“這也說不通。

    我是幾時冠巾?難道這麼個大漢還有别的勾當麼?”狄希陳說:“難道冠了巾就做不得勾當?我見人家女人因做勾當才戴髻哩。

    曾點還說冠者得五六人才好。

    ” 紀時中拍掌笑道:“這是他自己供的,可見是童子六七人,這十二歲辭去的話說不過了!”衆人說:“狄賢弟,你倒把那痛哭的心腸似宗兄一般實落說了,解了衆人的疑心便罷。

    你不肯實說,豈但紀兄,連衆人也都要疑的。

    ”狄希陳說:“我哭也有所為。

    ”衆人齊道:“這不必說了。

    你卻為何?”狄希陳道:“我因如今程先生恁般瑣碎,想起從了汪先生五年不曾叫我背一句書,認一個字,打我一闆,神仙一般散誕!因此感激先生,已是要哭了;又想起昨在府城與孫蘭姬正頑得熱鬧,被家母自己趕到城中把我押将回來,孫蘭姬被當鋪裡蠻子娶了家去,隻待要痛哭一場,方才出氣。

    先在府城,後來在路上,守了家母,怎麼敢哭?到家一發不敢哭了。

    不指了哭先生還待那裡哭去?”衆人也不管甚麼先生靈前,拍手大笑,說完走散。

     凡這七日之内,建醮行香,出喪擔祭,有了這宗光伯、金亮公兩個倡義,這些人也所以都來盡禮。

    到了二十五日,宗金兩個自己原有體面,又有這五十兩銀子,于是百凡都盡象一個喪儀,不必煩說。

    街坊上人多有看宗金兩人分上,沒奈何也有許多人與他送殡的。

    狄員外也還要來,狄婆子說:“被他村光棍奴才罵不夠麼?還有嘴臉去與他送殡!不是我看理的分上,連陳兒也不許去哩!”狄員外道:“這也說得有理。

    ”送葬的人,有送出村去的,有送兩步摸回家去的。

    隻有這些徒弟、魏才、魏運、魏氏的母親戴氏、妗母扶氏,同到墳頭。

    衆人隻見墳上有一頂四人青轎,又有兩個女人,又見有幾桌祭品,又見侯小槐也穿了素衣在那墳上。

    宗舉人對金亮公道:“這是侯小槐,因是處過緊鄰,所以還來墳上緻祭,這不顯得先生越發是個小人了!”一邊忙忙的收拾,下完了葬。

    侯小槐叫人擡過祭品去,行了禮,奠過了酒,小獻寶謝了他。

    侯小槐脫了上面素服,兩個婦人掇過氈包盒子,取出紅衣簪飾,戴氏、扶氏叫魏氏在汪為露墳上哭了一場,拜了四拜,與他換了吉服,叫他将缟素衣裳都脫了放在墳上。

     小獻寶看了,呆呆的站着,一聲也做不出來。

    那些徒弟們從葬畢,辭過了墳,各已走散。

    止剩得小獻寶一人,待了半晌,方問道:“你是嫁與何人,也該先說與我知道。

    難道‘一毛不拔’,就幹幹的去了不成?在這墳上嫁了人去,連靈也不回,是何道理?”魏才說道:“我女兒年紀太小,在你家裡,你又沒個媳婦,雖是母子,體面不好看相;我家又難養活,隻得嫁與侯小槐了。

    本該與你先說,因你要留他寸絲不許帶去,所以不與你知。

    你說要财禮二十兩,也莫說我當初原不曾收你家的财禮;就原有财禮,你兒子賣不得母親;況我與你賒的布共銀八錢四分,材闆二兩八錢,我都與你還了銀子,這也隻當是你得過财禮了。

    ” 魏才這裡與小獻寶說話,戴氏們撮擁着魏氏上了轎,轎上結了彩,遠處來了八個鼓手。

    侯小槐一幹男婦跟随了家去;魏才然後也自行了。

    那小獻寶垂頭搭腦蹭到家中,卻好宗金二人先在他家等候,交那同窗們助喪使剩的銀子,還有十四兩七錢,與了小獻寶去。

    小獻寶說他繼母墳上就嫁了侯小槐去了,嗔宗金二人來得早了,沒了幫手,隻得聽他去了。

    宗金二人方曉得侯小槐墳上設祭,原是為此,說道:“便是我們在那裡,師母自己情願嫁人,我們也不好上前留得他。

    前日已自把家資交付與你,還有甚說?隻得忍氣罷了。

    隻是先生在日:凡百不留跬步地,盡教沒趣在兒孫。

    隻此送師泉下去,便是吾侪已報恩。

    ”